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古今比较研究
沃野千里的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古称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秦汉时期这里早已是闻名全国的富庶发达的粮食主产区。那么,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多高?相当今制亩产多少?二千年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增加速度的快慢。诸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二千年来农业的有一宏观的纵向认识,并有助于我们窥探其中若干理论性问题。
秦汉时期的亩产量
史料关于秦及两汉农作物产量的记载较多,我们择其高者作为研究对比的参照系。《史记·河渠书》载:秦修郑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上书言:“穿渠引汾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堧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是说引汾河水浇灌晋西南农田,每亩可产粮四、五石。其后庄熊罴亦上奏曰:“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史记·货殖列传》有“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之说,将拥有成千亩亩钟之田作为富甲一方的标志之一。以上所引,均极力强调水利的实惠重要,所言亩钟产量是秦汉时期的最高产量。
但研究秦汉亩产涉及古今衡量和亩制演变,不可不察。
言及西汉亩制学者有大小亩之说(1),认为汉武帝时期大小亩并行,但又明确指出洛水以西,即今西北和西南地区推行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制。本文所要研判的对象恰好在关中地区,故就亩制而言,这一地区无论秦代还是汉代,亩的大小是一致的,这是前提之一。至于当时单产,在古中因持论者所论述的主旨不同,有极力言少者,如晁错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2)。《淮南子·主术训》也说:“中田之获,率岁之收,不过亩四石”,中等田的最高产量在四石以下。发展了二千年,我们以古之最高产量即亩钟之田的产量与当代的平均产量作比较研究似乎比较公道。比较的作物有粟(又称禾,即今之小米)稻、麦、豆等。
古代粮作产量方法有二,一是纯以古文献所提供的容量和重量关系来推算;二是以当今某种作物单位体积的重量结合文献中的相关作物的单产容量来折算。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者因文献所提供的容量和重量换算数据不十分准确,而易产生误差;后者因古今同一作物千粒重的差异,也有小小误差,千粒重的不同是由作物的品种和水肥及作务的好坏形成的。本文用两种方法研究推算,然后综合考察分析力求找到较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数据。
《睡虎地秦墓竹简》载:“粟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为糲米一石” (3)。《说文》段注:“糲,粟重一 为十六斗大半斗,舂为米一斛曰糲。” (4) 竹简整理小组认为恰与“简文相合”。这也被张家山汉墓竹简所证实:“程禾 程曰:禾黍一石为粟十六斗泰(大)米斗,舂之为糲米一石” (5)。以上的“石”皆为衡石,而非容量。又秦简云:“稻禾一石为粟廿斗,舂为米十斗”,“叔、答、麻十五斗为一石”此处的二个“石”,同样是衡石即重量单位。秦简整理小组的铨释有误(6)。这同样从汉简中可以得到证明:“王程曰:稻禾一石为粟廿斗,舂之为米十斗……。程曰:麦、菽、答、麻十五斗一石” (7)。并且可以证明,秦简“叔”前脱一“麦”字。这样,我们便知道,在秦汉时期,16
古人谈论农业产量多以石、斛、钟为单位。多数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石与斛等容,钟的容量有六斛四斗与十石两说,分歧相当大,迄今无定论(8)。本文两说并采,分别以之计算出两个产量,再比较研究哪种容量接近实际。
秦汉亩制为240方步,每步6尺,每尺23.1厘米,据之可知当时1亩合今0.692市亩(1公亩=100平方米=0.15市亩;0.231×6×240÷100×0.15=0.692市亩)。由此可求得当时最高产量(每亩1钟)及合今制每市亩的产量。
表1 各种农作物每斗重量 * 单位:斤
作物名 | 秦汉制重量 (250克/斤) | 折合今制 (500克/斤) | 文献依据 |
禾(谷) | 7.2 | 3.6 | 粟重一石为十六斗大米斗(《说文·禾部》)禾黍一石为粟十六斗泰米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 |
麦 | 8 | 4 | 麦、菽、 荅、麻十五斗一石》。(《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第260页。) |
菽(大豆) | 8 | 4 | |
荅(小豆) | 8 | 4 | |
