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博客 价值多元化 社会责任感
论文摘要:博客现象是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话语权,促进了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共存”,更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日渐形成。但博客也导致 了一些例如社会责任感淡化,利用博客漫骂、攻击他人,暴露他人隐私等道德问题的出现。对于博客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加以充分利用和,而对于负面的影响我们应给予正确引导和规范。
道德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人们处理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随着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当前交流平台中最新、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因为博客在地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
“博客中国(Blogehina)”于2002年8月率先引入博客理念。2005年底中国大陆博客注册用户已突破 1 000万新华网北京2007年 1月l0日专电,中国互联网协会1013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 》称,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经高达2 080万。作为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博客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事件和刚刚在中国发生的5·1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博客们都以最快速、最真实的优势,向人们传播事件的最新消息。
针对博客对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写博客或者阅读博客的网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20o份 ,回收率91%,问卷有效率为 100%。同时选择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中国博客、老年博客网等网站作为观察点,进行长期的网络观察,认为博客对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在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与传统现实社会生活或物理空间有很大的不同,人将摆脱诸如邻里角色、现实角色等物理空间中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在超地域韵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1.增强主体参与制定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自主性
传统社会,社会普遍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常常是由社会精英自上而下制定的,它并不一定反映每一位公民的真实道德需要与利益,只是按照他人、社会的道德要求、规范去想、去做,只是一种被动依赖性的行为,称不上主体自主自愿的行为。
博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也提高了大部分网民的素质与能力。他们不再被动地满足予以往依赖的道德规范,而是要求亲自参与和自己有关的道德规范的制定、道德行为的管理。
另外,从表1中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希望能自由发表博客文章的占47.0%,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都希望能够在网上自由地发表博客文章。在赞成没有监管的网民中,有 95.2%的人希望 自由发表博文。同时也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不赞成没有任何监管,占57%。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可以看出,是否希望 自由发表文章与是否赞同博客监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并不很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411。这证明了大部分网民认为博客需要适度的监管。
另外,在个案访谈中,笔者也发现,网民们虽然希望 自由发表,期盼没有监管,但失去监管的混乱秩序让大部分网民有所担心,他们认为需要适度的监管。这都充分说明,网民对于规范、管理的重视以及对于规范、管理自主性的要求。
2.促进多元化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认为,人伦关系是起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则看重人道精神、群体精神;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修养之道。但在网络社会中,个人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现实社会中个人的身份、地位消失不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博客的出现,更给以“三纲五常为基本标准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求同存异”的行为准则 13益深人人心。在遵守网络主导道德的前提下,网民可以按照他们 自己的道德标准从事网络行为。个人需要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
与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人们对于传统道德价值观无法接受的事情有更大的包容度和宽容性。博客的出现,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私人空间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情和经历等。随着博客上网民彼此交往的增多,一方面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同情,将不同的价值观融合,另一方面,无法融合的,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的厉害关系而能够求同存异、并行不悖。例如,网民对他人私生活的关注和宽容,以及对其他一些博客事件的包容等,都向我们证实了价值观多元化的进步推进。
在200名调查对象中,对是否愿意公开 自己的私生活这一问题,有 53%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酌情而定,9%的人直接表示愿意,只有 38.0%的人不愿意。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他人私生活的干涉和舆论压力越来越少,社会包容性增大;二是博客的出现,为个人公开自己的私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博客这个平台,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进行公布和传播。通过卡方检验也可以看出,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私生活与网民对传统观念的看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471。
另外,图1也向我们展示,网民对于“博客是否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这一问题的看法。43.0%的网民认为,博客确实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了,而 18.0%的人认为,博客并没有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
二 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负面影晌
博客为人们民主、平等价值观的形成营建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力,说话、做事,可以不为虚拟社会中的“自我”负责任,这样就使得现实社会中外在的道德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使主体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约束被泛滥的良莠不齐的数字化符号所冲击、困扰。
1.自由性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
互联网给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他们摆脱传统社会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 “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很容易使他们忘掉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 ,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人们在博客上发表个人意见、公人信息,属于个人言论及通讯自由,但其影响是社会性、国际性的。利用博客这个平台散布假信息、漫骂他人、暴露他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严重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
