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作者:王榕乐 谭毓治 罗绍宝
【摘要】 目的观察毛茛总苷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观察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结果200,400,800 mg·kg-1毛茛总苷能显著减小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抑制由55℃热板刺激诱导的小鼠疼痛反应和醋酸刺激引起小鼠腹腔疼痛反应,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200,400 mg·kg-1毛茛总苷明显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结论毛茛总苷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 毛茛总苷; 抗炎; 镇痛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total glycosides of Ranunculus japonicus. MethodsHot-plate and body-contor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analgesic effects. Dimethyl benzene-induced auris swelling model in mice and carrageen-induced feet swelling model in rats were established to observe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ResultsTotal glycosides of Ranunculus japonicus at different doses (200, 400,800 mg·kg-1)could markedly inhibit dimethyl benzene-induced ear swelling in mice,relieve pain response of mice induced by 55℃ hot-plate and acetic acid situmulation in mice abdominal cavity,with dose dependence; total glycosides of Ranunculus japonicus (400, 800 mg·kg-1)could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 carrageen-induced feet swelling in rats.ConclusionTotal glycosides of Ranunculus japonicus has obviou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Key words:Total glycosides of Ranunculus japonicus; Anti-inflammation; Analgesia
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又名鱼疗草、野芹菜等,是毛茛科 (Ranunculaceae)毛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河沟、池沼、水堤旁及阴湿的草丛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来源丰富。《中药大辞典》[1]记载毛茛可以治疟疾、黄疸、偏头痛、胃痛、风湿关节痛、鹤膝风等疾病。毛茛以民间应用为主,目前仅有少量的毛茛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毒理方面的研究,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毛茛总苷(TGOR)为毛茛有效药理成分之一,对毛茛总苷的抗炎镇痛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其进行抗炎镇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毛茛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药品 毛茛总苷由广东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制备提供,地塞米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60105),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广东省博罗先锋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60104)。
1.2 动物 SPF级SD大鼠,体重150~160 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粤)2003-002,粤监证字2005A010。SPF级NIH小鼠,体重18~22 g,雌雄各半,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粤)2003-002,粤监证字2005A012。
1.3 仪器 分析天平(FA2104S型),超级恒温器(501型)。
1.4 药物制备 毛茛全草晾干切碎,85%乙醇回流提取3次,过80目筛,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溶剂,等体积的醋酸乙酯萃取若干次至醋酸乙酯层为浅绿色。下层(水层)蒸干溶剂,得膏状物经D-101大孔树脂吸附,水洗,弃去,再用纯乙醇洗脱,收集此部位,蒸干乙醇得膏状物即毛茛总苷。
2 方法与结果
2.1 抗炎作用
2.1.1 毛茛总苷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2]取NIH小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5组,即生理盐水组,毛茛总苷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200,400,800 mg·kg-1),地塞米松组(10 mg·kg-1)。给药1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各组小鼠右耳涂二甲苯0.05 ml/只,左耳作对照,15 min后处死小鼠,用直径7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用电子天平分别称重,按下式右耳肿胀率。
右耳肿胀率(%) =右耳片重 - 左耳片重左耳片重×100%
结果表明TGOR各剂量组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见表1。
表1 毛茛总苷对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抑制作用(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n=10
2.1.2 毛茛总苷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2]取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5组,即生理盐水组,毛茛总苷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400,200,100 mg·kg-1) ,地塞米松组(5 mg·kg-1),给药1次/d。连续3 d。末次给药后2 h,用软皮尺先测定每鼠右后肢正常踝关节周长,分别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只,致炎,随后分别于1,2,4,6h各测量1次踝关节周长,记录结果,按下式计算足周长变化。
足周长变化=致炎后踝关节周长-致炎前踝关节周长
结果表明TGOR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且第4~6小时期间作用较强。见表2。
表2 毛茛总苷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略)
与生理盐水比较,*P<0.05,**P<0.01;n=10
2.2 镇痛作用
2.2.1 毛茛总苷对热板刺激引起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3]调节超级恒温水浴的温度在(55±0.5)℃,将热板预热10 min。取18~22 g雌性小鼠,每次1只放在热板上,小鼠自放在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舔后足时间小于5s或大于30s或跳跃者,弃之不用。将合格的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毛茛总苷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200,400,800 mg·kg-1)、罗通定组(300 mg·kg-1)。各实验组小鼠给药1次/d。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次。末次给药后60 min测定小鼠痛阈值,如60 s仍无反应,将小鼠取出,以免烫伤,其痛阈值按60s。结果表明TGOR高中低剂量组显著抑制55℃热板刺激诱导的小鼠疼痛反应(P<0.01),表现为痛阈值升高,并呈现剂量效应依赖性。见表3。
2.2.2 毛茛总苷对醋酸刺激引起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4]取NIH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5组,即生理盐水组,毛茛总苷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200,400,800 mg·kg-1),罗通定组(30mg·kg-1)。各实验组小鼠给药1次/d。对照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3次。末次给药后1 h,各鼠腹腔注射0.6%乙酸0.2ml/只,观察15 emin内各鼠出现的扭体次数,并计算各药的镇痛百分率:
镇痛百分率(%)=对照组平均扭体次数 - 给药组平均扭体次数对照组平均扭体次数×100%
表3 毛茛总苷对小鼠热板法致痛作用的影响(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n=10
结果表明TGOR各剂量组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躯体疼痛。见表4。
表4 毛茛总苷对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略)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1;n=10
3 讨论
寻找和研究没有依赖性、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的镇痛抗炎药一直是药物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从植物中寻找镇痛抗炎药有其优点:药效良好、不良反应少及资源丰富等优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课题组采用经典的动物炎症和疼痛模型观察毛茛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镇痛实验结果证明,毛茛总苷能提高小鼠热刺激体表的痛阈,延长热板痛反应时间,抑制醋酸刺激腹腔粘膜引起的痛反应,减少各鼠的扭体次数,说明毛茛总苷具有镇痛作用。抗炎实验结果表明,毛茛总苷减少大鼠足肿胀和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程度,说明毛茛总苷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毛茛系统的药理研究和深入的药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毛茛总苷镇痛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3:437.
[2]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1.
[3] 吴 虹,魏 伟,宋礼华.栀子总苷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31.
[4] 李鸿燕,黄春英,叶朝钧.乌头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6,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