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思考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情报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和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重要机构,21世纪的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化,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结合图书馆工作实践,就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人文精神;个性化服务
21世纪的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一重要难题,因此,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不断探寻和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
读者服务较差的现状就是图书馆及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有些高校把图书馆当成藏书楼,注重珍藏文献而不注重文献的利用,很多珍贵的文献不提供或提供限制性服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大多持有“开好门”、“管好书”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思想。服务态度差,工作不积极,不认真,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导致大量读者流失。
(二)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文献资源分散,利用率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高校图书馆藏书种类不多,复本量少,因此,文献分布较分散;(2)有些高校分开后,图书馆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文献资源分布不合理,给读者查阅带来许多不便;(3)图书馆藏书知识老化,内容过时,采购图书缺乏合理的选择;(4)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差,图书馆咨询服务跟不上;(5)图书馆对本馆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读者不知道图书馆的资源,导致大量资源闲置。
(三)个性化服务不到位
读者的信息需求量多元化、综合化、随着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日益削弱,读者不满足图书馆提供简单的书刊传递工作,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在众多的条件下,为其进行综合性、专业性的检索,需要馆员为其提供经过检索、挖掘、整理的专业信息,许多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借借还还”的服务方式,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还没有真正开展。
(四)读者与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读者与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其主要表现在:(1)读者与馆员缺少有效的沟通,馆员与读者之间冲突时常发生;(2)高校图书馆在文献建设中。没有和读者进行有效地沟通,读者的需求不能及时地反馈到图书馆采编部,造成读者需求资源短缺,好多资源不被利用。
2 对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读者及阅读指导工作
读者教育及阅读指导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文献利用能力,内容主要包括:(1)做好图书馆宣传及新生人学工作,使读者了解图书馆和熟悉图书馆的资源,馆藏位置,检索技术,检索方法和图书馆规章制度,使读者尽快认识图书馆,进而更好地利用图书馆。(2)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举办各种读者培训讲座,使读者掌握信息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图书馆。(3)强化阅读指导,其内容、形式应多种多样,又相互联系。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赖以开展工作的基石,时代已发展到信息社会,大学生仅仅从课堂上、教材里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利用业余时间到信息量大的图书馆获取知识。因此,图书馆首先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广泛的导读工作,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如举办讲座,开展书评活动等。随时根据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迅速锁定阅读目标,最大限度地缩短文献与读者阅读需求之间的差距。
(二)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
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图书馆工作者”,馆员素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只有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次,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再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体,尤其是作为信息导航和提供者,专业化是图书馆的方向,图书馆的发展表明,学科馆员成为时代的新宠,我国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创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在具体实施中,图书馆派专人与某一个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互相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起信息联络、资源组织,传递导航的作用。
对于高校读者而言,由于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层次的复杂及多样性。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读者的知识需求差异,提供定时定量服务,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去选择组配,从而保证一对一地提供读者特定的知识需求,真正实现读者要求什么,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主动服务模式。在网络信息环境下,采用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满足读者需求的有效途径。而对信息繁多,复杂及搜索引擎欠缺等情况,读者在获取知识中往往费时费力,甚至束手无策,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定制所需信息,同时也可节约查阅资料的时间,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知识的集成、智能及创建中。
(四)发挥博客功效,加强与读者互动
高校图书馆有了博客这一平台以后,作为图书馆学术界各项活动和事件的亲历者都可以提供比传统新闻媒体更好的,更接近真实的,基于自身体验和观察的第一手资料,使得图书馆学界各种信息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传递的交流,而图书馆业内发生的各种事情也能在网上得到迅速传播。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通过服务博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建咨询博客,信息导航博客和读者意见博客等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
(五)完善管理制度,创造人性化环境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规章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只有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图书期刊的有序流通,当然这些制度应以方便读者,提高图书期刊利用率为出发点,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目的,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按规定最新期刊一律不准外借,但如果有教师备课急用,也可在星期天借走,星期一归还,在执行过程中,既讲原则性,又讲一定的灵活性,只有建立这种严而不乱,宽而不乱,有序流通的管理制度,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作用。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还应该不断地改善环境,高校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读书效率,与此同时营造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图书馆环境,还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建巢形式,内部布局,家具摆设和标识,装饰等诸多方面。现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建设新馆舍,应用化的建筑理念,处处体现方便读者的思想,例如:采用大开间,广采光,设多功能区,为读者提供典雅舒适的阅览环境。
就服务环境而言,图书馆员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等因素都会对师生心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图书馆员工工作态度热情,服务耐心周到,言谈举止亲切,师生们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也无形中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六)构建人文精神的服务理念
人文精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的同时,还具有“依靠人、满足人、发展人”的内涵。
由于图书馆服务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不仅是当代图书馆自身和谐化和人性化服务的核心,也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其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单指人文文化和规范,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图书馆内在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确立。对于当代高校图书馆人来说,重视人文精神发扬和实践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坚定自己的敬业信念,提高自己在人性化服务中的创新能力,高校图书馆人必须懂得自己从事的读者工作不单单是传承文明,美化心灵,启发民智,而是亲身向社会提供均等服务的机会,是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服务于读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而高校图书馆人应具备的敬业精神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产生,因此,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做好各类型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工作,还应发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如果只一味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而忽略了图书馆人的人文关怀,可能无法让读者感到满意,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理念的实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成为空谈。
(七)馆藏文献结构比例,实现资源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物质基础,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读者服务的质量,任何一个部门,信息中心都不可能在有限的人力、馆舍、经费的情况下,把所有的信息采集齐全,加工整理并迅速传递,如何建设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各种馆藏文献信息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全面均衡地提供文献信息,构建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体系,要求我们进行详尽而科学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各方面的文献信息要求是什么?然后,根据读者多少,专业设置的多少,文献需求的不同特点等,制定出一个经费分配标准,拿出一个相对科学而完善的方案和采购计划,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多方面的读者提供全面、均衡、和谐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应加强各大学图书馆的联合采购,建立相应联合采购服务机购,尽量避免重复,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文献的最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