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边地生态文化带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2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在自古以来从北方至西南东部存在着一条生态文化的疆界——半月形的边地生态文化带,数千年来它将农耕文明与畜牧文明在空间上隔离开。本文还论证了这条文化带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文化特点。
一、 边地生态文化带的范围与含义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条边地生态文化带。这条生态文化带的地理位置从北面和西面环绕着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大致上是东起大兴安岭的南段,向西沿着 内蒙古的阴山山脉、宁夏的贺兰山脉,南面大体以现在的长城为界,一直抵达青海的河湟地区再向南折,沿着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脉一直向南,最后抵达云南的西北部。由于它的形状呈弧形,犹如一轮新月,因此我们又将这条文化带称为“半月形边地生态文化带”。
在 20世纪 80年代后期,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童恩正教授最先注意到在 中国存在这样一条富有特色的文化带。他认为在文化上,这一地带则自有其渊源 ,带有显著的特色,构成了古代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铜器时代 ,活动于这一 区域之内的为数众多的民族留下了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文化 因素。童教授用生态环境相似而导致的文化传播来解释这一地带出现的各种文化相似现象,并将它称为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在 20世纪 9O年代后期,人类学家王明珂先生从中国人的族群认同理论出发,提出了在古代华夏民族聚居的周边地带,存在着一个 “华夏边缘”人群。他认为这个周边地带在上并不是 固定而一成不变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华夏边缘地带也在发生变化。王明珂先生将这一文化带也纳入了他所称之为的 “华夏边缘”地带 ,并作为华夏边缘地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深人讨论。
笔者认为,这条边地生态文化带是一条生态文化疆界数千年来它将农耕文 明与畜牧文明在空间上隔离开来。在这条半月形边地生态文化带的南面和东面,是我 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区,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数千年华夏文明就孕育在这一区域内。在这条生态文化带的北面和西面,是传统的畜牧文化区,历史上无数的游牧民族和半农半牧民族都曾在这一广袤的区域内繁衍、生息。
二、边地生态文化带的形成
这条生态文化带的形成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人类在约300万年前 的诞生之时,首先步入的时代是采集狩猎文化的旧石器时代。这时人类只是单纯地向犬 -然索取食物,因此,这一时期的形态 又被称为 “掠食经济”。
大约在距今 1.2~0.9万年前 ,由于地球上某些地区农耕的发明,人类开始步入新石器时代。由于这时人类已经学会驯化植物和动物 ,掌握了有关食物的再生产知识,因此这种经济形态又被称为 “产食经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存在两个主要不 同的农业 区域。在西亚地区,人类驯化大麦、小麦等作为主要栽培作物,并 同时驯养 了黄牛、山羊和绵羊等家畜;在东亚地区黄河流域的人类则将粟类作为主要栽培作物,在长江流域则将水稻作为主要栽培作物 ,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都驯养了猪和鸡等家畜。
农业的出现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以便对作物播种、管理、收获。这样,人类从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在狩猎采集经济下,人们难以获得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即使在短暂时期内获得,也无法长期储存。人类从事农耕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由于农业的种种优越性,使得农耕文化从发生地较快地向周边地区传播。不过,由于农业生产对气候环境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全球气候仍处在较寒冷的情况下,农业的扩散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大约在距今 8000—4000年,全球的气候逐渐转暖,地球处在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 这时随着适宜农耕的地区逐渐向北扩展,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也逐渐向北、向西扩展,到达了整个的半月形边地文化带从距今约 7000年前,西辽河流域 出现兴隆洼文化 3;约距今 5000多年前,青海河湟地 区也出现石岭下类型文化;距今 400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东部也出现卡若文化。这些都是农耕文化。这些文化的人群都居住在永久性的定居村落中,例如距今7000年前的辽西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有多达 160余座房屋的完整聚落,在海拔 3100米高度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发现定居丰j‘落 这时人们的房屋多是半地穴式的,主要栽培粟类等作物,收获谷物主要是用系绳石刀,饲养的家畜主要为猪和鸡。主要文化特征与华北地区相同。在这一时期采集狩猎文化被推到更北、更西的地区。
