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蔡丽梅,韦红,陈贻骥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E(Vit E)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复温、控制感染、热卡及液体供给,纠正器官功能紊乱,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2 mL/(kg·d),1次/d,同时给予VitE涂硬肿处并按摩,5~7 d为一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5%,对照组80.43%,治疗组在硬肿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哺乳、反应变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和VitE对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硬肿症;复方丹参注射液;维生素E

为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我院新生儿科观察了62例患儿,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1999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08例住院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其诊断及分度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的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硬肿程度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略)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入暖箱、复温、纠酸、抗感染,保证液量和热卡供给,纠正器官功能紊乱,输血浆或白蛋白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1~2 mL/(kg·d)静脉滴注,1次/d,同时根据硬肿面积将VitE胶丸(100 mg/粒)2~4粒刺破涂于硬肿处,并用拇指指腹由内向外轻揉按摩,压力均匀,3次/d,15~20 min/次,5~7 d为一疗程。为排除按摩所起作用,对照组同时给予按摩油涂于硬肿处按摩,方法同治疗组,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于5 d内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于5~7 d内消失;无效:临床症状、体征≥7 d才好转或死亡。

  2.2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两组效果比较(略)

  2.3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3。治疗组在硬肿完全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哺乳、反应变佳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表3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略)

  3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或并发于重症感染、颅内出血、窒息缺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可继发肺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3]。发生硬肿后,血流减慢甚至淤血,尤其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流量明显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可导致心、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所以,改善微循环障碍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关键。根据中医理论,硬肿属于一种淤症,为气滞血淤。复方丹参乃丹参与降香等配制而成,丹参活血行气化淤,降香性温,芳香入血,可止血,运行气血。两药配方能加速血流灌注,改善组织缺氧,有利于硬肿消退[4]。复方丹参同时有扩管解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强了心肌功能和肺微循环的改善,促使凝集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解凝,减少肺淤血、肺出血与DIC的形成[5]。VitE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抗氧化剂[6],能清除氧自由基,维持酶活性,增加线粒体和生物膜的功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维持组织正常新陈代谢,外敷硬肿部位并按摩,有利于药物对皮肤渗透,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促进硬肿消失。本文结果表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Vit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总有效率为93.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肿完全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疗效满意,方法简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 实用新生儿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978.

  [2]祝大丽, 李艳红, 张秀凤. 丹参及小剂量多巴胺治疗硬肿症伴心肌损害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 2005, 2 (11): 21

  [3]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 新生儿急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161.

  [4]陈雪琴. 复方丹参佐治新生儿硬肿症30例[J]. 实用儿科杂志, 2000, 15 (4): 247?248.

  [5]杨锦明, 张 懿. 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硬肿症90例疗效观察[J].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2 (1): 16?18.

  [6]丁玉峰, 刘铜林. 儿科药物手册[M]. 武汉: 湖北技术出版社, 1999: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