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
关键词:共产主义 空想 部分质变 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有了太多的空想色彩,很多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社会分工,没有痛苦,没有灾难,没有邪恶,人们思想觉悟极高,各取所需,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间天堂。然而,乌托邦是实现不了的,很多人从怀疑这种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进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丧失了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那么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
一、共产主义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基础之上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综合马恩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消灭了阶级差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第五,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第六,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第七,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恩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不是空想来的,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弊端和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之上。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
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只要还在当时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就只能通过每七年出现一次的普遍混乱来维持,每次混乱对全部文明都是一种威胁,它不但把无产者抛入贫困的深渊,而且也使许多资产者破产。”要解决这一问题,或者放弃大工业本身(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按大工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不是由相互竞争的单个的厂主来领导,而是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所有人的需要来领导。
恩格斯接着讲道:“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这样,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将消灭竞争,而代之以联合。因为个人经营工业的必然结果是私有制,竞争不过是单个私有者经营工业的一种方式,所以私有制同工业的个体经营和竞争是分不开的。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而代之以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照共同的协议来分配全部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
马恩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新社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
(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
(5)对社会全体成员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6)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业集中在国家手里。取消一切私人银行和银行家。
(7)随着国家拥有的资本和工人的增加,增加国家工厂、作坊、铁路和船舶,开垦一切荒地,改良已垦土地的土壤。
(8)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
(9)在国有土地上建筑大厦,作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
(10)拆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得很坏的住宅和市区。
(11)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12)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这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除。危机将终止。扩大的生产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下引起生产过剩,并且是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到那个时候,这种生产就会显得十分不够,还必须大大扩大。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过剩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同时将创造出满足这种新需要的手段。这种生产过剩将是新的进步的条件和刺激,它将实现这种进步,而不会像过去那样总是因此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社会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相互敌对的阶级就是多余的了。”
“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现在这种分工将完全消失,因为要把工业和农业生产提高到上面说过的水平,单靠机械和化学的辅助手段是不够的,还必须相应地发展使用这些手段的人的能力。……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因此,现在已被机器破坏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将完全消失。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二、发达资本主义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部分质变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斯大林在当时生产力基础上,根据马恩的设想建立起了高度计划和高度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高速发展,成为各国革命和建设的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加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无产阶级的反抗使资产阶级发现,不改变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无法维护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1929年危机最终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改革,1933年美国罗斯夫实行新政,二战以后的西发达国家的全面改革,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与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有着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
(1)阶级矛盾逐步缓和,无产阶级生活发生显著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实行了高额累进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制度,20世纪七十年代个人所得税税率最高时,美国的最高税率为70%,英国为83%,日本为75%,遗产税也大抵如此,税率之高令人咂舌,因此西方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种过高的税率影响了人们投资的积极性,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又开始下调税率,目前最高税率一般在40%左右。在此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了覆盖广泛的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制度,比如美国最低生活保障达到9600美元/年,实行了12年义务制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龄普遍达到了13—14年。目前,西方国家每年通过税收能够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一般都在1/3以上,其中欧盟国家已接近50%,其中大约有60%用于贫困救济、免费医疗、失业补贴、养老金发放、教育等社会福利开支。这样,在发达国家的工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费用中,来自财政收入再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了,如瑞典工人收入就有 1/3来自社会福利。在西方国家,贫困人口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穷人的贫困已由原来的生存贫困,逐步转向相对贫困。这些成就那些不是十九世纪的马恩所希望达到的呢?
