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官营事业资产估计
关于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官营事业的资产估计,在本文发表之后。海内外的学者又继续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史专家郑友揆先生在1956年在美国出版的《中国对外贸易与》(Foreign Trad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hina)一书中,曾就1945—1947年的官营工矿资产,作过一个估计。1984年国内出版了该书译本①。此后,这方面的研究渐多。1986年,中国社会院研究所简锐先生发表了一篇《国民党官僚资本发展的概述》的,1993年在许涤新、吴承明先生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中,也对国民党官营企业的资产或资本进行了分阶段的估计②。本文初稿发表于1950年1月③,发表时间早于上述各研究至少六年以上。距新近的研究成果,则将近半个世纪。这次重新发表,本拟上述新成果。进行比较和充实。但因限于精力,未能如愿。如今只能说是因陋就简,聊备一格,仅供批评讨论。
————————
① 译者为程麟荪先生。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郑氏估计见该书第211页。
② 前者见《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后者见该书第748页。
③ 原题为《中国国营经济的基础》。
本文估计的时期,大体上以1946—1947年左右为准。为了消除货币剧烈贬值的影响,对于各种资产的估价,一律以1933年的币值为准。为了比较,本文附带作了一个1933年的估计。它们一在抗日战争之前,一在战争结束以后。为了行文简便,前一时期简称“战前”,后一时期则简称“战后”。
现在按照下列九项分别加以估计。
国民党官办工矿企业的扩张,是在1935年资源委员会成立以后。在此以前,官办工矿企业,无论在绝对数字上,或在全体工业的相对比重上,都还显不出它的重要性。关于1933年中国官营工矿企业的资产价值,我们曾经分别加以统计。这两个统计,当然并不完全,例如国民党政权投了一笔很大资本的军火工业,由于资料的缺乏,未能加以估计。其次,我们能够找到的统计数字,都是原始的投资,它同资产现值是不能一致的。尤其是矿业的投资,比较长久一点,它的变迁,也特别显著;我们在作估计的时候,也曾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尽量加以修正,以期符合1933年的实际情形。根据这样估计的结果,1933年公营工矿事业的投资额共约162830千元(详细情况请参阅表1、表2)。
说明:1.资料来源:电厂资产系根据伪建设委员会之统计,参阅《中国电厂统计》;其他工业主要系根据经济统计研究所之统计,其中有少数修正补充,参阅《中国工业调查报告》中册。
2.用具制造业中铁路机车厂资产,已划入公营铁道投资中。此处不再。
说明:上表系根据《中国矿业纪要》编制;中外合办者,外资部分已减去。
对于战后的官营工矿事业的资产价值,可以有两种看法,结果彼此相差很大。
从一个角度上看,战后国民党的工矿事业,一部分是在后方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从敌伪接收过来的。在后方发展起来的工业方面的投资,据一个研究战时后方工业的专家估计,约为189183千元①,矿业方面的投资,我们估计约为44760千元②;合起来一共是233943千元。从敌伪接收过来的工厂矿场,始终是一笔烂账,无法直接作一个比较正确的估计。不过间接估计的材料,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点,那是指日本的投资额。我们分四大部分分别估计:(1)东北区,日本在东北的工矿投资,累积到1941年已经达到1521百万元③;由1941年到日本投降,四年中的继续投资,可能累积到20亿元。(2)华北区,日本主要的投资机构“华北开发公司”的工业投资,在1944年累积数是577百万元④。(3)华中和华南区,据估计为259百万元⑤。(4)区没有投资数字;但日本治下的公营工矿事业资产价值,在1942年时。至少有2亿元左右⑥。这四地区加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它一共超过30亿,相当于国民党在战时后方的工7k投资的13倍以上。
