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对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玉明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由于许多主客观原因,不少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有研究[1]显示,大学生中有10%~2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包括家长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及道德修养,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引发出许多心理问题,甚至发生自杀和/或他杀事件。大学生心理障碍被错当成思想问题处理,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和学习、生活。由此可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干预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指人的内心世界处于平衡与稳定,个体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去适应各种外部环境,并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有如下特点:(1)智能正常,具备与自己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特点。智能,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它是人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2)稳定乐观的情绪。情绪是情感的一种外部表现与一定的情景相伴随的心理活动或内在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的人,其内部心理结构总是平衡和协调的,表现为心境平静,心情愉快,具有情绪的自控和调节能力,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使积极的情绪处于支配的优势地位,并能以乐观、热情的态度影响周围,使人产生安定感和信任感。(3)清醒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心理健康的人,通过实践活动对自己产生的认识比较能接近现实,具有自知之明,同时还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如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欣慰,但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缺点和弱点不回避,但不自暴自弃。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善于反省和自我接纳。(4)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与外界进行正常交往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都有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而长期的离群索居会使人的性格变态。人际关系的失调就是心理变态的一种典型反映。(5)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应自己所处的各种环境,使自己的目标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要求,自觉地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需求、愿望与社会要求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就会面对现实,及时放弃或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积极地谋求与社会的协凋一致,而决不逃避现实,更不一意孤行,甚至发展为违法犯罪。尤其对年轻大学生们应在自我确立和个性化完成的过程中,逐渐将社会的期望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或判断标准,用自己的行为来谋求与社会的同化,完成社会化过程。

  1 医学大学生心理障碍特点  

  医科大学生因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学业与理工科大学生又有某种程度的差异性,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其学习、生活及心理等因素有如下特点:(1)学习负担重、学制长、课时多、压力大。如奖学金制度、留级、退学等是导致医科大学生精神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2)医学生的课程内容多半是关于人生老病死的知识。第一次看尸体,第一次认识疾病,第一次面临垂死的病人,均会引起医学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当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时,学一种病便会联想到自己身体上的某种不适,与所学的病联系在一起,因此会抑郁沉闷,甚至引起“心”病。有资料表明,从事医疗工作的人较相同学历从事其它工作的人发生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比率要高。(3)医学院校中男女学生比例相近,涉及恋爱问题也较多,如失恋和轻率行为等,容易使大学生们对爱情产生渴望和恐惧害怕心理,也可能成为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2 医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  

  导致医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研究[2]表明,除与医学院校的性质和特征等原因外,还与大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这些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从而导致其心理障碍发生率高、症状复杂、后果更为严重[3,4]。

  2.1 生理因素 

  个人体质是一种潜在的主观因素、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可能受先天形成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尤其是一个人的体质、气质、神经结构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使不同的人表现出强弱不同的神经类型,当遇到意外事件或精神刺激时,神经类型呈弱型的人,其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易发生心理疾病,甚至精神失常,如有家庭精神病史的人,一旦遇到某些诱发因素就可能导致其发病。

  2.2 社会因素 

  一般地说,除少数人是由于天生的生理缺陷而导致心理疾病之外,大部分是和周围的社会环境有关。

  2.2.1 家庭环境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家庭的影响起着主要作用。国外许多学者对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4种神经症个体早期家庭关系的调查研究[5]表明,这四种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个体的父母相比,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者较多的过度保护。由于家庭的态度及教养方式不当,导致一些青年学生在性格、情感、意志力、自信心、能力等个性心理方面发育不健全,而这些个性心理方面的缺陷在青春期暴露得最明显。

  2.2.2 生活事件和环境变迁 

  一个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历太多的生活事件,其身体和心理就很容易受到影响,产生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崩溃。如一男生,在读中学时曾因失恋留有心理创伤,进入大学后不久又遇亲人亡故,加之未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上的变迁,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还有学校滚动式收费的压力,使其遭受心理应激,产生焦虑和不安,入校6 mo后,出现明显的心理疾病而不能坚持上课,不得不去精神科住院。

  2.2.3 教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曾有一位女生就是因为对班上评奖学金有意见,认为老师不坚持标准,评奖不公正,对他不公平,但又不敢提出,闷在心里,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障碍。教育者的不公平奖励,还会使学生形成对社会、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不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工作失误对学生的影响还表现在:教育者的要求脱离学生原有的需要;提出要求时采取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要求过于频繁而不严格执行;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等[6]。教育者的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心理压力增大或无所适从,从而诱发心理疾病。

  2.3 心理因素 

  青年一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就会面临各种矛盾的冲突和选择,产生心理不平衡或心理压力。如一些学生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成绩一直不理想,甚为苦恼,心理矛盾冲突剧烈;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学习与交友(恋爱)的矛盾;学习与社会活动(工作)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就业问题、学非所用问题、社会问题)等;这些负面影响因素困扰着年轻学子,心理上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状态,从而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3 对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加之人际交往的复杂化。医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及行为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和/或手段,努力提高心身健康水平,改善不良心理状况。

  3.1 呼吁全社会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就业环境,以减少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从制度上规范就业市场,建立起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为大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3.2 “育人”是高校最中心的任务 

  从领导到每一个教师均应将培养人的问题放在首位,给予充分的重视,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改革陈旧的教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认识人生及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冷静地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保持适度的心理反应,防止出现偏激行为。

  3.3 传授必要的心知识

  除开展“医学心理学”及“精神病学”必修课程外,还要开展健康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心理特征与人格心理障碍等相关知识。

  3.4 建立校园心理咨询中心 

  (1)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有突出问题的学生应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协同有关部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2)“中心”应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得到帮助;(3)协调各行政部门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的关系。经常开展定期的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学会调节不良认知、情绪、情感及行为的方法,以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保持健康心理。学校对已经发现有心理障碍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要注意追踪了解,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心理危机的信心,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起来,共同做好疏导工作。

  3.5 充分发挥学生年级干部与任课教师的作用 

  提高年级干部与任课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尽可能地给这些同学和老师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适当地给以疏导,或转送至“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机构等处诊疗。

  3.6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习紧张、生活枯燥、更易引起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大学生也应该善于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提高大脑与身体活力的效率和耐力,培养开朗、豁达、乐观的性格。不能用“苦行僧”的学习方法来苛求学生,要建立一种有益于现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
    [1]杨蕴萍,徐俊冕.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21(3):216

  [2]吴承红,蔡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及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健康教育,2000,16(12):758

  [3]任玉明,郭慧荣,曹绍军.570名医学院校新生心理适应调查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17(2):118

  [4]任玉明,郭慧荣,郑石梅.医学生期间的心理状态调查[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1,18(4):273

  [5]廖志林,胡志坚.心理障碍大学生的教育管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版),2001,22(9):233

  [6]刘孝群.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