反观我国,到目前为止,个人所得税制度刚刚建立,遗产税还没有开征,2002年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分别为14731万、9400万、10182万人。所以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到目前为止也不到0.40,而我国的两极分化程度却超过了警戒线,达到0.462。
(2)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的倾向。
主要表现为,大公司大集团的内部计划,政府对经济的计划调节、干预和调控,区域性经济共同体的形成,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等机构的协调作用等。和19世纪相比,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无序的经济秩序已经改善,而且它已开始适应全球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自从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开始时是每隔10年左右一次,后来是每隔5年左右一次,现在的情况又有所变化。二战以前,美国平均每个周期的时间长度为50个月,后来则延续为75个月,而且每个周期中经济增长的时间也延长了。与此同时,危机持续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所造成的破坏力也大大下降,经济衰退主要是增长型的衰退,经济产值下降近一半那样的大起大落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
(3)所有制形式出现了社会化的倾向。
在产权关系上,当代资本主义在坚持私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对财产所有形式进行了调整,它包括: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职工股份所有制的兴起等。资本的社会化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的。一是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国家在国内总固定资本形成中所占的比重,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分别保持在12%至23%之间。资本社会化的最主要的形式是股权的分散化。在早期的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家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战后情况就不一样了,社会个人购买股票和企业法人之间互相购买股票的越来越多,出现了股权分散化、社会化的趋向。这种趋向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政策主动调节的产物。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原本是一家100%的国有企业,后来,按股票票面金额的 80-90%把股票卖给企业职工和国内公民,规定每个股东不得拥有超过5%的股份。目前,该公司共有70万个小股东,拥有80%的股票,其余20%拿在国家手中。在西欧,合作制经济也有一定发展。股权的分散化、社会化,意味着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传统的资本家开始从生产领域中退出来。新型的经理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随之迅速增加,形成了“专家集团”、“经理阶层”。
(4)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城乡差别和脑体劳动的差别开始消失。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已不到3%,第二产业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由此我们看到,城乡差别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消灭。随着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知识经济的闪亮登场,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的白领工人越来越多,以体为劳动者为主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而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
从上述变化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基本矛盾,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缓解,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再次出现了飞跃。二战以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极为迅猛,带领全球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本、德国、亚洲四小龙的更是创造了经济高速成长的奇迹。90年代后,美国保持了长达124个月的增长,1999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同期相比竟高达6.9%,2003年第三季度更出现了8.2%的高速增长。在两种制度的比较中,许多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许多人以去这些国家为荣,把发达国家当成的发展目标。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完美的、永恒的。恰恰相反,从上述变化中可以看出,这些措施无一不是从马列主义那里引用或借用的,也正是马恩所希望的,这些新变化是向马恩设想的新社会靠拢,而不是相反。可以说,这不是资本主义的胜利,而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三、把共产主义从空想中解放出来
共产主义社会不是天堂,不能绝对化,它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是相对的。必须把共产主义中从空想中解脱出来,唯有如此,才能使人们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心。
1、关于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和按需分配。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的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但是共产主义社会绝不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社会,任何社会都不是。需要受到四个方面的约束:一是的约束,你想要,但没有可能性,我闺女想吃唐僧肉,我说没有可能性;二是生产能力的约束,你想要,但生产不出来;三是自身其他需求的约束,你嘴馋想吃肉,可吃多了胃受不了;四是社会的限制,你的消费与满足,造成了别人痛苦,或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这就必然受到别人的反抗,比如,你想以折磨他人取乐,你要追求杀人的刺激感,等等。
所以,“各取所需”不能理解为“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各取所需怎么理解?首先,各取所需是针对已有产品而言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也要发展,所以用以消费的产品只能是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生产效率再高,总是相对的、一定的,那么各取所需,就是说现有产品能够使所有想消费的人得到满足,成熟产品能稳定生产,新产品能迅速形成规模,满足人的需要,比如手机,在我国从出现到普及经历了十多年,如果未来能在几个月几天里面迅速普及,这也就算为各取所需打下基础。
