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评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一、东亚共同体
设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根据小泉首相的外交政策讲话,日本设想的东亚共同体从结构上说由3个层次组成,或者说它将通过3个步骤实现。
第一,以日本和东盟之间的合作构成东亚共同体的基础。小泉在讲话中说,要以日本和东盟的关系作为基础,不断地扩大东亚地区的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的共同体”。他表示,在此次访问中,日方提出的日本与东盟一揽子合作构想将成为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
第二,发挥东盟+3框架的作用。小泉表示,日本与和韩国之间的合作,将成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巨大推动力,因此3国之间要加强合作;同时要发挥东盟+3框架的作用,中日韩要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小泉在访问中提出日本与东盟之间的一揽子经济合作计划,对中国与东盟之间以10年为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表示欢迎。
第三,吸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东亚经济合作,与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一同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核心成员。小泉对东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合作表示了积极的期待。
从合作形式上说,东亚共同体是开放的。小泉在讲话中表示,共同体决不能成为排他性组织。他认为,这个地区的实际合作是建立在与区域外进行紧密联系基础之上的。无论从安全保障还是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方面来说,美国的作用对于本地区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日本在推进东亚共同体的同时要坚持日美同盟。东亚共同体与美国、印度、太平洋国家和欧洲保持紧密的联系,特别是要保证美国在本地区的作用。小泉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要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同太平洋国家和通过亚欧会议同欧洲进行合作。这也可以看作,东亚共同体在结构上是可以延伸的,而非封闭的。
从内容上看,日本设想的东亚共同体不仅是个经济组织,要发展经济合作,而且要开展安全合作,为保证地区稳定服务。小泉在讲话中表示,日本要加强与东盟的安全合作,愿意为保证地区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小泉提出,日本不仅要继续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向印尼、东帝汶的消除贫困、防止纠纷提供支持,还要与东盟在打击恐怖和海盗行动、确保能源安全、防比传染病传播、保护环境、禁止贩毒和偷渡等跨国问题上采取共同行动,并在促进阿富汗和平与重建、裁军与防止核扩散、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扩大双方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要通过促进东盟地区的发展,把日本同东盟的合作和整个东亚的合作联系起来。
二、东亚共同体设想提出的背景
日本是地区经济合作的积极倡导者。由于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对外经济联系和依赖程度有增无减,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开始,日本就提出了经济合作和建立经济区的设想,并努力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开展。目前在亚太地区已经形成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但东亚地区合作起步则较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以日本作为首倡国之一于1989年成立的,但是,由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多达22个,各成员的意见和要求难以统一,影响合作进展,而且日本也希望在东亚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两次试图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但都因美国的强烈反对而告罢。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建立东亚核心论坛(EAEC)的建议,这招致美国的反对,日本慑于美国的态度也反应消极,致使马哈蒂尔的建议束之高阁。第二次是在亚洲危机期间,日本试图借机推动建立亚洲货币基金,但美国又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重叠、会削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为由表示反对,日本不得不再次作罢。此次日本借小泉首相访问东盟之机提出东亚共同体设想是首次明确对东亚地区合作表示积极的态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表明日本对地区合作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日本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设想的背景和原因是:
