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二)--以唐宋时代为中心的讨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根蟠 时间:2010-07-10
   下篇:如何估价宋代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

宋代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比前代有所发展,这大概没人反对,但发展程度如何,中外学者估计很不一致。近来,这一问题的讨论已和对宋代农业发展的总体估计联系在一起[1] 。需要辨析的问题是:宋代,尤其是南宋长江下游的稻麦复种是否已形成一种具有相当普遍性的稳定的耕作制度,从而使复种制度的发展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宋代与冬麦复种的是早稻还是晚稻?唐宋江南稻作以早稻为主还是以晚稻为主?如何估计宋代江南平原稻麦复种制的推广程度等。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一些探讨。

一、 宋代稻麦复种的发展简况

江南稻麦复种最早的明确记载见于《吴郡图经续记》和《吴郡志》引述的赵霖奏。它们反映的都是北宋神宗时吴郡的情况。这些记载表明,宋代苏南稻麦复种确实出现了,已不是零星的现象,但它的实行仍受人力、土宜条件的制约,不能说已经普及了。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淮南东路的泰州(详后表)。事实上,北宋时代江南种麦并不普遍,苏东坡甚至有"浙中无麦"之说[2] 。类似的议论延续到南宋初年[3] 。江南冬麦和稻麦复种较大的发展是在南宋时期。由于两宋之际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批流寓江南,麦价陡涨,加上当时租佃农民若实行稻麦复种,可以只纳秋课,不交麦租,在这样刺激之下,人们"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4] 。这些"春稼",显然包括与水稻复种的冬麦。南宋有关稻麦复种的记载明显多了起来。王曾瑜曾搜集有关记载论证稻麦复种制在南宋时的长江流域已"处于稳定的成熟的发展阶段"[5] 。兹根据王文的例证并补充其他资料列表如下(按:因表格形式上网受到限制,兹把该表格转换成文字): 

宋代稻麦复种资料表

材料1:
时间:熙宁四年(1071年)
地点:两浙西路吴郡昆山
内容:熙宁四年大水,众田皆没,独长洲尤甚,昆山陈新、顾晏、淘湛数家之圩高大,了无水患,稻麦两熟,此亦筑岸之验。
出处:范成大《吴郡志》卷19引赵霖奏
说明:吴郡包括吴县、长洲、昆山、常熟、吴江5邑,是现在的苏南一带。冬麦与水稻复种的技术前提之一是水田的排水,质量较好的圩田可排可灌,具备实行稻麦复种的条件,故能做到稻麦两熟。

材料2:
时间:元丰(1078-1085年)年间
地点:两浙西路吴郡
内容:其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稻有早晚,其名品甚繁。农夫隨其力之所及,择其土之所宜,以此种焉。
出处: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卷上

材料3:
时间:绍圣(1094--1098年)初
地点:淮南东路泰州
内容:谪守海陵,逮麦禾之两熟
出处:陆佃《陶山集》卷13《海州到任谢二府启》
说明:陆佃于北宋哲宗绍圣(1094-1097年)初谪泰州,旋改海州,文中海陵即属泰州(今江苏泰州),均为淮南东路地。北宋时淮南各州发达,水田占耕地十分之五六,宋人诗文中常见对当地稻花陂水的描写。参见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第78-79页,第21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尤其是海陵,是有名的粮仓,宋人有"吴地海陵之仓,天下莫及"(苏籀《双溪集》卷9《务农劄子》)之说。这里"麦禾两熟"的"禾"应指水稻。