另外,各取所需针对的是有限的对象。有些东西就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所有人满足。一个姑娘有很多人爱,不可能所有爱他的人都能得到满足。所有人都想第一个消费某一新产品,这也是不可能的。一般产品也不见得可以让所有人随心所欲的消费,必竟物质产品的生产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一定时期生产规模是有限的。
因此,“各取所需”只能是相对的,有限的。
2、关于阶级差别的消灭,国家的消亡。
共产主义的消灭阶级差别,谈得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消灭剥削。这里面有三种可能性:第一,消费权的平等。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当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新产品可以迅速普及,拥有一个亿跟拥有一千万所能获得的消费都差不多,每个人的消费权力都差不多。这时,所有权的不同已经丧失了其必要性,也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阶级的差别也就消失了。
第二种,私有制丧失了推动生产力的能力,同时,公有制已经成熟,其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要远远高于私有制。当私有制的继续存在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比如一次次出现大规模的危机,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必将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抗、抵制,为人类所抛弃,私有制的灭亡就是必不可免的。
私有制弊端在当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私有业主以自为我中心的要求在与社会利益冲突时,往往选择自我利益,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难以避免。其二,私有财产的继承性。老子是经营能手,不见得儿子也是经营能手。经营也可以以所有者的身份来雇佣经营者,然而被雇用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对立也始终存在。上的世袭制已经证明是错误的,经济上的世袭制正确吗?其三,私有主考虑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对生产力来说,讲得是绝大多数人需求的最大满足。二者并非天然一致,主观为自己的结果并非天然为他人,也可能损害他人。
那么公有制怎样才能成长起来呢?在资本主义社会,公有制体现为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寻找自己的成熟模式。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发展体现为公有制企业的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过程。目前,我国走得是股权多元化的路子,走得是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结合的路子,走得是让经营者占有大股的路子,总得来看,是把公有制企业的活力绑在非公经济的战车上,这时候要强化国家的监管职能。公有制企业活力要真正发挥出来,在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培养一批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大公无私的共产党人,在于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人民当家主的政治体制,在于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体制,否则以自我为中心的董事长或经理是很难代表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的物质利益竞争趋于缓和,个人实现利益最大化越来越建立在与别人合作的共同发展上,集体主义观念在绝大多数人那形成,自觉自愿的为生产力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阶级差别才有可能消失。
第三种,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增强,合作成为绝大多数人满足自身利益的最重要手段,竞争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满足人的需要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如果不主动为他人服务,就不能保障自身利益。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在氏族内部,人们不相互依赖,就难以维持个体的生存,于是人们实行了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未来社会,如果合作能更好的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人们在利弊的选择中,就会更多的选择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时候,人们将自觉的放弃财产不平等下的物质利益竞争,使阶级走向灭亡。
阶级灭亡了,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的灭亡,它只是失去了其阶级性质,如此而已。
3、劳动成为人的需要。
劳动成为人的需要,不是因为人的觉悟有多高,人们会挣着抢着干又累又脏的活,而是基于劳动本身特性的变化。
一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就为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提供了条件,个人可以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近百年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劳动时间越来越少,由十九世纪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没有星期天,到现在每天不到8个小时,每星期休息两天,每年还有较长的带薪假期。2002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年工作1825个小时。而在主要欧洲国家,这个数字介于1300至1800个小时之间。我国的这种劳动时间的变化也比较明显。
二是劳动的娱乐化。劳动已经不再是原来那种让人极为痛苦的过程,具有了娱乐性。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越来越少,蓝领(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少,白领(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二是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少,第三产业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大都占到70%以上,而第三产业越来越具有娱乐性特征。
