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东盟投资效应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 东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 投资效应
一、引言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不断涌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扩大,逐渐从以贸易自由化为主的一体化向更深程度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市场开放和放松管制的做法,促进区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市场边界和经济体,并与区域外的经济体出现差异化。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会促进区域内FDI的流入。
分析东盟1996年~2007年吸收FDI的情况,发现:东盟老成员国吸收的FDI占据了东盟总额的80%以上,而新成员国吸收的FDI与加入东盟之前变化不大,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区内不同成员国的投资效应不一样。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是否存在,这种效应的发生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1996年~2007年东盟10个成员国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及影响因素。
二、综述
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相比,其投资效应还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投资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关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对跨国公司FDI的影响的研究。金德尔伯格借鉴区域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学说,提出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理论,认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引发了投资的创造和转移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后产生的贸易转移使区外跨国公司商品进入到区内变得困难,跨国公司通过在区内建立分支机构的方式来替代商品出口,即投资创造效应。同时,区内已有的跨国公司会利用大市场统一的机会和自身优势,对区内的生产经营进行重新布局,即投资转移效应。
邓宁根据投资动机把FDI细分为逃避关税型、市场扩大型、出口导向型、垂直一体化型,他认为贸易环境的改善将刺激市场扩大型FDI的进入。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将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此外一体化拓宽了市场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整体经济的稳定性,生产的地理分工更加,跨国公司容易实现规模经济,也导致跨国公司向区域内投资。
Bende-Nabende(1999)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区域内较发达国家有利,而对不发达国家不利,计量结果显示对印尼和菲律宾影响为负,而对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影响为正,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组成时对较发达国家有利。
三、实证分析
1.一体化进程中投资效应的影响因素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为外商投资提供了一种保证,标志着一个有利的、可预测的投资环境的形成,使得外国投资者不仅可以出入共同市场,而且还降低了相关的风险成本。同时,根据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加入一体化的区域中,成员国会得到更多吸引投资的机会,据此,提出本文第一个假说:H1: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FDI的流入有正向作用。
(2)市场规模
东道国潜在的市场规模是外国投资者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市场规模越大,则能有效地降低平均成本,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较大的产品需求能使较容易地将产量扩张到获取规模收益的水平,进而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取得更高水平的利润。因此,提出:H2: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正相关。
(3)劳动力成本
效率寻求型FDI倾向于生产优势的发挥,低廉的劳动成本对其有明显的吸引力。如果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则厂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尤其是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提出:H3:成员国劳动力成本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负相关。
(4)东道国的基础设施
资源或资产寻求型FDI投资的动机多为寻求目标市场的自然资源或其他资产和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可以看成一种资源,一国的服务业越发达,反映该国的经济环境成熟,投资的相关服务便利,有扩大投资效应的作用。据此,提出:H4:成员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正相关。
(5)进口总额
较高的对外进口关税水平使厂商出口成本增加,为了避免关税,跨国公司选择对该国投资来供给当地,因此投资和进口具有替代关系。提出研究假说5:H5:成员国对外关税水平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正相关
2.模型与数据
本文研究的数据时期是1996年~2007年,横截面为东盟的十个国家。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样本数太少不足以作时间序列分析,将时间和横截面数据结合起来的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更适合本研究的数据特点,而且这种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本文将先后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自身的经济禀赋情况,如: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发展等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投资效应的影响。因此,将代表这些因素的变量先后放入计量模型,进行测算,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东盟自由贸易区从2002年开始启动,所以数据囊括了2002年前后6年的情况,从1996年至2007年共12年。工资水平的数据缺失较多,部分采用了内插法进行处理。实际取得120个观测值。
3.估计结果
采用计量软件Eviews 6.0分别对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了拟合。主观判断模型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可以依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果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当豪斯曼检验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时,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反之,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豪斯曼检验的结果支持了固定效应模型。为消除序列的异方差影响,除虚拟变量和比重指标外,其他变量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同时加入AR(1)项消除自相关现象。估计结果见表。
注: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上标***,**,*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模型(1)(2)(3)(5)中变量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验证了相应的假说。在模型(4)中,服务业发展水平变量(SERP)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变量(D)的乘积项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H4没有得到验证。其原因在于东盟大部分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区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以劳动力成本吸引投资为主。所以区域FDI的流入中,偏好资产或资源寻求型FDI比重较小,而更倾向于寻求降低单位劳动成本的效率寻求型FDI比重较大。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将区域经济一体化虚拟变量引入FDI决定模型,通过研究东盟的投资效应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成员国获得FDI,即具有显著的投资效应;同时,投资效应与成员国的经济禀赋有关: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投资效应越大;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投资效应较大。在影响因素中,是否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其重要性高于劳动力成本和一国的经济规模。这种情况说明,即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吸引更多的FDI。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未通过检验,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不足以吸引FDI,这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诟病。 我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实践较晚,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刺激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资源更有效的配置能得到更大的规模经济与正外部性。目前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成员国的投资收益增加,应不断深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展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完善投资环境,来自区外以及区内国家相互之间的投资都将会有所提高。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对我国加入更高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其次,根据FDI投资动机的分析,经济水平、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对投资效应产生影响。中国目前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优势的来源,而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需要结合比较优势,吸引发达国家效率寻求型技术密集的FDI流入,同时引导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技术水平以及升级产业结构。同时转移“夕阳产业”到区域内更低阶梯的发展中国家,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我国还可以通过提供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市场进入和技术及创新能力等综合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优质投资。
:
[1]东艳: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否促进FDI流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引资效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6):79~88
[2]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2002(12):39~42
[3]邱立成马如静唐雪松: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研究[J].南开学报(社会版),2009(1):1~9
[4]王勤: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效应[J].南洋问题研究,2008(1):1~9
[5]张宏蔡彤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J].当代亚太,2007(2):52~57
[6]Bende-Nabende, A., Ford, J. L. and Slater, J. R. “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ASEAN-5 Economics, 1970-1994: A Comparative Dynamic Multiplier Analysis from a Small Model with Emphasis on Liberalizatio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its series Discussion Papers with number 97~18, 1999
[7]Dunning, J. H., “The European Internal Market Programme and Inbou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35, No.2, 1997
[8]Kindleberger, C. P., “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1, No.1,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