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清峰 时间:2010-06-30

   摘要:财务目标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时它指导着财务会计实务并受会计环境的影响。文章通过回顾财务会计目标的进程及其基本内涵,结合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现状,提出几点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创新。

  关键词:财务会计;受托责任;财务会计目标创新
  
  一、 财务会计目标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
  
  1969年美国财务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财务会计理论说明书》,将财务会计定义为一个信息系统。既然是信息系统,那就一定有目标。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财务会计准则绪论》这样定义财务会计目标: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号概念公告的财务会计目标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务人及其使用者提供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英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义为:像广泛的使用者提供关于一个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性的信息,以及评价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和制定决策的效果。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目标:为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企业经营状况和业绩及财务状况变动等方面的信息。上述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同时也兼顾“受托责任学派”的观点。美国的财务会计目标主要强调对投资人、债权人(包括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决策有用的信息,英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则兼顾了受托责任,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目标,基本上和美国的一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财务会计目标基本一致,相差不大。原因在于,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具体的经济环境之上的,经济环境的特征必然影响甚至决定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特征,包括财务会计的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财务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财务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财务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财务会计理论与财务会计实践的纽带。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研究的是要解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财务会计目标是随财务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由于财务会计目标来源于财务会计实践,因而能够把外部环境与财务会计系统有机协调起来。不仅如此,财务会计目标还是财务会计研究的起点,是财务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财务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都围绕财务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财务会计行为来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财务会计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财务会计向哪些人提供信息,以及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前者涉及到财务会计的具体目标,后者涉及到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一个构建良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当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系统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应当包括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前者是对财务会计目标的高度概括和一般性描述,后者是前者的细化,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财务会计目标体系。稳定性,也即财务会计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经常变动。实用性,即一定时期内,此财务会计目标能够适用于该段时期的财务会计工作具体情况和当前的财务会计环境。先进性,是财务会计目标切实为财务会计工作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
  
  二、 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目标定位现状
  
  1. 财务会计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研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它在财务会计目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直接制约着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同时也体现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是对基本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表达和实现,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从事财务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建立在财务会计一般环境假设的基础上,运用规范方法中的演绎法推导出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求达到对财务会计实践的规范,满足社会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则因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不同而不同。
  2.财务会计基本目标应为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则是两个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受托责任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委托人(已经的投资者)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作出是否继续维持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决策;决策有用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进行投资、信贷等决策的需要。可见,二者是有共性的,即都是提供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二者的区别是主要的信息需求者有所不同。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信息需求者为已经的投资者—委托人;决策有用观的信息需求者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处于不同历史时期,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可见,两者适用不同的历史环境,是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具体的财务会计目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具备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则由于历史环境的改变而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批判这两个观点,也不能盲目地去协调二者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是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两个具体阶段。由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继起性特征,二者在某个历史发展时期交替和重叠,表现为二者的融合。
  

  三、 财务目标创新
  
  伴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目标系统将发生如下变化:
  1. 财务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育时期,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与资本市场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别。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可按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最直观地划分为两大部分,既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和非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在这两大群体中,还可以按照企业资本规模大小、产权结构、企业组织形式、公司治理结构、经营行业特点等细分为若干层次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群体。这些群体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各有其特点且在企业的不同时期有其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目前条件下财务会计信息需求者多元化、多层次的财务会计信息需求。
  2. 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的拓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不再只是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为了满足用户了解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应尽可能广泛地披露表外信息,包括企业背景信息、未来信息、知识资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公允价值信息、分部信息、衍生工具信息等。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另外,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所以还要提供公司员工受状况、技术素质、业务能力、熟练程度、敬业精神等人力资源价值及公司管理者的受教育状况、组织协调与交流能力、企业文化等组织管理方面的信息。
  3. 改革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排形式与内容。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突出了有形资产这个重点,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报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设想,编排报表的顺序由按流动性排列改为按重要性排列,即按资产内含价值的高低排列。对于内含价值高的包括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型资产,不仅要优先报告,而且内容要尽可能详尽。
 4. 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发布。投资者和债权人当然希望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越快越好,这能使他们对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作出及时反应。国家统计部门也对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于以高度重视。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使统计部门每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各种统计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匡核算、估计。这不仅可能降低核算数据的精确度,还可能延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所以,应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加快发展企业的财务会计电算化工作并形成全国性的财务会计信息收集、分析和检索。
  机及网络技术使企业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网络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财务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以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财务会计循环能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财务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及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供调整、选择和决策的各种信息。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能够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实时报告也将涌现,作为决策的依据。
  5. 披露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财务会计信息。在现有的以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同时披露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财务会计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满足国民经济核算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共同需要。在信息技术时代,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财务会计创造了客观环境。投资者、债权人对企业未来信息的关注超过对历史信息的关注,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对于使用者未来的经济决策更具相关性。但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必须解决公允价值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价值财务会计方法可操作性两个难题。对此目前还有一定的难度,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最大优点是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现阶段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中应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模式。至于将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理财学对金融工具计量模型的研究日臻完善,财务会计界解决了上述公允价值财务会计的两个关键难题后,可以使公允价值取代己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模式,成为财务会计最主要的计价基础。
  
  :
  1.王勇志.试论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2.张月玲.解除受托责任: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财经,2005,(10).
  3.石中美.会计目标的变化与财务报告的改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