材料4:
时间:建炎(1127-1130年)之后
地点:江、浙、湖、湘、闽、广
内容: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出处:庄绰《鸡肋编》卷上
说明:庄绰,生卒年不详,他经历了北宋和南宋初期的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五朝,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鸡肋编》成书于绍兴年间,作者根据他的亲见亲闻记述和保留了宋代珍贵的资料。表引材料不但记述了南宋初年麦作的推广,而且反映了稻麦复种的发展;"种麦之利,独归客户",是指佃户在租种地主的稻田中所种麦子归佃户所有,这种麦子显然是与水稻复种的。南宋政府为鼓励种麦实行的这种优惠政策,确是延续下来了。例如黄震《咸淳七年(1271年)中秋劝种麦文》说:"唯是种麦,不用还租,种得一石是一石,种得十石是十石。"(《黄氏日钞》卷78)方大琮《将邑丙戍(宝庆二年,1226年)秋劝种麦》说:"故禾则主佃分之,而麦则农专其利。"(《铁庵集》卷30)元初方回在《续古今考》中谈到宋末情形:"今民贫耕主家田,田佃户率中分……大小谷麻粟豆不等,惟种麦、荞麦则佃户自得。"(该书卷18"附论秦力役三十倍于古……")这种政策的制定和延续是与稻麦复种的推广相表里的。

材料5:
时间:南宋初年
地点:长江下游地区:淮南东路扬州或位处两浙西路的杭州
内容:早田刈获才毕,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
出处:陈旉《农书》(1149年)卷上《耕耨之宜篇》
说明:陈旉自称"西山隐居全真子","躬耕西山",以七十四岁高龄携农书至仪征访真州知府洪兴祖,其躬耕之地当在附近,推断是扬州西山;也有人因南宋淮南屡被金兵骚扰,难以安居写书,从而推断陈旉所居是杭州西山。前者属淮南东路,后者处两浙西路。农书写成于绍兴十七年(1149年),其内容当系较长时期农业生产经验的,主要反映长江下游、尤其当地的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情况。

材料6:
时间:绍兴初(1131-1138年之间)
地点:江南东路
内容:……粗已耕垦,趁种早禾了当,唯有二麦收刈后,合重行耕犁,再种晩禾。今已将毕,约于六月终周遍。
出处:叶梦得《石林奏议》卷11《奏措置买牛租赁与民耕种利害状》
说明:绍兴八年至十三年(1138-1143年),叶梦得再度任江南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其间,淮西、江东牛疫,叶梦得奉旨措置买牛租赁与民耕种,他在奏书中谈到采取各种措施以后江东路的农作情况,奏文应写于五月,其时早稻已插完,麦收和插晚稻也将要完成。

材料7:
时间:绍兴年间
地点:淮南西路庐州(今合肥)
内容: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
出处:《宋会要》食货63之117
说明:这是绍兴十六年(1146年)淮南庐州知府吴逵的奏文。他讲的情况在淮南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材料8:
时间:南宋初
地点:两浙西路的杭州或两浙东路金华
内容:雨余乾鹊报新晴,晓风清。……麦垅黄云堆万顷,收刈处,有人耕。
出处:曹冠《燕喜词》《江神子·南园》
说明:曹冠,南宋婺州东阳(今浙江金华)人,活动在高宗、孝宗朝,曾被秦桧延为诸孙师。该诗的地点未详,可能是杭州或金华。诗中写到麦收后马上耕田,无疑是为了复种晚稻;这和杨万里诗"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描写的是同一情景。

材料9:
时间:南宋初
地点:两浙西路嘉兴
内容: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下山急归吃,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闲未得。
出处:许纶《涉斋集》卷4《田家秋日词》
说明:许纶,嘉禾(两浙西路嘉兴府)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该诗描述在晚稻黄熟待割的秋日,田家呼唤牧童赶快领牛回家,以便饲牛备耕,因为晚稻收割后马上就要移菜种麦了--这正是晚稻与冬菜或冬麦复种的情景。诗中谈到的荞麦则可能是早稻收获后种植的。

材料10:
时间:乾道四年(1168年)左右
地点:两浙东路台州
内容: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晩禾亦云竟,冬菜碧相连。收割不闲手,垄亩无空阡。家畜千指客,始知有丰年。
出处:曹勋《松隐文集》卷21《山居杂诗》
说明:曹勋(1098-1174年),河南阳翟人。《山居杂诗》是其晚年的作品,诗中有"休宦伏畎亩,农事未历览","吾年今七十,非杖或能行,食罢散步武,欲与跛鼈争"等句,老态龙钟的形象跃然纸上。以此推断,该诗写于1168年左右。诗中反映的地区不可能是河南,因为当地的气候和耕作习惯不可能实行稻麦复种。《山居杂诗》中有"年来则知喜,岁歌颇不鉴。螟蜮则曰蠖,不实乃言冇"句,自注:"台州方言禾黍不实曰冇,音喊上声。"当地村民庆丰收时唱的歌,作者有些听不大懂,故特在诗中记述并注明这些方言的含义。曹勋在孝宗朝曾以三朝元老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因河南已沦于金兵,故在台州置有山庄别墅,晚年休官后在此闲养,《山居杂诗》应写于此。

