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 推动协调 为我所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30
一、咨询委员会的建立
建立咨询委员会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Committee,IASC)改组计划的一部分。IASC是由英国、德国、美国等国的会计职业组织于1973年发起成立的,经过近30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推动了国际会计协调。许多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制定本国会计准则的重要。我国在进行会计改革时,也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国际一体化的推进,大家普遍感到,由会计职业组织组成的IASC,在国际社会广泛参与、资金筹措、专家资源充分投入及权威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与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从而在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等机构的推动下,IASC于1998年开始酝酿重大改组,改组工作于2000年底完成。
IASC改组方案的实质是将由会计职业主导的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改造为由专家主导的新机制。具体构架是,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IASB)、国际财务报告问题委员会(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IssuesCommittee,IFRIC)和咨询委员会(StandardsAdvisoryCouncil,SAC)。IASB包括16名成员,在国际范围内按一定标准选定;SAC有50多名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成立管理委员会(BoardofTrustees)。管理委员会负责筹集资金;选任上述理事会、问题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等三个机构的委员;监督各委员会的工作。
咨询委员会的目标是:就准则制定顺序或者就重大问题向IASB提供建议;为与国际财务报告利益相关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一个正式的参与准则制定的途径。
IASB于今年1月1日开始工作,这次会议即是咨询委员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议。
二、会议的主要议题及讨论情况
因为这是咨询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所以,除了讨论会计准则立项等常规问题外,还通报了IASC改组情况,讨论了国际会计准则前言、解释委员会的工作程序等。会议开始时,各委员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背景情况、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期望以及对咨询委员会工作职责的看法等。
(一)对理事会工作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
有委员指出,IASB固然应当保持独立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自己与其服务的相关利益团体孤立起来,而应当充分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还有委员指出,限于资源的压力,IASB不应当同时上太多的项目,而应当专注于有限的几个项目,以保证所制定出来的准则的质量和进度。日本代表提出,鉴于资源的局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不应当把摊子铺得太大,应当把在建项目控制在5个以内。
也有委员建议,IASB应当在开始新的工作之前,关注一下概念框架问题。不少来自家的代表一开始就指出,国际会计准则只关注发达国家以及成熟市场的倾向应当改变,要使国际会计准则真正成为通用于全球的国际会计准则,新的理事会应当将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问题列入议事日程。阿拉伯地区的代表说,国际会计准则不能仅仅考虑发达经济的环境,而应当考虑象阿拉伯这样一些国家的环境因素。
来自马来西亚的委员针对性地说,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不能只考虑发达国家的情况,更不能片面地理解专家主导,避免发达国家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垄断。还有委员说,非常赞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这个口号,但是,一定要注意国际会计准则好用、方便。
第二,关于几个重要用语的讨论。这次会上,涉及到几个重要用语的用法问题,即,将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s(国际会计准则)改称为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Standard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StandardsInterpretationCommittee(准则解释委员会)改称为InternationalFinancialReportingIssuesCommittee(国际财务报告问题委员会),将Interpretation(解释)改称为Abstracts(摘要)。
会上,委员们对用语变化表示了关注。有代表认为,国际会计准则这样的称呼已经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建议慎重考虑。对于将Interpretations改称为Abstracts,反应尤其强烈。普遍认为,这个词的含义与其应当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在翻译为其他语言时,非常困难。所以,大家建议改用Pronouncements(公告)一词,或者仍然采用现在的Interpretations一词。
第三,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国际会计准则原适用于工商。理事会在前言的修订稿中建议,将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非盈利活动,包括私营部门、公共部门以及政府部门所从事的所有非盈利活动。对于这一建议,大部分咨询委员都表示了赞同意见,但也有委员提出,非盈利活动固然与盈利活动有着许多类似的信息需求,但非盈利活动的性质、人们关注的重点、信息的成本与效益的衡量标准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异,所以不应当扩大国际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第四,关于备选方法。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采取了基准方法和备选方法的体制。即,对于某些会计问题,提出一套基准方法,同时允许采用备选方法。这次修订前言,理事会提出,有必要重新考虑提供备选方法的必要性。在这个问题上,咨询委员们存在不同意见。
我在发言中指出,从我国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看,国际会计准则提供备选方法有助于各国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各国国情的需要。提供备选方法尽管有其缺陷,但在国际会计协调的当前条件下,这样做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按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本国准则,提供了一定便利,应当保留这一做法。为弥补不可比问题,可以考虑要求采用备选方法的国家和企业作出补充披露。我们的这一建议,受到许多代表的拥护。
第五,关于字体。国际会计准则的编排体例经历过两次变化。最初是将会计准则正文与解释性内容分别成文。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项目中,改变了这一体例,将正文与解释性内容合而为一。但为了加以区别,正文用黑体字,解释用灰体字。这给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为此,理事会建议取消字体上的区别。讨论中,绝大多数委员都赞成理事会的建议,但也有委员认为,保留黑体和灰体两种字体的好处是,可以鼓励理事会对会计原则作更清楚的阐述。
第六,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立项。会上,理事会提出了包括27个备选项目的工作计划建议。其中涉及国别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过渡、工具、银行业、保险、企业合并以及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等。并将上述项目分为第一优先、次优先和研究项目三类。
对于国别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过渡,绝大多数委员都表示了赞同意见。因为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欧共体也已经决定从2005年开始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原准则转换为国际会计准则时,要不要追溯调整、如何进行追溯调整,需要妥善处理。对此,有委员指出,原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过渡时,固然要考虑会计信息的一贯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过多地强调采用追溯调整法。
