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常用方药
【关键词】 心绞痛
中医药以其安全无毒、疗效稳定、简便廉价一直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和临床医生所乐于接受。特别是近年来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中药制剂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因此按照中医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系统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常用方药,探讨临床有效的中医方药,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经典方剂
1.1 栝楼薤白半夏(白酒)汤 本方由栝楼、半夏各12g,白酒适量组成,适用于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舌质淡,苔浊腻,脉滑之胸阳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立法重在通阳散结,祛痰开胸。本方若再加入陈皮、干姜、肉豆蔻等温中理气、豁痰通阳之药,则效果更佳。痰瘀交阻者,加当归、丹参、赤勺、红花、泽兰、益母草、桃仁、丹皮等;兼有气滞者,加陈皮、佛手、郁金、 菖蒲等;若舌苔黄腻、舌质渐红时为痰浊化热之象,上方去白酒,加贝母、黄连;寒甚者,去栝楼,加桂枝、附子、干姜、橘红;胸闷重者,加枳壳、檀香;胸痛剧者,配合服用苏合香丸或速效救心丸。
1.2 血府逐瘀汤 本方由当归、生地、桔梗、红花、枳壳、牛膝各12g,赤芍15g,川芎、桃仁各9g,柴胡、甘草各6g组成,适用于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发作每因情绪激动所致,舌质紫暗,脉沉弦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治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加味而成的。胸痛甚者,加沉香、降香、元胡;阳虚而致血瘀者,去地黄,加桂枝、干姜;气虚致瘀者,加党参、黄芪之类;兼见胸闷、舌苔白腻者,是为兼有痰浊之气,加半夏、橘红、菖蒲。本方应用非常广泛,凡气血郁滞之症皆可考虑运用。有报道用本方加减可治疗50余种疾病。实验研究证明,此类方药具有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微循环,保护心肌缺血,缩小梗死面积,减轻病变程度,保护心肌结构,促进修复增强纤溶酶活性,防治动脉硬化,增强缺氧耐力和体力,以 及调节免疫功能等多方面作用,更有利于冠心病防 治。
1.3 生脉散 本方由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三味药组成,为主治热伤气阴的常用方剂,适用于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治以益气养阴。若脉结代,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可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偏于气虚者,重用人参、黄芪,加山药;偏阴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心神不宁、烦躁惊悸、失眠者,加伏神、龙齿、合欢皮;阴虚阳亢,症兼见心烦易怒、耳鸣者,加钩藤、丹皮、栀子;大便干结,加肉苁蓉、桑葚;大便溏者,去当归,加葛根、芡实、肉豆蔻;胸闷痛者,加鸡血藤、元胡、郁金、枳壳;呼吸气短,时而喘者,加蛤蚧、白果。本方应用非常广泛、灵活,可与多类方药连用,治疗气血两虚的各类疾病。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本方能延长缺血心肌的存活时间及延长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脏停搏时间,增加心肌ATP含量,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输出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提高红细胞摄氧带氧能力,增加肝脏内核糖核酸和糖原的含量,提高肝细胞的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等。
1.4 失笑散 本方由五灵脂、蒲黄各等份组成共为细末,每剂6g,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定。适用于胸痛,多呈刺痛,伴胸闷,心悸,舌下有瘀瘢,脉弦之瘀血内停型冠心病心绞痛,立法重在活血去瘀,散结止痛。本方药性平和,合用以奏去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限制梗死范围及降压作用。
由于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的急重症,临床症型变化较多,所以选择方剂时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随症取方加减,临床常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剂还有益气养血、滋阴复脉的炙甘草汤;回阳救逆的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当归四逆汤;回阳固脱的参附汤;滋阴益肾的左归饮;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天王补心丹;补气温阳、温通止痛的保元汤等。
2 常用药物
2.1 丹参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肝脾肿大、心绞痛。药理实验证实,丹参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作用。多种丹参制剂均能明显增加心脏冠脉流量,使冠脉阻力明显下降,丹参能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实验动物急性心肌缺血或其他心电图异常,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减轻急性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并加速心肌缺血或损伤的恢复;多种丹参制剂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及扩张血管作用;丹参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亦有较显著作用,冠心病、肺心病患者用丹参注射液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或恢复正常;丹参还有抗凝血和促纤溶的作用,其对血凝过程的三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对肾上腺素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及ADP诱导的冠心病人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丹参的各种制剂在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各种活血化瘀药物中使用最多的,临床上报道很多,疗效可靠而确切。应用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仅有少数病例有口干、头晕、心慌、气短或恶心、呕吐、手胀麻等症状,但不影响治疗,继续使用一般可自行缓解或消失。但丹参对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要慎用。
