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化茵栀黄颗粒提取工艺
【摘要】 优化茵栀黄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绿原酸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茵栀黄颗粒水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结果]茵栀黄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方案为A2B1C2,即加水量为8倍,提取2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适于大规模生产。
【关键词】 茵栀黄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extracting procession of Yinzhihuang granules.[Methods]The extraction procession was studied by orthogonal design with dry extract yield and total flavonoids as the detective marker.[Results]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 is A2B1C2,which is added 8 fold of water,and decocted for 2 times,1 hour at every time.[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water?decocting condition is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and it could be used in future large?scaled preparation of Yinzhihuang granules.
Key words: Yinzhihuang granules;HPLC;orthogonal design;extraction technical
茵栀黄颗粒系由中药茵陈、栀子、黄芩经水提醇沉工艺而制成的颗粒剂,具有解热利尿、保肝降酶、退黄利胆的作用,用于各种黄疸性肝炎。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干膏得率和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对茵栀黄颗粒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Waters 600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600E四元泵,Waters 2996 PDA检测器,Empower工作站。
绿原酸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购自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分别为110753?200212。药材购于义乌市医药有限公司,经鉴定符合《中国兽药典》2000版(二部)[1]规定。水为重蒸馏水,乙腈为色谱纯(上海陆都化学试剂厂),磷酸为分析纯(浙江三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设计 选用L9(34)正交表,以干膏得率和绿原酸提取率为考核指标,考察水提取中的加水量(A)、煎煮时间(B)和煎煮次数(C)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水平。其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略)
2.2 样品提取液的制备 按处方配比称取药材适量,按正交试验表进行水提取,药液经滤纸滤过,滤液浓缩至1∶1.5(药材∶药液),备用。
2.3 干膏得率的测定 精密量取上述提取液20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至恒重,出干浸膏得率,结果见表2。
2.4 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Symmetry?R C18柱(4.6×250nm,5m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8∶92);流速:1mL/min;进样量:20mL;柱温:30℃;柱效:理论板数不低于4000。在此条件下,绿原酸与其他组分能达到较好分离,峰纯度达到要求,见图1。
图1 绿原酸对照品与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略)
1.对照品;2.样品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度对照品4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吸取提取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0.1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用微孔滤膜(0.45mm)滤过,取续滤液避光保存,作为供试品溶液。(4)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1.0、2.0、4.0、6.0、8.0ml置10ml量瓶中,加入0.1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以微孔滤膜(0.45mm)滤过。各取续滤液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对照品的进样量(μg)为横坐标作图(见图2),得到一条直,其回归方程:y=26.083x?0.0772(r=0.9999),说明绿原酸在0.1616~1.2928mg范围内,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图2 绿原酸对照品的标准曲线(略)
(5)精密度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连续进样5次,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绿原酸对照品的峰面积,平均峰面积为1609030;RSD=0.67%。(6)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分别于0、1、2、3、4和6h进样,测定供试品溶液中绿原酸的峰面积,RSD=1.07%,说明样品溶液在6h内稳定。(7)重现性试验 精密量取同一批提取液5份,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制备试液;进样20μl,测定峰面积,RSD为1.24%,重现性良好。(8)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提取液6份,置10ml棕色量瓶中,分别加入绿原酸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制备试液;进样20μl,依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回收率,结果见表3。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1.26%。(9)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4ml置10ml量瓶中,加0.1ml冰醋酸,加水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0.45mm)过滤,制成每1ml含绿原酸32μg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提取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0.1ml冰醋酸,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用微孔滤膜(0.45mm)滤过,取续滤液避光保存,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m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见表2。
表3 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表2 正交试验结果(略)
2.5 结果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表2中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因素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1),A和B因素对干膏得率则无显著性影响(P>0.05),以A3B3C3组合为佳。以绿原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表2中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C>A>B;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因素和B因素对绿原酸提取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C因素的影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以A2B1C2组合为佳。
表4 浸膏得率方差分析表(略)
表5 绿原酸提取率方差分析表(略)
2.6 验证试验 鉴于绿原酸提取量这一指标较重要,同时兼顾省时节能,故拟确定水提取工艺为A2B1C2。取同一批药材,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按A2B1C2进行验证试验,按上述方法测定干膏得率及绿原酸提取率,结果见表6。
表6 验证试验结果(略)
由表6可见,A2B1C2工艺提取的干膏得率和绿原酸提取率均与原4号样品无显著差异,故确定水提取工艺为A2B1C2,即加水量为8倍,提取2次,每次1h。
3 讨论
茵栀黄颗粒系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根据方中各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溶解性能,设计确定采用水提工艺。绿原酸系本方中主药茵陈的利胆活性成分和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2,3],也为本方中君药栀子中主要的有机酸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4]。因此,除以干膏得率为考核指标外,同时测定绿原酸提取率,以综合评价工艺的合理性。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及回收率均符合要求。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
[2] 韩晋,哀海龙,张倩,等.方药配伍对茵陈蒿汤中绿原酸溶出率的影响[J].药学杂志,2005,40(5):399.
[3] 宋小军,张永欣,张颖,等.绵茵陈药材中绿原酸定性定量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4):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