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国防高科技产业纵横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10
国防高科技产业是武器装备的前提和基石,是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是衡量国防化水平的显著标志,是军事实力和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和国防事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防高科技产业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其发展状况是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进入世界大国俱乐部的一个重要门槛。自古至今,凡是有能力、有条件建立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家,无一不重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广义地讲,国防工业的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代,国防科技的历史要更为久远。但现代意义上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应当是在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步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以军用航空、军用航天、军用舰船、常规兵器、核武器、军用等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内涵一直是随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的。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过渡,科技革命浪潮汹涌,以信息为核心的武器革命正在不断展开和深入,信息武器、武器、机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层出不穷,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和内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在引发新一轮世界范围的重大军事变革。21世纪的战争,将是以信息为核心的新概念武器和传统武器相结合的整体力量的较量和对抗。要打赢未来战争,最关键的就是要夺取信息优势,将各类武器装备的软件硬件有机地融合起来,将所有信息数据库汇集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共用、共调,从而确保所有层次的作战和保障力量之间有效地交换信息和数据,提高指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发挥整体的作战优势。为此,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殚精竭虑地研制各类信息战进攻与防御的装备与手段,以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在向着更加注重信息化武器研制生产和武器实现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工业革命前,一直是世界兵器领先的国家。中世纪的中国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称雄的时代。”那时,欧洲国家就单个国家来说,规模都比较小,没有什么与武器有关的生产活动。而“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的工业和武器装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欧洲要早数百年。”  到19世纪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军事技术水平相差无几,而且变革的步伐十分缓慢。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为武器制造提供了新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随着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兴起,国防工业逐步建立。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加速了技术革新的步伐并且使各国之间军事技术的数量与质量明显拉开差距。英国最先建立了专门制造枪炮、弹药和军舰的工厂,一直处于国防工业的领先地位,法国、德国、美国及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如比利时、荷兰等)后来迅速赶了上来。俄国、日本在后来也赶了上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的科学技术被大量地应用到军事上,发明了TNT炸药、坦克、飞机、潜水艇、无线电收发报机、化学毒剂等,使武器的种类增多,威力空前增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于资本输出、掠夺资源、对外侵略扩张需要,大力加强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国防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防高科技产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与美国仍然是世界国防工业的中心,另外还有日本和苏联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与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防高科技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德国发明了导弹,美国发明了原子弹,并于1946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些成就不仅使军事技术和作战样式、战略战术、军事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且也给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由于局部战争不断爆发,特别是由于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大大刺激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两大军事工业中心。另外,除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继续发展军事工业以外,许多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再满意对西方国家的依赖,纷纷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其中,中国、印度、埃及等国起步较早,后来,阿根廷、巴西、伊朗、南非、以色列等国也相继发展起来。这个时期世界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在技术上, 以火箭、导弹、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为中心,逐步出现了精确制导、喷气推进、自动控制、电子对抗、隐形、仿生、激光、超声、遥感、航天等许多新领域;在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突破,武器的研制、试验和生产出现了新的面貌,国防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高技术产业比重大大增加,尤其是军用航空航天和军用电子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高科技含量最为密集,产业比例最大。
冷战结束后,全球军工科研生产在国家和公司层次上都呈现出更加集中的趋势。据有关统计: 近些年,世界武器装备年产值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10个最大的武器生产国占到世界武器生产的90%以上,美国几乎占世界一半,英国、法国次之,各约占10%,其次,德国、日本、俄罗斯各约占4%,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以色列各约占2%,其他国家约占10%。世界上100个最大的军火公司年产值约占世界的3/4以上。全球军事研究与开发(R&D)年开支在500亿美元以上,而其中北约占到近90%,美国则占到全球的几乎2/3。世界军品贸易年平均在50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东一直是主要进口地区,其次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市场份额占全球一半以上,其次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市场份额分别在5-20%左右。出口国中,有些国家武器生产以对外销售为主,如英国、法国、瑞典、荷兰、西班牙等国,武器对外销售占生产的一半左右,甚至更高。 世界从事军工的人员数量 ,1987年达到高峰1760万人,到1998年减少了一半多,目前不到830万人。

当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防高科技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凸现,各主要国家都把建设和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赢得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如,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主要竞争对手前苏联解体后,仍然继续加强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为继续保持先进的国防高科技产业,采取了联合发展等多种途径,俄罗斯尽管国力衰落,仍投巨资于国防高科技产业,将其视为维护大国地位的最后一张王牌,周边不少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军费开支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反而加快了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军备建设。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也越来越难,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加剧。目前能够全面进行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国家越来越集中,许多历史上的军工国家由于承受不了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巨额投资和缺乏足够的科技、工业和经济基础,都放弃了独立和全面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的道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展,与国防高科技产业相关的技术与人才的扩散越来越广,保持国防高科技产业优势越来越不易,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因而使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更易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表明,发展现代国防高科技产业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和保证,而且也成了国家威力和地位的象征,成为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讹诈和威胁,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利益,带动了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是国防高科技产业这一战略性产业地位作用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进行军备竞赛,其主要基础就是都把发展军工列为最重要的一项战略任务,各自都拥有一个最现代化的国防高科技产业。一些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国家也把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依赖手段。而大多数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的主权国家,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同样也十分重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说,国防高科技产业在战后各主要国家的国家建设与发展中始终都占有特殊重要的一席之地。