————————
① 李紫翔:《从战时工业论战后工业建设的途径》,载《中央银行月报》,新1卷第1期。
② 1944年伪资源委员会所属的矿业雇工人数为3730人,依照战前矿业资产价值与雇工人数的一般比例.估计约如上数。
③ 康德八年版《满洲国现势》,第406—407页。
④ 参阅《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及关系会社概要》(昭和19年版)。
⑤ 七七事变后,日本在沦陷区的投资,总公司在中国者,约为608百万元;总公司在日本及朝鲜者,约为2284百万元。后者之资本额不完全投在中国,我们以其10%计算,合计为836百万元;华中、华南沦陷区投资额,即自此数中减去华北投资得出。参阅袁庆炎:《日本在华投资的总估计》,载《经济周报》,第1卷第1期。
⑥ 参阅《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战后国民党的官办工矿事业,无论是接收的也好,或者是后方成长起来的也好,在1946年,几个主要系列的工矿业,都发表了一些统计材料,可以供我们作一个粗略的估计。最主要的是:(1)资源委员会的一系列工矿事业,它拥有电业28个单位,煤业24个单位,石油1个单位,金属矿12个单位,钢铁业10个单位,电器业4个单位,化学业13个单位,水泥业4个单位,糖业1个单位①;1946年的工人人数,共计189千人,其中矿业工人113千人,工业工人76千人②。(2)中纺公司的一系列,它所属的工厂一共有85家,1946年,工人共计82千人③。(3)形式上属于农林部的中蚕公司,规模就小得多,它一共有8家工厂,还有几个育蚕所和苗圃桑园,1946年底工人不到三千④。(4)形式上属于行政院善后事业委员会的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它所属的工厂,连筹划和未全部完成的在内,一共18家⑤。(5)形式上属于粮食部的中粮公司,有碾米、制粉、酿酒等工厂8个单位⑥。(6)1个中国植物油料公司。资委会所属各厂、中纺及中蚕的资产价值,我们可以从它的雇工人数和每个工人平均使用的资产价值上去推测,根据中国工业的一般情形,每个工人平均使用的资产价值:工厂工人约为1.6千元⑦,矿工约为2.4千元⑧;拿这个数字,分别乘工矿工人人数,就可以得到一个资产价值的约数。中农、中粮和中植的资产价值,我们也作出了一个约略的估计。为了有一个总体印象,我们把估计的结果排了一张表(表3)。
————————
① 《中华年鉴》,下册。
② 资源委员会附属事业历年员工人数表(该会统计室编)。
③ 《纺建要览》第17表。
④ 《中蚕通讯》,第1卷第3—4期。
⑤ 《中国农业机械公司简报》。
⑥ 《中华年鉴》,下册。
⑦ 根据战前2500家工厂的一般情形估计,参阅《中国工业调查报告》,中册。
⑧ 1933年全国煤矿工人为270千人,资产折旧为12940干元,资产使用年限,
以50年计约如上数。参阅《中国国民所得》,下册。
国民党官办的工矿事业,当然不止这一些,例如:联勤部有被服厂,卫生部有医疗器械及药厂,交通部有机械厂,财政部有印刷厂。这些附属工厂的情形,我们都不很清楚,不过它们的比重.也许不会很大,比较重要的遗漏,还是地方的官办企业。在抗战以前,各省市官办工矿事业,就已经开始萌芽,并且在某些省区,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山西省在阎锡山的统治下,大一点的工矿企业,全是官办的山西实业公司一手包办,广东在战前就有12个官办工厂,包括水泥、化学、纺织、制纸、制糖等部门,投资额达到3500千元①;湖北战前有20个官办工厂,投资也有755千元②;湖南几个规模较大的工厂,如制丝厂、制纸厂、机械厂,也都为官办③。