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及趋向——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例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小文 蒋荣兵 时间:2010-06-24
摘要: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最初只有两方参与,随着产业向更低工资水平的地区转移,逐渐形成了三角形的生产贸易关系与国际分工。随着欧荚订户不断追求靠近供应商,更多的通过中间商的间接转口贸易被直接贸易取代。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生产贸易模式呈现出两角——三角——两角的轨迹。

  关键词: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形成,演变,趋向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逐渐呈现出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生产环节的分工、从单纯的对外直接投资到以投资、外包和中间品贸易重组生产链条的特点。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分下网络,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VC)和全球商品链(GCC),大量的研究涉及价值链或商品链的治理、布局以及东亚和拉美、非洲等地的供应商升级等问题(波特,1990;Humphrey & Schmitz,2000;Ger-effi,1994、1996;Cibbon,2000)。二是研究国际生产体系(又称全球生产网络GPN、国际生产/分销网络IPN)的形成以及主导(nagships)向当地供应商的技术转移、当地供应商在网络中的成长等问题(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2003;Ernst&Kim,2002),研究行业涵盖机械行业(Ando & Kimara,2003)、信息产业(Poon,20N)等。表面上看来,两大研究层面中,CVC/GCC侧重研究链式生产环节的分离与布局、治理与升级等内容,GPN/IPN侧重以主导企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网络的构建和组织创新,但从研究内涵上分析,两大理论分支都在探讨8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型国际分工关系,以及相应的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变化。



  大量的研究显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国家和地区按照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等因素分化为三个层次:欧美日作为第一层次,其企业主要是作为主导者;新兴化国家和地区(NIEs)作为第二层次,早期主要从事加工装配环节或生产制造,后来逐渐演变为中间商,甚至部分企业上升为主导企业;处于第三层次的主要是大陆、东南亚其他国家以及北非、中东和拉美地区,这一层次进入的时期较晚,由于低工资等优势日前主要从事加工装配业务或中间产品的生产。三个层次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了错综复杂的国际生产网络,其中在纺织和服装产业中形成的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尤其典型。


  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起源于杰里菲提出的“三角形制造”(Triangle Manufacturing),其内涵是指欧美等纺织品服装的大买家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发出订单,接到订单的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的生产转移到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印尼,中国大陆等地,“当最终产品直接运往国外买方时,就完成了三角形制造”。究其实质,这种三角形制造是一种国际分工网络,它属于杰里菲所定义的全球商品链中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反映的是三角形的生产和贸易关系。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东亚三角形生产贸易模式也呈现出不断的创新和变革。


  二、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


  1.形成过程


  20世纪50年代开始,北美和西欧的纺织品和服装产业逐渐向日本转移,然后又进一步转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香港、和韩国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在六七十年代发展较为迅速,承接了来自欧美的大量订单,在本地完成生产后直接出运。这种生产安排的形式只涉及两方,一方是处在发达国家的买方,包括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服装品牌商如Nautica等不同的企业形式;另一方则是NIEs的生产企业。双方生产贸易关系较为简单和清晰。


  然而,随着东亚NIEs面临的形势的变化,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呈现出向外迁移的趋向。80年代以后,由于工资和地价水平上升、货币升值、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阻碍,造成东亚NIEs的纺织和服装产业的优势不断削弱,而此时象中国大陆、印尼、泰国等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竞相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的进入,发展了大量的加丁贸易基地。内部的推力和外部的拉力使得东亚NIEs的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地把生产环节外移,仅保留自身具有优势的设计、质量控制和物流等环节,部分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前店后厂”的转型,还有相当部分企业则完全转为贸易公司,从事转口贸易,主要业务流程是接单、转包、交货。香港从80年代开始,制造业逐渐萎缩,与此同时大量的外贸公司不断出现。在接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订单后,东亚NIEs的企业把订单转移到位于泰国、印尼、中国大陆甚至中美的一些国家去完成,货物最后直接发运到欧美的最终订户,从而形成了三角形的生产贸易网络。其中东亚NIEs的企业和从事生产环节的企业可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关系,也可能是通过外包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从企业区位和国家层次的角度解释三角形分工网络的构建,这种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箭头①表示最终订户(A类企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企业(B类企业,包括贸易商、制造商、或兼具两种功能的企业)发出订单,最终订户可能只对产品的款式作简单说明,由B类企业进行具体的设计、打样并组织商品链去完成(此时B类企业实质上成为商品链的主导者);也可能给出具体的设计或样品要求定制,这种情况下B类企业承担的主要是组织生产、质量控制和物流环节,商品链中的设计和营销环节由A类企业控制。箭头②则是B类企业组织C类企业(可能是B类企业的子公司或长期的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包括安排生产计划、从各国订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并运送到某国进行最终产品的生产(当然也可能全部在一国内完成)。各个生产环节的分解和分配,主要根据产品特性和各国要素禀赋、技术条件来在各国或一国内各地区进行布局。生产过程中,B类企业会进行质量监控和检验,必要时会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箭头③是最终产品从C类企业中最终加工者直接出运到A类企业指定目的地,其中的运输、订船等一系列物流环节均由B类企业承担。箭头①、②、③构成了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如果从商品链内企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箭头①、②、③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可以看出,A类企业和B类企业掌握了商品链中高附加值的环节,剩下的低附加值生产加工环节在第三层次的同家之间进行分配。


