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对湿热毒的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红梅 时间:2010-07-12

【摘要】  湿热毒为湿热交蒸,酝酿而成,病在气分,有湿热并重的特点,病势较急,病情较重。甘露消毒丹为湿热毒的代表方剂,所针对的病机主要为疫邪湿热留恋气分、弥漫三焦。全方重在清热利湿,兼芳香化气,解毒利咽,使湿邪得去,毒热得清,气机条畅。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湿热毒 清热利湿


    1  中医对湿热毒的认识

       历代医家关于毒邪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素问·刺法论》曰:“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认为毒是导致疫病流行的因素,而“正气存内”是“避毒”最有效的方法。后世对毒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有“阳毒”“阴毒”“寒毒”“温毒”之说,如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在《伤寒直格·主疔》中提到“凡世俗所谓阴毒诸证……皆阳热亢极之证”。到了明代中医对“毒”的认识更进一步。如明代吴又可认为疫气即毒,在《温疫论·应补诸症》中说:“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气也。”而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的《温热经纬》对湿温致病有了更系统的论述,认为“疫气即毒”,如其在《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篇》按语中有“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气也”“疫证皆属热毒,不过有微甚之分耳”的论述。此书更注重对于湿热毒的论述,湿热毒为湿热交蒸,酝酿而成,病在气分,有湿热并重的特点,病势较急,病情较重,临床各科都较常见。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解疫丹,为叶天士所创,首载于《医效秘传·卷二》。据《医效秘传》记载,清雍正癸丑年间,江、浙一带发生瘟疫流行,当时的地方官请名医叶天士制方救治,叶天士认为是“时毒疠气”适逢“癸丑太阴湿土气化运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厉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邪犹在气均发作,1周前因天气突然变热分,用甘露消毒丹治之”[1]。甘露消毒丹所针对的病机主要为疫邪湿热留恋气分、弥漫三焦。王孟英推崇其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并称其主治范围及辨证的关键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颈肿口渴,尿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2]。

    2  组方和方义

      根据《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及《医方集解》“湿在表在上宜发汗,在里在下宜渗泄”的治疗原则,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为君药,其中滑石清热利湿而解暑,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者相伍清热利湿,两擅其长;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木通为臣,石菖蒲、藿香辟秽和中,宣湿浊之壅滞,白豆蔻芳香悦脾,令气畅而湿行,木通清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热毒上壅咽颈肿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解毒利咽,散结消肿,其中贝母、射干清肺化痰,薄荷叶辛凉透表,共清水之上源,此亦“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之法。诸药相合,重在清热利湿,兼芳化行气,解毒利咽。使湿邪得去,毒热得清,气机条畅。

    3  应用举例

    3.1  尿路感染  孟某,女,57岁,农民,1995年6月7日初诊。原有肾囊肿病史,经常腰酸、腹胀,近3 d发热,恶寒,右胁胀痛,腰酸,尿频,尿急,大便不爽,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尿检:白细胞(?),蛋白微量。西医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中医诊断为淋证,属湿热蕴阻下焦,治拟清热利水通淋,药用甘露消毒丹加味。处方:滑石、茵陈、蒲公英、车前子各15 g,木通、黄芩、石菖蒲、浙贝母、射干、连翘、藿香、制大黄各10 g,薄荷、蔻仁各5 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寒热已解,小便利,大便已畅,右腰胁仍胀痛不适,以上方加丹参、白芍各15 g。继服5剂,诸症已解。继以健脾益肾、活血化湿之剂调理宿疾。

    3.2  寻常型银屑病  郭某,男,31岁,工人,1998年5月5日初诊。全身银白色脱屑性皮损5年,复发1个月。患者5年前开始患银屑病,经多方后消退,近1个月前因劳动后出汗后受风而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症状,继之出现丘疹、点片状皮损,皮损上覆鳞屑,伴有瘙痒,前来求治。诊见:全身散在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片状脱屑性皮损,以躯干部为重,脱衣时可见脱屑的片片银屑,咽部充血,舌苔白厚,脉偏弦,左甚于右。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复发型)。证属内有湿邪,外受风热,风湿热邪毒外侵皮肤,治以清热化湿,散风解毒,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处方:藿香、白豆蔻、石菖蒲、黄芩、薄荷、川贝母、滑石、木通、荆芥、防风各12 g,茵陈36 g,射干、连翘各24 g。每日1剂,水煎服。另用浮萍100 g,水煎外洗,每日1次。7 d后,病情明显好转。原方加减共服28剂,皮损消退,留色素沉着斑亦渐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3.3  带下病  韩某,女,30岁,农民,1993年5月20日初诊。患者2年前出现带下量多,色黄秽臭,多方求治无效,前来就医。现患者带下色黄,腥臭,小腹两侧疼痛拒按,腰骶部酸楚沉困,倦怠乏力,日晡烦热,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脉濡数。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黏膜潮红,有黄色分泌物,宫颈:I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质可,有压痛(+);附件:双侧组织增厚,压痛(+)。综观脉证乃属中医带下病,西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此由湿热蕴蒸,淫于下焦,客于胞脉之故。须清利湿热,固冲止带,甘露消毒丹恰有其功。药用:黄芩10 g,连翘10 g,白豆蔻10 g,藿香10 g,茵陈10 g,滑石10 g,木通10 g,石菖蒲10 g,贝母10 g,生山药10 g,薏苡仁10 g,芡实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6剂后带下量十去八九,色淡黄。妇查:阴道分泌物减少,黏膜正常,宫体及附件压痛消失。继予健脾固肾之剂以善后。

    3.4  小儿鹅口疮  王某,男,2岁半,1992年10月18日就诊。患儿口腔黏膜、舌面、牙龈及上腭处均有白色点片状物,拭之不去,舌色淡,苔白腻而黄,脉象濡数。证系湿热内蕴成毒,熏蒸于口所致,方选甘露清毒丹治疗。处方:滑石(包煎)10 g,黄芩6 g,藿香(后下)7 g,木通、白豆蔻各5 g,射干4 g,薄荷(后下)、石菖蒲各3 g,连翘8 g,苍术、佩兰各(后下)6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2剂后,诸症消除而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
  [1]叶天士.医效秘传·卷一[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56:26.

[2]王士雄.温热经纬[M].北京:学苑出版社,19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