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干浸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乌梅干浸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乌梅干浸膏中乌梅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中枸橼酸的含量。C18色谱柱,0.5%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枸橼酸浓度在0.01984~1.98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54%,RSD为0.8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本品的内在质量。
【关键词】 乌梅干浸膏;枸橼酸;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quality control over Extractum Fructus Mume.Methods:Extractum Fructus Mume was identified by TLC and the content of citr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PLC. A C18 column was used with a mobile phase of 0.5% 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methanol (adjusted pH to 3.0 by phosphoric acid) (95∶5) at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of 210 nm. Results:The spot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test solution corresponded in the position and colour to the spot in the chromatogram obtained with the reference drug solution.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within the range of 0.01984~1.984 mg/mL.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8.54% with RSD of 0.85%.Conclusions:This method was simple, accurate and repeatable. It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in production of Extractum Fructus Mume.
[Key words] Extractum fructus mume; Citric acid; Identification; HPLC
乌梅干浸膏为“乌梅人丹”的原料药,“乌梅人丹”具有生津解渴、清凉润喉的功能,用于口臭、口干、喉痛等,也可用作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的辅助。但在质量标准中未对乌梅干浸膏鉴别和含量进行控制。乌梅中的有机酸主要由水溶性的脂肪酸如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和脂溶性的三萜酸如熊果酸、齐墩果酸和咖啡酸、绿原酸等芳香酸组成,其中水溶性的有机酸含量较高。由于本品为乌梅的水提取物,脂溶性的三萜酸含量甚少,水溶性的有机酸中枸橼酸含量较高,本文有关[1?3]建立了HPLC测定乌梅干浸膏中枸橼酸含量的方法及乌梅干浸膏中乌梅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液相色谱仪及色谱工作站(Agilent公司)。枸橼酸对照品,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00396?200301,含量:100%;乌梅对照药材,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21208?0101;乌梅干浸膏,上海中华药厂,批号:(1)060801、(2)060802、(3)060803。
2 薄层色谱鉴别
取乌梅干浸膏0.2 g,加乙醇2 mL,振摇5 min,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梅对照药材1 g,加水50 mL,煎煮30 min,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按《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法[4]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水(4∶2∶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棕褐色斑点。见图1。
图1 薄层色谱图
1、2、3分别为供试品溶液(1)、(2)、(3),4为乌梅对照药材溶液
3 含量测定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
Inert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0.5%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95∶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3.2 溶液的配制
3.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枸橼酸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制成含枸橼酸1.98 mg/mL的对照品贮备液。再用流动相稀释得含枸橼酸为0.20 mg/mL的对照品溶液。
3.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乌梅干浸膏0.1 g,精密称定,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3.3 方法可行性考察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 μL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2。由图2可见,枸橼酸保留时间约为7.7 min,与样品中其它组分可达基线分离。理论塔板数以枸橼酸峰计不低于8 000。
图2 高效液相色谱图
3.4 线性关系
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适量,依次稀释成浓度为0.01984、0.03968、0.0992、0.1984、0.3968、0.992和1.984 mg/mL的对照品溶液,各取10 μL进样测定,以枸橼酸峰面积A对进样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得回归方程A=148.90C-4.658,r=0.9999。表明枸橼酸在0.01984~1.984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3.5 重复性试验[5]
取同一批号样品(060801)6份,按“3.2”项下方法配制样品溶液,进行测定,得枸橼酸含量的RSD为0.67%。
3.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060801)样品溶液1份,分别在0、1、4、5、7、9、11、13、15、18、20和22 h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结果枸橼酸峰面积的RSD为0.32%,表明样品溶液在22 h内稳定。
3.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060801)约0.05 g(含量为25.28%),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枸橼酸对照品溶液(2.756 mg/mL)4.0、5.0、6.0 mL,按“3.2”项下方法配制样品溶液,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3.8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得三批样品中枸橼酸含量分别为25.3%、35.5%和24.3%。
4 讨论
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乌梅”药材的薄层鉴别项采用熊果酸对照品及乌梅对照药材作为参照,由于本品为乌梅的水提取物,而熊果酸为脂溶性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测定结果的三萜酸,不溶于水,故该鉴别方法对“乌梅干浸膏”并不适用。经摸索,采用乌梅作为对照药材,提取方法为加水煎煮,使提取成分与样品一致。经展开、显色,结果三批样品色谱中,在与乌梅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乌梅”药材的含量测定项为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有机酸(以枸橼酸计)的含量,专属性不强。故本文建立HPLC法测定本品中枸橼酸含量的方法。经摸索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二氢铵溶液时,枸橼酸色谱峰峰形良好,保留时间更适中。通过对枸橼酸对照品色谱峰的全波长扫描,其紫外吸收为末端吸收,最大吸收在190 nm波长处,为确保基线稳定并保证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将检测波长设为210 nm。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比较,样品色谱中峰与枸橼酸对照品的峰紫外吸收光谱一致。本文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本品的内在质量。
【】
[1] 杨 滨, 李 化, 汤树良,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枸橼酸的含量[J]. 中国药学杂志, 2004, 39(9): 697?699.
[2] 钱晓萍, 刘文英. 枸橼酸钾及其缓释片中枸橼酸和钾的同时定量分析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6, 37(4): 330?332.
[3] 董晓东, 孙 静,何 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细胞保存液中枸橼酸及其钠盐总量[J]. 色谱, 2003, 21(1): 46?48.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化学出版社, 2005: 附录31.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附录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