  需要指出的是,B类企业组织生产时,也可能会从NIEs的企业中甚至发达国家的企业中选取部分厂商承担某个生产环节。整个生产过程并非都由C类企业完成,而是涉及了三个层次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但这种生产组织的形式仍然属于广义的三角形生产贸易网络。


  另外,由于在NIEs的部分企业仍然可以直接生产并出口,这即是图1中箭头④和⑤所表示的生产贸易关系。这意味着虽然东亚地区形成了显著的三角形生产贸易网络,但是从纺织和服装产业来看,由于并没有发生完全的产业转移,因此仍保持了部分的生产能力。


  因此概括地讲,在纺织品和服装产业中形成的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是指,由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商所连接的,涉及欧美买家和东亚地区生产企业(主要在第三层次国家)的分工网络。三类企业由于处在不同区位并在商品链中占据不同的环节,从而导致三角形的地区分丁和商品链内的分工格局。



  2.形成的主要原因


  欧美从东亚采购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贸易模式从原来的直接采购发展为经过中间商的间接采购,即两角关系发展为三角形关系。深入分析主要原因,除了上面分析的产业转移和第三层次国家的开放及兴起等原因外,还在于此时由于采购中由于涉及几百种纺织品、多个国家的配额使用情况,造成欧美买家直接从产地采购的过程变得较为复杂,采购成本太高。另外,在第三层次国家的纺织服装企业较为分散,也造成直接订购的交易成本高企。而东亚NIEs的中间商一方面较为了解东亚各国配额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而具有信息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靠近产地易于寻找生产企业(有些就是自己的工厂承担订单的生产),同时,部分中间商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接受多家欧美企业的订货并集中处理,通过合理高效的生产安排、物流安排(如集装箱配载)获得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利润率的下降,欧美大买家在寻求更简便、环节更少的交易形式。从生产企业直接订货、跳过中间商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因此,90年代以后,从东亚地区纺织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来看,部分中间贸易商的退出使得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逐渐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1.演变的特点


  一是最终订户不断靠近供应商带来的变化。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买家为了节约成本,纷纷到海外设立直接的海外采购机构。这些采购机构主要建立在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原因在于这些地区不仅本身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基础好,而且也具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和良好的服务及设施。运作模式是采购机构向当地制造商直接下订单,当地生产全部或部分产品,处于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完成一部分。


  二是部分欧美订户直接从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订货。这样的交易形式中,订户可以直接对生产企业提出具体的要求,由生产企业按订户设计进行定牌生产,或者生产企业承担设计、制造等关键环节也就是进行ODM,也有可能是订户直接采购生产企业拥有品牌的产品。90年代以来,诸如耐克、Nautica、The North Face等国际知名品牌纷纷与中国大陆、泰国、印尼等地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生产企业按订单生产后直接出运订户所在地或其指定市场。在我国,这类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由于拥有大量的熟练工人、较好的纺织服装工业基础和便利的运输条件而发展起大量的民营或外资纺织服装企业。


  在上述两种交易形式中,欧美买家跳过了B类企业中的中间商,直接与东亚NIEs的制造商或第三层次国家的制造商接触,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变化见图3所示:其中欧美买家的海外采购机构的贸易模式用与箭头①、②、③表示的贸易模式同方向的1、2、3表示(也有一部分由采购机构订货,在NIEs当地生产后直接出运,这与④、⑤表示的贸易模式没有实质差别),但没有东亚NIEs中间贸易商的参与;欧美买家与第三层次国家企业的直接贸易即箭头⑥、⑦所示。