英国古典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是最主张自由放任、公平进行自由竞争的,然而,工业革命后,他却看到了国防工业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工业对国家安全关系的重大,从而必须要运用国家力量对其予以支持和扶植。他写道,“由于现代战争中的军火消耗庞大,因此那种有更大的力量承担这种消耗的国家就占有显著的优势。” “如果某一种制造业确是国防所必需的,那么靠邻国供给这种制造品未必是聪明的办法。如果这一种制造业非奖励即不能在国内维持,那么对其他一切产业部门课税,来维持这一种制造业亦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对于英国制造的帆布及火药的输出奖励金,也许都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加以辩护。”

革命导师马克思则指出:“一句话,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  国防高科技产业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对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和军队建设有重大影响。恩格斯曾指出:“暴力本身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是占有大工业这一强大的手段。”  “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国防高科技产业的进步,不断推动武器装备的发展,进而导致战争样式的变化;反过来,新的战争样式又向武器装备提出新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防高科技产业向前发展。这就构成了国防高科技产业、武器装备、战争样式三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循环关系。20世纪20年代初期,斯大林在著名的《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的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赶超战略”,他指出:“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因此,斯大林斩钉截铁地断言:“决不能减低速度!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也正是因为战前的苏联排除万难优先发展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后来的苏德战场上才有了大量军事装备的保障。

新中国的领导人对国防高科技产业一直非常重视。毛泽东在建国后曾讲:“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而且,“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邓小平也讲到:“如果60年代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江泽民指出:“国防高科技产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工业和技术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必须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国防高科技产业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国防科技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不能靠别人,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我们要有志气。中国人是聪明的,一定能够在世界先进科技领域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特别指出,“国防高科技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中共十六大报告又强调指出:“深化国防高科技产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

国防高科技产业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有着双重的作用。和平时期,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可以增加社会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学不少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防投入本身也是一种生产性投入,其投资乘数、地区乘数、就业乘数并不低于民用工业投资,而且国防高科技产业对民用经济部门的溢出效应很高,所以,投资国防可以促进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高科技产业基础。有学者认为, 军事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美国军事工业可能代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9.11”事件以来,美国军工的股价平均剧涨了30%以上。2002年、2003年美国军费涨幅在15%左右,是过去20年来最高的增幅。
由于国防高科技产业是为军事和战争目的服务的,因而往往是最新技术、最新生产方式、最新工艺装备、新材料的集中体现,处于国家产业结构最高层次,具有极强的产业扩散、带动和推动能力。如军用核带动了机、高真空、深冷、传感、微、遥控、遥测、离子交换、萃取、粉末冶金、自动化、机器人、特种加工等技术的,极大地提高了电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水平,核工业的三种主要产品核能、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技术分别对能源领域、医学和农业领域产生了巨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军用航天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自动控制技术、遥测、遥感、遥控、温控、计算机、密封、精密加工、特种工艺、新材料、测试等技术的发展,导致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地球引力下进行生产的状况,将产生许多新的产品和工艺,为人类生产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军用航空工业对电子、冶金、新材料、机械、纺织、燃料、橡胶、石化等产业都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美国学者认为,“在过去50年里,国防在创立和保持美国国家的技术基础方面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国防为多种通用高风险技术提供经费,对技术性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培养了数以万计掌握先进技术并具有丰富经验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员。”

许多的军用开发导致了民用产品的发展,如,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半导体、计算机、喷气式飞机、通信卫星、微波炉等;许多民用产品的发展也是依赖于军用开发,如,“每一代新民用飞机都极大地倚重于为军事目的而开发出来的技术。” 航天技术也正是在军事需求的牵引下飞速发展的,在世界上已发射的各类航天器中,军用航天装备约占2/3。在美国,  “国防部门对美国业绩具有着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国防部协助创立并培育了一些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新事业的成长。如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在过去30年内从无到有,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也自零增长到10%。国防部通过其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在这个领域的成长发展上起了主要作用,并资助了该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创新。这些创新包括分时计算机、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等。”“在麻省理工学院,国防费资助开发的集成电路、激光技术、高带宽通信、光学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都已广泛投入商业应用或具有投入商用的很大潜力。”“领先的美国航空制造公司的成功与美国到目前为止在武器采购方面的积极扩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贯穿美国航空发展的整个,在军用和民用飞机工业发展之间一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美国波音公司利用KC—135等三种军机的技术成果,只花了1600万美元,就研制成波音707喷气客机,该机已累计订货千架以上,销售额在百亿美元以上。美国国防高科技产业造就了许多领先的民用高技术产业,如通信与导航卫星、超级计算机、喷气发动机与飞机、数控机床、互联网络。美国在过去十多年来的经济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防科技对相关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军用技术转民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国防高科技产业与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关系紧密,在国家事务和国防事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决定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国防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成果在国民经济中的推广应用,则又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安全、国防和军事态势,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既是国家安全、国防和军事战略推行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制定安全、国防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目标。如果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就不会有稳固的大国地位,就不会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强大的军队,其经济利益的拓展与国家安全的维护也就无法实现。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艰巨的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进程中,只有正确的衡量我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实力及其优势和劣势,准确地评估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及其发展经验和教训,才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