材料11:
时间:乾道七年(1171年)
地点:江浙一带/近日雨暘尤好,麦已登场,稻亦下种矣。
出处:《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50载宋孝宗语
说明:引自王曾瑜《宋代的复种制度》,王氏认为,孝宗说的应是江浙一带的情况。

材料12:
时间:乾道八年(1172年)
地点:两浙西路吴郡
内容:梅花开时我种麦,桃李花飞麦丛碧。多病经旬不出门,东陂已作黄云色。腰镰刈熟趁晴归,明朝雨来麦沾泥。犁田待雨插晚稻,朝出移秧夜食麨。
出处:范成大《石湖诗集》卷11《刈麦行》。
说明:诗中"梅花开时我种麦"不大好理解,因为梅花开花在腊月或早春,腊月种冬麦显然太晚,我曾疑为顶凌播种春麦。后游修龄先生的来信释我疑团,信中指出:"范成大诗之’梅花’是可疑的,’桃李花飞麦丛碧’是阳历四月,这是去年秋播麦的生长情况。若是春播麦,没有经历冬季冷冻期(即春化作用),是不会抽穗开花结实的。……即使梅花时节春播可以结实,那将迟至阳历六月以后才收获,哪有在六月底、七月初才犁田种晚稻的?我以为’梅’当是’菊’之误,则可以通解。但我不敢随便攺古人诗的误传误刻。"又,承曾雄生告我,他看到的一个版本"梅花"作"黄花",与游先生推测正相吻合。在诗集中,该诗前后诗均为壬辰年(乾道八年,1172年)作品,推断本诗亦写于此年。

材料13:
时间:乾道(1165-1173年)年间
地点:四川地区
内容:四川田土无不种麦,今岁气候颇早,大麦约三月半间收获,小麦须至四月初间方熟。
出处:汪应辰《文定集》卷4《御札再问蜀中旱歉》
说明:汪应辰乾道年间(1165-1173年)任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王曾瑜说:"所谓’四川田土无不种麦’,当然也包括水田种麦、稻麦复种制在内的。"

材料14:
时间:南宋中期
地点:淮南西路?
内容:1、秧欲雨,麦欲晴,补疮割肉望两熟,家家昂首心征营。
2、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出处:陈造《江湖长翁文集》卷9《田家叹》、《田家谣》
说明:陈造(1133-1203年),高邮人,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土,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号江湖长翁。《田家叹》写麦子黄熟,也正是晚稻育秧之时,它们对雨暘有不同要求,农民则在这种矛盾中冀求两熟。《田家谣》写趁晴收麦后紧接着趁雨插秧,以致"前日麦地皆青秧";只有实行稻麦复种,才要这样抓紧农事季节。

材料15:
时间:淳熙六年(1179年)
地点:两浙东路衢州/黄云割露几肩归,紫玉炊香一饭肥。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
内容:杨万里《诚斋集》卷13《西归集·江山道中蚕麦大熟》

材料16:
时间:淳熙十三年(1186)
地点:两浙西路吴郡
内容: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出处:范成大《石湖诗集》卷27《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说明:范氏《石湖诗集》卷26《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云:"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敎窓外雨漫漫。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寛。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昆山农人梅雨时着毳絮以耘秧,歳以为常)。"描述的是同一现象,这里的"麦秀"指小麦黄熟,紧接着讲的"插秧"当然是在收获后的麦田进行的。