  在东亚三角形网络的演变中,虽然B类企业中的部分中间贸易商被跳过,生产重心更多地移向东亚第三层次的国家,但值得重视的是,在第三层次国家中,承接订单的生产企业大部分仍是来自东亚NIEs的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有些还保留了在原所在地(比如台湾)的公司及生产厂,有些则完全转移到低成本的中国沿海等地。这些企业比本土企业具有更强的与国际企业联系沟通、建立业务关系的能力,也有长期从事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具有更多的优势,其运作模式主要是“公司+工厂+外包企业”的形式。在面向欧美订户的出口订单生产中,占主要地位、连接欧美与当地企业的仍是东亚NIEs的企业。这即意味着虽然从贸易流向和信息流向上看,图三中箭头⑥、⑦所示的贸易似乎提升了C类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但在原来的主要贸易模式(箭头①、②、③构成的三角形生产贸易网络)中,B类企业起“节点”的作用,现在在新的贸易模式中仍是起“节点”的作用(但是单纯的贸易商活动的空间日益变小)。或者可以说,表面上看C类企业承接了大量订单后直接出口,但实质上并非完全是本土的企业受益,而是有大量的来自东亚NIEs的B类企业(主要是制造商)迁到第三层次国家,进入了C类企业,因此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意味着,只是东亚NIEs的部分中间贸易商被跳过,其制造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只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制造商把生产地转移到了第三层次的国家或地区)。单纯的贸易金额与比重的上升并不能完全表现第三层次国家贸易地位的提高。商品链中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从总体看生产链条延长(包括了组织生产、物流等环节),但本土企业仍是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2.演变的原因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演变显示了三角形贸易关系的逐渐弱化,重新向两角的直接贸易模式回归。不同于早期的两角贸易模式的是,早期是东亚NIEs的企业承担制造的功能,90年代以后出现的趋向则是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直接的供应商。中间企业被跳过是欧美订户追求更多利润的结果,而这种转变能够实现,主要是由于中间商原先的优势逐步削弱。这表现在一是各国的配额在逐步减少。按照1993年底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规定,从1995年开始各成员国开始逐步取消纺织品与配额限制。配额的削减使得原先复杂的采购过程逐步得以简化,增强了欧美买家自己直接采购的可能性。二是第三层次国家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与产业发展加快,不但在产品质量与技术上不断改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较多的出口加工集群,从而为欧美买家寻求合格的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三是互联网和电讯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信息交流的日益便利。供应商可以与欧美买家直接联系,促成了更多的直接交易。因此,在条件逐渐成熟后,欧美许多大型零售商进入东亚市场与生产商直接接触,当地采购量和品种的增加使其也可以更好地利用采购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将原来由中间商分得的部分利润转为自己占有。

四、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的趋向

  从上述分析可知,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演变的内在动力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直接导致的产业转移和订户向供应商的靠近。这些因素会继续推动东亚纺织服装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的发展。同时,从外部因素来看,后配额时代的来临、区域一体化的推进、第三层次国家经济环境的改善等也不断地作用于国际分工网络,推进其进一步发展。


  1.欧美买家的采购机构在东亚地区进一步靠近供应地


  虽然目前香港、、韩国仍是许多欧美买家海外采购机构的集中地,但部分大买家的采购机构已经开始向沿海地区和东亚其他地区转移。以沃尔玛为例,最初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大部分是通过中间商美国太平洋贸易公司代理采购,金额只有几亿美元。2002年2月,沃尔玛将它在香港的全球采购中心搬到了深圳,全面负责沃尔玛在全球采购的任务。同年10月,沃尔玛全球采办上海分部挂牌运作。也就是在这一年,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额突破了120亿美元。沃尔玛、家乐福等48家采购机构已经落户上海。这种趋势会使得位于NIEs具有优势的转口贸易进一步下降,订户与第三层次国家的直接贸易趋于快速上升。另外,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和服装配额的取消,标志着后配额时代的来临。这一重大变化将使得第三层次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欧美的阻碍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也不排除新的贸易壁垒的涌现,比如欧盟和美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设限),同时也有利于简化欧美买家的直接采购工作。


  2.东亚第三层次国家的部分企业逐渐升级,经济环境不断改善


  随着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外资的不断涌入以及本地配套体系的不断完善,东亚处于第三层次国家的部分企业除了实现产品升级、工艺改进之外,也逐渐由简单的加工装配向OEM(原始设备制造、代工或定牌)甚或ODM(原始设计制造)和OBM(自有品牌制造)转化,即在全球商品链内逐渐实现升级。OEM相较于加工装配而言,生产企业可以自己采购原材料、自己组织生产,生产链条有所延长,但是仍然按照主导企业的设计和技术标准来生产主导企业的品牌产品。在熟悉相关流程和技术要求后,有些企业承担了设计环节和技术改进的工作,这就进一步演变为ODM。当企业在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等环节都能胜任之后,有实力的企业会转向OBM,推出自己的品牌。这种升级将有力提升企业在商品链中的地位。欧美买家采购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选择定牌生产,也可以选择购买直接购买已经有品牌效应的商品,等等。