在距今 4000~3000年期间,全球的气候又逐渐进人到一个趋于干旱的时期。这种趋势在距今 3000年左右达到顶点 。在北方的半月形边地文化带的许多地区,其本身就不多的森林草原地带在这时面积更加缩小甚至于完全消失 ,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又再度形成 7 3。在东部青藏高原的边地文化带,河谷中的森林向高退去,并形成干旱或半干旱的河谷气候。
气候与环境的恶化,导致农耕活动和养猪的困难,因此,人们对羊、牛等食草动物性资源的依赖增加。养羊与养猪,在人类生态上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原始农民所养的猪都是放牧式的。猪在 自然环境中搜寻野果、草莓、根茎类、菇菌类、野生谷粒等作为食物。这些几乎也都是人可以直接消费的,因此,在食物缺乏时猪与人在觅食上处于竞争地位,养猪并不能增加人类的食物。与此相反,羊吃的都是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植物,放羊可以使更多的资源为人类所利用。
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农业难以持续,在许多地区的农人连自己赖 以生存的土地和居住的聚落也被迫放弃了。例如,在鄂尔多斯地区,从清水河到托克托一带,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仰韶时期,人类居住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台地上。而到距今 5000—4000年的龙山时期,这一带的聚落却分布在河谷的断崖上。王明珂先生认为这种现象示出资源竞争使得人群问的冲突变得剧烈,冈此,聚落必须选择在利于防守的地点。同时,龙山文化的遗存中出现大量的细石器,也表示当时的环境越来越不利于农业,使得人们对动物性资源的依赖性增加” 。到距今4000年之后,这里的聚落也都被迫放弃了。也有少数聚落的居民留在地,例如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的居民一直居住到距今约3400年前后才放弃了 自己的聚落 。这一遗址可分为五个时期,年代约距今 4100—3400年,虽然其居民的文化面貌都属于定居农业,但其 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第三期 (约距今 3900~3700年)时,在殉葬品中除了统的猪下颚骨之外,还出现了较多的羊下颚骨,此外还出现了骨柄石刀这种精致的切割工具。这些反映出在家畜饲养中羊等草食动物的比重增加,狩猎和畜牧业在人类生态中的重要性也增加。在该遗址最后阶段,墓葬中能反映农耕民生活的随葬品大量减少,用铜兵器随葬出现。显然,由于资源的匮乏,导致人群间的冲突加剧,使得应付战争成为一些人的主要社会职能。
在青海河湟地区虽然人类的活动没有中断,但在距今3700年以后以农业、养猪为主的齐家文化经济,被以养羊、缺乏居住遗址为特色,明显带有畜牧经济性质的卡约文化和辛店文化所取代。在西辽河流域,到了距今 3000年左右,这种干冷化使得当地以农业为主的生态体系崩溃。在这一边地文化带最南的青藏高原东南缘也反映出类似的变化,如在四川I丹巴罕额依遗址距今 4000年以前,遗址的居民从事农业活动,到距今 3800—3200年前后,遗址 中细石器的数量明显增多。这反映出狩猎和畜牧业在人类生态中的重要性也增加。
距今 3000年前后,随着气候干燥化到达顶点,居住在半月形边地文化带的人群的生业活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变化持续到距今 2500年前后,半月形边地文化带居住的人群先后完成向游牧经济的过渡。
约在距今 2800~2500年前骑马术引进巾国北方草原地区后,对边地文化带的生业形态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草原游牧的产生与人类驯养草食动物的历史密切相关,尤其是马的驯养与利用。马的机动性能让牧羊更有效率,使游牧人力得到适当的支配。马也是作战与防卫的工具,以保护本身资源与自外获得资源。其次,游牧还需要些必要的知识与技术。如世界上任何地区游牧的产生,都涉及人类由吃动物肉转为饮食动物乳及乳产品。如果以肉为主食,人们必须饲养远超过家庭人力所能照顾的动物群,才能供应其肉食消费。因此,游牧的产生需要相关知识技术的发明与传递 。
人类对马的驯养最早可以上溯到距今 6500年前 。距今4000—3800年前后 ,在高加索和叶尼塞河流域人类已将马作为坐骑。在中国华北地区,马的普遍驯养利用是在距今 3300年以后 ,并主要作为马车驾驭。在中国北方的边地文化带发现马具足在西周 晚期 ,春秋以后骑马普及。从形态上看,北方边地文化带的早期马具,接近南西伯利亚马具的风格引。因此,中国北方的骑马文化很可能是通过欧亚大草原经南西伯利亚传来。青藏高原东部马具的出现则是在战国晚期以后了”。 在边地文化带的主要生业形态从定居农业转化为游牧以后,作为最重要的一条生态文化疆界——半月形边地生态文化带形成了。
三、边地生态文化带的主要文化特征
在文化上,这一地带的文化不同于华夏地区,并构成古代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今天,我们习惯地将这一半月形边地文化带以外的地区都称为 “边疆地区”,以内的地区都称为 “内地”。
尽管这一地带绵延万里,十分辽阔,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铁器时代 ,活动于这一地带内的众多民族却形成了许多具有共同特征的生态文化。