材料17:
时间:绍熙元年(1190年)
地点:两浙西路吴郡
内容:树围平野合,水隔别村孤。……小麦田田种,杨柳岸岸栽。……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
出处:杨万里《诚斋集》卷28《朝天续集·过平望》
说明:这是作者绍熙元年(1190年)路过平望镇所作。平望镇在吴郡吴江县西南运河西岸,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故作者看到"树围平野合,水隔别村孤"、"杨柳岸岸栽……乱港交穿市"的景色。时值冬季,秋播的麦子已经出苗,故诗中有"麦苗染不就"句。"小麦田田种",则亟言种麦之广;这些"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大部分也应是稻田,而且多为低田。

材料18:
时间:绍熙二年(1191年)
地点:江南东路建康府
内容:金陵六月晓犹寒,近北天时较少暄……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出处:杨万里《诚斋集》卷31《江东集·夏日杂兴》
说明:该诗作于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当时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作者在建康等地修圩筑堤,发展水利,著名的《圩丁词十解》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时江东路辖两府(建康府、宁国府)、五州(徽州、池州、信州、饶州、太平州)和两军(南康军、广德军),故称"九郡"。现实农业生产的顺序是收麦插秧,为了符合诗词格律而倒置为"插秧收麦"(《景定建康志》卷37载此诗作"播秧收麦");"九郡"之内"喜村村",则表明这种稻麦复种的方式相当普遍。

材料19:
时间:绍熙(1190-1194年)年间
地点:两浙西路湖州
内容:腰镰刈晩禾,荷锄种新麦。田家竟作苦,羔豕劳岁夕。
出处:虞俦《尊白堂集》卷1《和姜总管喜民间种麦》。
说明:虞俦,宁国人,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知湖州,推行荒政,全活甚众。该诗可能是作者在湖州任内所作。其中明确谈到晚稻收割后种麦的情况。《尊白堂集》又有《喜雨》(卷1):"梅雨知时节,农家喜若何。积薪蚕下箔,锄水稻分窠。绿有笋成竹,黄无麦作蛾。"《五月四日过西山道院田间记老农语》(卷4):"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两诗都描述了初夏时节水稻趁梅雨插秧,已经黄熟收割的麦子的残粒却在梅雨天气中化作飞蛾,反映麦收后复种晚稻的情景。这两则材料可与陈造的《田家叹》相互参照,可以看出南宋初赵鼎所说的"大抵江浙须得梅雨,乃能有秋,是以多不种麦"的情形,已有很大改变。

材料20:
时间:绍熙年间(1190-1194年)
地点:两浙西路华亭(松江)
内容:今华亭稼穑之利,田宜麦禾,陆宜麻豆,其在嘉禾之邑又最腴者也。
出处:杨潜:《绍熙云间志》
说明:此据《委宛藏书》。杨潜,南宋人。"云间"即华亭县,今之松江,元代置华亭府,旋改称松江府。《云间志》成书于绍熙四年(1193年)。"田宜麦禾"与"陆宜麻豆"并提,前者指水田,后者指旱地。水田种麦,应是与水稻复种。

材料21:
时间:绍熙前后
地点:浙西吴郡
内容1、小麦连湖熟……妇姑插秧归……
2、麦地宜秧谷
出处:周南《山房集》卷1《山家》、《山居》
说明:周南,吴郡人,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著有《山居集》。该诗反映的应是其家居时看到家乡的情况。

材料22:
时间:嘉定(1208-1224年)年间
地点:浙西太湖平原
内容: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陇。
出处:吴泳《鹤林集》卷39《兴隆府劝农文》
说明:吴泳,嘉定二年(1210年)进士,长期在南宋中央政府任职,后以中央官员身份出任地方官。兴隆府(今南昌,时属江南西路)劝农文可能写于端平年间(1234-1236年)。文中对吴中与豫章的农业生产情况作了比较。吴中泛指太湖地区。

