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归来谈印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4
(一)

  今年2月到3月,我到印度作了5个星期的背包旅行。从孟买经果阿再折回北上,跑了北印度和中印度的十几个城市,包括这次核试验基地所在的拉吉斯坦州。印度是背包旅行者的天堂,到处都游荡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但给我的感觉是,其中人似乎就只有我一个。谁知时隔两个月,印度竟成了中文网上最大的话题之一。我想,在网上慷慨激昂议论印度民族性等等的网友,可能有一部分并没有到过印度本土,所以在此介绍一下我在印度的观感,希望能有助于网友们了解一下真实的印度,更冷静地思考我们和这个邻国的关系。

  我到领事馆申请签证时,被告知中国人的旅行签证必须经由印度本国政府的审查,前后耗时两个月,而实际上等了3个月。所幸我的辞职和旅行计划也有所变更,正好和签证相吻合。但是由于我在申请书上的照片用的是一张较老的,给签证领事抓住,差点把我的签证给枪毙了。可见中国人到印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印度,我不知道是没有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出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愿自称中国人,反正,除了在最后出境那天在机场见到两个商人以外,我没有机会说一句国语。常常是,印度人听我说来自中国,惊讶程度不亚于面对火星人。但物以希为贵,正因为少,颇受到特别优待,比方说,在巴士上能得到一个最佳座位之类。印度一般民众,大多本性善良温和,至少在表面上,丝毫看不出对中国人有什么特别不友好的地方。记得在帕特那郊外坐巴士的时候,遇见一个桥梁工程师,见我是中国人,大赞中国有魄力抵抗美国压力搞独立自主,说印中应该联手对抗西方,印度也要学中国,不唯唯听命美欧,要搞自强。如今人民党倒是兑现他的宿愿,只是和其初衷相距十万八千里,不知此公得知核爆消息,作何感想。还有不少印度人,喜欢问我:印度和巴基斯坦你喜欢哪一个?答曰印度,则大欢喜,邀我到家作客,说来了个喜欢印度甚于巴基斯坦的中国人,家人便也大欢喜,好象以我一句话,巴基斯坦就没有了中国的导弹援助,印度也便可以一举拿下可什米尔。可见中巴关系,在印度人心目中是占多么重要的地位。更多僻地土著,则是拼死不信我是中国人,说自毗湿奴神开天辟地,没有中国人来过此地,尔必是日本人冒充中国人无疑。我说如是日本人,为何要冒充中国人呢?答曰日本人老实,到处被骗被斩,尔必是被印度人斩得怕了,不敢再自称日本人。这番话倒也算得语出惊人,不过也有其正确之处。在观光地,日本人确实被某些精明的印度贩子斩得血淋淋,我与日本人交谈,无不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不过,贩子们一听我来自中国,就犹疑不敢下手,可能心里颇有些62年战争留下的余悸,知道中国人并不同日本绵羊一般容易剃毛。印度民族,热情好客有余,好奇心极其旺盛。有一段,我与一韩国女孩结伴,到中部小城英度尔,坐在火车站候车室外,竟引来数十闲人围观,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东方男女,而那个韩国女孩又是穿着裙子,在长裤莎丽的印度属于奇装异服,更是看得闲人们两眼发直。很让人想起 十数年的中国。印度人又很讲男女大防。我和韩国女孩从芒都坐巴士,上车后我发现身边穿莎丽的女孩是一日本人,便交谈起来。不想此举竟引起车中印度男士一致的愤慨,对韩国女孩说:你丈夫和别的女人说话,你竟不闻不问吗?韩女答曰:他并非我丈夫。印人便问:是男朋友?韩女答曰:不是,相识才两天,结伴而行,如此而已。满车印人尽不再作声,视我等三人如怪物。

  (二)