第一,东亚地区主义上升,东亚地区合作已经启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经济无一幸免地遭受严重损失,这反映了在经济活动全球化日趋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地区经济合作的意义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于有众多发展中国家、受区域外经济严重影响的东亚地区来说,只有加快地区经济合作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东亚地区形成了东盟——中日韩(东盟+3)合作机制,并已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东亚经济合作不再是停留在政治家、经济界人士和学者的口头上,而是成为生动的现实,这进一步促使合作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也促使日本对地区合作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
第二,美国对日政策有所变化,要日本承担更多责任,对日制约有所放宽。在日美同盟体制下,日本的亚洲外交受美国亚太政策的制约。美国既把日本视作其推行亚洲战略的支柱,又担心日本同亚洲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尤其顾虑日本与亚洲联合,削弱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影响。近年来,美国对日政策似乎变得较前宽松,开始更愿意尊重日本的外交自主性了。其原因是:1.美国经济一个时期持续保持增长势头,而日本经济则长期停滞,这同冷战结束前后日本经济处于颠峰时期气势逼人而美国却陷入周期性经济衰退步履艰难的局面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美优日劣,使美国对日本的担心有所下降。2.日本国内民族主义上升,要求提高外交自主性,要在国际上发挥与其经济力量相称的作用,在对美关系上要求拥有与美国对等的地位,为保证日美同盟的存在和正常运转,美国不得不适当调整对日政策。3.日美同盟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调整得到巩固,日美关系趋于稳定。1995年日美安保条约重新定义,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重新修订,日美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9·11”事件以后,日本首次在战时为美国军事行动提供后勤支援,日美同盟进入一个新阶段。4.美国认为中国迅速发展将改变东亚格局,为维护在东亚的利益,美国希望日本经济尽快恢复和适当扩大在东亚地区的作用,以平衡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2001年12月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向日本执政党领袖告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动向和东南亚对华出口超过对日出口,提醒日本注意中国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接受《朝日新闻》记者采访时前所未有地表示,欢迎小泉首相重振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对东亚共同体设想予以谨慎的支持。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援引美国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话说,布什政府安全班子在对抗中国方面希望同日本合作,并认为这种议论已经在美国政府内得到普遍认同。
第三,日本谋求开展新的经济外交,以打破经济长期停滞的困境。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持续不振,结构改革困难重重,如何改造经济体制,提高经济效率,是摆在日本面前的严峻课题。在国内改革进展缓慢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对外经济、贸易领域推动国内改革和激活经济、社会活力不失为一个新的有效途径,这已为日本和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所证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效地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美国、欧洲经济的发展同样证明,必须使经济和社会保持开放性、引入竞争机制、保持生产要素超越国界的自由流动,才能使经济保持活力,从而使其快速发展。冷战结束后,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基础上,推动双边和多边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日本为了重新焕发经济活力,也改变只重视多边贸易体制的一贯作法,开始探讨新的对外经济政策,也就是说要开辟经济外交的新领域,把推动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在此基础上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实现人、物、服务、资本的进一步自由流动和扩大市场,帮助日本经济走出困境。
第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与东盟合作的进展,使日本在经济、政治两个方面加深了危机感。中国经济成功地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保证了稳定、持续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展示的巨大潜力吸引国际资本纷至沓来,舆论惊呼中国正成为“世界工厂”;而日本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持续低迷,前景堪忧。经济萎靡不振也影响日本地区作用的发挥。日本对东南亚的投资下降,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历届首相都要专门访问东盟,但小渊和森喜朗只是在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时顺访东盟,与东盟的合作因受自身经济因素限制和受美国的牵制而进展曲折。因此,中国和东盟就在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的重大进展,在日本产生极大震动。小泉访问东盟和提出东亚共同体设想反映日本担心在地区合作中落后而遭致孤立和被“边缘化”。《朝日新闻》的报道称,日本如落后就会像欧洲合作中的英国一样难以发挥作用,为避免在亚洲合作中重蹈类似英国的结局,要保持对东南亚的影响,不能作合作的旁观者。日本和国际舆论都认为,日本加强同东盟的关系和提出东亚共同体设想是要和中国争夺地区主导权,并使中国进一步参与地区政治、安全对话,限制中国影响的日益扩大。
