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提取条件的实验设计
【摘要】 目的: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黄芩苷的得率为指标,考察粒度、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6~0.9mm的中档片加50%乙醇50倍量,温度60℃,超声振荡15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净率高、简单方便。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正交试验
黄芩(Radix Scutellariae)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e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1]。其主要成分有黄芩苷元(Baicalein)、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此外尚含β-谷固醇(β-Sitosterol)等,其中黄芩苷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之作用[2]。传统的提取方法有温浸法、煎煮法、加热回流法、索氏法等。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新起来的技术。超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设备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提取法,设置L9(34)正交试验,以黄芩的含量为指标,紫外法检测,寻求超声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3]。
1 仪器与试药
V-53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AS 5150A型超声波清洗器;普利赛斯92SM-202A型分析天平。黄芩苷对照品(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批号:0715-200111)。黄芩为市售药村,经周口市药检所鉴定。乙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料的预处理
将黄芩净洗切制分为3档,厚度1~2mm为厚档片,0.6~0.9mm为中档片,0.5mm以下的为薄档片。干燥后分装样品袋中,备用。
2.2 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2.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用50%的乙醇溶液配制成为15μg/ml的溶液,以50%乙醇为空白,用V-53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350nm的波长范围内扫描,在27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6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黄芩苷对照品18.0mg于50ml量瓶中,加50%乙醇溶液溶解到刻度。精密量取上述标准液1.0、2.0、3.0、4.0、5.0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78nm波长处测吸光度,由吸光度(A)对溶液浓度(C)作线性回归。
回归方程(n=5)为:A=0.0294+0.0591C r=0.9999
表明黄芩在7.2μg~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3 黄芩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芩样品1.0g,加50倍量的50%乙醇溶剂浸泡30min后,放入振荡器中(频率20KHZ)。根据正交试验表选择一定的提取时间和温度进行超声处理后,过滤、补足滤液至50ml。精密量取上述滤液1ml至100ml量瓶中,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
2.2.4 黄芩样品含量的测定
取2.2.3项下的溶液在278nm波长处测吸光度(A),由回归方程出黄芩苷的对应波度(C)。按下式计算黄芩苷的含量X%。
X%=C对×0.5
2.3 L9(34)正交试验
取黄芩样品1.0g 精密称定,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考察黄芩饮片厚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3个因素。
提取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和表3。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略)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略)表3 方差分析表(略)注: F0.05(2,2)=19.00。
2.4 方差分析
由表2、3可知,采用超声波直接提取法,以黄芩苷为提取率考察指标时,各因素对黄芩提取工艺影响的大小为C>A>B,其中提取温度对黄芩苷的提取影响最大,而提取时间对黄芩的提取影响最小。在试验范围内,最佳提取条件为A2 B2 C3,即用中厚度饮片1.0g 在60℃振荡15min。
3.2重复试验按优选项A2 B2 C3进行重复试验。精密称定黄芩1.0g,中档片按分析方法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优选项下的重复试验的重现性好。
3 讨论
由本实验可以看出,黄芩饮片的厚度对黄芩的提取有一定影响,按一般常规片越薄,提取量应该越高,可能是中药成分复杂,各有效成分相互影响及变化,同样条件下中档片提取率高,随超声时间的延长,黄芩的提取量呈上升又下降的趋势,所以用中档片,在60℃超声处理15min提取工艺较为客观合理。
【参考】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211~212.
2 《中华药海》上卷.第一册.哈尔滨出版社,1998, 435~438.
3 刘玉萍,曹晖,等. 黄芩清除自由基活性与黄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中药杂志,2002,27(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