  印度的,至少就表面看来,似乎落后于中国不少。孟买是印度第一大都市。在孟买类似于上海南京路的最大商业街上,居然没有一家商场是装有空调的,全是老式大风扇,博物馆等等也都是如此。印度对外开放程度很差,路上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几乎都是由一家印度国营公司制造(公司的名称好象是dada)。据说发动机很不错。我不太懂技术,只知道那发动机吼声震天,不知道好的发动机是否都以这种吼声来自我表白,不过颇可省去按喇叭的麻烦,也算是一长处。印度人很引以为自豪,认为是印度自给自足的象征。好象我们在20年以前也是这样。不过,我已有多年未到国内内地旅行,基本是以沿海城市与印度比较,所以可能感觉有偏差。印度大城市的民居,看上去装空调的也不多,且多是窗式,中下流宾馆也是如此。火车有A/C车厢,是最高级的,而头等二等卧铺,则全部没有A/C。不知到了夏天,印度人如何旅行。我以前公司是做家电部件生意的,空调部件占了大头。部长很想到印度,说印度这么热,空调定热销,所以我也特别注意了一下空调。看来部长太过于一厢情愿。彩电似乎是刚刚开始成为流行热点,宾馆店铺,如有电视,也以黑白占绝对多数。自动扶梯等等,更是少见。跑出租车的只有孟买,且都是不带空调的中古国产车,计数器不是电动的,没有液晶显示,好象是机械制动,我至今不知怎么理解上面的数字,可能造这玩艺和装这玩艺的公司,根本没打算让乘客搞明白它。孟买以外,包括新德里,多是跑的机动三轮车,没有门,没有计数,新德里三轮司机的奸滑,公认世界第一,讨价还价没有阿庆嫂的智商水平是不行的。愚虽不才,基本没有坐过比日本人价钱贵的车,自己觉得很为中华民族争了一把光。加尔各答我没有去,据说还有人力车。当然以上都是浮光掠影,不足为中国人自大的依据。印度的工业据说还是很有基础,只是怎么看都类似旧苏联,民生工业不太重视,市场也不够发达。举一个小例子,印度小孩总问外国人要圆珠笔,圆珠笔印度并非没有,并且也不贵,所以我总觉得奇怪,想或许印度小孩读书认真过度,笔不够用。后来和一日本学生谈到,他说自己买了一支印度笔,没一天就写不出了,可见印度小孩的要求自有其道理。后来我也买过一支印度笔,当时没有在店里试写一下,回到旅馆才发现根本没法写。可见此言不虚。不过印度的高科技应该是有长处的,这可以从其搞核武看出来。印度人也很有一些以机软件技术为自豪,据此说印度是高科技国家,我在印度是不敢和印度人辩,老实说,这就有点井蛙的意思了。当然明白印度真实境况的占多数。我在瓦那拉西,一个印度小伙问我:瓦那拉西是不是世界上最穷的地方?这倒让我答不上来。我一楞,他忙补充:当然泥泊尔不算,俺知道那里比这里还穷,泥泊尔以外,俺这里是不是最穷?看来他也不太读书看报,不知道非洲中部的人民大众过的什么日子,单看从外国来的红男绿女个个财神模样,就成了自卑狂。自信过度和自卑过度,都是不了解外界的结果。(三)

  印度的贫富之差,其程度令人震惊和痛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是富了。我常常想,的穷,是被政府掩藏起来的,多少有露出来,但其基本面,不要说外国人,就是城市里的人,也不一定感觉得到。而印度的穷,则是一种放任自流的穷,完全是赤裸裸地浮现在社会的表面。也就是说,从政府到平民,没有人觉得穷是一种恶,一种丑陋,完全是平心静气地对待之。这里面有文化的不同。新德里市中心最大最豪华的餐厅,进进出出都是显贵,但离开大门不到一步的地方,就有衣不敝体,恶臭扑鼻的小孩行乞。看门的警卫也是见怪不怪。在中国早就不知给赶到哪里去了。印度的火车上,每天早上收起卧铺之后,会有乌黑的小孩爬在地上打扫垃圾,大多是六七岁,属于不可触民中专门搞清洁的一类。虽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职业,但今天铁道公司还能听任这样堂而皇之的童工劳动,非常不可思议。印度的不可触民,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可触”。我有一次坐在新德里街头的栏杆上,面前是一个生活在路上的五口之家。小孩子来要钱,粘着不走,最后用小手来碰你的胳膊,一碰一个黑印,我只好掏钱。回到旅店,警卫说,这些人,给他们碰了就不吉利,所以,他们就存心来碰你,逼着你给钱。施舍穷人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印度人并不以乞讨为耻,我们当然也不能根据我们的文化,而鄙视那些乞讨者。但有时候,给了一个人钱,会有一大群闻风而来,大打人海战术,搞得你非常狼狈。后来就有了经验,即使觉得小孩或妇人可怜,也要候准机会,看四下无人,悄悄地给,然后马上溜走,免得给包围。不过还是有一次吃大亏。在德干高原一古城,我拉一个小女孩照相,照完后,看看她实在可爱,把笔袋里仅剩的一支笔给了她,因为不是她主动来讨,觉得没有什么危险。没想到她转身飞跑,向着她的伙伴大叫。我不懂印地语,猜想大意是:这个外国冤大头会给东西,大家来要啊,不要白不要啊!结果我逃避不及,给那些要不到东西怒气冲天的孩子砸了好几块泥巴。在印度的外国旅行者,都有一个从心软到心硬的变化过程,否则就是你身上的钱都施舍完了,都没法打发掉所有的乞丐。而印度人,很懂得如何搞平衡,不是都给,也不是不给。印度甚至有专门换硬币的地摊,让人把纸币换成小额硬币去施舍,可见“喜舍”文化在印度是如何普及。