抗战发生以后,官办工矿事业,由中央扩大到各级地方政府以至战区司令部。地方官办工矿业的比重,突飞猛进,就南方几省说:江西省官营工业投资,1944年为64200千元④;广东1942年为13852千元⑤;广西1946年为1860千元⑥;贵州1942年为12770千元⑦。这些虽然都是账面价值,不能拿战前的币值衡量,但我们从它对民营工业的相对比重上,可以看出这些地方官营工业势力的庞大。拿地方官营工业比重不怎样显著的广西省来说,它的投资额也超过全省民营工业资本的一倍半以上⑧;像广东、山西这些地方官营工矿企业占绝对优势的省区,自然更要超过这个比例。至于台湾的工矿业,除了受国民党的“国营资本”控制以外,省营工矿业,也是一个二号主宰,它的投资额,拿战前的市值表示,也在38400千元以上⑨。有人估计战时省营工业投资额,约占全部官营工业投资额的25%⑩,我们虽然不知道它的详细内容,但是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估计,就省营的而言,也许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如果我们接受这比例,那么全部地方性质的官营工矿事业的投资额,应该在134百万元左右。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提的两个估计方法的差异,因为根据上面的估计,官办工矿企业资产,中央的和地方的加在一起,一共是668百万元,连我们遗漏的估计在内,总共不致超过7亿。而我们的第一个估计,仅仅敌伪工矿业的投资额,就已经达到30亿。敌伪工矿资产,国民党接收以后,也曾经发还和标卖过一些,不过这两部分,就厂数讲,不过10%⑾,而且都是设备简陋的小厂。我们承认东北的敌伪工矿资产,由苏联以胜利品拆迁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未被国民党接收,或受战争损坏。但我们把这3项因素合并考虑,很难令我们相信国民党实际接收的数额,连它原来在后方的工矿投资在内,一共只有7亿。我们的工矿经济基础,如果不经国民党这一次贪污的接收,一定要比现在雄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
① 《广东省统计资料汇编》,1943年。
② 《湖北省年鉴》,1937年。
③ 《湖南省年鉴》,1933年。
④ 《江西统计提要》,1945年。
⑤ 《江西统计提要》,1945年。
⑥ 《广西统计年报》,1947年。
⑦ 沈经农:《跃进中的贵州企业公司》,载《中国工业》,第1卷第1期。
⑧ 台湾省营工业工人,1947年为24000人,根据每工使用资产额,估计如上数。参阅《台湾公营工矿简报》,1947年。
⑨ 台湾省营工业工人。1947年为24000人,根据每工使用资产额,估计如上数。参阅《台湾公营工矿简报》,1947年。
⑩ 陈明远:《泛论健全公营事业》,载《财政评论》,第11卷第14期。
⑾ 1946年7月据经济部部长王云五报告:全国接收敌伪工厂总数2411家,发还者127家,占5.27%,标卖者114家,占4.73%,合计10%。参阅太平洋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年鉴》,1947年。
战前官办铁道共17线,其中“国”营的有北宁(国内段)、平汉、津浦、京沪、沪杭甬、平绥、正太、道清、汴洛、陇海、广九、湘鄂、南浔、粤汉南段等15线;省营的有杭江一线;市营的有南京市一线。1933年,17线铁路全长共9763公里;资产设备价值,包括路基、隧道、桥梁、轨道、车辆、车站、机厂、房屋及各种设备之维持费在内,共计869488千元①,平均每公里的资产价值约为89千元。