稻 | 6 | 3 | 稻禾一石为粟廿斗(《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第260页。 |
* (丘光明先生将秦1斤厘定为253克,西汉1斤定为250克,见丘光明等著《技术史·度量衡卷》,第171页和241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本文为方便起见,将秦汉每斤均作250克计算,差别不大。)
于是从每斗作物的重量就可推算出钟亩之田的产量。每钟分别以10石和6石4斗计算。
表2 钟亩之田的产量(1) 单位:斤
作物名 | 亩钟产量(1) 10石/钟 | 折今亩产量 | 亩钟产量(2) 6.4石//钟 | 折今亩产量 |
禾 | 360 | 520 | 230 | 332 |
麦 | 400 | 578 | 256 | 370 |
菽 | 400 | 578 | 256 | 370 |
荅 | 400 | 578 | 256 | 370 |
稻 | 300 | 433 | 192 | 277 |
毫无疑问,视每钟为10石,推演出来的产量折算成今天市亩产量,其数字高得惊人,以小麦为例,已远远超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中地区主要产量县的大田均产,这在古代各种条件的制约下是不可能达到的。相对来说以每钟为6.4石所得数据比较接近实际,但仍高出五六十年代不少,只有稻的产量接近实际比较可信。若将“亩钟产量(2)”中的石视为小石,每石为大石的十分之六,所得数据较为可信(即产量均乘以0.6,所得数目)。但关于大小石的争论十分激烈,有无大小石;何种情况下用大小石,有说原粮用大石,净粮用小石,亦有反对者,至今莫衷一是。另外,秦代并无大小石存在,所以仍不得达诂。可以认为古文献中的产量是被文人极度夸张的说法,或者古人所言粟重与容量的折算比例过于粗疏,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考虑到作物千粒重古今变化不大(总的趋势今重于古),可试用作物比重来求得秦汉时期的丰产田最高产量。经实测,现在小麦每升重约800克,则2000毫升重约3.2斤,而2000毫升恰好等于秦汉时1斗的容量(9)。
下表,小麦每石重量取31.84斤,谷子每石27斤(10)。此处“石”为秦汉容量,每石20000毫升,每钟取6.4石。稻子仍依古文献所述计算。
表3 钟亩之田的产量 单位:斤
作物名 | 每石重量 | 亩钟产量 | 折今市亩产量 | 折算依据 |
禾 | 27 | 172.8 | 249.7 | 林甘泉主编《中国通史·秦汉经济卷(上)》第243页。 |
麦 | 31.84 | 203.8 | 294.5 | 《考古》,1963年第1期第62页,西安市文管会:《西安三桥镇高窑村出土的西汉铜器群》。 |
稻 |
| 192 | 277.5 | 《张家山汉墓竹简》第260页。 |
对上表需要说明的是,学者曾以小麦实测上林铜器18件容量和重量关系,31.84斤/石系18件铜器测量的平均值(11);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而依古文献所折算的禾与麦每斗(2000毫升)的重量分别是3.6斤和4斤,显然偏高,分别高出实测数据33%和25%,这就使得以之为依据所得的表2中的禾与麦的产量高得令人难以相信,只有稻子每斗3斤的重量接近实际,它每斗的重量小于小麦的3.2斤大于谷子的2.7斤,大致可信。需要指出的是农作物的比重随着品种的改良和耕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缓慢地增加着,以今天的作物比重所推算的古代产量,其数据会微微偏高,但因其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秦汉产量与农业的比较
综合分析表3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可以看出较表2有大幅度的下降。各种作物的产量较之“钟亩产量(1)”基本下降了50%;较“钟亩产量(2)”也有较大幅度降低,其中禾的单产只及亩钟(6.4石/钟)的75%,小麦单产为亩钟产量的79.6%。即便如此,将其与建国前后的关中主要产粮县的全县均产相比较仍是很高的很了不起的产量,甚至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个别年份相比仍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下表数据是从新编主要产量县县志中摘录整理的,为了紧凑也限于篇幅个别数字所在年份有提前或推后一年的情况,但数据是准确无误的。
关中粮食主产县历年均产表⑿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关中主要产粮县建国前1948年—1949年的小麦、谷子亩产量比起二千年前秦汉时期的高产田低得多
①小麦,一般均产为百余斤,高者一百七八十斤,最低的兴平县只有120斤,只及秦汉亩钟产量294.5斤的40.7%,其差距之大令人惊叹!如若再细察解放前各县极端最低产量,其差距就更令人吃惊,华县1939年种植小麦24.3万亩,平均亩产只有可怜的34.7斤;渭南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种植小麦50.60万亩,平均亩产88斤。”这和古代高产样板田的近300斤产量相比有天壤之别,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是摘自官方权威志书的准确数字无庸置疑,是古人夸张了,还是后人倒退了,还是另有原因很令人深思,历史发展了二千年怎么还会出现这样低的产量。
