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关久利 李英洁 张宝田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合针刺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21例、针刺组22例及运动合针刺治疗组23例3组,3组治疗用药基本相同,均早期分别介入运动疗法、针刺治疗及运动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用Fugl-Meyer量表、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30日后3组各量表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合针刺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值优于运动组及针刺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运动合针刺治疗能明显提高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急性病;脑梗塞;运动疗法;针刺疗法

  Investigation of combination of exercis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therapy 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exercis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therapy on limbs function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66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exercise therapy group, acupuncture-therapy group and integrated exercis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therapy group. Patients in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by exercise therapy, acupuncture-therapy, integrated exercis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therapy  and routine,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of MBI indexes and score of Fugl-Meyer measuring scal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re were notable differences on score from measuring scal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ree groups (P<0.01) in 30 days. Scores from measuring scale in integrated exercis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therapy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exercise therapy group and acupuncture-therapy group (P<0.01).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exercis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therapy can obviously enhance and improve recovery of limbs function.
   
  【Key words】  Acute disease; Cerebral infarction; Exercise therapy; Acupuncture-therapy

  对于急性脑梗死如何早期采用正规系统的治疗,降低脑梗死病死率和致残率,一直是医学界热炒的焦点。2006-01—2007-01,我院对66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21例、针刺治疗组22例及运动合针刺治疗组23例3组,均早期分别介入运动疗法、针刺治疗及运动合针刺治疗,以探讨运动疗法合针刺治疗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

  1.2  一般资料  入选66例均为首次发病,且病程在1~7日内,随机分为运动组、针刺治疗组及运动合针刺治疗组。运动疗法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1±10)岁;合并糖尿病7例;经Brunnstrom肢体功能评定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8例。针刺治疗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9±9)岁;合并糖尿病9例;Brunnstrom肢体功能评定Ⅰ级7例,Ⅱ级6例,Ⅲ级9例。运动合针刺治疗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8)岁;合并糖尿病8例;Brunnstrom肢体功能评定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9例。3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偏瘫功能分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3组病例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药物治疗,并对出现的合并症给予相应治疗。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48 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1.3.1  运动疗法组  予运动疗法,包括心理支持、体位控制、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抗痉挛、随意性改善训练、肢体耐力训练、坐位和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拐杖使用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每次45 min,每日1次,同时注意家属指导,以配合治疗。

  1.3.2  针刺治疗组  予针刺疗法。上肢取极泉、肩骨羽人彡、尺泽、曲池、内关、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风市、足三里、悬钟、三阴交。阴虚风动加双侧太溪、复溜;气虚血瘀加双侧太冲、风池;舌强、失语加廉泉、哑门;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每次视病情取一侧6~8穴,进针后用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3~5日后继续下1个疗程。

  1.3.3  运动合针刺治疗组  采用运动疗法与针刺疗法合用。方法同1.3.1和1.3.2。

  1.4  运动功能评价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①简式Fugl-Meyer偏瘫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②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评分。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日,由同一位康复师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3组前后Fugl-Meyer评分及MB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3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及MBI指数评分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运动合针刺治疗组比较,△P<0.01   

  由表1可见,3组治疗前Fugl-Meyer功能评定及MBI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日后各项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合针刺治疗组评分值更优于其他2组(P<0.01);运动组与针刺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的可塑和功能重组是神经康复包括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机制[2]。以运动合针刺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诱导来自皮肤及关节深、浅感受器的大量信息的传入及大脑中枢的大量运动冲动信息的传出性活动,因此能促进大脑皮层的重组,最终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本观察结果提示,治疗30日后3组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改善均较明显,说明早期康复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早期床旁的康复如患肢的保护、被动活动等,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很容易掌握,也非常有效。本研究运动疗法合针刺治疗组各项指标的评分值更优于其他2组(P<0.01),说明急性脑梗死早期介入运动疗法合针刺治疗能更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早期运动疗法的介入使痉挛及联带运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且建立了正常运动模式,使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同时针刺治疗的介入增加了肢体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通过针刺腧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进一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了并发症。通过本研究证实,发病后最初数日即应开始康复治疗[3],旨在防止患者养成习惯性弃用患肢,防止废用性的影响如软组织长度相应地改变、肌肉力弱、丧失耐力、精神和认知衰退;此外尚可提高患者在运动和认知功能方面的学习能力。总之,早期介入运动合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非常重要,能让患者以好的心情、高质量的生活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1] 中华神经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4,29(6):379-380

  [2] 朱镛连.脑卒中康复与神经康复机制[J].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3):129-130

  [3] 黄永禧,徐本华,徐绍仪,等.中风病人的运动再学习方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