战时铁道资产,备受战争的破坏,根据粗略的估计,在战争的前6年中(1937—1943年),铁道资产的损失,约为208681千元②;全部中日战争期间,损失当不下250000千元。1945年9月至1947年9月,因国民党发动内战所破坏的关内铁道,根据国民党政府公布的数字,共4007公里③。国民党为了要夸张解放战争初期铁道破坏的程度,这个数字可能偏高,这可以从国民党政府失修铁路的拨款上得到证明。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字,截至1947年止,修复的铁道为1706公里,由部拨付的抢修专款,累计为225000百万元④。这个数字虽然非常庞大,但是折合成战前的币值,按最宽的估计,却不过11250千元⑤,平均每公里的修复价值,不过6.6千元,不及资产原价的10%,所以我们估计每公里的破坏价值为资产原价的10%,应该不算低估;而因解放战争所破坏的铁道资产,截至1947年4月止,不过35662干元;合计全部战争期中,铁道资产的损失,约为285662千元。因为官营铁道的里程,在战前占全国铁道里程的91%⑥,所以这一部分资产的损失,可以完全视为官营铁道的损失。
————————
① 参阅1933年《中华民国统计提要》,《铁道年鉴》。各路资产、资金统计表及《杭江铁路统计年报》。
② 韩启桐:《对日战事损失之估计》,第41页。
③ 伪行政院新闻局编:《铁路抢修》。
④ 同上。
⑤ 以1936年为基期,1946年物价指数平均为5000,1947年平均为40000,我们以20000倍。
⑥ 《中国国民所得》,下册,附录3。
官营铁道的资产,虽然遭受战争的损失,可是也有新的投资,这可以分两方面说明:第一是新筑铁道的投资,在中日战争发生以前,国民党政府继续新建的铁路,约1653公里①;战时后方新修的铁道,根据各方的统计,共计1652公里②,两共合计为3305公里。战时后方铁道路轨,多为战区拆卸而来,所以每公里的投资额,一定低于战前的平均投资额。但是因为战区路轨的拆卸,已经计算在上述的资产损失中,所以后方新修铁道,每公里的平均投
————————
① 1933年我国官营铁路里程为9762公里,至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时增至11415公里,故新修里程约为上数,参阅《十五年来之交通概况》。
② 参阅金士宣《铁路与抗战之建设》,其中工程有完成一部分者,即以部分数乘全线里程作为已修成之里程计算,如成渝铁路全部工程,只完成15%,即以此比例乘全线里程,作为完成之里程数计80公里。
资额,仍以89千元计算,总计新建铁道的投资为294145千元,其中后方新建铁道的投资为147028千元。这个估计,可以和国民党政府历年的实际投资支出比较,根据各铁路历年领用的建设专款计算,1937年7月至1945年12月止,国民党政府对后方新筑铁路的投资支出,账面价值共达14760375千元,依照各年的物价指数折算以后,实际支出,合1936年的币值188572千元(参阅表4),较我们前面的估计数字高出28%。我们所用的折算指数,不一定完全合用,同时各路领用的建设专款,由于上的腐败贪污,一定不能完全作为本路的投资支出。不过从此可以看出,我们前面的估计,大概不致偏高。
其次是修复原有铁道的投资,这又可以分两方面说明:第一是战区铁道的修复,这一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修复的里程共计1706公里。第二,战区以外的铁道的修复,这一项,主要包括长江以南各省铁道,如粤汉、浙赣、南浔、湘桂各路的修复,截至1947年止已修复的里程为1183公里①,合计修复的总里程为2889公里,每公里投资支出,依旧以原资额的10%计算,投资额约为25712千元。
总计全部战时国民党政府对铁道的新建与修复的投资支出为319857千元。
除了新投资以外,战后国民党政府自日本手中,还接收过来一宗巨额资产,这一部分资产的转移,我们也可以约略加以估计。
————————
① 萨福均:《我国一年之铁路》,载《交通月刊》,第2卷第1期,1948年7月。
(1):台湾官营铁路,接收以后,共计917.3公里①,每公里资产价值,依89千元计算,全部资产价值约为81640千元。
(2)华北:日本在战争八年中,对华北交通的开发,特别注意,所有日本在华北的铁道投资,都由“华北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主持。这个公司在1944年投资额累计为229254千元②。这是账面价值,除了铁道投资以外,还包括其他交通方面公路、航运的投资。实际铁道方面的投资,当然不会有这么大。因为统计材料的限制,我们无法作进一步的个别投资分析,只好笼统地放在铁路投资中。不过以下估计其他交通事业方面的资产时,特别注意这一点,以免计算的重复。至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因为大部投资期中,币值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所以也用不着调整。