2.2 川芎 为伞型植物科川芎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湿。 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大量药理研究表明,川芎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作用,如强心作用;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左室功能以及钙拮抗作用等。川芎嗪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实验还证实川芎嗪对血栓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对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且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的作用。川芎制剂能使实验动物血管阻力降低,使脑、股动脉及下肢血流量增多,并能使血压下降,川芎嗪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多,又具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临床证实,川芎嗪在改善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复方丹参。川芎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数用药后有消化道症状。偶有报道,川芎或其制剂可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
2.3 赤芍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川赤芍的根。功能赤芍味苦,性微寒。有活血散瘀,清热凉血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赤芍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赤芍801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损伤和减慢心律的作用。赤芍对心肌细胞慢钙通道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即存在钙拮抗作用。赤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制为抑制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及磷酸二酯酶,从而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加。赤芍801亦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且有使聚集的血小板解聚的作用。实验及临床证明赤芍801能明显对抗血栓的形成;其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小白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一定预防、对抗及作用。赤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临床经验表明,赤芍的镇痛作用不比当归差。临床应用赤芍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疗效。
2.4 红花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筒状花亚科。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酸痛、冠心病。用红花醇提液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犬不同梗死区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观察中,证实红花可挽救梗死边缘区濒临缺血心肌,缩小急性冠脉闭塞后的梗死范围,这种有益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关。红花对全身血管有轻度扩张作用。各种红花制剂均有降血压作用。动物实验还表明,多种红花制剂均对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皆有明显抑制作用,都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临床运用红花治疗心血管疾病报道有很多。如用红花醇提物治成的片剂和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获得较好疗效。含有红花的复方制剂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更为普遍,如冠心片等。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涉及的药物很多,除上述4种药物外,还有活血:当归、益母草、丹皮、三七、银杏叶、鸡血藤、蒲黄;益气:黄芪、党参、白术;通阳:桂枝、薤白、葛根;温阳回阳:附子、肉桂、干姜、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开窍:麝香、冰片、苏合香,等等。这些药物虽然类别不同,但药理研究发现,它们大都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好的作用,这就为我们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专方验方
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研究悠久,成果丰硕。许多中医名家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出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专方验方,这使我们的临床治疗更加简便合理。另外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更是种类繁多,临床应用较广泛,受到医生和广大患者的信赖。
3.1 速效救心丸 该药属于活血理气药,可以缓解冠心病的心绞痛,用于治疗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每日3次含服,每服3~6粒,急性发作可服10~15粒。一般在5min内心绞痛得到缓解。
3.2 心痛方 由当归、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枳壳、郁金、沉香组成,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血瘀气滞者。水煎,日1剂。
3.3 冠心苏合丸 由苏合香、乳香、檀香、青木香、冰片、朱砂、白蜜组成,制成小蜜丸。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1次1丸,日服3次,口含或嚼服。
3.4 复方丹参滴丸 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功能,对气滞型及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对亚急性心肌梗死ST段及T波改变者治疗较佳,并随着疗程延长,疗效愈高。每次4丸,每日3次;发作时舌下含服。
3.5 冠心二号片 由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组成,功用理气活血止痛,有强心和扩张血管的作用。每次服5片,1日2次,该药可较长时间服用,一般没有副作用,不属于速效药物。
此外临床常用的还有麝香保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舒心口服液、理气舒心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