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醇提液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欧阳勇 时间:2010-07-11

【摘要】  目的: 观察白芍醇提液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法: 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以及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法,镇痛作用采用光热测痛法以及醋酸扭体法。结果: 白芍醇提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以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光热法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延长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以及扭体次数。结论: 白芍醇提液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  白芍醇提液 抗炎 镇痛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  of  the alcohol extract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Method: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adopts Xyleneinduced mouse ear edema  and Peritoneal permeability of capillary methods , analgesic effect adopts light?hot mensuration and acetic acid body?twisting methods.   Result:    The alcohol extract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has the depressant effect on Xylene?induced mouse ear edema and acetic?acid?induced mouse abdominal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crease, and can decrease the mouse's pain threshold obviously, prolong the reaction latency of mouse body?twisting incuced by acetic acid and the frequency.  Conclusion:   The alcohol extract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has the effert o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Key words   alcohol extract of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a

  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 lora Pall )的干燥根[1],味苦、平,是常见中药材,具有柔肝止痛等功效,临床使用广泛。本实验对其醇提液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受试物制备

    白芍药材经鉴定为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加入药材5倍量的75%乙醇,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静置24h,滤过,药液备用。

  1.2  动物

    NIH小鼠,体重18~22g,由中山医学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粤监证字2006A070;动物房合格证号: SCXK(粤)2004?0011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室温20℃~22℃,相对湿度43%~47%。饲料由中山医学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仪器

    TF光热测痛仪,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产品; 7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产品;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南京美易公司产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雄性NIH小鼠50只,体重25~30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白芍醇提液4.0g/kg(大剂量组)、2.0g/kg (中剂量组)和1.0g/kg(小剂量组),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混悬液100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min,小鼠左耳涂以二甲苯0.05ml/只致炎,右耳作对照;15分钟后脱颈臼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用6mm角膜环钻在左右耳相同位置冲下耳片,在分析天平上称重(精确到0.1mg),左耳重量减去右耳重量之差值(单位:mg)即为肿胀度,各组平均肿胀度并求出肿胀抑制率(%),结果见表1。
   
  表1结果显示白芍醇提液4.0和2.0g/kg剂量使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略有减轻,但肿胀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白芍醇提液此剂量下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较弱。表1  白芍醇提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略)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雄性ICR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白芍醇提液4.0g/kg(大剂量组)、2.0g/kg (中剂量组)和1.0g/kg(小剂量组),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混悬液100mg/kg,正常对照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30min,尾静脉注射0.6%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体重,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接着腹腔注射0.7%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体重,15分钟后脱颈臼处死,用生理盐水5 ml洗出腹腔液,离心,取上清液于590nm处测定光密度值,结果见表2。表2  白芍醇提液对小鼠腹腔通透性的影响(略)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2结果显示白芍醇提液各剂量组小鼠腹腔洗液伊文思蓝浓度有降低的趋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制率在6.6%~27.3%之间,提示白芍醇提液此剂量下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升高的抑制作用。
  
  2.3  对光热致痛法所致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选用在TF光热测痛仪上预测痛阈值在3~10秒范围的雌性NIH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白芍醇提液4.0g/kg(大剂量组)、2.0g/kg (中剂量组)和1.0g/kg(小剂量组),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混悬液100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在TF光热测痛仪上测定给药后30、60、120分钟各组小鼠的痛阈值,结果见表3。表3  白芍醇提液对小鼠光热致痛法痛阈值的影响(略)注: *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3结果显示白芍醇提液各剂量组小鼠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的痛阈值均较给药前或对照组有一定的延长趋势,其中大剂量组药后30min、120min痛阈值以及中剂量组药后30min痛阈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雌性ICR小鼠5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白芍醇提液4.0g/kg(大剂量组)、2.0g/kg (中剂量组)和1.0g/kg(小剂量组),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体重,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混悬液100mg/kg;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0.6%醋酸生理盐水0.2ml/只,观察记录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以及15分钟内的扭体次数,结果见表4。表4  白芍醇提液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略)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4结果显示,白芍醇提液高、中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使扭体反应潜伏期延长,扭体反应次数减少。

  3  讨论

    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用于头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的症状[1],其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抗炎、抗应激等功效[2]。本实验中白芍醇提液能明显提高小鼠光热致痛的痛阈值,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并能降低二甲苯致炎小耳廓鼠耳廓肿胀率,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国内目前有不同方法提取白芍主要成分[3],以及围绕起抗炎、解热、镇痛等药理方面报道角多,就本实验提取物与水提液等不同提取物的功效比较等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北京:北京化学出版社 , 2005,68.

  2 朱蕾 ,魏伟. 白芍总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药学杂志, 2007,42(20):1547~1549.

  3 王爽,侯立强. 白芍药材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黑龙江医药,2008,21(3):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