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虚肝郁探讨抑郁症的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谢利军,唐启盛,常立果

【摘要】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病机为肾虚肝郁。临床以益肾调气、解郁安神法调治,收到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肾虚肝郁.中医病机;肾虚;肝郁(中医).病理生;脾气虚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兴趣降低、主动性降低等精神运动性迟滞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症。其发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可伴随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继发性抑郁症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因此,因素非常重要,若治疗不及时、不适当或不充分,极易导致慢性化。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抑郁症从肾虚肝郁论治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1 病因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

    西医学认为,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哭泣、悲伤、失望,动力缺乏,思维障碍,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等一系列症状。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可归结于此病。中医将本病归属于郁病的范畴,认为是由于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易怒善哭、失眠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各种症状。中医之郁又有郁病与郁证之分。郁病是对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包括了中医的郁证、失眠、健忘、脏躁等病种中的某些类型。据其临床表现,中医界认为它与中医古籍中的“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情志疾病相类似,将其命名为“郁证”。元·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曰:“犯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情志波动,失其常度,则气机郁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化多端,可以引起多种症状,故有“六郁”之说。结合现代的观点我们认为,常见的负性社会生活事件如居丧、 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等对于抑郁症的发病起到诱因作用。另外,创伤、无助感、遗传、个性特征、社会阶层等因素都可促进抑郁障碍的发病。总之,抑郁障碍病人普遍地对生活经历产生扭曲的体验,加之消极否定性的自我评价及悲观和无助,从而引起行为和情绪上的症状。虽然抑郁症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但与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引起气机郁滞”密切相关。

    2 病位主要在肝、肾、心,与脾有关

    在抑郁症患者中,或为素体肾精不足者,长期忧虑不解,或经惊吓恐惧,致使肾精受损;或它脏病变日久,久病及肾,导致肾精亏虚。肾主骨生髓,上充于脑,肾精亏虚则脑神失养。此外,长期郁怒不畅,则肝失条达,气失疏泄,导致肝气郁结;或情志不遂,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则忧郁伤神,导致心神不安,脾失健运。可见,抑郁症的发病与肝、肾、心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能影响脾。

   3 病机主要为肾虚肝郁

    正常情况下,如五脏功能正常,化生气血充足,则心神得养,脑神得充,气血阴阳调和,情志调达。

    郁证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五脏气机不和所致。郁怒不畅,使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患者疏泄功能失常,经脉气机不畅,可见郁闷烦躁、胸胁胀痛、脘闷嗳气、月经不调等症状。

    素体肾精亏虚的患者,若虚损及阳,机体失于温煦,则见手足不温、少气乏力,甚至阳痿遗精、带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若虚损及阴,则见失眠多梦、易烦易惊、自罪自责、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若脑神失养,则出现情绪低情志不遂、心神失养的患者,若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可出现情绪低落、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等证;若心阴不足,虚热扰神,则可出现多愁善感、心悸不安、心烦不寐等症状。正如《灵枢·口问》篇中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若久郁伤脾,饮食减少,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心脾两虚,郁久化火易伤阴血,累及于肾,阴虚火旺,由此可成种种虚损之候。

   4 病性为本虚标实

    如上所述,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肝郁,心神失养。肝肾同源,若肾精亏虚,水不涵木,则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产生气滞、痰瘀等实邪,从而因虚致实;肝气郁结,抑郁日久,久病及肾,导致肾精不足,又会因实致虚,而气滞、痰湿、血瘀等实邪又迁延难祛。所以二者的最终病机都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抑郁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与烦躁易怒,故本病实为本虚标实之证,肾精亏虚为本,肝气郁结为标。

    5 宜益肾调气、解郁安神

    郁证初起,总属情志所伤,气分郁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指出:“木郁达之。”《证治汇补·郁证》提出:“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医方论·越鞠丸》中亦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因此,疏通气机为郁证总的治则。综上,我们认为抑郁症病位主要在肝、肾、心,多为肾虚肝郁型,故治疗时应益肾调气、解郁安神。常用方药:五味 子、郁金、合欢皮、柴胡、栀子、白芍、甘草。方中重用五味子为君。五味子味酸,性温,具有补肾涩精、收敛止泄、宁心安神之功效。如《医学入门》中“五味子膏,单用本品治梦遗虚脱”。《本草备要》曰:五味子“性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具有益肾添精作用。其功效正合本病之病机,故以之为君。药理研究发现,其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具有改善呼吸系统机能、抗氧化与延缓衰老的作用。郁金具有清心开窍、行气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合欢皮安神解郁。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有镇静、镇痛、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转氨酶等保护肝脏作用。栀子具有除烦解郁、凉血活血的功效。郁金、合欢皮、柴胡和栀子4药合用,具有行气解郁、清心安神、活血化瘀的作用,共为臣药。白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等作用,作为佐药可助君、臣药发挥功效。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具有补肾调气、解郁安神之功效,使肾精得固,肝气条达,心神得安,邪无藏身之处,抑郁可除。此外,除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对抑郁症十分重要,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郁病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总之,抑郁症患者多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与烦躁易怒并见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辨证分型以肾虚肝郁型为多,我们以益肾调气、解郁安神法进行治疗恰合病机,故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1]唐启盛.抑郁症———中西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