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字图书馆过程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禄艳琼 时间:2010-07-05

  摘要: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情报机构未来的主要方向,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在国家、各省市图书馆投入巨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不同于数字化图书馆,它的服务对象不仅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还应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对于不同人群利用数字图书馆要做到无障碍,逐步达到数字图书馆应用的无阶级性。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商榷;数字化图书馆
  
  一、数字图书馆发展
  
  1.数字图书馆起源。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事物,全称是DigitalLibrary(简称DL),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构想的是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把数字图书馆作为新兴的有发展潜力的重要研究领域,将其纳入克林顿政府所倡导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随着美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一股数字图书馆研究、试验和开发的热潮。
  2.国内数字图书馆发展情况。在,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导致后来大规模研发工作的是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1997年7月,“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1998年10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该工程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1999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最近,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总投资达36亿元。
  
  

 
  二、数字图书馆概念
  
  究竟什么是数字图书馆?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数字图书馆概念”进行搜索,可以查到约930 000项符合要求的结果。数字图书馆的其他英文译名还包括Electronic library、Virtual library、Library without walls、Bionic library、Electronic resource sharing consortia等,而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学者们还持不同观点。由于信息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所以个人认为,数字图书馆简而言之就是将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载体的信息数字化,供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自由的查取所需资料。

  三、构建数字图书馆过程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国内的各种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所谓的数字图书馆,基本上都只是将各种文本信息数字化,组合成不同的数据库,提供给用户使用。如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果就是开发了中文石刻拓片资源库、国际敦煌项目、地方志资源库 、博士资源库、民国期刊资源库等,从资源的保护与继承角度来看,它确实起到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从技术手段上看,仅是像对印本书那样对数字文献(而不是对其中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进行元数据标引,忽视了数字信息所提供的全面可解析性,主要以提供文献检索与传递为主要服务形式,不能对文献中未知的内容及其关系进行分析,不能帮助用户灵活深入挖掘、分析、链接和组织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将“信息爆炸”转移给了用户。
  2.服务对象存在局限性。国内数字图书馆项目,它所面向的使用者大都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用户,具备专业性,如维普、清华同方、万方数据库等,而对于普通用户、尤其是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用户,则无法向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图1是美国国会图书馆American Memory的界面,在这个界面里,所有内容按主题分类,用户通过Browse Collections by Topic,就可以随意查找不同方面的信息内容,如Literature、African American History、Cities and Towns、Sports等;此外,它还设置了Collection Highlights、Today in History等窗口;界面中还包括针对老师的内容use American Memory in the classroom和网上咨询。这样一个界面是十分友好的,,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轻松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内容。
  图2是国外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用户的数字图书馆网站,这个界面非常的生动,很容易吸引起儿童的注意与兴趣。
  图3是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界面。这个界面所提供的检索途径、使用功能等方面明显不如前两个界面生动、友好。它所提供的数据库的使用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才可以查找,对于普通用户,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3.数字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体系(资料提供理念的局限性)
  国内数字图书馆项目普遍都非常重视专业数据资料的提供,将自己看成是一数字化信息资源系统,而不是一种信息服务与利用机制。它将用户对数字信息的利用局限在对数字图书馆的文献的获取上,忽视对用户的利用、处理和管理信息的丰富多彩的过程、行为和系统的支持,形成数字图书馆与用户信息利用过程和用户信息管理系统“两张皮”。在这里用户几乎可以查询到国内外所有的专业数据资料,提供的方式和检索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全文的、提要的、文摘的、索引的等。
  4.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的数字化咨询服务建设有待完善
  在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中,参考咨询历来是核心服务内容之一,体现了图书情报服务专业化、智能化、知识化程度,在帮助用户有效利用图书情报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数字化信息的形成,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受到了极大挑战。用户希望能提供一种不受任何系统、资源、地域限制来提出咨询,能在整个上搜寻及利用有关咨询资源和服务,能24小时不间断地得到咨询服务,并能及时获得可靠的答案。E-mail、、在线解答、FAQ、网络白板等都是新兴的服务手段。
  图外数字图书馆的网站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有多种,有24小时在线的参考咨询服务,有针对不同对象的参考咨询服务。他们所提供的咨询馆员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各种问题,不论是学术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咨询馆员大都是某一学术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人来担任,就专业成就来说他们无人可比,提供的专业解答当然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林.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1).
  [2]张晓林.从数字图书馆到E-Knoledge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3]张晓林.数字图书馆机制的范式演变及其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