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管理研究模式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关键词:管理研究 研究模式
研究表明,美国和欧洲之间管理研究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美、欧管理研究模式
关于研究方法,Kassem指出:作为理论学者的美国研究人员与商学院紧密联系,研究方法较微观,多关注行为,包括实验研究、调查、观察、长期跟踪研究和个案研究。而欧洲研究人员则是抽象的理论学者,与社会学系紧密联系,研究方法偏宏观,多关注结构,常用的方法是比较案例研究。
在比较研究中发现,美国研究方法经常被描述为规范的,研究人员主要对和检验因果关系的理论感兴趣,主要集中在演绎推理、定量研究和理论检验,实证研究定量化。相比之下,欧洲的研究偏定性,目的在于发展理论,追求独特研究方法:定性,少量案例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有研究表明,美国作者多在本国期刊上发表文章,常常引用本国文章,很少引用欧洲文章。而且,中书的引用不如欧洲文章多。作者合作的文章数量,美国也明显多于欧洲。Kurt Matzler,Birgit Renzl对美国和欧洲的管理研究模式通过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他们分析了2000至2001年美国和欧洲顶尖管理期刊,每一个区域选择四种期刊,共分析了1002篇,其中美国392篇、欧洲270篇、德语区340篇。
研究方法
理论与实证 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文章以实证研究为主。74.5%的文章具有实证特点,在欧洲期刊实证文章占的份额则比较低(66.7%)。德国管理期刊上大多数(58.8%)文章是纯理论性的。统计结果表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比较显著。实证研究中,定量研究在这三个区域占很大比例,在美国期刊中占到87.7%。欧洲期刊在研究方向上有些混乱,50.6%的实证文章是定量,49.4%是定性。德语区则在美国和欧洲之间,65.5%为定量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别显著。这些结果证实了美国研究主要是规范的,如演绎推理、理论检验、定量研究;欧洲的研究更显均衡,但比较独特,如定性、理论构建、案例深入研究。德语区管理研究似乎既不靠近美国也不接近欧洲,多数文章是理论性的,如果是实证研究则主要是定量。
目的 分析结果显示,理论评论在德国期刊(33.0%)中比欧洲(6.7%)和美国(6.0%)管理期刊更为普遍。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实证研究的目的。在德国期刊中,描述性文章占了大多数(52.9%),然而美国的实证工作则主要是假设检验(占88.4%)。欧洲的期刊看起来比较均衡。
数据收集方法 在这三个区域的定量研究中,文档数据和调查是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差异并不显著。而定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德语区案例研究占92.5%,欧洲占65.3%,美国管理期刊占55.6%。在欧洲期刊上的作者,看起来在收集数据方法上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德国研究人员做定性研究的时候主要依靠案例研究。
合作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期刊上合作非常普遍,只有21.9%的文章是独撰。在美国,一篇论文作者的平均人数是2.21,欧洲是1.81,德国期刊上是1.68。因此,德国管理研究合作最少,有49.2%的文章独撰。
在国际、国家和大学层次的合作因地理区域而有所不同。在欧洲特别是德语区,国际合作的文章远远少于美国。2000年,在国际期刊上仅仅出现5篇德国作者的文章(其中4篇是国际合作完成)。总的来说,在三个区域内,大部分合作是在国内和大学层次进行(占全部论文28.1%和27.3%)。德语区管理研究最高水平的合作是在大学层次(占所选文章的34.4%)。然而,在欧洲,大学和国家合作层次非常普遍(各占26.3% )。美国研究人员国家层次的合作文章占绝对优势(46.9%)。在德语区,国际合作文章仅占到全部文章的2.9%,而欧洲占12.6%,美国占19.9%。
我国管理研究模式
研究方法
我国管理研究方法多为思辨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根据1990~2000年国外入选SCI和SSCI的59种管理类期刊和国内管理学44种核心期刊进行文献检索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按管理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宏观管理与政策领域进行划分,我国使用思辨方法研究的论文数量,分别是国外同类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的2倍、2.25倍和2.47倍。实证研究的论文数量,分别是国外同类研究领域论文数量的0.7倍、0.57倍和0.52倍。这充分表明,我国管理研究的论文多数采用思辨研究,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忽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缺乏用真实案例与实际数据资料证实研究者的观点和结论。我国在管理科学研究方法问题上的最大误区就是以为管理研究只能用定性的、思辩性的、性的方法进行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强调管研究的定量化与实证化。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学的定量研究往往较强调结果分析的量化程度,而对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手段、研究设计、研究程序等环节的重视程度则相对不够,目前还存在研究手段单一、研究效率低下、数据收集程序不严谨、统计方法误用、忽视对研究情景的控制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总体质量。
我国管理研究的定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是文档数据和调查,而调查多为问卷调查,定性研究中数据收集方法多为文档数据。
合作方法
关于我国管理研究的合作问题,有学者进行了统计分析。选择了17种重要期刊中的11种,统计1339篇,发现:管理研究的合作度为2.19,平均合著率为75.3%,以两人合著为主是每一期刊的共同特点,占全部论文比例的40.9%。三人合著也是通常采用的合作模式,为27.4%。管理科学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同单位人员的合作,其比例达75%左右。国际合作论文仅有8篇,占0.7%。
管理研究模式的比较分析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美国管理研究最强调实证,几乎都是定量化,成为世界管理研究的主流。欧洲管理研究的实证程度比美国要弱一些,但相对比较均衡。相比之下,我国管理研究实证较少,多数为思辨研究。总体偏定性研究,定量化程度远远不够。国内管理科学实证研究方面薄弱,不单单与管理研究者的研究偏好有关,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内研究数据和相关资料较难获得。我国管理研究多使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个案研究和文档研究等方法。非常缺乏实验研究、长期跟踪研究。多数研究因为种种条件限制,研究周期偏短,无法通过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多使用二手资料。
美国管理研究比较微观,往往关注人的行为甚至心理,而我国管理研究则不像美国管理研究那么细致、深入。有些和欧洲管理研究类似,研究偏宏观。此外,美国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演绎推理、定量研究和理论检验,实证工作绝大多数是假设检验。欧洲则比较均衡。我国管理研究注重引进国外的管理理论,对其进行检验,非常缺乏原创性的管理理论。应用性的文章偏多,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则相对薄弱。
从管理研究合作来看,我国管理研究的合作比例比较高(稍低于美国,高于欧洲),也是以两人合作为主,而且基本集中于同一单位。这也许是因为同一单位人员便于沟通,熟悉彼此的研究领域所致。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合作是在国内和大学水平进行。美国以国家层次的合作为主,欧洲以国家和大学层次为主。国际层次合作以美国最为普遍,占19.9%,而我国仅为0.7%,相差非常悬殊。这表明,我国管理研究国际性的合作非常有限,这也许是我国管理研究水平较低,无法在同一水平上进行国际合作,也可能和作者的写作水平以及缺乏和国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有关。
:
1.郭菊娥,席酉民.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
2.马庆国. 管理科学研究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J].管理世界,2002.(8)
3.徐世勇. 社会科学的三种研究范式及其对我国管理研究的启示[J].中州学刊, 2005(3)
上一篇:中小企业如何发掘奥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