4、关于社会分工的消灭,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对共产主义社会做了一番田园诗般的描绘:“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在马恩看来,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工具发展到使掌握它们不需要特殊的体力和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从而劳动职能变得易于掌握以后,“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一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是偶然的,因而是无差别的”。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不再束缚在某一种劳动职能中,而可以在各个领域中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在一切自己愿意表现其能力和个性的领域,自由地和充分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体力、智力和创造能力,充分地实现自己个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种判断,是建立在生产工具使用的简单化和教育的高度发达上。目前,尽管生产工具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使用的简单化、自动化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与马恩设想的相反,尽管生产工具的使用可能越来越简单,生产的分工却越来越细,知识量越来越多,任何人想“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干”是不可能的,不受任何限制地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生产工具在使用时是越来越简单了,但使生产工具简单化的过程却极为复杂。可谓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目前的教育还没有表现出来可以使人掌握各行各业知识的可能性。全球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生产也越来越复杂,人们怎么可能“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除非实现人脑和电脑的结合,可以自由存储,未来科技要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
毫无疑问的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劳动时间越来越少,以及劳动娱乐化,已经表现出把人从使人感到痛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趋势,使人有时间有精力去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这种相对的自由选择能力和空间却是越来越大。
不过,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假如事事轻松,人不用动脑动手,其后果必然是人类的退化直至灭亡,这不更加可怕吗?“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能理想化、不能绝对化,甚至是空想化。“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只是相对的,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
5、关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劳动差别的消灭。
这三种差别的消灭从近百年来发达国家发展中看得极为清楚。但是,近百年来三者的消灭并不是马恩所设想的分工的消灭,而是体现为人们工作特征和待遇的趋同。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消灭体现为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农民已经变成了农业工人,人的生活水平并不比在城市人差。
而脑体劳动差别的消灭,则体现为脑力劳动者越来越多,并最终成为劳动者的主体,体力劳动者越来越小。一百多年来,人们的受教育年龄越来越长。在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12年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龄达到十三年以上。我国现在人均受教育年龄比较少,2001年只有7年多一点,但是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龄每四到五年就增长一年。照此趋势,我国大概能在2050年达到发达国家教育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劳动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脑力劳动将成为劳动的主体,体力劳动将越来越小。
6、关于思想觉悟极大提高。
人能不能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呢?许多人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怎么可能树立起以利他为主的集体意识呢?实际上,利已和利他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着相互统一的一面。人们,既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也没有丧失利他的特征。即使是一直坚持“人是自私的”人们,也不能采取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感觉、独立的需要、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动,这就决定了人的利益独立性。但是每个人利益的实现都不可能独立完成,都是建立他人的利他基础上。一个人只所以能从一个只会哇哇哭的娃娃长大成人,在于父母的养育;一个人在长大成人后,需要与他人分工合作,否则,很多事情根本就干不成,很多产品也根本生产不出来;一个人衰老之时,需要儿女或社会的赡养。这种相互依赖性又要求人抛弃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负担起自己的社会义务,否则个体就无法生存发展,人类就无法延续。只是这种相互依赖在原始社会采取的是氏族内部的平等互助,阶级社会阶级间采取的是武力强迫的方式,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在家庭、朋友等社会关系中也表现出来浓厚的利他思想,克已助人一直是人与人关系中最受人赞扬的一面。被人帮助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此也成了为什么要帮助别人的原因,必竟,你要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做好帮助别人的准备。要想更好的满足自我,就必须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概念。生产情况下,利已与利他有不同的平衡点,采用了不同的形式。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一是需要物质满足的自然需求;二是精神需求,精神需求一方面决定于自然需求的满足程度,一方面主要决定于人与人的关系,精神需求更强调人与人的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否则人将在人与人的赤裸裸的残酷竞争中,形成强烈的不稳定感,处于极端紧张之中。个人主义者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并不是什么幸福的事情,因此,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情况下寻找着种种需求的平衡点,寻找着利己与利他的平衡点。
生产力的发展为人们各种需求的选择提供了空间,是思想觉悟极大提高的基础。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不同的人的“利已与利他平衡点”是不一样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利已与利他的矛盾相对缓和,人们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会调整自己,寻找新的平衡点。韩非子在《五蠹》一文中讲:“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看到,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有的并非只是利已主义,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树立了公益思想。比如,比尔·盖茨提出,除了给三个孩子每人留100万美元,其他的几百亿资产全部捐给社会。这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有逐渐公益化的趋势,这就为集体观念的最后树立提供了条件,自发或自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