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贾银芳 刘国武 时间:2010-07-01
摘 要 随着的,中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但融资难成为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选择

  俗话说:“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同样的,资金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在资本资源稀缺的今天,企业仅靠现行的市场配置功能被动的获取资本资源已难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企业之间争夺资本资源实际上已形成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半壁江山,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和大企业相比仍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着各种难题,其中最普遍、影响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难,融资难成为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1 “就地取材,挖掘身边宝藏”——内源融资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说来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由于内源融资是企业内部挖潜,是对企业原有闲置资产的利用,并不涉及企业资金所有权、控制权的变更和转移,所以企业不必对外付出任何代价,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也不需要还本付息,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融资方式。在取得成本相当高的今天,利用内源融资对中小企业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由于内源融资一般不涉及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国家规定限制较少,一般不需要办理复杂的审批手续,中小企业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地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
2 “四两拨千斤”——银行借款融资
   由于我国体系中资本市场相对于资金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多层次的、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从现行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上看对中小企业不利,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渠道获得资金,其融资的主要渠道几乎就是从银行取得借款。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流动资金90%来自银行借款,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资金几乎全部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银行借款就成了中小企业融资不可缺少的主要渠道。
  银行借款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其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筹资速度快。银行借款与发行证券相比,一般所需时间较短,企业可以迅速获得所需资本;②筹资成本低。利用银行借款融资,利息可在税前支付,故可减少企业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因此比股票筹资的成本低;与债券融资相比,银行借款的利率通常低于债券利率,而且筹资的取得成本较低;③借款弹性好。企业与银行可以直接接触,可通过直接商议来确定借款的时间、数量和利息。在借款期间,如企业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借款到期后,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④便于利用财务杠杆效应。由于银行借款的利率一般是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这就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创造了条件,当企业的资本报酬率超过了贷款利率时,会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报酬率。
   但中小企业在利用银行借款筹资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①财务风险高。银行借款有固定的还本付息期限,企业到期必须足额支付。在中小企业经营不景气时,这种情况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困难,甚至导致破产;②借款难。目前的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扶持多流于口号、形式,一直就说的多、做的少,金融扶持不到位,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③担保难。中小企业由于产存量小,拿不出有效资产担保,银行限于自身规避风险的要求,即使看到某些中小企业资质好,还贷有保证,但因为没有足够的担保,也无法提供信贷支持。
   因此,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必须改进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从密切银企关系、强化经营素质、杜绝造假现象、寻求有效担保、树立良好信誉等方面练好“内功”,用实际行动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3 “自主高效捷径”———直接融资
  在不少中小企业借款难的境界下,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无疑是中小企业融资一个较好的选择:①债券融资。对于一些资信较好、发展稳定的中小企业而言,可用私募的方式向特定的投资者,如风险投资基金发行债券,也可以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目前,人民银行对企业发行债券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审批制度。为充分拓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应转变这一管理机制,转向只要发行主体资本结构健全、具备偿还能力、财务信息披露充分,就可以登记发行债券;②股权融资。常规的主板市场之外设立独立的第二板市场,是发达国家发展创业投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通行做法。我国也正在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筹备设立国内创业板市场。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或地方证券市场,不失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又一新手段。
4 “借鸡生蛋,孵蛋成鸡”———融资租赁筹资
  融资租赁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由于它具有以“融物”代替“融资”、缓解债务负担、优化财务结构、推动技术进步等多项功能,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因而受到许多企业的青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对于资金匮缺,购买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具有独特的优势:
  (1)融资租赁是创业者的“五谷杂粮”,是实现企业迅速的助推器。首先,从表面上看,融资租赁融来的是硬邦邦的设备,而不是白花花的银子,因此与银行贷款的“大米饭”、风险投资的“维生素”相比,只能算是“五谷杂粮”,但对于处在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 在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风险投资青睐的境况下,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先取得设备,先开张,尽快投产,可以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其次,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融资还可减少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这是因为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为资产使用年限的75%,不会像自己购买设备那样整个期间都承担风险,而且多数租赁协议都规定由出租人承担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企业可以永远“尝鲜”。由此可见,融资租赁这种“五谷杂粮”有时候也能解决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温饱”问题。
  (2)融资租赁是医治企业“成长烦恼”的良方,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具体表现在:第一,融资租赁可加大中小企业的现金流。融资租赁的租金,乍一看比银行的贷款利息要高。但因为融资租赁是组合服务,租金中包含了项目评估和设备选型等前期工作以及设备采购与服务上所产生的费用,如果把这些费用都在内,则银行贷款的费用要高于融资租赁的费用。除此之外,租赁项目还可以享受加速折旧、延迟纳税等实惠,可见从资金整体成本上看,融资租赁要合算得多;第二,融资租赁可优化企业资产结构。对于一些已经营一段时期,资产大量固化、沉淀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出售回租”的方法来优化资产结构。具体做法是,由企业将原来归自己所有的资产按双方约定的价格出售给租赁公司,然后再以租赁的形式从租赁公司原封不动地租回资产的使用权,使原有资产变现,企业只是按期支付租金。企业通过这种“回租”,在不影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进行的情况下,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中小企业可运用这些现金资产进行还债、再投资、资产重组或增加流动资金等多方面的用途,这对于盘活存置资产,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5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风险融资
  顾名思义,风险投资应该是具有风险性的投资,其实不然,风险投资在现实中是指以融资为首的投资与融资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融资中有投资,投资中又有融资,没有一定的投资目标或投资方向很难融得资金,很多时候,投资方向的选定是能否融到资金的关键,同样,投资中又有融资。投资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第二轮或第三轮的融资,融资和投资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便是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
  风险投资是一种很昂贵的资金来源。但对于新兴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来说,它也许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资金来源。风险投资机制与银行贷款机制的差别在于:①银行贷款以流动性为本,而风险投资却以不流动性为特征,在相对不流动中寻求增长;②银行贷款讲求安全性,回避风险;而风险投资却偏爱高风险的项目,追逐高风险后隐藏的高收益,志在管理风险、驾驭风险;③银行贷款着眼于企业的现状、企业目前的资金周转和偿还能力,而风险投资放眼于未来,企业未来的收益和高速度增长潜力;④银行贷款考核的是实物指标,是以货币计量的,而风险投资考核的是被投资企业的管理队伍,是否具有管理水平和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的素质,考核的是高科技的未来市场,这些都是难以货币计量的;⑤银行贷款需要抵押、担保,其一般投资方向是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企业,而风险投资不需要担保、抵押,它主要是投资到新兴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企业和项目。
6 “应急小金库”———典当融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时期的典当行开始逐步成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渠道。在不少地方,中小企业已逐渐上升为典当行的主要客户群。典当行收取的费用高于银行,一般收取月4.5‰的综合费率及一定的利息;其抵押期限也比银行短,一般在10天到3个月左右,最长不超过6个月。典当融资之所以能博得中小企业的“芳心”,关键在于其特有的优势,手续简便、快捷、省力,能够迅速及时地解决当户的资金需求;经营产品灵活机动;期限短、周转快;另外,由于是实物质押、抵押,不涉及信用,这几点都十分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因此,典当行凭借自身优势,以“专业融资,特色理财”为鲜明特征,正在由一个市场拾遗补缺者成为银行的市场竞争者,被人们称为“应急小金库”。

1 贾银芳.融资租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J].评论,2004(11)
2 全国专业技术资格用书.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刘百宁.中小企业融资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刘曼红主编.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