细石器是这一地带史前文化的一项共同文化特征。细石器常被作为肉类和皮革的切割工具使用,它的盛行总是与畜牧和狩猎生态文化相联系。
石棺葬是这一地带许多古代民族中都盛行的葬俗。它最早出现在 7000年前的内蒙古西辽河地区,在青铜时代达到鼎盛,分布在整个半月形边地文化带,在这一文化带以外也广为分布,并一直到达东南欧草原。
草食家畜殉葬是这一文化带晚起的一项共同文化特征,它在北方各地区开始流行是在距今 3700—3500年以后,西南地区开始流行是在距今 2500年以后,并一直延续到时期。
喜用马具、兵器与装饰品随葬是另一项晚起的共同文化特征。这种习俗的盛行是在距今 3500年以后,各地出现的时间早晚不一。马具和兵器是游牧者与战士的标志。装饰品,尤其是有各种动物纹饰的装饰品是游牧民族喜爱的,也符合他们不断迁徙的生活习惯。
由于游牧生业形态自身的不完整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游牧民一方面要依赖于与华夏民族交往、贸易 ,一方面又要成为武装化的战士到农区进行掠夺。这种状态在古代 中国一直持续了两三千年 ,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的人侵而修建的。
历代王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的入侵使用了各种智慧,汉代时也曾将长城推进到今蒙古国境内的草原腹地,但却始终无法改变这条由生态文化所构成的中国半月形边地生态文化带 。
:
[1]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 [M].文物 出版社 ,1987.童恩正.中国西 南民族 考 古集 [M].文物 出版 社1990.
[2]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M].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6.
[3]任式楠 ,昊耀利.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J].考古,1999,(9).
[4]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近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文物考古工作十年 1979—1989 [M].文物 出版社1991.
[5]西藏 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若 [M].文物 出版社,1985.
[6]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其后变迁的初步研 究[J].考古学报 ,1972,(1).
[7]赵松乔 .中国干旱地区地理 [M].科学出版社 ,1985,5—7.
[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 与族群认 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4.
[9]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沿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M].考古,1965,(10).
[10]王 明珂.华夏边 缘——历 史记忆与族群认 同[M].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6,82.
[1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 [M].文物出版社,2000.
[12]水涛 .论甘青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和形态转变与环境变化 的 关 系,中国西北地 区青铜 时代考古论集[M].科学出版社,2001.
[1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孜藏族 自治州文化局.丹巴县中路 乡罕额依遗址发掘 简报 ,四川考古报告集[M].文物出版社,1998.
[14]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 史记 忆与族群认 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88.
[15]Marljia Gimbutas,.THE CIVILIZATION OF THE GODDESS,the world of Oid Europe,353—354, Harper San—Francisco,1991.
[16] A.Azzaroli,An Early History of Horse, an.ship, Leiden: E.J.Brill, 1985, P6 — 20.Simon.J.Davis, The Archaeology of Animal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P164.
[17]如在晚商时期的殷墟遗址就较普遍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新 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M]. 文物 出版社 ,1984,223—235.
[18]翟德芳 .北方地区出土之马衔与马镳略论 [J]. 内蒙古考古文物,1984, (3).水涛 .驯马、马车与骑马民族文化,中国西北地 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 [M].科学出版社 .2001.
[19]目前这一地区发现最早的马具是在四川盐源战国晚期墓葬中.见刘弘,唐 亮 .老龙头墓葬和盐源青铜 器,中国历史文物 [J].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