材料23:
时间:咸淳7年、8年(1271年、1272年)
地点:江南西路抚州
内容:1、每年春夏之间,旧谷既尽,新谷未种,天特生麦以济缺乏,使尔人民吃此麦饭,种此禾稻,循环接续,常得饱足。……
2、收麦在四月,种禾在五月初,不因麦迟了种禾。
出处:黄震《黄氏日钞》卷78《咸淳七年中秋劝种麦文》、《咸淳八年中秋劝种麦文》
说明:黄震(1213--?年),浙东慈溪人,宝祐进士,他的仕宦生涯是从担任吴县(今苏州)尉开始的,后权知华亭县(松江)、长洲县(今苏州,近代并入吴县),均属江南平原。可见他在江西抚州劝农时所依据的,主要还是在江南平原做官时获得的经验。

材料24:
时间:绍熙庆元间(1194或1195年)
地点:两浙东路山阴
内容: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出处:陆游《剑南诗稿》卷27《五月一日作》
说明:陆游,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绍熙三年(1192年)致仕,赋闲在家,该诗应写于这一期间,作者已经年届七十。

材料25:
时间:淳熙十年(1183年)
地点:荊湖北路鄂州
内容:蚕沙麦种,四月收贮……月建在午(五月),秧苗入土。
出处:罗愿《罗鄂州小集》卷1《鄂州劝农》
说明:罗愿,徽州歙县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淳熙年间知鄂州(今湖北武汉),有治绩,卒于官。古诗《鄂州劝农》以四言诗的形式叙述一年四季农业生产的安排,其适应范围当不以鄂州为限。

材料26:
时间:南宋晚期
地点:长江下游地区
内容:今禾既登场,所至告稔……乃季秋以来,雨不时至,高田之麦,欲种而无水以耕;下田之麦,已种而无水以溉,此农夫之所甚忧。
出处:真德秀《西山文集》卷52《诸庙祈雨祝文》
说明:真德秀(1178-1235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庆元进士,历任江东转运副使,知泉州、潭州、福州。该文具体写于何时何地,未详。但不出南宋晚期和长江下游的范围。文中所说的麦子,无论高田、下田,巳种、未种,都是在水稻收获后复种的。早在早期淳熙年间,朱熹巡视浙东地区灾情时,谈到绍兴府灾情特别严重,存粮维持不到新麦登场,而"下田之麦,亦有遭雨浸损去处,已无复食新之望"(《晦庵集》卷17《乞给降官会等事仍将山阴等县下户夏税秋苗丁钱并行住催状》)。均说明宋代与水稻复种的麦子不但种在高田,也种在低田。

材料27:
时间:南宋末
地点:泛指南宋各地
内容:后世大水大旱,田全无收……民间不敢报水旱者有之。假如报官,水则不敢车戽,旱则不敢翻耕,或以存所浸之水,或以留旱苗之根,查以待官府差吏核实,则秋冬不敢种麦,而来年失种矣。
出处:方回《续古今考》卷19《附论汉文帝复田租不及无田之民》
说明:方回(1227-1307年),宋末元初人徽州歙县人。文中分析了当时民间不敢呈报受灾情况的原因,是怕因需要保留受灾现场待官核实而影响秋冬种麦。这些原来必定是种有水稻等作物的,否则谈不上受灾,可见冬麦是与水稻等作物复种的,而且有一定的普遍性。(《朱文公文集》卷21《乞赈粜赈济合行五事状》谈到绍兴府受灾,有人"状诉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调查以后称:"本府诸县检放委有不实去处,但今田土多是巳种二麦,及为饥民采取鳬茈,锄掘殆遍,无复禾稻根查可见荒熟分数。"这里谈到原来种"秋苗"的田土(大部分当为稻田)普遍种上二麦,虽然是受灾以后的情况,但在正常年景下,"秋苗"收后种麦的也不应鲜见。--2002年6月22日补记。)

材料28:
时间:未详
地点:广南东路潮州
内容:秋成之后为园,若田半值大小麦,踰岁而后熟,盖亦于一熟者种耳。
出处:《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府"引《三阳志》
说明:该材料转引自梁庚尧《宋代太湖平原农业生产问题的再检讨》,载《台大文史报》第54期,2001年6月。梁氏指出:"所谓’盖亦于一熟者种耳’,应指潮州的稻作有每年两熟的情形,两熟的稻田即无必要轮作麦类。"从这一记载看,当时潮州既有双季稻,也有稻麦复种制。


