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链基础上的企业价值链优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斗胜 时间:2010-07-01

        内容摘要:从进货到生产、发货、销售以及最终的售后服务都与信用链紧密联结;企业价值链条的维系依靠的是信用,企业价值链活动只有建立在信用链基础上才能优化。

  关键词:信用缺失 信用链 价值链 价值链优化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信用缺失,严重地影响到价值链活动的,并成为制约社会发展中的瓶颈。人们普遍较重视价值创造和价值链,而忽视了信用建设和信用链,导致社会(企业)价值链停滞或中断的案例频频出现,从而使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能顺利实现,给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社会信用程度越高,价值链运行就越流畅,社会扩大再生产就可以在正常高效基础上进行。反之,价值链活动的发展就会扭曲,而会停滞不前。认清信用链与价值链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信用链在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中,作为交易双方的契约,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各方价值实现效率,使企业摆脱诉讼,提高市场竞争力。
  
  信用缺失导致价值链中断
  
  由于近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建国后又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真正的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的培养,加上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全,导致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使得很多企业对信用关系其生死攸关的重要性体会不深,认识不足。所以,赖账、逃废债务和三角债拖欠成为普遍的企业行为,在社会上没有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风尚,更没有建立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信用的失衡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因此也导致一些企业价值链中断,甚至出现破产的命运。如银广厦造假及其引出的中天勤事务所造假案,南京冠生园黑心月饼案,还有阜阳劣质奶粉案等等,无不引人深思,企业界因信用缺失致使价值链中断,使其发展堪忧。
  近年来我国信用缺失实际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产品质量失信,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国内有34.67%的企业被假冒产品侵权;2000年消费者对于虚假广告、假冒产品、欺诈、骗销等厂商失信行为投诉多达12.5万件,2006年1-10月,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近51万件。
  企业间“三角债”拖欠现象严重。目前,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三角债”现象在经济流通环节愈演愈烈,金额越来越大,有的已经到了用司法手段也难以救济的境地。由于企业间不讲信用,互相拖欠货物构成连环债链的资金,总额达3000到4000亿元,占全国流动资金的20%。
  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隐藏风险。据资料记载:截止2000年11月,在四大国有银行开户的42656家改制企业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有逃废债务行为的就有19140户,占总数的44.8%,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46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7.96%。
  合同违约,毁约现象严重,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突出。据统计,近年来中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只有50%,经济合同失效问题严重。仅2000年上半年,我国合同违法案件就达5000多起,涉案金额达到16亿多元。
  资本市场信用缺乏,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在证券市场上,虚增利润,编造有关信息,隐瞒重大事项,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等等。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惊人。信用作为支付手段的功能被削弱,现金交易甚至物物交换比例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与流通的效率与质量。对企业而言,不采用信用交易意味着不能获得短期融资,在买方市场上也不能扩展其市场份额。缺乏信用使得各种类型的企业无法实现价值链的运转,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停滞,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只有大家都讲信用,使信用链条带动价值链条快速运转,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企业价值链诸环节要靠信用链来维系
  
  (一)企业价值链与信用链关系架构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存在着内部价值链,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还有竞争对手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等。即企业的价值链可分为两类:企业内部价值链和企业外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主要活动包括:进货、生产、发货、销售及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
  企业外部价值链是指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价值活动,它主要包括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企业价值链营销活动的成败取决于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的共同作用。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活动首先应了解顾客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生产、经营等计划和行动方案。企业外部价值链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与供应商、经销商的合作来定的。因此说,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的价值活动都需要注重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信用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可巩固与供应商、代理商及顾客等一切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有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价值链一般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与服务等五项基本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基础设施等四项辅助活动。企业的价值链与信用链流程如图1所示。
  

