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62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活血;祛瘀;补气;补阳还五汤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控制血脂于正常范围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001—2004年,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加洛伐他汀胶囊高脂血症32例,并与单纯应用洛伐他汀胶囊治疗6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8年公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及《血脂异常防治建议》[2]中有关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拟定。凡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停用其他治疗高血脂的药物,经饮食宣教2~4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5.95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 mmol/L,女性≤1.16 mmol/L,并排除严重心、肝、肾损害者纳入本观察。
1.2 一般资料
全部108例均为2001-09—2004-03本院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20~69岁,平均41.3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25个月。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0~68岁,平均42.1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23个月。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洛伐他汀胶囊(上海通用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27)1粒(20 mg),每日1次,晚餐后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120 g,当归20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药10 g,地龙10 g,三棱10 g,莪术10 g,水蛭3 g。每日1剂,水煎取浓汁约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以3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近期疗效,并在停药3个月后统计远期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相关疗效标准拟定。显效:TC下降>20%或TG下降>40%,或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C下降10%~20%或TG下降20%~40%,或HDL-C上升0.11~0.26 mmol/L;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2 结 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近期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1可见,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远期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2组远期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2可见,停药3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属中医学湿阻、痰湿、眩晕、中风等范畴,多与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乃因正气亏损,血行失畅所致,因此益气活血通络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关键。故选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专为气虚血瘀而设的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注重益气通络活血。方中生黄芪补气以推动血行;红花、川芎、当归、赤芍药、桃仁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三棱、莪术、水蛭活血化瘀,入血分而不伤血。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当归具有改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紊乱作用[3]。水蛭所含之水蛭素、抗血栓素能抗凝并促进局部循环[4]。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能,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本观察表明,中西药并用,切中病机,能收到比单用西药治疗更好的疗效,且中药降脂药效持久,无肝及肾功能损害等毒副作用。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1998:86-88
[2]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7,25(3):169-172
[3]王海燕,李惊子,潘缉圣,等. 中药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代谢紊乱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542-552
[4]臧?堂,吴克强.中药古今应用指导[M].广州:广东技术出版社,199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