  另一方面,印度的富人,丝毫不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富人逊色。我觉得是强过中国的富人,不是指数量,是质量。印度是彻底的精英,中上层人士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很多,而且,真正的上流人物都是极有教养。而中国,实在是暴发户太多,又多愚劣的党棍,不知教养为何物。所谓的高级场所,多由此类人众盘据。在印度,到了国营公司经理、高级职员或大学教授这样的地位,置备自用车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是国产车。印度即使最贫穷的地方,也有类似贵族学校的中小学,孩子们身着整洁的校服,有漂亮的校车接送。不知那些孩子看到车窗外烈日下在田里赤脚拔草的同龄人,是否会生出甘地式的悲天悯人的心情来。我初到印度,还生怕平头百姓不懂,问路总是向衣着仪态一看就不俗的人问,谁知他们往往一口在海外学来的标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听得我这个半瓶子醋半懂不懂,后来干脆专找平常人问,听他们说结结巴巴的印度英语,多少满足一下自尊心吧。

  (四)

  印度人谈中国威胁,我觉得,我们不能单单用自己的感觉去论是非。在中国人看来,印度实在是个遥远的国家,但对于印度人,从中印边境到新德里,巴士不过一天多路程,又是平地,所以,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西藏归属印度,可以说,四川就在印度的枪口下,中国和印度的感觉就要颠个倒了。由于印度没有缓冲地带,这种战略对峙,印度人看来多少是对自己不利的。印度和中国,问题就在一个边界,归根到底,这是当年英国人作的孽。就国际法来看,印度人可以搬出的理,不比我们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免得给批成汉奸。60年代的战争,印度人有冤气,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呢?中国当时是打胜了,问题是在印度人看来,战争只是一时受挫,还没有到最后分胜负的时候。这时候,中国人就撤兵划停火线,而且说明是维持战前状态,印度如再动手,必然在国际上遭非议,里外不是人。而战争如果长期化,诸网友聪明胜我者不难看出,中国能不能胜很有问题。在东段边境,中国的补给线跨越青藏高原,不可能长期维持大规模作战阵势。而印度,无论东西段,都不成问题,而且,印度当时已作好倾国出动的准备,又有美国准备插上一脚。中国见好就收,又让对方无从回手,这就是老毛过人的地方。我对老毛一向不敢恭维,但对他的文采和武略,到底不敢说风凉话。这就好象拳击比赛,第1回合甲就一拳把乙打得趴倒在地。但在裁判还没有数到十,甲就挥拳向观众致意,道:这小子不经打,我已胜了,今日饶他一把,不再请他吃拳也。说罢跳下拳台,扬长而去。待得乙恢复神志,早已找不到对手死拼。乙是该感谢甲不请他多吃老拳,还是咬牙切齿,准备再和甲斗上一场,恢复名誉呢?老实说,印度人就是这种心理。这不是说他等了几十年,急着要君 子报仇了,但心里恨你羞他辱他,倒是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