(3)东北:东北在战前共有铁道6273公里,战时日人积极修筑,到战争结束为止,东北共有铁道达13000公里③,其中中长路1850公里,为中苏共有,下余11150公里,经过两年战争的破坏,每公里的资产价值一定降低,我们平均以50千元计算,共计资产总值约为557500千元。
以上三部分资产的移转额,共计为868394千元。
根据以上的估计,战后属于官办的铁道资产,从表5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这一部分资产,在解放战争没有完全结束之前,可能还要遭受国民党政府的破坏,但是在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初期,实际的情形,和我们的估计,也许不致相差过远。从价值上讲,它是现在全部国营经济中比较最重要的一部分。
————————
① 《台湾交通统计汇报》,1948年。
② 昭和十九年(1944年)《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及关系会社概要》。
③ 康德十年(1943年)《满洲年鉴》。
三 公路
国民党政府对公路的投资,在1933年还不怎么显著,这一年全国可通车的公路里程,除开东北以外,只有63406公里①。官营车辆,包括市内车辆在内,共2687辆②。每公里投资额,按丁级公路标准,连同路基及设备,约为4千元③。车辆每辆作价1千元④,则全国公路之资产总值为291691千元,其中公路设备价值289004千元,车辆价值2687千元。————————
① 《月报》1939年1月号,第171页。
② 《国民所得》,下册,第202页。
③ 赵曾珏:《战后交通建设概论》,第132页。
④ 新车每辆价值,根据海关报告约为2千元,平均以五成新计算。
1933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在公路建筑上的投资,才开始积极,到抗战前夕为止,全国公路里程已达109500公里①;战时公路,一方面有新的投资,一方面也有大的破坏,所以到1948年6月底止,全国公路总里程,包括东北、在内,虽然达到119774公里的高峰数字,但是通车里程,实际上只有64857公里②。通车公路每公里投资额,我们依旧以丁级公路投资额计算,约为259428千元;未经完全修复的公路,每公里的投资额,我们减半计算,约为109884千元,合计为369202干元。
官营车辆,连同市内汽车在内,截至1946年底止,约为4703辆,其中公路总局直辖车辆为3613辆③,台湾省营为269辆④,其他各省为421辆⑤。市内汽车约400辆,其中台湾68辆⑥,上海241辆⑦,南京25辆⑧,余为其他各市所有,每辆作价1千元计算,共计4703千元。
合计战后国民党政府官营公路资产总值为373965千元,这个数字和战前公路资产价值的差额,就代表公营公路资产的增加额,计82274千元。
————————
① 《十五年来之交通概况》,第25页。
② 《交通月刊》,第2卷第12期。
③ 《公路统计年报》,1946年。
④ 《台湾交通统计汇报》,1948年。
⑤ 《公路统计年报》,1946年。
⑥ 《台湾交通统计汇报》,1948年。
⑦ 《上海公务统计月报》。
⑧ 《南京市统计年报》。
四 航运
国民党政府在航业方面的投资,“国营招商局”是最重要的一个。招商局自开办以来,它的资本来源,经过多次更迭。但是自从1932年国民党接办收回旧股以后,却始终打着国营的招牌,抗战胜利后,更接收大批敌伪船只,同时增购新轮,变成一个庞大的官营的航运机构。
招商局的资产,在国民党政府接办以前,账面上的数字是11748千元。接办整理以后,账面价值变成2934千元。随后逐年增长,到1947年8月底止,账面价值已高达1743024千元①。在货币加速贬值的情形下,这当然看不出战后与战前资产价值的相对变动,所以估计它的相对变动情形,必须从实际所有资产的估价入手。
