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责任会计体系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1
关键词 责任会计体系 责任中心
1 构建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的企业,其目的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使企业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自我约束能力的经济实体,并对资本运营和资产运作负责。而责任会计正好适应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这种需要,将企业经济责任与会计的职能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划分责任单位,将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按责任归属落实到内部各责任单位,并按确定的责任指标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开展人本管理,做到经济责任、经济权利、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相结合,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控制企业的资金占用和成本费用耗费,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构建责任会计体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
同时,我国企业的责任会计经历了班组核算、分级核算、内部核算责任制、目标成本管理、模拟市场核算和成本否决等发展阶段,为构建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使得构建责任会计体系不仅成为必要,也有了可能。
2 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原则
(1)目标一致原则。责任会计是分权经营的产物,坚持目标一致的原则,就是指企业把一部分经营决策权下放给各责任中心,应当注意防止各责任中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偏离企业总体目标而各行其是,保证企业上下目标成为一个整体,使分权经营组织形式保持高效率。
(2)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在责任会计中,要为每个责任中心明确规定其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相应的权利,同时为每个责任中心制定业绩与成果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一方面充分调动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企业总体利益的实现与提高。
(3)可控制原则。责任会计主要是以责任中心经济责任为对象,核算其责任成本。而各责任中心发生的成本有的是其能够控制的,有的则是不能控制的。因此,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考核评价时,只能考核其可控的责任,不能考核其不可控的责任。否则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从而也就无法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所以,构建责任会计体系必须遵从可控制原则。
(4)反馈性原则。在责任会计中,要求各责任预算的执行要有一套健全的跟踪系统和反馈系统,进行过程控制,及时、准确、可靠地反馈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使各责任中心不仅能保持良好完善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能通过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分析,控制和调节他们的经济活动,以保证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5)激励原则。激励原则是责任会计的重要理论基础,激发企业内部各责任者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责任会计的目标之一。因此所确立的目标或预算以及各项奖惩措施,都应有效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励全体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
(6)人本管理原则。责任会计是在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本质上是一种“人本管理”。责任会计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责任指标和适当的奖惩标准,注意从物质和精神多方面激励,对员工按奖惩标准进行奖惩,既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又满足人的高层次需要。
3 责任体系的构建
(1)建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指根据其管理权限承担一定责任,并能反映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建立责任中心是责任会计体系构建的第一步,也是其基础,必须根据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划分不同层次的责任单位,建立责任中心,并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和管理范围划清责任范围,组织单独核算,同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以保证责任中心承担责任的合理性、性和可行性,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各责任中心在其职责范围内,恪尽职守,努力工作,由工作绩效来评定奖惩。基于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责任中心一般可区分为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三大类。
(2)编制责任预算。建立责任中心,实质上是对企业整体目标按照责任权限和责任范围进行责任分割。而这种分割需通过制定一系列指标来确定,责任预算就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按照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及可控制内容编制的责任计划,将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数量化,并以此作为责任中心努力的目标和对其进行考核的依据。应当注意的是,企业编制责任预算时应考虑市场因素,只有建立在市场因素上的预算才能使企业的成本利润指标有竞争力。
(3)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内部转移价格是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时计价结算的依据,也是责任会计核算的基础。我国企业以前实施责任会计时往往采用企业内部制定的内部计划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相差很大,不能如实反映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也无法反映出责任中心的实际支出水平。这样不利于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发挥,不能诱导他们以挖掘内部潜力去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多创收益。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企业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成为一种必须。内部转移价格以市场价格为主,一方面市场价格可以及时取得,能客观公允地反映责任中心的获利与竞争能力,促进责任中心改善经营管理,以获取更多利润;另一方面也促使责任中心更加贴近市场,直接参与竞争,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
(4)进行责任控制。责任控制是对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执行过程加以约束和进行调控,对编制责任预算产生的差异予以纠正。企业要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控制体系,这种体系既包括企业对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控制,又要包括各责任中心对本中心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5)进行责任核算。责任核算的重点是通过对责任中心工作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核算,进一步揭示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以及成本的节约与超支与哪些责任实体的工作质量有关,把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落实在科学管理上。
(6)进行责任考核。在责任会计体系中,应对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通过责任考核,可以区分责任中心责任和企业责任,区分责任中心的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真正落实经济责任制。通过考核,经验、发现问题,制订措施以消除责任实施与责任预算之间所产生的差异。同时对责任中心的责任者给予一定的激励或适当的制约,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以上六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必须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从而使责任会计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1 余绪缨.管理会计[M].北京:财政经济出 版社,1999
2 徐鸣,陈宏伟.管理会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下一篇: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