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李萍 冯世军 马敬 王雪燕 闫华 

【关键词】  甘草酸;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迁延,颇为顽固。2005-02—2007-04,我科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配合派瑞松乳膏、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掌跖脓疱病55例,并与单纯派瑞松乳膏、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4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 

  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掌跖脓疱病的诊断标准[1]。皮损处真菌镜检阴性,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除外妊娠哺乳期妇女及患有严重内脏疾病及不合作者(不能坚持本治疗方案或中断治疗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99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抽签法),治疗组55例,男17例,女38例;年龄35~64岁,平均45.85岁;病程0.5~9年。对照组44例,男13例,女31例;年龄36~65岁,平均47.09岁;病程0.6~10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 海南益尔药业株式会社分包装 ;进口药品注册证号: BH20030184;分包装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40060;批号:06082)75 mg,日3次口服;派瑞松乳膏外用,日2次;0.1%维A酸乳膏外用,每晚1次。

  1.3.2  对照组 

  派瑞松乳膏外用,日2次;0.1%维A酸乳膏外用,每晚1次。

  1.3.3  疗程 

  2组均连续治疗8周,停药后判断疗效。治疗期间不合用任何其它影响疗效的药物。

  1.4  观察项目及方法

  1.4.1  观察项目 

  于治疗第14、28、42、56日分别对红斑面积、瘙痒程度、脓疱数目等进行判断。由专门医师负责,每次复诊按同一标准评分并治疗指数,以治疗指数作为疗效判断依据。

  1.4.2  病情严重程度评分 

  按照银屑病PASI评分[2]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按0~3级程度进行评分。0=无皮损、无瘙痒、无鳞屑;1=轻度,红斑总面积<20 cm2、少许鳞屑、脓疱少于10个、轻度瘙痒可忍受,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睡眠;2=中度,红斑总面积20~40 cm2,较多鳞屑、脓疱11~20个,瘙痒有时不能忍受,时而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3=重度,红斑总面积≥40 cm2、大量鳞屑、脓疱20个,瘙痒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

  1.5  疗效判定标准[2] 

  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指数为100%;显效:症状体征消退≥60%,治疗指数为60%~99%;有效:症状体征消退≥30%,治疗指数为30%~59%;无效:症状体征消退<30%,治疗指数<30%。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治疗56日后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除1例患者用药后感觉乏力、轻度头晕,未做任何处理,余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2.3  随访 

  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治疗组中31例痊愈者有1例复发,显效和有效病例停药后,各有2例复发,但再用该药仍有疗效。

  3  讨  论

    掌跖脓疱病是发生在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Camp关于“脓疱型银屑病”最新分类中,把掌跖脓疱病归属于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3]。好发年龄在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上以红斑基础上反复发生深在无菌性小脓疱,伴有角化、脱屑、中度或严重瘙痒为特征。临床治疗掌跖脓疱病常用的药物有雷公藤、氨甲喋呤及第一、二代维甲酸等[4]。但不良反应较大,疗效不理想。
    复方甘草酸苷的成分为甘草酸一铵、甘氨酸及 L- 半胱氨酸,其主要成分甘草酸一铵系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该药在化学结构上与醛固酮的类固醇环相似,对肝脏类固醇代谢还原酶有很强的亲和性,故可阻碍考的松和醛固酮的灭活,从而发挥类固醇激素样作用[5]。甘草酸一铵具有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抗病毒及增强杀伤细胞活性的作用,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使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症介质产生减少,且复方甘草酸苷对补体经典途径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补体活性,并能稳定细胞膜[6]。复方甘草酸苷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但无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物活性,因此该药诱发低钾、水钠潴留等假性醛固酮增高症的可能性比强力宁等第一、第二代产品低得多。 本观察结果显示,在一般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药物与不加用组比较,其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不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药物组,说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确切,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应用简便,值得临床选用。因为复方甘草酸苷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所以对于伴发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极为有利。

【】
    [1]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174

  [2]Fredriksson Psoriasis-oral therapy with a new rethinoid[J].Dermatologica,1978,157(4):238-244

  [3]王刚,高天文,刘玉峰.脓疱性银屑病分类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3):184-185

  [4]杨国亮,王侠生.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84-585

  [5]Kumada h.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with glycyrrhizin in [stronger neo-minophagen C(SNMC) for preventing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Oncology,2002,62 Suppl:94-100

  [6]Kroes BH, Beukelman CJ,Vanden Berg AJ,et al.Inhibition of human complement by beta-glycyrrhetimic acid[J].Immunology,1997,90(1),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