②谷子,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其地位已远远不及古代重要,因其产量低,加之人民食粮结构的习惯性改变,种植面积已大大低于小麦。不过产量也是偏低的,建国前的1949年户县谷子均产是146.2斤,1950年至1975年的25年间,最高274.8斤(1972年),最低107.5斤(1968年),其中有八年达200斤以上;1976年—1983年间最高320.1斤(1978年),1983年为158.1斤,仅比1949年增加8.14%。长安县的谷子产量只有少数年份亩产超过200斤。渭南县,几十年间谷子产量徘徊百余斤至二百余斤,最高产的1972年达到238斤。其他县无谷子产量精确统计数字。从以上三县的产量看只有户县有两个年份的产量超过古代的亩钟谷子产量。
③水稻,惟有水稻例外,在建国前后的产量已高于秦汉高产田产量。这是因水稻必须生长在水田,终生不缺水,否则即死。其他作物常种在旱地,而缺水是导致低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户县(1949年)为每亩338.9斤;长安县在1949年和1950年的亩产量均为346斤。户县在1983年达到542.7斤,1978年创660斤好收成;长安县1950年上500斤,最高产的1971年697.4斤。这已是秦汉水稻亩钟产量的2.5倍多。
④豆类作物的比较研究较为困难。秦汉时期豆子有菽荅之分,菽是大豆,荅是小豆。这两个品种虽存在至今,但人们在统计产量时已不加区分,加之现代豆类种植很少大面积单一种植,豆类栽培多采用间作套种方式,统计产量时有一定误差。参照表2,以每种6.4石计算,秦汉时期大、小豆产量已达256斤/亩,折合今亩则高达370斤/亩。若考虑古文献豆类作物的容量与重量的比例关系不够准确,其比重应略大于水稻与小麦相仿佛的因素,另行折算,其亩产也相当今亩的300斤上下,也高得出奇。三原县最高产年份(1956年)超过200斤,其余年份均甚低,1981年均产仅43.4斤。渭南县1956年种植10.32万亩,亩产164斤,系该县建国后最高产量;而1959年的7.5万亩,亩产只有75斤。稍加研判,便可断定秦汉时期豆类大面积产量难达每亩一钟的产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作物品种、水肥、栽培技术、田间管理诸方面的长足进步,加之体制改革激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空前的发展,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如兴平县1989年全县数十万亩小麦亩产达到惊人的599斤。除了表4所反映的各县80年代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外,各县都有一些乡(公社)村(大队)创造了非常振奋人心的高产纪录。例如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1982年全县六、七十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98.9斤,其中双王、辛市等6个公社,亩产600斤以上;地处山岭地区的三官庙生产队205亩小麦,亩均775斤;辛市大队第7生产队197亩小麦亩产达927斤。大荔县“1989年有1950亩粮食亩产超双千,其中小麦平均亩产818.8斤。小块田地上亩产超千斤的产量,近年在各县也屡有出现。这都远远超过古代亩钟的产量,某些社队的产量则是古代的二、三倍之多。
2004年陕西省夏粮喜获大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各地统计局、农业局、农调队及专家的调查测算,夏粮全省播种面积1955万亩,亩均235.7公斤。去年发生特大水灾的华阴、华县亩产250-350公斤的田块达80%,华县辛庄乡王里度村上百亩麦田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岐山县40余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68.6公斤(13)。关中是陕西省夏粮的主产高产区,夏粮绝大部分是小麦。也就是说经过五十多年不懈地努力不仅关中地区乃至全省夏粮均产也远远超过古人追求憧憬的亩钟产量,把古人的理想变为加倍的现实。广义地说这也是历经二千年几十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刻苦钻研才取得的巨大成就,从秦汉时期历代农民不仅艰辛地耕耘劳作,而且有无数的志士仁人不断地改进耕作技术,改善生产工具栽培经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历时二千年奋斗,农业粮食产量终于取得大幅度增长,成就来之不易,绝非虚言。面对经过漫长岁月取得的成绩使人难免几多惆怅几多沉闷,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此缓慢如此艰难。透过这二千年的沉重,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迪,从中能总结出什么理性的认识呢?
