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路径依赖”机制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单春红 时间:2010-07-03

 内容摘要: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质是新制度学的重要观点之一。并购是企业在制度非均衡情况下,为实现潜在利润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变迁,因而企业并购具有“路径依赖”机制,包括对并购方式和并购类型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企业并购 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
  
  企业并购对于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作用的发生具有其内在的机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分析企业并购的这一内在机制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里,制度是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来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费用,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规模过程。为分析制度变迁现象,新制度经济学建立了不少制度变迁的模型,其中以道格拉斯•C•诺思模型最具代表性。诺思的模型假定,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潜在利润”也称“外部利润”,就是在已有的制度安排中主体无法获得的利润。由于外部利润不能在既有的制度结构中获取,因此,要获取外部利润就必须进行制度的再安排,进行制度创新,使得外部的利润内部化于新制度之中。
  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就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外部利润。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就是对现存制度不满意或不满足状态的一种反应。之所以不满意或不满足,是同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就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盈利机会。在新的盈利机会面前,制度变迁能否发生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相对价格的变化,制度变迁的代理人以及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等。诺思对此提出了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的性质。他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诺思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路径依赖类似于物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企业并购的制度变迁
  
  企业并购实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现象,这种制度变迁就是企业在现有制度约束条件下,为实现外部利润,而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契约权利进行重组的过程。
  企业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并购,其原因就在于出现了制度非均衡,在于出现了新的盈利机会,也就是出现了获取外部利润(或潜在利润)的机会。无论是并购方还是被并购方企业,由于它们都看到了潜在的利润机会,因而它们通过制度变迁,重新选择一种能够获取潜在利润的新的制度安排,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契约权利的重组。通过横向并购使同行业企业之间契约权利重组,从而获取规模经济带来的利润;通过纵向并购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契约权利重组,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外部经济内部化;通过混合并购使不同企业之间契约权利重组,从而降低风险。
  
  企业并购的“路径依赖”
  
  企业并购作为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对并购方式产生的“路径依赖”
  企业的成长有两种方式,内部成长方式和外部成长方式,外部成长方式即并购方式。当企业内部出现对潜在利润的追求,从而对现状不满意,即出现制度非均衡时,企业既可以通过内部成长方式成长,也可以通过外部并购方式成长,而当企业为获得潜在利润一旦采取了外部并购的方式之后,其以后的成长方式,就会出现对外部并购方式的依赖性,即经过几次并购企业获得并购整合的学习经验之后,企业会倾向于继续采取以并购作为其主要的成长方式,而内部成长方式则成为企业成长的一种相对次要的方式。这是因为,企业初始进行的几次并购行为虽然需要大量的初始成本,但能够使企业获得并购的学习经验,从而随着经历的并购次数的增加,企业的并购成本呈递减趋势,并且在适应并购的过程中,会导致其它关于并购的正式规则和一系列非正式规则的产生(如政府对企业并购的政策及操作规则的调整和变化等等)使得企业后期的并购行为相对成本下降或者整合效率更佳,从而使得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更快的成长,获取更多的利润。
  实施企业并购的操作者是其经营者。经营者在经历几次并购过程之后,可能会从并购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可重复性的过程,形成一套并购整合的模式。初始的几次并购行为的并购整合成本往往是相当高的,但是如果在几次并购过程中形成了并购整合的一套模式,这套模式用于后续的并购行为,会使得后续的并购行为减少失误,缩短并购后整合的时间,提高整合的效果。因而,企业就会更加倾向于继续采用外部并购的方式去成长。当然,这种学习经验的形成并不是每一个经营者都能够很容易掌握的,但经营者一旦掌握了,会促使他的企业沿着并购的路径快速成长。美国通用电气财务公司就是一个如此运作的公司。通过电气财务公司把并购资源整合变成了保持未来持续增长的一项核心能力和一种竞争优势,一直致力于通过并购实现业务成长,公司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在不断地寻求并购机会实现业务成长。仅在过去的5年间,它就进行了100多次并购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它形成了一套把新的收购对象整合进公司资源库的正式模式。运用这一套模式,该公司在5年中,雇员增长了30%,业务迅速全球化,净收入增加了一倍。可见,该公司已经对外部成长方式形成了“路径依赖”。
  竞争激烈使得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比竞争性不强的阶段更加倾向于采用外部并购的方式成长。当行业内众多企业都采用外部并购的方式成长,企业成长的速度普遍越来越快时,企业对并购的“路径依赖”也会越来越强。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运用并购战略快速扩大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加快对新兴市场的开拓。这种竞争态势中“速度”已成为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之一,“速度”的压力促使企业在内部成长和外部并购成长两种成长方式的选择问题上,更加依赖于外部并购。
  企业并购的“路径依赖”机制使得并购成为日益成长企业成长的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方式。
  

