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对芩连在代谢综合征中的运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姜彤伟,金东明 时间:2010-07-11

【关键词】  黄芩;黄连;药对;中药配伍;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指中心性肥胖伴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IR)[1]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属于中医肥满、湿阻、眩晕、消渴等病证,用药多用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疗MS有相须之效。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1  减肥降脂
      
  药理研究认为,黄芩、黄连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黄芩中黄酮类可抑制葡萄糖合成脂肪;黄芩苷及苷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能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肝脏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的水平;汉黄芩苷可降低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水平;黄芩新素Ⅱ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肝脏甘油三酯浓度;黄芩多种苷元(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还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2]。黄连素中的小檗碱(BR)能明显地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含量[3]。

  2  降压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芩、黄连具有阻滞钙离子通道作用,而呈现良好的降血压作用[4]。黄芩素还具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增高的作用[5],黄连素能直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产生降血压作用[4]。

  3  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消渴,盖因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真阴亏耗,水源不充,相火独亢,虚热妄炎。寒能清热,黄连善清胃火,可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与黄芩相伍其效益彰。《名医别录》谓黄芩消谷,黄连止消渴。章红英[6]从《千金要方》等9部历代公认的、有代表性的经典医著中,归纳了275味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组方1 282首),经按用药频率高低排序,黄芩、黄连序列7、8,足见两药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最常用药对。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黄芩中的黄芩苷元有较强的α?葡糖苷酶抑制活性,黄芩苷对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7]。黄连素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8],改善胰岛素抵抗。

  4  抗炎
      
  代谢综合征具有前炎症状态的特征,腹型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可通过不同的机制诱导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又可进一步促进IR和加重MS相关的危险因素。腹内脂肪积聚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使脂肪组织产生过多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黄芩、黄连有较强的泻火解毒作用。药理研究认为,黄芩中的黄芩苷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IL?1)的过度产生[9]。

【】
    [1]祝之明.代谢综合征病因探索与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8.

  [2]刘青云.中药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

  [3]王秀杰.黄连的药理研究及现代应用[J].药师,2003,6(6):370.

  [4]闰秀敏,黎 明,邢雪林.浅谈黄连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卫生,2005,2(6)3:62.

  [5]梁 英,韩鲁佳.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6):9?14.

  [6]章红英.治消渴病古方用药特点分析[J].北京中医,1998,16(3):49.

  [7]横江俊一.黄芩抑制糖类分解酶的活性〔日〕[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3):184?185.

  [8]Ko BS,Choi SB,Park SK,et al.Insulin sensitizing and insulinotropic action of berberine from coaidis rhizoma[J].Biol Pharm Bull,2005,28(8):1 431?1 437.

  [9]俞 燕,杨于嘉,陶永光.黄芩苷、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细胞因子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25(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