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民权政治述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成成 白洁 时间:2010-08-10

  【摘要】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借鉴外国经验并结合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自己的民权思想。从理论上看,孙中山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推翻专制统治、用权能区分理论来处理人民与政府关系等基本设想;从政体设计上看,孙中山主张五权宪法和地方自治,并提出革命程序论。孙中山的民权政治思想推动了中国政治化的建构进程,但由于的局限性,这些理论也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没能带领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国家行列。

  【关键词】孙中山;民权;政治
 
  作为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而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权主义有一个过程。在旧民主主义时期,他的民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国民革命为手段,推翻作为恶劣政治之根本的封建专制制度,代之以平等、民治的共和国,并在民主立宪的原则上规划出相应的政体。”[1]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进一步完善,内容可以概括为民权原理和政体设计两部分。
  一、孙中山民权政治的基本内容
  (一)民权原理
  首先,民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由、平等、博爱。孙中山在国外期间对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著作曾做深入研究,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之处。他十分推崇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在光绪三十二年颁布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提出“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到了晚年,更较为系统地研讨这一理论基础,谓“自由、平等、博爱是根据于民权,民权又是由于这三个名词然后才发达。所以我们要讲民权,便不能不先讲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名词”。
  其次,民权主义的中心目标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孙中山认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2]。在这种专制统治下,人民毫无政治权利,“至中国现行之政治,可以数语赅括之曰:无论为朝廷之事,为国民之事,甚至为地方之事,百姓均无发言或与闻之权;其身为民牧者,操有审判之全权,人民身受冤抑,无所呼诉。”[3]因此要推翻这种统治。
  再次,用权能区分理论处理人民与政府的基本关系。孙中山通过对欧美国家的考察,发现民权发达后也会产生许多流弊,人民只能把民权推出去而不能把民权拉回来。因此,要通过“权”和“能”的分离来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的政治大权分成两个,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内,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权可以直接去管理国事。这个政权,便是民权;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人民有了很充分的政权,管理政府的方法很完全,便不怕政府的力量太大,不能够管理。”[2]
  (二)政体设计
  第一,五权宪法。权能区分理论规定了人民与政府各有相应的权利。第二,革命程序论。推翻清王朝,实现民主政治是孙中山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而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第三,地方自治。孙中山反对当时一些人根据美国联邦制的经验在中国搞联省自治,他认为中国和美国以前十三个州向来是分裂的不同,中国原来是统一的,割据式的联省是军阀的联省,不是人民自治的联省。孙中山主张以县为基层单位进行地方自治,地方自治的基本内容是将地方的事情让本地自己去治,政府毫不干涉。
  二、对孙中山民权政治的评价
  (一)促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早期模式的构建
  世界历史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一个国家若想实现现代化,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选择、制定正确的政治发展目标和模式,以保证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在孙中山民权思想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早期模式的构建起了促进作用。
  1.政治民主化。作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政治民主化思想与民权主义的核心目标有相通之处。孙中山对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性和腐朽性有深刻的认识,极力主张通过革命来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孙中山认为民权已成为大势所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对于中国来说,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社会基础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逐步趋于解体,中国的发展开始显露出新的契机,即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从而推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以民权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民主共和的中国政治发展目标及模式,这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民众的参与权。传统政权与以化为目标的政权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民众的广泛参与性,这在孙中山的全民政治思想中有所体现。孙中山认为在封建专制独裁的政体中,民众没有任何权利来参与到政治中,因此提出了“直接民权”思想,以作为全民政治的基础。人民参与政治的途径应该是通过直接行使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这种全民政治、让民众广泛参与政治的思想反映了政治现代化的进步潮流,体现了近代以来社会的总趋势。因此,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府能够获得民众的认可,从而有利于实现中国的早期政治现代化。
  3.新政权的质量问题。一个新政权的出现是(下转第120页)(上接第111页)为了解决社会中不断发生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协调问题,它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新政权的稳定与持久。孙中山提出了权能区分理论,用民众的四权限制政府的五权。人民掌握了政权就可以直接参与国家政治,可以对政府起到监察作用;政府拥有充分的权利去行使其职能,便能以高效率来管理国家事务。这样就实现了新政权在政治职能上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保证了新政权的质量。这种做法为以后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的构建提供了借鉴意义。
  (二)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色彩
  1.对争取民权的困难认识不足。孙中山专注于民主进程的必然性和应然性,对争取民权过程过于轻视,对其艰巨性认识不足。他的思想具有超前性,但在客观操作中又是难以实现的。他认为只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就会进入实现民权的进程中,却没有意识到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性,以至于推翻专制后仍有复辟的出现。孙中山虽然设计了革命程序论,却没想到蒋介石政府会利用这种理论来维持独裁统治。中国的现实与孙中山的理想有所差距,这是孙中山理想主义的必然结果。
  2.相信精英政治而忽视人民的力量。孙中山不是将民众看作革命的动力,而是看为有待解放的对象。他将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类,主张用精英政治的模式来实现民权。这其实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也打击了民众的革命积极性,有利于被少数人所利用。
  3.主权在民思想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孙中山提出的直接民权的主张,在上没实现过,在现实中也很难实现。我国地广人众,文化相对落后,民众的思想也不能立刻接受这样先进的思想。要人民实现对政府官员的罢免权和对的创制、复决权,难免有些空想的成分。既得利益者,即政府官员,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去限制人民的权利,让民众处于实质上的无权状态。这样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全民政治。


       [1]陈胜粦.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研究-庆贺陈锡祺九十华诞集[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 [C].人民出版社,1956.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C].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