三、比较与思考
以上概括地论述了二千年来关中地区粮食亩产的艰难步伐,当我们的视觉和思维跳出烦琐的推算枯燥的数据和单调的表格,进行纵向宏观的理性思考时,我们会得到许多迪发和教益。
秦汉时期能否亩产一钟。解放前后关中粮食产量很低,只达到亩钟产量的一半。其后,经过多年努力奋斗,伴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推广、优质化肥的施用、水利条件的改善、适度的密植、机械化耕作的普及和管理措施的配合,到六十年代一些县的小麦等作物产量接近亩钟(294.5斤)的水平,直到七十年代大多数县的小麦才超过亩钟产量,这是一条曲折漫长而又十分艰辛的历程。大荔县1975年的小麦亩产322.5斤超亩钟,但1978年又降至235.3斤,低于亩钟,就有力地证明要稳定地达到亩钟产量何等不易。该县1959—1978年,粮食在“20年间亩产平均仅201.5斤”。到了八十年代,关中各主要产粮县的单产才稳定到亩钟产量之上。本世纪特别是去年和今年,陕西全省的夏季粮食单产都超过了亩钟之量,这是在2000万亩上下的大面积农田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由此推测,二千年前的秦汉时期要在几十万亩大的农田上获得亩钟产量是不可能的。《史记·河渠书》说郑国渠修成后可使四万顷农田“收皆亩一钟。”庄熊罴上奏说若真能穿洛灌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可令亩十石。皆不可信,这都是言者为强调水利对粮食增产的重要性而夸大的笼统说法,或者可视为亩钟之产是当时人们憧憬的产量,万顷折今亩制近70万亩,四万顷更高达270余万亩,在这么大面积的农田上要得到平均亩产小麦近300斤(水稻则为277.5斤、谷子则为249.7斤),在当时各种条件制约下是绝对不可能的,风调雨顺的年份在小面积田块上或许能实现这一理想。相对而言,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所言,用汾水改良并浇灌河东五千顷弃地度可得粮二百万石的说法较近实际,即每亩产四、五石,折合今制每亩收粮200斤上下,似较可信(14)。但还必须强调这仍必须在好年份才有可能实现,古人抵抗风霜雨雪、干旱、病虫害的能力是极差的。
(二)产量增长缓慢曲折的根本原因。几千年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气候对农业收成影响极大,抛开因素不谈,影响农业增产的客观因素还有很多,毛泽东曾出要解决好八大要素才能获得丰收,即著名的八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虽极有见地但还不够,应再加上一个“候”,即气候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巨大影响。而气候等由自然支配,人类无能为力,姑且不论。我们说古人无法在大亩积农田上获取亩钟产量,还可从以下分析得到侧证。假若他们耕种的是有良好水利条件的肥田沃土,但在种、密、保、管、工等方面的落后仍阻碍其夺取亩钟产量。古代无良种繁育培养技术,种子多靠自然选择,根本无法同建国后以科技手段培育的在关中地区推广的数以百计的新品种相比。今年陕西省在小面积(76.9亩)土地上试种的新品种“西杂一号”获得平均亩产523公斤,最高产田块达646.5公斤的惊人产量,有力证明了科学育种对增产的极端重要性 (15) 。再肥沃的农田也要施肥追肥,传统农家肥虽环保且肥力持久,但不及化学肥料肥效高而快。另外,现代农民已掌握了古人不可能知晓的按土质及作物生长特点有针对性的配方使肥,施肥做到“对症下药”,极大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植物保护方面,今天能针对各种病虫害喷洒农药,有效减低病害对产量的影响,而古人只能用土法防治或人工捕捉,事倍功半。现代许多管理技术和方式也是秦汉时期不可能出现的。秦汉刚出现铁工具不久,这种铁木合制的工具一直使用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落后的生产工具不仅效率低,而且降低了耕作质量,难以促进作物增产,例如老式木铁合制的犁耕地的深度远不及拖拉机。下种量是否合适也是严重影响产量的因素之一,这就是八字方针的“密”,所谓密是合理密植之意,偏少偏多都达不到丰产目的。这方面秦简中有具体资料可供研究,无妨多说几句,睡虎地秦简云“种:稻、麻亩用二斗大斗;禾、麦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其有不尽此数者,可殴(也)”(16)。这个下种量是极偏低的,折成今亩制,每亩下种量为:稻、麻11.6斤,黍、荅3.9斤,叔2.9斤,禾(谷)5.2斤。小麦的下种量若以表1所言8斤/斗,折今亩制为5.8斤/亩;以表3实测每斗约3.2斤计算,当今亩下种4.6斤。