  同时,从产业发展所需环境来看,东亚第三层次国家在基础设施、物流、相关服务方面的改进特别是信息交流日益便利,也使得欧美买家更愿意跳过中间商直接采购。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政府推出了不少推动跨国采购的新举措。例如:2002年成立、设在上海世贸商城内的上海跨国采购中心更是有政府支持、实行企业化运作的跨国采购平台,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货运代理等部门的入驻极大地提高了跨国采购中心的吸引力。这些措施的竞相实施,使得本地企业与国外采购商有了更多直接的接触渠道。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使得欧荚买家将加快转换区域市场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欧盟东扩、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南延、东盟“10+1”及“10+3”等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对国际经济造成了深刻影响。由于最终订户追求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欧美买家不断地从周边地区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原欧盟15国与中东欧地区、北美与拉美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近年来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亚洲向欧美的出口。与此同时,原欧盟15国内部和亚洲地区内部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也迅速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3年世界纺织品总贸易额达1690亿美元,其中亚洲区域内贸易达418亿美元,占总贸易额的近四分之一,居各区域贸易(包括区域间和区域内)之首。原欧盟15国的内部贸易额达411亿美元,紧随其后。另据UNCTAD统计,从1985年到2000年,在北美服装市场上,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的市场份额分别上升了12.9%和3.9%,而同期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仅上升了2.9%,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则出现了从14.5%到9.9%不等幅度的市场份额下降。欧美买家向区域内产地靠近和亚洲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将会削弱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可知,纺织品和服装产业中形成的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将不断削弱,欧美订户更多地与生产企业(包括本区域或东亚的生产企业)直接接触,东亚NIEs的中间企业生存的空间将进一步缩小,东亚处于第三层次国家的生产企业在商品链中的地位趋于上升。与此同时,东亚区域内的贸易量将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增长。欧美买家的采购特点呈现出从全球化采购向当地采购转变的趋向。从最终订户、东亚中间商、东亚生产商三者的发展来看,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善,都在谋求自身的调整与转变:最终订户谋求更直接、更近距离的采购模式;中间商在中间业务趋于萎缩时,开始涉足品牌、市场调研、营销等更多环节;生产商则开始在组织生产、物流等新的领域中进行尝试,并从最初简单的加工向OEM、ODM甚或OBM不断升级。从商品链内的分工来看,中间商与生产企业都在努力占据更多的环节并谋求商品链内的产业升级,试图在商品链中获得更多的增值。

 

  五、结语


  东亚三角形国际分工网络连接了三个层次的国家和地区,每个层次的国家参与了商品链中不同的环节,其中东亚新兴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企业作为商品链中的“节点”,一直起着连接欧美买家与位于本地或我国大陆等地生产企业的作用。但随着欧美订户越来越多地跳过中间商在海外进行直接采购,三角形生产贸易网络中逐渐形成多种贸易模式并存的局面,总的趋势是三角形的生产贸易关系和分工格局逐渐削弱,最终订户与东亚生产企业的直接贸易趋于上升,但还会受到中东欧、拉美等地强有力竞争者的较大影响。因此,东亚与欧美的纺织品与服装贸易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呈现出两角——三角——两角的发展轨迹。最终订户从在本土寻求代理采购,逐渐转向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设立采购机构,再发展为到东亚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采购。对于中间商来说,寻求新的贸易渠道、创造新的贸易模式或者进行角色转型是必然之举。对于处于第三层次国家的大量生产企业来说,谋求在国际生产分工网络内的升级特别是本土企业的升级,借助政府对跨国采购模式的支持(包括采购中心的建立、采购大会的举办以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化工程、国际物流体系等跨国采购支撑体系方面的建设)主动进入全球商品链中并逐渐升级,是顺应趋势的必然选择。


  []


    (1)K.Y.鲍德温和K.B.克拉克等,(2001)《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2)Ando,M.,Kimura,F.,(2003)“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East Asia,”NBER Working Paper 10167.Ernst,D.,Kim,L.,(2002)“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Knowledge Diffusion,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Reasesrcb Policy (31),1417-1429.


    (3)Gibbon,P.,(2000)“Global Commodity Chains and Economic Upgrading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CDR Working Paper.


    (4)Poon,T.S-C.,(2OO4)”Beyo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a Case of Further Upgrading of Taiw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Int.J.Technology and GlobalisationVol.l,No.l,130-144.


    (5)Porter,M.,(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