上表收集的材料虽然还不全面,但已能反映宋代稻麦复种制发展的大势。表中收录材料28则,材料14、21和23实际上各包含两则材料,材料4、19、26的注中分别补充了3、2、1则材料以资参证,因为它们反映的是同时同地的事或同类的事,所以归并在一起。28则材料中,属于北宋时代的3则,涉及两浙西路(苏州)的两则(材料1、2),涉及淮南东路(泰州)的一则(材料3),均在长江下游的范围内。属于南宋时代的25则,涉及的地区有长江下游的两浙西路、两浙东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和长江中游的荆湖北路(鄂州),长江上游的四川,韩江流域的广南东路(潮州);其中属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占了21则。

就其反映稻麦复种的明确程度看,上述材料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地明确地谈及稻麦复种,多数属于这一类,如材料1、2、3、4、5、6、7、9、10、12、14、15、16、17、18、19、21、23、26、27、28,情况很清楚,毋庸辞费;另一类没有直接谈及稻麦复种,但从它描述的情况分析,应该是稻麦复种或包含稻麦复种,材料8、11、13、20、22、24、25属于这一类。如陆游诗"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虽然没有直接说麦收后种稻,但从诗中描述收麦与分秧的密切联系及其普遍性看,应该包含了稻麦复种在内。宋代诗词中把麦和秧联系在一起的描写相当多,一定程度上也是稻麦复种的反映[6] 。又,赵鼎《泊柴家湾风物宛如北上》:"雨过平田陇麦青,春深桑柘暖烟生。"[7] 这些种在"平田"中的麦恐怕起码有一部分是与水稻复种的吧。但由于尚欠明确,我们没有把它们列进表中。

应该指出,南宋稻麦复种制的发展是与麦作的推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麦作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大量北方移民引起的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对麦类需求的相应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南宋政府的大力推广和相关的优惠政策。表引庄绰《鸡肋编》的记述已透露了有关信息。南宋皇帝推广种麦的诏令,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三次[8] 。长江下游以水稻生产为主,水田多,旱地少,麦作扩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平原发展,向水田发展,必然要走稻麦复种的道路。吴泳在温州劝农时说"古之劝农者一(按指劝种稻),今之劝农者二(按指既劝种稻又劝种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向也涂泥之地,宜种粳稻,罕种麰麦,今则弥村布垄,其苗幪幪,无不种之麦矣。"[9] 这些涂泥宜稻之地种麦,是要与水稻复种了。表引黄震在抚州的《劝种麦文》,其中讲到天下皆种麦,江西十州也都种麦,唯独抚州不种麦,虽其抑扬意在劝导,亦见南宋种麦之广。他宣传种麦的好处是稻麦复种、"循环接续",而农民可全获种麦之利,说明稻麦复种是推广麦作的题中应有之义。针对部分地主对推广麦作的疑虑[10] ,他大谈"主佃相依",种麦在季节上不妨碍种稻的道理后说:"纵使田土不愿多种,抚州无限山坡高地,又因何不种了?"可见,南宋麦作的推广主要是在水田里与水稻复种,其次才考虑开荒种麦。因此,从南宋时代麦作的扩展中也可以折射出稻麦复种制的发展。[11] 

总之,南宋时代的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已经不是偶发的零散的现象,而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一种耕作制度了。

中国的复种起源很早,但在很长时期内,它或者只是零星和散在的现象,或者只是存在于个别部门和个别地区中。就部门而言,蔬菜种植中较早实行复种,见于《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齐民要术》还记载了禾谷类与绿肥作物的复种,但最有实质的经济意义的是粮食作物复种制,却告阙如[12] 。从地区看,南方由于气候比较温暖,具有发展复种制的优越的条件,岭南的双季稻、云南的稻麦复种制,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粟麦复种制,出现都相当早,但它们对全国的农业经济影响不大。长江下游地区的稻麦复种制则不然,它不仅是主要粮食作物的复种制,而且发生在全国经济重心所在的地区,因而对全国农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复种制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对宋代复种制度的发展,既不宜拔高,也不宜低估。有的学者把唐代复种制的发展估计过高,明清的发展也估计较高,宋代的发展却估计较低,顶多是唐代发展的一种延续,这样,唐宋至明清的稻麦复种制发展曲线似乎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倒马鞍形。实际上,宋代稻麦复种制的发展大大超越了唐代,形成中国历史上复种制度发展中的第一个高峰。 注释