三、东亚共同体设想面临的问题
日本提出东亚共同体设想表明东亚合作正日益受到本地区国家的重视,从促进东亚地区多边合作的角度来说,日本的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毋庸讳言,日本要实现这一设想还需要做出很多努力。
首先,由于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迷的境地,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日本在地区经济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亚洲危机以后,东盟经济恢复迟缓,对日本的期望很高。东盟国家希望日本经济早日恢复,增加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和扩大经贸往来,欢迎日本扩大对东盟经济的参与。有的日本报纸坦率地指出,东盟对日本的关心依然是“钱”。但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对外政府开发援助和对东盟的投资都在减少。小泉此次访问东盟虽然提出了一揽子经济合作计划,但内容不多,不是像以往日本首相那样搞“支票外交”,反而是向东盟国家解释政府对外开发援助要大幅削减,这不能不令东盟国家感到有些沮丧。
其次,日本对国内农产品的保护政策将限制同东盟和其他东亚国家的贸易自由化。长期以来,日本对本国农产品实行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问题是日本对外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而农民是执政的自民党的主要支持者,因此农产品问题难以解决。此次小泉访问东盟与新加坡签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日方坦言是因为和新加坡之间没有农产品贸易问题;日本虽然开始着手研究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但进展迟缓已落在的后面。小泉提出的“一揽子经济合作构想”考虑到将同东盟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但却缺乏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当泰国提出要与日本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时,日方极力回避作出明确答复。小泉首相说,日本与东盟国情和经济力量非常不同,不能以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为前提进行讨论。日本能否扩大同东盟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关键在于能否开放一直视为禁区的农业领域,这涉及日本产业结构和结构的变化,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解决的。
第三,日本为了强调其设想的东亚共同体是开放的,超越目前东亚合作东盟+3的范围,建议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作为共同体的核心成员,这增添了合作难度。东盟国家对吸收澳、新参与东亚经济合作尚存歧见。澳大利亚是亚太经济合作的积极倡导者之一,随着东亚经济快速增长和地区合作迅速,澳、新都把本国的未来同东亚联系在一起,表示要“脱欧入亚”,甚至视自己为东亚的一员,希望加强同东亚国家的经济关系。日本拉澳、新进入东亚共同体的目的一是表明该设想的开放性,避免招致区域外国家的反对,特别是让美国放心;二是澳、新作为发达国家在地区经济、安全合作中与日本的共同点会多于与其他东亚国家。目前有的东盟国家主张同澳、新合作,如新加坡提出开展东盟+2(澳、新)合作;也有的持反对意见,如马来西亚认为在现在的情况下同区域外国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会妨碍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定。另外,澳大利亚在地区安全方面的政策也同东盟国家有很大分歧。对于日本的这一计划,有的学者惴惴不安地说,东亚共同体范围不仅包括大洋洲,甚至扩大到美国,日本不顾“雁行模式”崩溃后的东亚现实,构筑这样一个比亚太经合组织小却比东盟+3大的地区组织究竟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第四,日本对是否融入亚洲仍然犹疑不定,企图在“亚洲主义”和“协调主义”之间保持平衡,使其难以全力推动地区合作向前发展。日本提出东亚共同体设想反映其担心在东亚合作的潮流中落伍,要保持在东亚的经济、政治利益;但另一方面,日本又担心会“亚洲一边倒”,因为日本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与美欧的关系,同时日本对亚洲经济、政治未来的前景仍不无担心,不敢把赌注都压在亚洲。这反映了日本固有的矛盾心理,即在亚洲和美欧之间摇摆不定。现在日本既怕错过东亚合作的班车,像英国在欧洲合作中那样被“边缘化”,又希望能像英国那样在欧盟和美国之间游刃有余,也能与东亚和美国等其他地区保持同样的密切关系。这种瞻前顾后的投机心理以及不得不考虑美国反应的被动外交将限制日本参与东亚合作的步伐。
第五,日本对如何加强东盟+3框架下的合作缺乏构想。小泉首相在讲话中表示要以日本与东盟的合作作为东亚共同体的基础,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东盟+3框架的作用,并以中日韩合作作为建立共同体的推动力,对中日韩合作表示了积极的姿态。目前东盟+3合作实际是以东盟+1的形式运作,即具体合作大多是分别在东盟——中国或东盟——日本之间展开的,这固然是东盟+1的合作有一定的基础,但也反映了目前制约东亚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是如何推动中日韩合作,在一定意义上说:中日韩合作是决定东亚合作能否走上新阶段的关键,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如何在东盟+3框架下进行合作是东亚合作必须解决的课题,否则就谈不上东亚合作和东亚共同体,而小泉讲话对此并没有提出具体建议。
四、东亚共同体
设想反映的日本新亚洲政策
