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加强的经济学解释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万兴伟 时间:2010-06-24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产业的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传统的产业间分工逐步转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同时,产业的区域集聚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集聚地区的发展。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区域集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互动中同时得到加强。
  关键词:产业;国际分工;区域集聚
  
  0前言
  
  目前,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从传统的发达国家与发展家的垂直分工为主的产业间分工
  转向目前以水平型为主的产业内分工,分工越来越细。如何提升产业结构,确保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许多学者已经作了深入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会加强。但是,对于二者为什么会加强的背后经济学解释,相关研究还没有。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试图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二者同时加强背后的经济学解释。
  
  1产业国际化分工特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产业分工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首先,产业分工的层次进一步细化,由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转向产品内分工。早期国际分工的典型特征是产业间分工,即发达国家搞,发展中国家以传统农业为主。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制衣、轻工等产业部门)由发达国家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逐步从农业国与工业国的产业间分工,转向出于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而产生的产业内分工。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以及世界各国的开放浪潮,为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条件。其次,产业分工的内涵进一步深化,由贸易分工、生产分工转为要素分工和价值链分工。20世纪中叶前,国际分工主要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各国按照各自的禀赋生产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获取国际竞争力。二次大战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分工出现了贸易、生产、投资一体化的趋势,一些在发达国家缺乏生产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被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生产性分工特征。这使得发达国家不再局限于将劳动密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IT等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部分设计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三,产业分工的形式进一步多样化,外包生产模式正在成为全球产业分工的潮流。外包又称为合同制造,以前产品从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销售都是在内部完成,现在产业细分使价值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逐渐把一些不是自己强项或成本较高的业务外包出去,走委托制造(0EM)甚至委托设计(ODM)之路。如美国Nike公司几乎不做任何制造,而是将运动鞋的生产转移到低成本的亚洲地区合同制造商,然后将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它只对产品的开发、设计、市场和品牌加以控制,却获得产品80%以上的利润。
  
  2产业区域聚集的特点
  
  21世纪,知识和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共享方式剧烈变革,使得企业区域交流能力骤增,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其价值活动,形成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又极大的突出了地方企业集聚的重要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共同认识到,在全球经济激烈竞争中,需要增强国家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压力促使各国政府在产业组织和区域管理中采取有效行动,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在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区域集聚发展,是提升其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战略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单打独斗难以取胜,采取区域集聚的方式,以群体的竞争力,联手走向全球市场。一般情况下,某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它们必须在许多方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联合而又相对独立,在既联合又竞争中求得生存。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
  
  3二者同时加强的经济学解释
  
  产业的国际分工为什么会不断加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经济学解释:
  3.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通过国际贸易分享分工带来的利益。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发展到零部件和工艺专业化阶段,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生产链的一个环节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积累,从而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分工地位。同时,由于所生产的产品互补性很强,联系极其紧密,需要相互不断的交流,这就需要企业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因此,随着产业的国际分工得到加强,产业的区域集聚也得到了加强。
  企业集群可以在集群内高效率地获取专业性雇员和专门化供给,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竞争基础。由于企业集群内储备着许多有经验的雇员降低了企业招聘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企业集群能为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它不仅使厂商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且降低了雇员进行工作迁移的风险。另外,在很多行业中,产品和服务生产以及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而大多数单个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服务需求市场来维持众多的供应商的生存,也无法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
  3.2弹性生产理论
  传统认为,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进行大规模生产。但是,随着需求个性化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企业必须对自己的市场群体进行细分、定位,以最大程度的满足自身客户市场的需求。这使得企业间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趋于深化。同时,个性化的发展使得生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常常需要面临突变的市场需求,为了降低风险,需要其他企业的合作。这时,产业的区域集聚能够有效的抵御这种风险,降低所有参与企业的风险。
  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形成足以诱使消费者购买的特殊性,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进行弹性生产,有利于树立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商品,从而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得到高额回报。集群内部的产业环境,使集群内的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环境及其变化,利用产品差异化,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交互反馈机制,形成市场势力。一方面,已经形成产品差别化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可以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规模经济实力,通过研究开发、购买专利、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进一步扩大产品差异化,形成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
  3.3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本地的产业集聚带来企业的集群,而企业的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   本地的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特有的声誉,吸引新的生产者和客户过来。
  产业集群作为地区的增长极,其自身的规模扩张优势远优于单个企业,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规模,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1)新企业的扩张。由于集群区域内企业的赢利示范效应,会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进入;(2)产业链的扩张。随着企业集群规模的扩张,更多资金和生产要素进入产业集聚区,大量配套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也相伴产生,集群区域内的企业就会出现全方位的高速扩张,不断拓展产业链,产业规模成倍增长,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3)产业整体合力的扩张。企业集聚虽然加强了企业竞争的压力,但也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在企业集群内部,由于各自追求的细分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容易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企业群的外部效应也随之放大。
  由于学习及竞争效应的存在,企业集群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1)有效的竞争压力。企业集聚既加剧了竞争,同时也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2)强烈的技术吸纳能力。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快,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通过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3)健全的服务体系。随着集群区域的壮大,除了生产企业集聚外,也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如学校、管理咨询机构等。这些机构加强了技术的研发、交流和扩散,对区域内企业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王辑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秀山等.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研究述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5]?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左集宏等.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5,(16).
  [7]?张秀萍等.泛珠三角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问题探析[J].南方经济,2005,(12).
  [8]?胡霞.广东省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4).
  [9]?任巧巧.论中小企业集群内共生效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