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变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肖文 时间:2010-07-01
摘 要 分析了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财务内容、财务评价、财务主体以及财务环境等方面探讨了财务在新时代发生的变革,论证为应对财务在新经济时代的变革,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会计控制与企业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治理结构 财务 变革 内部控制

1 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的关系
  企业治理结构是规范企业各利益团体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协调有关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控制受控关系,并通过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体系的建立促使经营管理人员提高决策、管理与经营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监控不到位、决策失误、运营不力而招致的损失。所以,从内容上看,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关注下列两大问题:一是合理的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安排。合理安排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目的是促使整个企业协调运行,并试图解决管理方的管理能力问题;二是合理的利益与监控机制的建立。该机制有效化的基本表现应是能够合理协调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能够督导相应各方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合力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企业治理结构,往往要受文化、及人们对企业有关各方地位认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由此,就产生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分类标志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分类,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治理结构,都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如何处理好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和经营层的管理能力问题。无论哪个问题都与企业的财务密切相关。实际上企业治理结构将涉及到两个层次的财务问题:一是财务制度安排问题,一是具体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是通过财务人员对企业资本的合理运作与配置,解决如何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问题,它为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利益分配奠定基础。财务的制度安排就是企业财务治理,它既包括企业财务决策权、财务监督权及财务运行权的划分与配置,也包括对涉及企业财务行为的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关注。企业治理结构是否有效,评价的关键在于看它是否有一套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增长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企业财务目标,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之相适应。在私有财产制度下,所有者可以在自由使用自己财产的同时,独自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股东作为风险承担者理应治理公司,因为股东投资的目的是获取利润,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也理应是利润最大化。
   在共同经济利益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利益主体企业,其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按照企业理论,企业组织实质上是协作生产,代表一组合同关系,通过合同关系,实现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在任何合作组织和协作群组织中,只要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是,各经济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却要受到其他经济利益主体的制约,不能无限度地任意扩展而侵犯其它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否则,合约所约定的条款就会遭到破坏,企业就会重新组合,签订新的合约,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利益主体。如何避免合约的非合理终止,影响多数经济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一种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治理结构就是一组联结并规范企业内部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相互权力和利益;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要旨在于恰当处理不同权利全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权利主体之间的合约合理安排,说明权利主体之间具有一种相关利益;相关利益是在一个企业中的利益关系或份额,相关利益也是一种权利要求,只不过这种要求是权利主体之间彼此制约的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一个以资本为纽带,以平等的主体产权为前提,由利益相关者以签订合约方式而组建的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确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深化企业本质认识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公司共同治理的目标要求。
2 新时代财务的变革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与此相适应,企业治理结构也必然跟随这种变革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变化、竞争和客户需求三大要素为特征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变化不断增加和加快,带来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二是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带来利益细分、价值链延长;三是客户的要求不断提高:表现在质量、时间、成本、效益、竞争力等方面,挑战性不断提高;四是系统的复杂性不断提高,表现在技术、行业、组织、环境、方法、人等多个方面。以后的较长一个时期又被称为新经济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系列变革,主要表现在:
  (1)财务主体发生了变革。传统经济模式下财务主体通常以企业边界为限,企业实体成为财务主体的直接表现。新经济时代,技术的迅猛,尤其是商务的发展与普及,企业在改变了传统交易方式的同时,使企业边界变得模糊,甚至不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仅仅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利益相关者的意识中。在新经济时代,经营者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企业,科技、信息、知识成为企业的主要资产,知识资本的投资者与物质资本的投资者共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因此,财务主体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也不再仅仅是通常所讲的投资者,知识资本所有者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财务主体。
  (2) 财务中心发生了转移。在新经济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和财务的发展与应用,财务走向集中式管理,这不仅实现了财务信息的实时动态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财务人员更多地参与管理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将由数据加工转向协助企业制订和执行战略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即从价值角度对企业资源所进行的优化配置。例如,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对财务信息的全面集成,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采购、制造、物流、销售等业务部门的经营管理人员,指导、建议和支持各业务部门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调处理,优化企业的业务组合和资产结构。
  (3) 财务内容和财务评价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在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以及收益分配方面,都产生了与新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要面对传统的物资资本,同时需要面对新兴的“知识资本”,而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收益分配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4) 财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和网络财务的推广,企业的财务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它所在的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而是受到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改变、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波动都将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在网络财务的环境下,企业财务活动在空间上可实现远程处理(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在时间上可实现在线管理(如在线资金调度、在线财务控制),还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即时生成动态报表,这些都大大地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对财务变革
  公司治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的分配和制衡问题。它几乎是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产生。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企业普遍采用股份公司形式,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股东、债权人和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从关切自身利益出发必然关心企业的会计工作是否贯彻公认会计原则,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是否真实可靠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权益人的财产是否有保障等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内部控制在制约经理层违规方面的特殊作用,这就迫使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到位给予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迫使企业必须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进步和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治理机制和内控机制看,在独资企业中由于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完全一致,故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为保护业主资产安全而设置的内部牵制措施。在合伙制企业,如果把数量有限的合伙人看成一个整体,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也是统一的,因此也存在共有产权问题。只有当公司制企业出现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离,随之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才由此而生。从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看,每一次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演进都无不体现了公司治理问题对内部控制的推动和要求。自从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的目标就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查错纠弊扩大到促进企业贯彻经营方针以及提高经营效率上。内部控制目标的扩大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要求。
  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与真实,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控制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并针对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从注重事后控制转向重点关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二是建立并执行严格的授权控制制度,通过制定各种作业程序和管理办法,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 三是建立一套基于网络环境的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监控与操作分离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系统环境管理和控制、机病毒与消除等各个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制度保证。

1 张佳春等.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十大发展趋势[J].上海会计,2002(11)
2 高程德. 现代公司理论[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徐政旦,朱荣恩,徐建新. 内部控制论[M]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4 刘宗柳,陈汉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