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用于配方的微机管理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杨小平 徐惠芳 肖才源 叶世登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用于配方的微机管理,重在其功能设置和实用性。方法:针对使用定量包装饮片配方的特点与弊端,微机源程序设置审方核对、标定区位、确定流程、规定配伍等功能,并提供“中药处方调配清单”(或称“配方清单”)。结果:程序功能设置符合使用定量包装饮片配方的实际要求:能规范操作避免差错,有利核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配方速率;其“配方清单”为配方人员提供了操作指南。结论:上述源程序的运用,能彰显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用于配方的特点,减少弊端,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关键词】  饮片定量包装 配方微机管理 处方调配清单

    所谓中药饮片定量包装(习称“小包装”饮片),系指将中药饮片按设定的剂量(品规)“各包”。旨在变“戥药”配方为“数包”配方[1]。此举已在国内逐渐推行,且被医患双方认可,但未见对此种配方方法实施微机管理的报道。本文将对我院用“小包装”饮片配方实施微机管理的编程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为便于阐述,现抽取一张中药处方及该处方的“配方清单”,列示如下。

    上列处方的“配方清单”:

    1  关于序号与区位

    1.1  配方清单列示的最大序号为14,即是处方的药味数。但清单的药品排序与处方的药序不同,比各枳实处方中排在第十位,而清单排序为2。原因是中医拟方按君、臣、佐、使,随证加减施药,其处方药序不可能与药房“斗谱”一致,如按方中药序配方,势必导致重复往返,来回找药。而清单的药序与“斗谱”一致,按此药序配方,即可顺流不逆。

    1.2  所谓区位是指每味饮片所在的“药斗”的位置(即“斗谱”)。用4个数字表示:首位数表示该饮片在第几号药柜,第二位数表示在该药柜第几层,第三、四位数表示在该层第几列(即第几个药斗中)。如:当归的区位“2405”,表示当归在第2号药柜的第4层第5个药斗中。如此标定可使配方员准确走位,伸手即得,无须记忆与搜索“斗谱”。

    2  关于剂量与配伍

    2.1  清单所列各药的剂量与处方严格一致,但由于处方剂量复杂多样,而本院各种“小包装”饮片只设有三个品规(即三种装量,分别用A、B、C表示)[1],且每种饮片的三个品规又因药而异,装量有别。如:川芎的三个品规是6g(A)、8g(B)、10g(C),而石膏的三个品规是10g(A)、15g(B)、30g(C)。配方时,如果某种饮片的处方剂量系该品规所设品规之一,则直接选用;若非如此,则选用各种品规进行组合。如地黄的处方剂量20g,该饮片的三个品规是10g(A)、12g(B)、15g(C),故“配伍”项下明示“AA”,即取2个“A包”配方即得。此外,为便于识别,本院对各饮片所设定的三个品规采用色标管理,统一为:A(绿色,即用绿色小药袋包装)、B(兰色)、C(橙色),配方员按“配伍”项下的标定,取对应颜色的“小包装”饮片配方即可。

    2.2  前已述及,中药处方剂量复杂多样,绝非每种饮片所定的三个品规及其不同组合就可满足;加上本院并不限定中医拟定的各药剂量;还规定:每组合成一种剂量,其用包数不得超过2包,以降低成本,控制药价,减轻患者负担。因此,“一品三规”可满足九种剂量的配方(A、B、C、AA、BB、CC、AB、AC、BC)。由此可见,各种饮片的品规设定必须依据中药处方中各饮片的常用剂量及其使用的频率而定[1],且应在源程序中设置跟踪监测功能,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调整原定的品规。

    2.3  根据有关规定[2],中药配方,每剂药的称量误差允许≤±5%(注意:是每剂药而不是每味药)。而饮片处方多为复方,通常一付药在100g以上,即使几味药的称量有一定误差,只要其总量误差≤±5%则符合规定。据此,本院规定允许用于配方的某种“小包装”饮片的含药量与处方拟定的该药剂量有±1g的误差(毒剧药除外),但每剂药的总量误差仍应控制在±5%以内,其控制方法已在源程序中设定。

      综上,按“一品三规”定量包装的每种饮片就能满足27种处方剂量的配方需要,这就导致处方中某种饮片其剂量可能有多种配伍方法。比如川芎的处方剂量15g,该药的三个品规是6g(A)、8g(B)、10g(C),配伍可选择:BB、AC、AB三种。

      有鉴如此,为规范操作,统一配伍,避免配方人员自行设定,各行其是,我们将27种“配伍量”分类

    排序如下。单包准量:A、B、C→2包准量:AA、BB、CC、AB、BC、AC→单包+1g:A+1、B+1、C+1→单包-1g:A-1、B-1、C-1→2包+1g:AA+1、BB+1、CC+1、AB+1、BC+1、AC+1→2包-1g:AA-1、BB-1、CC-1、AB-1、BC-1、AC-1。当处方划价输入药品编码[3]与剂量后,源程序即依据处方剂量,从该序列中择定排序最靠前的“配伍量”,并在配方清单“配伍”项下标定。处方中药品全部输机后,源程序将计定因使用±1g代用时,是否会导致总量误差超过±5%范围。以上详见所附: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用于配方的微机管理系统源程序流程图。

    3  审方与核对

    3.1  整方输入微机后,如出现:“反、畏禁忌”或因使用代用剂量导致整剂药量误差>±5%的情况,则微机给予提示;如方中某种饮片不能用“小包装”饮片配方,则在配方清单“配伍”项下用“X”标示,提示配方人员“临方处理”。

    3.2  因中药饮片普遍“一药多名”,故本院规定:配方清单所列药名必须与印制在“小包装”药袋上的品名一致,且一律使用药典标准名称。如出现某种饮片的处方用名非规定用名,则由源程序予以校正,以利发药核对,避免患者误解。比如处方用名“生地”,配方清单则为“地黄”。

    3.3  配方清单上标示了每剂药的“小包数”。核对时,先数先剂药的包数,再取其中一剂药逐味核对,一旦出现单剂药包数与“小包数”不一致,则配方有误,此举有利于提高核对发药的效率与准确性。

    3.4  配方清单一式二份,一张交患者存查。这样患者也可按配方清单自行核对,明白消费,服药放心,提高其对中药配方的信任度。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定量包装用于配方的微机管理系统应设置审方核对、标定区位、确定流程、规定配伍等功能,以利规范操作、统一配伍、避免差错、方便核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配方速率,并出具“配方清单”,为配方人员提供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