[1] 近年,李伯重引人注目地连续撰文批评宋代"农业革命"说,其中涉及对宋代稻麦复种实行程度的估计。这些文章是:"十三、十四世纪江南农业变化探讨"之一至四:《宋末至明初江南人口与耕地的变化》、《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技术的变化》、《宋末至明初江南农民经营方式的变化》、《宋末至明初江南农业变化的特点和地位》,分别刊载于《农史》1997年第3期,1998年第1、2、3期;《"革命"乎?"虚像"乎?--宋代江南农业的时空变化》,《九州》第2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中国社会》2000年第1期;《历史上的革命与经济史的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 《杭州上执政书二首》,《苏东坡全集·后集》。
[3] 南宋初的赵鼎说:"大抵江浙须得梅雨,乃能有秋,是以多不种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0"绍兴六年四月壬子")董煟也说:"今江浙水田种麦不广。"(《救荒活民书》卷2《义仓》)董煟是绍煕五年(1194)进士,巳接近南宋中期。董氏强调冬麦的救荒作用,期望麦作有更大的推广。他所谓"水田种麦不广"是相对于水稻而言的,带有比较性和期望性,参见梁庚尧《宋代太湖平原农业生产问题的再检讨》一文的分析(载《台大文史报》第54期第22页,2001年6月)。
[4] 庄绰《鸡肋编》卷上。
[5] 王曾瑜:《宋代的复种制》,《平准学刊》第3辑上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本文的写作请教了王曾瑜先生,并参阅和利用了此文。
[6] 如范成大《寺庄》:"大麦成苞小麦深,秧田水满绿浮针。"陆游《丰年行》:"稻陂正满緑針密,麦陇无边黄云平。"方岳《农谣》:"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鹁鸪啼。含风宿麦青相接,刺水柔秧绿未齐。""小麦青青大麦黄,护田沙径绕羊肠。秋畦岸岸水初饱,尘甑家家饭已香。" 孙觌《分宜道中》:"老牯挽犁泥没膝,剡剡青挟针水出,大麦登场小麦黄,桑柘叶大蚕满筐。"洪咨夔《沁园春·寿淮东制置》:"麦摇熏吹,黄迷断垄,秧涵朝雨,绿遍平畴。"黄机《诉衷情·宿琴圻江上》:"秧田车水,麦陇腰镰,总是关心。" 等等。
[7] 《忠正德文集》卷5。
[8] 孝宗隆兴七年、淳熙七年、宁宗嘉定八年;分别见于《宋史》卷173《食货志上一》,卷39《宁宗本纪》。
[9] 吴泳:《鹤林集》卷39《温州劝农文》。
[10] 根据政府规定,南宋佃农在稻田种麦不用上租,收成全归佃户,地主认为这对他没有什么好处,又怕稻田种麦消耗地力,所以对推广种麦采取消极态度。
[11] 关于南宋麦作的推广,可参见韩茂莉《宋代农业地理》第八章第三节第一小节"小麦的推广及其地理分布",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韩著指出:南宋时小麦的种植范围逐渐由原来的坡地、旱地、高亢冈地扩展到平原地带;北宋时期被一些人目为"无麦"或"少麦"的两浙地区,南宋时州州种麦。
[12] 在北方,要复种制,冬麦处于枢纽的地位。但从《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到《齐民要术》都强调种麦的田夏天要"暵地"。例如,《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明确指出:"大小麦皆须五六月暵地",因为"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由于麦类需水量较大,在北方一般安排在比较潮湿的"下地",因此需要在夏天翻耕曝晒("暵地")。麦地必须在五六月份翻耕曝晒,这种情况决定了冬麦一般不可能与其他禾谷类作物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