针刺治疗中风后复视经验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复视;针灸疗法
中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复视是脑干血管病的症候。笔者在深入研讨其中、西医发病机制基础上,探索采用针刺中风后复视,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介绍如下。
1 西医认识
复视有将一个物体看成2个的症状表现。分为单眼复试和双眼复视,以后者多见。大多是由于眼肌运动障碍,外界物体不能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所致。其病因以血管病最多见[1] 。可见于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综合征、脑桥下部内侧综合征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干血管病[2] 。另外,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疾病基础上,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微栓塞或出血等微血管病变引起颅神经供血障碍,也可导致颅神经功能异常而出现复视[1] 。如果微血管病变发生在眼部,神经末梢供血障碍,其支配的眼外肌麻痹,也可出现复视,呈现部分性单神经功能障碍和非神经解剖关系的定位体征[3] 。后2种情况是由于微血管病变造成,其发病也呈现血管病的发病特点,突然发病,仅以复视为主诉,不伴有其他颅神经及上下行传导束受损体征。广义来说,也属中风范畴。近年来,由于各种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微血管病变造成的损伤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2 中医病因病机
复视属中医学“视一为二”症。《灵枢·大惑论》谓:“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审视谣函》曰:“视一为二症,此症为目视一物而为二也,乃光华耗衰,偏隔败坏矣。病在胆肾,胆肾真精不足,而阳光失其主倚,故错乱而缈视为二。”其病机以本虚为主,病位在肝、胆、肾,可见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证,并可兼夹风、痰、瘀等标实证。治宜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濡养筋脉。目前认为中风病机为肝、肾、脾不足,风、火、痰、热、瘀内邪阻闭经脉。两者发病有共同之处。所以,视歧症也是中风的一个临床表现,有研究把它归属于类中风范畴[4] 。
3 针刺治疗
局部选穴、辨证取穴与神经解剖结合。远端穴位:风池、天柱、颈夹脊、足三里、太溪、太冲。局部穴位:内直肌麻痹者,取睛明、攒竹;外直肌麻痹者,取太阳、瞳子 骨羽 人彡 、丝竹空;上直肌麻痹者,取阳白、鱼腰;下直肌麻痹者,取球后、四白,并配印堂。
操作方法:针具用30号1.5~2寸毫针,穴位与针具常规消毒,针刺攒竹时针尖向外下方浅刺,刺丝竹空时针尖向内下方浅刺,其他穴位按常规进针方法。行捻转或提插补泻手法。针刺眼部穴位时进针要缓慢,不可大幅度提插,退针时要用消毒干棉球轻压针孔,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休息3日可继续下1个疗程。
4 体会
复视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是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局部反映。故治疗时当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睛明、阳白、鱼腰、四白、太阳等为局部穴位,针之可疏通局部气血,通调经筋;风池、天柱分别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过颈项而至目系,针刺风池、天柱可疏通经气,调理经筋;足三里、太溪、太冲分别为足阳明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经穴,针之可起到补肝肾,熄肝风,运脾胃,调理脾、肾、肝三经经气的作用。诸穴配伍,局部取穴与整体调理相结合,共奏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通达经筋之功效,气血冲和,阴平阳秘,则目正睛复,视物正常。
从神经解剖来看,眼外肌为动眼、滑车、外展3对颅神经所支配,眼球向各方向活动需要各个眼肌间的十分精细的协调运动,这种协调运动要求与眼球运动有关的所有神经核团间的相互紧密联系,这种基本联系是通过内侧纵束实现的。内侧纵束在脑干中线两旁走行,上自中脑下至颈髓,连接眼肌运动神经核,并接受来自颈髓(支配前后颈肌)、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以及皮质和基底节的神经冲动[5] 。颈夹脊为华佗夹脊穴的颈部延伸,与风池、天柱同位于颈项部。通过刺激颈项部穴位兴奋内侧纵束,从而协调与眼球运动有关的神经核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另外,通过针刺眼周腧穴,刺激动眼、滑车、外展颅神经的神经末梢,其释放的冲动可促进局部肌肉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针刺兴奋周围神经可将刺激反馈到中枢,促进中枢与周围神经的联系,使复视得以改善。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认为在中医辨证和西医神经解剖理论指导下,针刺是复视的有效疗法。
【】
[1] 夏群,关航,崔宝华,等.131例老年人复视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1996,32(3):212-215
[2] 冯毅,周丽华.中风后双眼复视的中医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5):38
[3] 谢小玲,谭塔林,林喜湘.21例眼肌麻痹性复视临床与病因探讨[J].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3):171-172
[4] 郭蓉娟,王建华,解庆凡,等.类中风研究(Ⅲ)-类中风病类诊断方案及临床验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55-56
[5] Peter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解剖、生理、临床[M].刘宋惠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