我们的估计,可以分两方面:一是招商局的船舶价值;一是它的房地产码头设备价值。在1933年的时候,招商局一共有江海大轮25艘,吨位为56700吨②。抗战开始后,船舶大部损毁,最低的时候,只有22713吨。抗战胜利以后,接收敌伪的船只355艘,共75006吨③;连向美国加拿大订购的新船一起,到1946年止,大小船只共计477艘,总吨位达352800吨④。轮船每吨投资额,拿战前的价格表示,平均为100元⑤。拿这个数字分乘1933年和1946年的吨位,就可以粗略地求出两年的船舶价值:1933年为5670千元;1946年为35280千元。1934年招商局的资产表上,所列的船舶价值是5972千元⑥,和我们的1933年的估计数字相近,所以我们这个估计和实际情形,相差一定不会太大。
————————
① 招商局75年来资本数额表,见《国营招商局75周年纪念刊》。
② 招商局75年来江海轮数量,见《国营招商局75周年纪念刊》。
③ 系指接收以后自用的数目,参阅上书第95页。
④ 《交通月刊》。第2卷第12期。
⑤ 高廷梓:《中国航政建设》,第48页,并参阅韩启桐:《中国对日战事损失估计》,第43页。
⑥ 《交通年鉴》,航政篇。
至于房地产等建筑的价值,战前已经有过统计:计房产价值为3665千元,地产为37915千元,合计为41580千元①。战后我们没有这一项统计,不过两方面推测,相差非常之大。第一,根据招商局所有地基面积推测,战后招商局所有地基,约为2426亩②,每亩地基地价以及地面的建筑,按战前的情形和价格计算,最高不过45千元③;则房地产投资,最高亦不过109170千元。可是战前招商局的全部资产中,房地产价值与船舶价的比例,约为七与一之比。如果这个比例,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比例,则战后房地产价值应在246960千元左右。实际的情形,当然不止如此,因为船舶的增加,房地产的价值,不一定作同一比例的增加。不过招商局的资产,曾经作为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的准备的,那时国民党政府对招商局资产的估价是143285千美元④,甚且超过了我们的后一估计。在作为发行准备的资格上,招商局的资产价值,被国民党政府高估,是免不了的。所以我们把这两个估计,折中计算,认为战后招商局的房地产价值为170000千元,则战后招商局的全部资产价值为205280千元,较1933年高出158030千元。
战前公营航业,除了招商局以外,还有湖北、江苏两省省营内河航政局和上海市办的轮渡管理局⑤。上海市轮渡管理局只有船舶220吨,其他两省航政局,规模尤其小,资产有限,可以忽略不计。战后招商局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合资组织设了一个台湾航业公司;另外还有一个隶属资源委员会的中国油轮公司。这西个公司以及其他省营航业的船舶吨数,约为97870吨⑥,按照前面所用的方法估计,并假定地面建筑设备价值为船舶价值之5倍,则两公司的资产额,约为58712千元。把这个数字加在招商局的资产额中,则战后官营的航业资产价值,为263992千元,较1933年超出216742千元。
————————
① 《交通年鉴》航政篇。
② 陈萱:《本局各地产业简述》,载《国营招商局75周年纪念刊》。并参阅《国营招商局产业总录》。
② 系以上海为例,参阅《交通年鉴》航政篇,第49页。
④ 金圆券发行准备移交保管办法,见《中央银行月报》,第3卷第9期。
⑤ 《中国国民所得》,下册,第176页。
⑥ 1948年底全国官营船舶共计450670吨,除去招商局352800吨外,约如上数,参阅《交通月刊》,第1卷第9期及《台湾交通统计汇报》,第199页。
五 空运
的民航,过去是完全握在国民党政府的手里;可是国民党政府对空运的投资,只占它全部投资的一个极小的比例。战前官营的航空公司,有中国(与美国合办)、欧亚(与德国合办)、西南三个单位。根据部的报告,1933年中国、欧亚两公司共有飞机26架;资产总值是9260千元,其中中国4160千元,欧亚5100千元①。西南航空公司的资本,原定为2000千元,实际这个公司的寿命很短,两广政府的投资,只及300千元②。所以1933年的空运投资一共是9560千元③。