如前所述,东亚共同体设想是一篇“急就章”,它更多的是反映了日本在东亚经济、政治新形势下急于拓展亚洲外交的焦虑感。从设想的内容看,它是一个揉和了日本亚洲政策的产物,尽管它只是为未来的东亚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但却可以从中窥见日本新亚洲政策的一些基本特点。
首先,日本将把东盟作为新亚洲政策的战略支点,重视和发展同东盟的关系。小泉在新加坡的讲话中说,日本与东盟的关系“已经步入成熟和理解的新阶段”,是“坦率的伙伴”,日本要把与东盟的合作作为东亚共同体的基础。日本的亚洲政策重视东盟作用的原因有三:1.日本与东盟发展关系的基础相对较好。由于二战期间对东南亚国家的侵略历史较短,又较早解决了战后赔偿问题,所以东南亚是日本亚洲外交的重点。即使在与中国和韩国关系正常化以后,日本也一直重视发展同东南亚的关系。1977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访问东盟时提出被称为“福田主义”的对东南亚政策,表示要与东南亚国家建立“心心相印”的关系,在对等基础上开展合作,扩大对东南亚的战略投资。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对于促进东盟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日本在东南亚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影响。2.东盟经济主要依靠外资带动发展,对日本经济寄予很大期望。日本近年对东盟投资虽有所减少,但仍是主要外资来源;一些东盟国家希望同日本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同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3.东盟希望日本在维持东亚地区力量平衡上发挥作用。东盟一贯依靠大国平衡政策维护自身权益和突出自身的国际作用,中国国力增强和对地区经济影响增大,使东盟既感到有机遇也感到有些担心。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由于东盟与中国的产品结构相近,“不久可能会被中国产品压垮”,希望日本采取积极的东南亚政策,以平衡中国日益增大的影响。
其次,日本对华仍将采取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两面政策,而且在竞争与合作这两个方面都有加强的趋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使日本感到震惊,对中国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日本投资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忧心忡忡;中国积极参与地区经济合作,又使日本感到可能会改变东亚经济格局,威胁日本的传统地位。但另一方面,日本许多人也认识到必须适应中国发展的现实,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并逐步形成互补的合作关系。如何适应中国崛起的事实,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制定现实的对华政策是对日本外交提出的新课题。有的日本学者批评东亚共同体设想缺少具体实施办法和日程表,反映日本东亚战略意图暧昧和实施力度不够,徒然给人留下对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印象。类似舆论反映的正是日本对华政策存在两面性的写照。中日两国今后应在推动双边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在地区合作中也应该加强协作,这样才能像小泉首相所说的那样为东亚合作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第三,坚持日美同盟仍是日本亚洲外交的基础和前提。如前所述,日本的东亚共同体设想是在充分照顾到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而且是在与美国的东亚战略并不矛盾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国的东亚战略的情况下提出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的战略家曾设想要使日美同盟向亚洲多边安全保障体制转变,纠正过分倾向美国的对外立场,但是,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修订后,日本又回到以美国为外交基础的路线上去了。2000年1月小渊首相的咨询班子“21世纪日本的构想”恳谈会撰写的报告认为,21世纪的日本首先应是重视日美同盟的太平洋国家,然后才是基于亚洲立场的亚洲太平洋国家。对这一外交立场尽管日本有人提出异议,但也不得不承认日本在推进亚洲政策时必定要借助美国的力量。这反映了日本在处理同美国和同亚洲的关系时不得不“处于一种内心和身体分家的状态”,日本看来难以摆脱这种两难处境。
第四,日本的新亚洲政策将是经济、政治并重。东亚共同体设想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内容,这表明一方面日本经济虽面临严重困难,但其经济规模及其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仍是首屈一指,对地区经济的未来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经济仍将是日本外交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日本将力图保持在亚洲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日本将更加重视在地区政治、安全领域发挥作用。日本将加快成为“正常国家”的步伐,积极参与国际政治、安全领域里的合作,改变在国际上“经济第一、政治第二”的处境。日本已经在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和在参与非传统安全领域里的国际合作方面取得进展,今后将加大参与力度。日本与东盟安全合作的范围将会扩大。日本还将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并争取发挥主导作用。
上一篇: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
下一篇:美国经济的三个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