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类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特异性CTL对肝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张希国,师建国,刘彦仿,阎庆国  

【摘要】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不同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光镜形态学、细胞超微结构及体内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差异。方法 联合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从人外周血中培养出两类DC;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的可溶性肿瘤抗原刺激两类DC;两类D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观察两类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分别抑制已接种于裸鼠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移植瘤生长。结果 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DC群可见到两类DC亚群:一类可能来自DC前体细胞,另一类是由单核细胞分化来的DC;两类DC体外激活的T淋巴细胞能分别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结论 细胞因子诱导的人外周血DC群存在多相性,两类DC亚群体内外诱导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不仅能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发生,而且抑瘤率不同,提示两类DC亚群在肝癌的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肝癌;肿瘤免疫;裸鼠

    Anti?hepatocarcinoma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Tumor Special CTL Activated by Two Kind of Dendritic Cells in Nude Mice

     Key words:Dendritic cell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umor immunity;Anti?tumor vaccine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DC) 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选择人外周血体外培养富集DC是研究DC的重要途径,但所面临的困难是DC在外周血中含量极微,而且DC的多源性和多功能性尚待进一步阐明。本实验我们借助于细胞因子诱导体外培养富集人外周血含量达70%~80% DC群,经形态学鉴定为两种DC群。体外分别诱导出针对肝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并用于荷瘤裸鼠的治疗以观察其抑瘤率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CD86(Sigma公司),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校肿瘤研究所馈赠),淋巴细胞分离液(上海华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PMI?1640、新生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MTT(华美生物工程公司),5周龄雌性BALB/c裸鼠[院上海实验动物研究所,动物饲养及实验在校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健康人外周血(附属输血科)。

    1.2  方法

    1.2.1  DC的体外培养及收集  据略作修改[1],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以合适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内,适宜条件培养2h后收集未贴壁细胞(97%以上T淋巴细胞,收集另培养),继续培养24h后按3×106 细胞/10ml 培养瓶分组:将释放下来的悬浮细胞作为A组,仍然贴壁的细胞作为B组,A组及B组细胞均在含终浓度为500u/ml的rhGM?CSF(1 000u/ml)及rhIL?4(500u/ ml)的上述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A组及B组均于培养第3d向培养瓶中添加rhTNFα(终浓度500u/ml),每天半量换液,每隔3d全量换液(含上述3种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于培养第9d收集DC群。

    1.2.2  两类DC亚群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于培养第12天收集足量A、B两组DC群,经PBS液洗2次后低速离心获细胞沉淀,经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复染后,透射电镜观察并照相。

    1.2.3  两类DC亚群活化的T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分别收集活化后的淋巴细胞,按每孔5×105、2.5×105、5×104做效应细胞,靶细胞分别为SMMC?7721细胞、hepG2细胞。靶细胞浓度为每孔5×105。同时做效应细胞和每种靶细胞的对照各3复孔。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混合培养16h后加入5mg/ml MTT10μl继续培养8h。离心培养板(2 000r/min,10min),弃去上清液,每孔加DMSO100μl,于570nm处测定A值各自实验结果。

    1.2.4  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收集对数生长期的SMMC?7721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2×106/只,抑瘤率由治疗初始肿瘤重量?治疗结束时肿瘤重量/治疗初始肿瘤重量来表示。

    1.2.5  两类DC亚群诱导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TL治疗荷瘤裸鼠模型  15只裸鼠中全部长出肿瘤。随机挑选5只荷瘤鼠为A群DC活化的肿瘤特异性CTL1治疗组,另选5只作为B群DC活化的肿瘤特异性CTL2治疗组,最后5只为阴性对照组。

    1.2.6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人外周血来源的两类DC亚群的形态特征观测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A、B两组培养第3~4d时可见大部分细胞呈梭形,细胞表面呈毛刺状,细胞大小约为单核细胞的1~1.5倍, A、B两组细胞在数量及形态上无显著差异。

    2.2  两类DC亚群细胞超微结构  将体外培养第12d的A、B组DC群样本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从亚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特征来看,DC群含两类DC:一类DC亚群在A组多见,其细胞表面有大量树枝状突起,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内异染色质沿核边高度凝聚,胞质中线粒体相当丰富,溶酶体、粗面内质网、胞饮小体数量少或无,见图1a、b,这类DC中个别细胞表面树突粗大者,其胞浆内核糖体及光面内质网清晰可见,部分内质网扩张或有些线粒体膨胀,见图1c,提示这些细胞活动度大、供能旺盛,我们分析这类DC可能源自DC前体细胞;另一类DC群在B组皆是,其细胞结构特征为细胞呈不规则形,细胞表面粗糙,有大量皱褶及粗大树枝结节状突起,细胞核常呈肾形或马蹄形,核内异染色质边集, 胞浆内线粒体比第1类DC群相对少,高尔基体及板层溶酶体较多,见图2a、b、c,我们分析这些可能是由单核细胞分化来的DC的超微结构特征。表1  两类DC亚群活化的CTL对SMMC?7721表2  两类DC诱导的CTL对SMMC?7721移植廇抑瘤率的影响