战后官营空运机构,也有三个单位:一个依旧是中国航空公司;一个是由欧亚改组的中央航空公司;一个是新成立的民用航空局。在1947年的时候,中国、中央共有飞机95架④,民用航空局有飞机110架⑤,合计205架。飞机连同一切设备的价值,用战前的价格表示,平均每架约为350千元⑥,则全部资产价值约为71750千元。
————————
① 《交通年鉴》航空篇。
② 同上。
③ 此外尚有中苏合办之中苏航空公司。惟规模甚小,仅有飞机两架。
④ 行政院新闻局编:《民用航空》。
⑤ 《我国一年来之民航》。载《交通月刊》,第2卷第1期。
⑥ 《交通年鉴》航空篇。
六 邮电
邮电是公共事业的一个主要部门。在1933年,全国官营有线电报局为942所,无线电台为43所,市内电话交换所为85所,长途电话通话处616所,邮局11033所,信柜30255处①。这些公司事业资产的维持费,我们曾经作过一个估计,在1933年的时候,一共是2814千元②。电讯邮政设备的使用年限比较长,平均以50年,则资产的原价约为140700千元,其中电讯资产占最大部分,计133200千元,邮政资产不过7500千元。这个数字,大体上可以代表国民党政府在邮电事业上所有的资产价值。
官营电讯事业的从业人员,我们曾经也作过统计,在1933年一共是20046人③。拿资产和从业人数比,平均一个人使用的资产设备价值是6600元。因为中国的邮电事业是新兴产业的一种。一切设备,都充分化、都市化,所以我们的估计,不算太高④,这可以和下面的一个估计,互相引证。但据交通部的报告,抗战发生后,留置沦陷区的官营电讯机构的资产总值,一共是77356千元⑤。我国的电讯设备,虽然偏集在战时的沦陷区域,但是未沦陷的广大地区,所有的电讯事业资产,应该不比这个数字再小,那末我们估计全国电讯资产价值为133200千元,和实际的情形,也许不致相差太大。如果这种估计方法比较可靠,那末战后官营电讯事业的资产估计,也就比较容易。战后全国官营电讯局所,截至1947年4月止,共计1595所,工作人员41152人⑥,每人利用的资产价值,依旧以6.6千元计算,则全部电讯资产价值约为271603千元。
至于邮政,1948年共有邮局19811所,邮柜33233处⑦。前者较1933年增加66%,后者较1933年增加10%。邮政事业的资产,主要表现在邮局的资产价值上,所以邮局的增加,可以代表邮政事业资产的增加,则战后邮政事业资产约为12450千元。这个数字和电讯资产相加,就可以代表战后邮电事业所保有的资产额,计284053千元。
————————
① 《中国国民所得》。下册,附录4。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美国的公用事业从业人员,每人平均使用的资产价值为11900美元,居各种
产业之首位。
⑤ 参阅韩启桐:《中国对日战事损失之估计》,第46页。
⑥ 行政院新闻局:《电讯事业》,第16页。
⑦ 谷春帆:《我国一年来之邮政》,载《交通月刊》,第2卷第1期。
七 渔林
这一项包括公有林场及渔场的资产价值。林场的资产价值,我们从林场的平均产值估计,根据战前的一般情形,森林的年产值,平均每顷约为20元①;资产价值以年产值的50倍,则其资产价值,平均每顷为千元。战前公有的林场,据估计为17850市顷②,资产价值约为17850千元。战后东北及的公有森林价值,应当包括进来,东三省的公有林场,我们估计约为37200市顷③;台湾的公有林场,约为4400市顷④;合计战后全体公有林场为59450市顷,资产价值为59450千元。
至于渔业,战前全由民营。战后官营渔业,可以分成两个系统:由接收敌伪水产事业机构所改组成立的中华、黄海、海南三水产公司,是一个系统;由挪用善后救济总署的渔业物资所成立的“渔业物资管理处”,又是一个系统。渔管处的规模比较大,有渔轮171艘⑤,水产公司的渔轮一共有13对⑥;其他还有冷藏等附带设备。渔轮每艘平均约值150千元⑦,合其他附带设备,全部公营渔业资产价值约为40000千元⑧。
————————
① 《中国国民所得》,1933年农业章第44页。
② 《申报年鉴》,1934年,第857页。
③ 战前公有林场面积,占全森林面积不到1%,东三省公有林场面积,以全部森林面积的1%,从宽估计,约如上数.