对于保险会计准则,大家普遍认为,这个项目十分迫切。当然,这个准则比较复杂,需要时间,所以,虽然迫切,但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来自国际精算师协会的代表说,保险会计方面,各国的差异相当大,有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比如,资产是短期的,而负债却是长期的,对此,如何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委员认为,股权酬劳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如费用的确认、计量日等,目前没有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证券分析师协会代表说,这个项目之重要,不亚于收入准则。北欧代表以及德国代表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等着理事会拿主意。
有委员指出,对于会计准则来说,制定和执行同样重要。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得再好,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督执行,或者无法执行、没有条件执行,那也是白搭。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换国家以及中小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当关注以上国家和企业的需要,就相关问题制定国际会计准则。
巴西代表说,小企业的会计问题太重要了,现在将它作为研究项目,而不是优先项目,是不行的。搞中小企业会计准则,固然能够起到规范小企业会计实务的作用,同样重要的是,能够起到和培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作用。
我在发言中,赞成将国别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过渡、银行业、保险、企业合并作为第一优先项目;同时认为,资产减值准则很重要,但是现行的减值准则在许多技术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充分阐述,在实务中随意性较大,建议将减值项目的完善和修订作为第一优先项目。
针对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问题,我在发言中指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制转换国家,由于其市场发育、文化等因素,使得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障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当研究体制转换国家的特殊会计问题,如国有企业改制、公允价值的运用等。为此,建议理事会立项研究经济体制转换国家会计问题。这一建议得到俄罗斯、拉脱维亚、巴西、证券分析师协会等委员的支持。会后,IASB主席致函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项目,并就如何进行这个项目、着重研究哪些问题,征询我的意见。
第六,关于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这次会上,理事会提出,对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是新的理事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的完善,委员会普遍认为,为了实现国际会计协调,咨询委员会应当支持减少国际会计准则中的选择性。但也有委员指出,并不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有的选择性都会带来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备选方法都是必要的。北欧代表指出,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是必要的,是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革宗旨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国际会计准则的前后一贯性,也就是说,企业采用会计政策要注意一贯性,在制定和修订国际会计准则时,也应当注意一贯性,避免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必要的变动。高质量固然重要,但保持连续性也很重要。来自企业的一些委员表示,赞成尽快推进国际会计准则,并对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但是,改革本身也有对错,所以,在作出重要的政策改变时,一定要慎重,不能为改而改。
三、几点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咨询委员会会议,特别是通过会议期间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咨询委员的接触和沟通,对如何推进国际协调,以及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的新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一些体会,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第一,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应当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审时度势,制定对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和机制调整后,改变了世界各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力量对比,形成了英美等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主导地位。改组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家有4个席位,改组后,只有1名理事来自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南非。而且,包括来自南非的理事在内,新理事几乎都具有英美背景。因此,如何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构架下,发挥我们的作用,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第二,对于国际会计协调以及会计国际化的本质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国际会计协调的本质是利益问题。首先,协调的动力是经济利益。协调本身不是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搞国际会计协调,这是因为,通过协调,消除和减少各国会计差异,就可以提高国际市场的效率,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国家和地区的形象,降低资金成本。其次,朝哪个方向协调,也是一个利益问题。我们讲协调,是因为消除各国和地区间的会计差异是一个互动行为。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市场总希望将本国或地区的标准作为协调的基准。这将意味这些国家和地区不费任何力气,就可以坐收协调之利,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则必须花费大量的学习、培训成本,支付外国会计师服务费用和咨询费用。所以,我们既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国际会计协调的利益因素,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三,广泛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感到,应当更加全面、广泛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工作。包括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利用理事会会议的开放机制,参加会议;积极捐款,等等。
派人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工作也十分重要。我们以前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成功的。我们应当把派人去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做起来。用三五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对国际会计准则及其形成机制有深入了解的专家队伍,以推动我们的会计准则建设,同时,也在积极参与IASC的工作时,尽可能地施加我们的影响。
第四,加强国际联络和沟通。基于上述的同样原因,理事会16个委员中,亚洲国家目前只有日本一个委员。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亚洲国家怎么发挥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作用,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会议期间,我与日本、韩国代表进行了交流,大家感到亚洲国家应当加强沟通,提高我们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亚洲国家的情况和需求。可以考虑在亚洲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间建立一个联络机制。作为第一步,可以先在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建立联络会议制度,以协调对重大的国际会计问题的看法。
下一篇:企业会计人员创造价值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