  (二)信用在价值链活动诸环节中的联结与维系
  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必备要素。为了控制风险,任何现代社会都需要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只有在这一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存在。信用指经济活动对象的履约能力和意愿。正常的交易机制的培育是建立在之间互信的基础上的。缺乏商业信用的社会对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而效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核心正是诚信。
  价值链管理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内部价值链的协调和优化,相机处理和协调企业上游、下游价值链的合作关系,以增加企业价值。处理这些关系大多采取合约形式。合约的内容是以一个完整的供求关系为基础来设立的,它包括了供求双方交易的对象物,交易的数量、质量、交易的时间、交易的价格、结算方式及其它交易条款。
  1.供应环节信用链。在我国的企业中采购供应部门通常被称为“供应科(处)”、“采购科(处)”等,其职责是采购企业生产需要的原材料、消耗性器件、零部件等,是企业中的花钱部门。信用风险控制部门应经过严格的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可以帮助供销部门筛选出合格的材料、设备、零部件供应商,防范一些供应商向企业提供质次价高的原材料,不按合同及时供货,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零件的供应能够质量稳定,供货及时。在不少国有企业中,采购供应部门的人员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收取供应商的回扣款等等,因此供应环节信用的防范是不可忽视的。供应商信誉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生产成本乃至订货客户的合同能否顺利地执行。企业应该尽量选用那些信守合同、产品质量稳定,供货价格合理的供应商。江苏洋河集团通过对“比质比价企业采购管理软件”的应用,在短期内建立起了价格、质量、供应商、合同、采购员及资金的机控制机制,通过企业的计划、供应、财务、审计和质量管理部门介入为物资采购节约增效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彻底地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采购管理环节的“黑洞现象”。
    2.生产环节信用链。在不同类型的企业,由于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要求的不同,信用管理也不一样。企业内部,总厂与分厂之间或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车间班组或各工序之间,以及各类责任中心之间彼此关系一般都要建立在合约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明确各自的权力或义务,以便协调一致,完成企业赋予的各项指标或任务,而联结彼此之间的合同或契约就构成了双方的信用关系,只有双方严格遵守承诺才能使企业内部价值链运行畅通,才能保值、增值,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同时,在企业内讲究信用(或诚信)从广义角度去看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3.销售环节信用链。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需要有一个属于企业诚信的通畅销售和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若干个成员企业,两头是供应商和销费者,中间是生产厂商,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这些成员间要形成一个诚信的链条,如果成员间互相欺骗、欺诈,那肯定会使通路的链条发生断裂,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断裂。生产制造型企业与其客户间的商业交易绝大多数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或法人之间的交易。企业应该划出一定经费对重点客户的档案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管理。比如,对重点客户进行深度的信用调查,全面掌握这些客户的股权结构、领导人背景、技术水平、资金和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客户并非越多越好,盲目而失控的市场扩张有可能带来的是越来越大的客户风险。而销售部门却迫切希望达到交易而在合同中的信用条款上迁就客户,放宽对客户的要求,这有可能为日后的应收账款管理埋下隐患。为了预防客户拖欠货款,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就要规定清楚交易条件,尤其是对收款日期要做到没有任何弹性的规定。交易条件不能由双方口头约定,必须使用书面形式(合同、契约、收据等),并加盖客户单位的合同专用章。
  在企业的价值链中,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原材料购入、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形成、广告宣传、包装并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所有价值的形成和转移环节都离不开信用,单个企业价值的体现需要经过其他价值链环节的合力才能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善于利用信用链关系来整合上下游资源,以便在此价值链上处于有利位置。企业既要让消费者满意,也要让价值链上合作伙伴满意,那么就需要在彼此之间建立诚实守信的经营关系,只有讲信用,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价值。好的企业必须从内部各环节加强信用管理,打造出一条黄金信用链,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价值链,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
  1.张继焦.控制链管理[M].物价出版社,2003
  2.秦朔.用诚信链改造价值链[J].新营销,2005.4
  3.谢志华.从供应链管理走向需求链管理[J].研究,2004.12
  4.綦好东.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J].会计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