  对并购类型产生的“路径依赖”
  并购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划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并购类型: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并购双方在同一行业的并购活动是横向并购;双方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相互联系,或具有纵向协作有关系的并购活动是纵向并购;双方生产经营或经营环节没有关联的并购活动是混合并购。
  在企业几种并购类型均可作为其并购选择的情况下,由于竞争的需要,当企业连续进行几次相同类型的并购之后,企业可能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通过汲取实施该种并购类型的经验教训,形成一套实施该种类型并购可重复运用的运作模式,从而在后续时期实施并购行为时,企业会倾向于继续采用该种类型的并购。这是因为企业对该种类型的并购具备了并购经验,企业组织对该种并购也产生了协调效应,从而使企业在可能进行多种并购类型选择时,倾向于选择最初实施的并购类型。换言之,企业以前的并购对它当前的并购战略会产生影响,企业会习惯于以前实施过的并购类型,而且该种并购类型被实施的次数越多,企业就越有可能把实施该类型的并购当作应付竞争环境变化的恰当反应。
 靳云汇(2003)等从组织理论中“惯性”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过实证分析,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其实证分析的数据支持了我们以上的观点。他们选取了沪、深交易所中的2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2年间的823次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建立了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部分似然估计(partial lidrlihood)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样本中包含横向并购423次,纵向并购172次,混合并购228次,样本的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表1表明,这期间平均每家企业共发生横向并购次数为2.048次;纵向并购次数为0.838次;混合并购次数为1.09次。根据样本建立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显示,以横向并购为例,至少有99%的把握可以认为企业以前实施横向并购战略的累计次数对企业当前制定横向并购战略有正的影响。已经发生的横向并购次数越多,企业今后就越有可能进行横向并购。企业的横向并购战略选择中存在惯性。
  以上样本分析显示,横向并购的路径依赖似乎更明显,其实这是受并购企业所处的企业成长阶段所影响的。由于制造业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不的问题,即便是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与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比仍然规模差距较大,因而中国企业现阶段仍然需要通过横向并购扩张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根据企业成长阶段理论,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会更多的采取纵向并购以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减少风险。混合并购也是同样道理。由此可见,企业对并购类型存在“路径依赖”,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对不同的并购类型的“路径依赖”程度不同。
  如果考虑并购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的大小,对横向并购类型的“路径依赖”机制使得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快速减少,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从而市场集中度提高得更为迅速,这必然会加速市场结构从分散竞争到寡头垄断竞争的演进速度,这一点对于解决我国分散竞争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并购“路径依赖”机制,使得企业更多的运用并购的战略去实现企业的成长,对于解决现阶段我国工业产业集中度低下,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力弱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应制定有利于企业并购的政策,强化企业并购的“路径依赖”机制,从而促进并购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加速我国产业整合的进程。


  :
  1.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出版社,2003
  3.靳云汇,贾昌杰.惯性与并购战略选择.研究,2003
  4.宋冬林,金成晓.企业并购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参考,1999
  5.《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