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作者:陈晓颖,高晓霞,宋粉云

【摘要】  作为一门实践学科,药物分析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素质都有所提高,推动了以学生个性需求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药物分析;实验课;开放式教学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研究和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是药学研究的“眼睛”,实践性很强。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尝试。

  1  实验室开放的模式
      
  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讲究实效”的原则,让大多数学生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开放形式。

  1.1  阶段性开放模式 

  实验室在完成既定的实验任务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一定实验内容,学生预约,老师统一安排,集中开放。使学生的实验条理化、系统化,强化技能训练。

  1.2  提高性开放模式 

  教师科研工作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扩大教学空间和学生思维空间,使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三结合,即基础与前沿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

  2  实验室开放取得的效果

  2.1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实验室的开放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得以加深和巩固。学生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2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主动去驾驭整个实验过程,在主动、愉快的实验环境中充分发挥个性,培养能力,在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都得以提高。

  2.3  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研究项目的选择、实验方法的建立、实验的准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结果的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4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教研室曾对参加实验室开放的同学进行多次问卷调查,有9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实验技能、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提高,有64%的学生希望在低年级就进入专业实验室学习,学生们还要求进一步拓展实验室开放的内容。

  2.5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将学生的兴趣和精力引导到实验、学习和科研中来,防止将课余的时间、精力用于上网和玩游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

  2.6  促进了实验室建设 

  经过3年的实践,药物分析实验室实现了安全、有序开放,为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3  开放式教学的注意事项及有待探讨的问题

  3.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开放式学习形式新颖、活泼,但不等于获得知识从此变得毫不费力,相反,学生开始尝到自学的艰辛。因此,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开展开放式教学的首要条件。

  3.2  加强指导是保证开放式教学质量的关键 

  提倡开放式教学不是鼓励“放任自流”,相反应加强指导。

  3.3  加强管理,保证安全 

  开放式教学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行实验,实验中常接触水、电、火、易燃易爆或具腐蚀性、毒性的试剂,因此严加管理,保证安全特别重要[1?2]。

【】
    [1]于红.开放式病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119.

  [2]蓝森麟,王德友.比效归纳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