④ 《台湾省五十一年来统计提要》,第602页。
⑤ 《中华年鉴》,渔业章,第1315页。
⑥ 刘发煊:《一年来之渔业》,载《农业推广通讯》,第10卷第12期,合刊第44页。
⑦ 根据伪农林都渔业公司之估计,参阅《中华年鉴》,第1315页。
⑧ 根据联总捐赠中国渔业善后救济物资中,渔轮与其他设备之比例估计,参阅《海建》第1期,第42页。
八 公共工程
公共工程的范围很广,举凡河道、沟渠、港湾、都市街道、桥梁、下水道,以及一切不包括在上列六项中之公共建筑,我们都放在公共工程这个项目底下。公共工程的投资,不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英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在中国这一项支出,除了少数的政府机关建筑以外,却屈居在其他的各种政府支出的下面。拿战前的情形来说,从1927年至1937年的10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它最炫耀的公共工程——水利工程上的支出,累计不过44460千元①;而政府支出预算中,导淮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广东治河委员会的经费,通常不到全部支出的0.2%②。战后的情形,更是每况愈下,尽管国民党政府宣扬它的水利设施,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堵口复堤的工作,也就是说国民党政府举办的公共工程,已经毁坏到不能不加以维持的地步。我们虽然没有直接的统计数字,但是世界上有这种统计的国家,公共工程在全部公有资产中所占的比例,都约在20%左右③。这个比例,应用到中国来,只有偏高。不会偏低。所以我们对于国民党政府在公共工程方面的投资,虽然没有直接的统计,但是从这一点判断上,可以间接推得出来。我们从宽估计,把这个比例应用于战前的中国,则战前国民党政府举办的公共工程价值,不过为713千元。战时以及战后,虽有新的投资,但恐怕不及弥补原有公共工程的破坏,所以战后公共工程的资产价值,也不会超过这个数额。也就是说国民党政府在公共工程方面的净投资,十年以来,不会是一个正数。
————————
① 《十年来之中国建设》,第5章。
② 《财政年鉴》,上册。
③ 系以英国及加拿大为例。参阅:O.T.Firestone and others,Public Investment and Capital Formation及H.Campion,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y.
九 金银外汇
政府手中的金银外汇,也是国家资产的一个构成部分,在国际还以金银外汇为公认的支付工具时,站在本国家的立场上讲,金银外汇,和前述工矿、等资产同样看待的,因为它可以随时向外国换取这些工矿机器设备。
战前国民党政府的金银外汇,最初还作为发行的准备。从1935年起,中央及特许银行的发行额,占全国发行额的78%。在抗日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四行的发行额已经达到1270221千元,其中现金的准备,根据账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约略估计:中央为221886千元,为284205千元,交通为181285千元,中农为97568千元,四行合计784944千元①。这可以约略代表战前国民党政府手中的金银外汇数量。战后,由于通货发行的膨胀,这种发行始终没有公布。不过在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的时候,在金圆券发行准备监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席上,财政部次长徐柏园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数目。据他说:“拨供金圆券发行准备的黄金、白银、外汇,约值两亿美元;而黄金、白银折价之低,均在市价之下,计黄金每两折价美元35元,实际市价为50美元;白银折0.7元,实际市价为0.75元;外汇之存储,均有凭证可资检查。”②这表示在1948年8月的时候,国民党政府手中金银外汇的价值,至少还有两亿美元。金圆券发行以后,国民党政府又陆续用金圆券收兑人民的金银外币,在1948年8、9、10三个月中,根据伪中央银行自己的统计,收进黄金1677164市两,白银8881373市两,银元23564千元,美钞49852千元,港币86097千元,以上五种,共值美金168296千元③。这个数字,当不能视为伪中央银行收兑金银外币的全部价值,但是把这个数字和前述的2亿美元发行准备加在一起,再折合战前的币值,就已经达到1473184干元。国民党政府手中的金银外汇价值,和战前比较起来,差不多增加了一倍。
金银外汇,不像工矿、交通等固定资产设备,它可以随时移动转化。在国民党官僚集团完全崩溃以后,这一部分资产,90%可能转移国外。因此这个数目虽然很庞大,但是能够留下作为国家建设的资金的,恐怕不过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假定这一项资产价值为147百万元。
以上九大项目,是国民党攫取人民的财富的一部分归还了人民以后,就变成了国营经济的主要基础。现在我们把结果列表于下(表6)。
这个数目总的看来,是偏低的。有许多重要的项目没有进入我们的估计。同时国营经济的基础,除了我们现在估计的一部分以外,还要包括没收过来的官僚私有财产和老解放区新生的公营资产。这两个部分,虽然现在没有估计,但是我们推测,三部分合起来,恐怕难超过100亿。这样的一个国营经济基础,虽说在整个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比重上,占领导的成分,但是这个基础本身,并不能算很深厚,这是国民党二十多年统治的结果。国民党的统治,今天是已经结束了,我们相信这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马上就要一天一天的快速增长起来的。
————————
① 以上俱见1937年《全国银行年鉴》。
② 转见《中央银行月刊》第3卷第4期。
③ 郭荣生:《8、9、10三月全国各地收兑金银外币统计》.载《周报》,第19卷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