    2.3  两类DC亚群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负载肝癌SMMC?7721细胞可溶性抗原后两类DC亚群活化的T细胞,对SMMC?7721细胞、hepG2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见表1,杀伤效果明显高于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对照组且由B群DC活化的CTL2组的杀伤效果高于由A群DC活化的CTL1治疗组的杀伤效果。

    2.4  肝癌荷瘤鼠模型的建立  在接种后的7天内15只裸鼠全部长出肿瘤,荷瘤鼠平均重量变化及肿瘤平均重量,见表2。

    2.5  两类DC亚群诱导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TL1、CTL2对荷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观察  以被激活的CTL治疗裸鼠已生长出的SMMC?7721移植瘤,接种后的第35天对照组、A群DC诱导的CTL1治疗组及B群DC诱导的CTL2治疗组裸鼠的体重变化、移植瘤的重量变化、及抑瘤率,见表1。其生长曲线,见图3。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TL1治疗组及CTL2治疗组移植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P<0.01)。在两治疗组中,CTL2治疗组移植瘤生长受到抑制更明显(P<0.05)。

    3  讨论

    鉴于DC是免疫系统中一类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在启动T细胞免疫应答和T细胞依赖性应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对DC的临床研究愈来愈令人瞩目[2?4]。

    我们观察到人外周血PBMNC经移弃大部分T细胞后,再于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4h获取贴壁单核细胞CD14+ ,经细胞因子联合刺激培养获取的DC群变为CD14?并诱导分化为两类DC亚群,借助于透射电镜观察到,从A、B 两组人外周血富集的DC群(尤其是B组DC群)中相当一部分DC的胞膜和胞浆近膜侧有许多清晰可见的溶酶体,显示DC具有饱饮活性,这可能提示B组DC群抗肿瘤的能力更强。单核?巨噬细胞和DC具有高度的派生、表型、功能和分子可塑性,它们源自骨髓中共同的多能造血祖细胞[5]。有报道,由CD34+细胞分化而来的DC(CD34+ progenitor cell?derived DC,PC?DC)和由单核细胞衍生来的DC(monocyte?derived DC,Mo?DC) 的功能性质所有不同, PC?DC可能比Mo?DC 更适合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6]。

    两类DC亚群,经SMMC?7721细胞的可溶性抗原刺激后在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分别产生CTL,两类DC亚群诱导的CTL对SMMC?7721细胞与hepG2细胞杀伤率差异性说明两类DC亚群诱导的CTL存在差异性和较高的特异性,进一步在荷瘤裸鼠模型进行治疗性研究发现,B组DC群诱导的CTL具有显著的抑瘤效应,与A组DC群治疗组诱导的CTL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体内实验产生抗肿瘤效应结果与体外实验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为我们进一步从人外周血分离富集DC,采用抗原特异性DCs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自体T细胞并输注给肿瘤患者的过继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7,8]。

【文献】
  [1] 王坤,吴一龙,周清,等.临床级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J].肿瘤防治研究杂志,2004,31(8):458?460.

[2] Holtl L, Zelle?Rieser C, Gander H, et al. Immunotherapy of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tumor lysate?pulsed autolo?gous dendritic cells[J]. Clin Cancer Res, 2002, 8(11): 3369?3376.

[3] Tang ZH, Qiu WH, Wu GS, et al. The immunotherapeutic effect of dendritic cells vaccine modified with interleukin?18 gene and tumor cell lysate on mice with pancreatic carcinoma [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2, 8(5): 908?912.

[4] Terasawa H, Tsang KY.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uman agonist cytotoxic T?lymphocyte epitope of human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J]. Clin Cancer Res, 2002, 8(1): 41?53.

[5] Shortman K.Burnet oration:dendritic cells:multiple subtypes,multiple origins, multiple functions[J].Immunol, 2000,78(2): 161?165.

[6] Van Tendeloo VF, Snoeck HW, Lardon F, et al. Nonviral transfection of distinct types of human dendritic cells: high?efficiency gene transfer by electroporation into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but not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J]. Gene Ther,1998, 5(2): 700?707.

[7] Dallal R,Lotze M.The dendritic cell and human cancer vaccines[J].Cuin Opin Immunol,2000,12(3):583?588.

[8]Nouri Shiazi M,Banchereau J,Fay J,et a1.Dendritic ce11 based tumor vaccines[J].Immunology Letters,2000,74(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