小麦的播种量、基本苗数量、成穗数量三者成正比例关系,适度的播种量是取得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4.6斤/亩的下种量,每亩基本苗充其量五六万株,成穗量最大12万株,无论怎样优秀的品种,这样的下种量都难获得亩钟产量,估计最好收成为100多斤。秦代人还认为好的田地播种量还可再低:“利田畴,其不尽此数者可殹(也)”。把下种量和麦苗量成穗量三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只懂得良田出苗率高可以节省籽种,而不知良田水肥条件好可以适度密植以增加苗数和穗数,从而提高单产。西汉武帝末年,赵过发明了可用于条播的犁耧,其推广普及尚需数十年。在此之前的二三百年间,播种多用撒播或穴播,禾苗分布不均匀,无株距行距可言,无法充分利用土地,也是当时稀植低产的原因。这种稀植习惯竟然延续了二千年,直至建国前后,关中各县小麦下种量大多为10斤上下,于是苗数10万株上下,成穗20万株左右,产量200斤上下便成很自然的事了,这在临潼县、华县、周至县、大荔县等县志中有具体反映。合理密植后,一般在20斤上下,有些品种更多些,这样成穗量可达35万株,好年景时亩产400—500斤便成现实。综上可见,导致农业发展极其缓慢的最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缓慢。落后的手作坊造不出先进的生产工具,科技水平的低下也不可能有农药、化肥问世,认识的滞后不可能出现科学的作务管理,甚至能办到的事拖延几千年而没去办,例如合理密植本是轻而易举之事,但认识上的误差致使稀植延续了二千年。一言一蔽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如何看待解放前的“倒退”。表4显示的1949年前各县粮食产量的低下是惊人的,有些年份个别县的小麦产量跌破百斤大关,只有可怜的几十斤。应该承认,二千年来农业是在极其缓慢艰难地发展着,有时甚至有曲折反复。成百年的社会动荡,几十年的战争、匪患、吏治腐败和间或发生的灾害,使解放前夕的农业已到崩滞边缘,关中地区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便不可避免。细究,最主要最直接的罪魁祸首是缺水。关中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不够充沛,季节性变率大,时空分布不均匀,水一直是制约作物产量的主要瓶颈。自古这里很重视兴修水利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到了民国时期,关中原有的古代水利设施绝大多数已废毁,杨虎城、李仪祉等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或未竣工或因各种原因难以发挥效益,而徒具虚名,各县绝大多数农田退化成旱田。1949年华县有耕地46.69万亩,其中仅有可灌农田1.21万亩;1942年渭南县142.59万亩耕地中也只有水浇地1.37万亩,幅员更大的大荔县,1949年耕地面积为182.09万亩,水地仅有4万亩。各县水田分别占全部耕地的2.6%、0.96%、2.2%。如此,若再加上天灾人祸,粮食亩产一般百余斤甚至更低就难以避免了。不过,这是短期的反常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大兴水利,产量逐步提高,到五十年代末已有社队产量超过了古人理想的亩钟产量,到八十年代后,各县均产一般年份都可超过亩钟之产,这是中国上农业发展的一个飞跃时期。既使如此,农业仍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1959年至1962年三年大旱时期,各种农作物大幅减产即是力证。枯水季节灌区各社队社员为争水而争吵甚至械斗的事时有发生,七十年代初逐步开采地下水浇灌农田,各地用电力机械抽深井之水抗旱,才算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作物产量基本有了保证,这也是我们反证秦汉时期在面积为几十万亩的土地上难以获取亩钟产量的依据之一。同时也说明古人要取得亩产四五石的收成,也必须有社会稳定、气候适宜、作务得当等条件作保证。
结 语
我们无权苛求和轻视我们的祖先,客观、公正、平静地看等古代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承认秦汉时期人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他们基本了解了作物栽培方面知识,知道了水利的极其重要性,懂得引水淤压盐碱地;在施肥、防虫、田间管理诸方面都较前代有很大进步,这只要浏览有关专门史著作便一目了然。在那样落后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仍可创造出亩产200斤上下的好收成,而且坚持不懈地向理想的亩钟产量努力奋斗,是值得后人钦佩的。