笔者认为,不论多元价值观如何发展,不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人们都不能够失去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够因为自己需要宣泄个人感情而伤害、影响到他人,特别是无辜的人。木子美这种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表现叛逆的行为给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带来危害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对这种现象应该予以谴责。
2.非人性化促使道德冷漠
对于博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违背道德规范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指责和声讨,长期与机程序为伴,使一些人陷入了道德麻木、冷漠的状态,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利用博客暴露他人隐私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绝大部分人的反对,有古 51.0%的人认为,博客本身就是个人日记,可以写自己的东西,不用考虑太多;11%的人认为在博客中暴露他人隐私的行为与己无关,对此感到无所谓 ,只有 33.0%的人认为应该反对该行为。这说明,网民们对于博客中的不道德行为并未产生强烈的反抗,多了些许“宽容”,而正是这些宽容,使博客中暴露他人隐私的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
针对漫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72.0%的网民认为对博客中的漫骂行为虽然不赞同,但是无能为力,9.0%的网民认为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可 以接受,只有5.0%的网民认为应该严厉处罚,对该行为进行监管。
据笔者调查 ,可以接受该行为的网民认为,博客本身就是主张个性的私人空间,既然是私人空间,当然可以发泄自己的感情,这必然也包括漫骂。而 72.0%的网民则认为利用博客进行漫骂和攻击行为,对于环境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但是作为网民个人而言,却无能为力。
三 几点思考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为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自主空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而自主、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的各项管理中来,而博客的“零技术”要求,则给网民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其他网友交流看法、表达意见。同样,虚拟世界的“无约束”、“无政府”状态,为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场所。这些日趋频繁的博客行为使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首先,博客作为一个正在 日益壮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已经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博客的言论自由、我行我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却与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别。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样一些交流和冲突,让我们认识到价值观的不同之处。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我们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念,加强彼此的交流,努力地实现文化的融合。当然,在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博客中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时,应该认清楚那些非法的行为,万万不能以宽容接纳一切;在学习他人精华时,不能抛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注重修身等优秀价值观。
其次,任何一个新事物的都需要对其进行引导,特别是博客这样一个影响日益增大的交流平台。博客不仅仅只是网络社会的一种工具,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它已经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以,对于博客这个新兴事物,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是相当必要的。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完善相关、规范。2003年,木子美事件后。博客中国”就整理发布了一份<博客道德规范>,拟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公正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承担责任原则。但是发布5年多来,博客世界的各种负面信息仍然呈弥漫扩散之态。这除了执行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公约>只提出了基本的八条原则,没有实质性的监督和管理内容。因此,应该建立起针对具体违法、违规行为(例如:暴露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名誉、散布非法信息等)的鉴定和处罚,规定怎样的行为就算违规,应该怎样处罚,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和监督执行者“有法可依”。
另外,博客公约不仅应包括博客上网行为规范,还应该包括对博客网站的行为约束。不仅要规范博客作者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还应规定博客网站对网民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低俗的文章被继续放在一些博客网站的首页吸引眼球;如果博客网站大量炒作博客之间的骂战,如果暴露他人隐私的博客继续占据博客网站的排行榜前列只呼吁博客作者遵守<公约>,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加大宣传博客宗旨,形成舆论氛围。各大网站应该连手进行攻势强大的博客道德规范的宣传,特别应该加大宣传对某一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这样才能够达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另外,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形成一种舆论氛围,造成舆论压力,让其无法在各个网站的博客上立足,只有加大宣传,让网民知道违规后受到处罚的程度,才能够让他们知道行为的错误性。还可以利用名人,树立榜样作用,为维护博客道德规范做宣传。
第三,加强博客网站的监管功能。作为博客的监管单位,博客网站理应承担起该责任。各网站可以成立专门网络自律公约委员会,作为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公约的宣传和实施。委员会成员可以是博客服务商、博客及社会各界关注网络文化的人士,一旦出现不文明问题之后召集成员商讨解决。还可以建立博客的自律档案,网站负责管理保留;另外,在其首页设一个自律评价栏,让每一个浏览其博客的人,都能进行评价,也能从总的评价中了解其人格形象。
第四,提高博主自身素质。不论外界监管多么有效,决定的因素还是博主自身的修养。博客这个“开放的私人房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意愿得到空前强调,相应的“个人管理个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 自律性原则也凸显出高于法律和其他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博客网站可以通过开展优秀博客评比等活动,鼓励博主提高博客的质量水平,同时推出优秀博主来促进其提高自身素质。事实上,新浪网上就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比如推出优秀的平民博客,称之为?锐博客” 。
总之,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日益增大,如何引导和规范其发展,扩大其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一个问题。所 以,在网络文化 日益主宰人的生活的时代,我们只有在法规、技术、文化建设等层面积极发展完善,倡导合理健康的网络文化方式,注重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才不会卑俗化,社会才有光明韵道德前景。
[1]潘瑛.博客:向传统媒体亮剑[J].学习月刊,2005,(12).
[2]廖云.文化视野下的网络传播[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3]申雪凤.网络信息传播中自由与自律的“共舞”[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4]沈阳.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J].中国与网络出版,2003,(8).
[5]孙郁瑶.博客时代的到来,是否颠覆 了传统文化[J].文化,2005,(8).
[6]王颖.博客:话语自由的双面性[J].网络媒体,2005,(11).
[7]搜狐发布首份中文博客调查报告[J].信息产业报道,2005,(10).
[8]张雪玮.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唐山学院学报,2005,(9).
[9]罗 慧.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J].新闻记者,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