但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太多,诸如自然环境、水利条件、土地质量、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等,更不用说动乱战争等等,所以二千年来,农业的发展十分缓慢,有时甚至倒退。仅以作物产量增长而言,二千年似乎徘徊在一个水平上,充其量增长不足50%。除去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外,以上其他制约因素从总体说是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缓慢所致。另外,可以看到农业产量的大幅度增长还须直接依赖机械制造、电力、化工诸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还和基因遗传等工程的的发展进步关系日益密切。这一切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飞跃。近20年来,由于具备了上述条件,加上广大农民努力拼搏,我们便在短短20年间取得作物产量成倍甚至成三倍的增加的骄人成就,20年的发展进步大大超过以往二千多年。这主要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带来的。
[参 考 文 献]
(1)(10) 林甘泉主编《中国通史·秦汉经济卷(上)》[M],第237页、第243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
(2)《汉书·食货志》[M]。中华书局(缩印本),1997年。
(3)(6)(1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第44页、第45页注(1),第43页。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第331页、3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
(5)(7)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第260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11月。
(8)《左传·昭公三年[M]》:“釜十则钟”杜预注曰:“(钟)六斛四斗”。《资治通鉴》[M]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六斛四斗为一钟”,第一册第20页。中华书局,1956年6月。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M]也采用六斛四斗说,第1021页注 eq /o/ac(○,12)12、第2727页注 eq /o/ac(○,30)30,三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辞海》[M]第1916页同,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1990年12月版。林甘泉等持一钟十石说,见《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上)》[M],第243页,版次等同①。
(9)天石:《西汉度量衡略说》[J],《文物》1975年第12期第82页。
(11)西安市文管会:《西安三桥镇高窑村出土的西汉铜器群》[J]、《考古》,1963年第2期第62页。31.84斤/石,系笔者以18件铜器今日容重与铭刻所记容量的相关数据求得平均值。原文表格在“容量的石斗折合今日小麦斤数”一栏中有6处微小的误差,若以纠正后的数据计算则应是32.03斤/石。好在误差甚小,故暂从之。
(12)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地启动新的地方志编纂工程,陕西的县市志均由所在县市成立专门的县(市)编纂委员会组织编著,90年代各县志作为陕西地方志丛书陆续出版。关中粮食主产县县志均列有专门论述粮食生产的章节,请。因出版时间不一,出版社各自不同,表中所涉及的10县县志出版时间及机构从略,以免冗杂,以下有关各县材料,均出自各县县志,同样不一一注明。
(13)(15)分别参见《陕西日报》[N],2004年6月12日:《我省夏粮喜获丰收》;2004年5月22日:《二华灾区小麦丰收在望》;2004年7月7日:《小麦增产:岐山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2004年8月15日:《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亩产突破五百公斤》。
(14)依表3折算,小麦四、五石分别相当今亩产184斤—230斤;谷子为156斤—195斤;水稻为173—217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