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4
关键词:相互依存;石油化;美元贬值;危机转嫁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起,国际油价的走势开始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关注的焦点。油价的背后除了世界原油的供需市场,还有各个国家主体之间的力量较量。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贸易主要以美元标价和买卖,因而美国在油价市场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纵观上的数次油价高企,美国出于能源安全战略的利益需求往往成为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
一、石油冲击的现实与相互依存理论
1973年末,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联合采取了一项措施,将石油的价格由每桶2.59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这原本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但对世界经济以及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次石油提价实际上是产油国对长期处于经济利益受损的一种反抗式行动。长期控制中东石油的西方七家大石油公司(所谓“石油七姐妹”)一直掌控石油定价权,OPEC国家从石油中所得的收人非常有限。这种低廉的油价使西方垄断集团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使产油国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最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之际,OPEC成员国对一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然后又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十天,OPEC成员国在西方石油消费国当时没有石油储备可作补救的情况下,自行将油价提升。油价的上涨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对那些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更深层的意义上,这是发展家第一次用经济或资源的力量对发达国家采取有力的行动,因而它反映了经济上的依存是如何转化为政治力量的现实。(王正毅,2003)应当说,石油危机是本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政治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难以全面解释这种新问题,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就是在这些新问题出现的同时,逐渐形成其理论体系的。
1.石油冲击背后的相互依存理论
一般地说,依存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东石油有很高的进口依存度,所以一旦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经济领域采取行动,就会对西方石油进口国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经济上的影响又会作用到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中,他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形成的政治依附关系。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非军事因素,即利用能源因素等非传统力量与发达国家展开谈判。因此石油冲击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世界经济中在能源领域愈来愈重要的依存关系。
2.现实主义理论解释油价波动的局限性
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更多的是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出发。资源是战争的起源之一,而战争也是解决国与国家之间因获取资源而引起的政治和经济冲突的途径之一。如果考察自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几次重要油价波动中可以看出,战争的因素往往不容忽视。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石油主产区局势的动荡不安影响着世界石油的价格。但是战争并不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唯一因素,同时国际制度的协调也力图使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OPEC的目的是如何通过集体行动维护成员国在石油贸易价格变化中的利益。“增产抑价”和“减产保价”交替使用是OPEC的惯用策略。而成立于1974年的国际能源机构(IEA) 的目的则是如何保障其成员国在石油贸易中避免再遭受类似1973年所造成的伤害。IEA已经演变成一个最具权威的能源消费政策咨询机构。
虽然国际制度在维系油价稳定的过程中力量有限,但是它提供了分析国际能源议题的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强调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的重要性,而这些是现实主义理论所忽视的。进一步分析,在解释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原因时,若完全基于现实主义理论的角度,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当前油价高企的政治经济因素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体系风险,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三者相互影响且几乎同时发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世界经济领域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划分,使得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油价的上涨除了带给石油输出国丰厚的利润之外,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伊朗等国从中获利,这些国家利用能源外交的途径,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而此轮油价上涨的进程中,美国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大国,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于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学者普遍认为,自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之后,油价就进入了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
高油价带来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针对油价飙升的原因,各方意见不一。以美国为首的经合组织国家,认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通过价格管制等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原油需求,从而是推高油价的主因。而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指出国际石油期货的投机行为以及美元贬值才是推高油价的真正原因。学者对油价上涨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新兴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太快;二是供应不足;三是美元贬值;四是资本投机炒作;五是地缘政治因素(邵乐韵,2008)。
(一)石油金融化
在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与前几次石油供应骤然减少相比,这次石油危机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在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次油价飙升的投机炒作成分更多些。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更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在跨国能源巨头BP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8》中显示,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1%,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但石油价格却上涨了11%,从中可以看到投机行为对推高油价的重要影响力。
事实上,回顾2007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可以看到2007年8月是一个转折点。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2007年下半年进入了加速上涨期。代表大宗资源价格走势的CRB指数从2007年8月15日的395,升至2008年7月初的600以上,一年涨幅高达50%(刘涛,2008)。从时间上分析,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与美次贷危机的演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事实上,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美元不断贬值、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背景下,国际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为了规避风险,开始把大批资金投向商品期货市场,借助石油、农产品和金属期货等赚取利润和保值。因此,实体经济中具有供求瓶颈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为了投机资金的青睐对象。
从金融学的理论中可以得知,现货市场的价格与期货市场的价格会产生联动效应。而石油期货价格不断抬高的背后,实际上是投机者大量购买石油期货合约,造成巨大的虚拟石油需求的结果。至于那些本身会影响油价的因素,诸如石油消费量增加、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等,都被投机者无限地放大,以进一步推高油价。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由于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投机资本可以在共同追逐超额利润的目标下展开默契一致的行动。这种监管上的疏漏客观上造成了对投机者的放任。比如美国对常规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交易采取严格监管,但对于柜台交易市场的盘交易并不负责,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助长投机行为的产生。 无论是投机者将资金从房地产转向原油期货市场,还是监管制度存在的不完善环节,这两点因素都导致了石油金融化这一现象。因而此次油价的疯涨,本文认为主要是源于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
(二)美元贬值
保罗·克鲁格曼曾说过,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生产美元。美元这种核心货币的影响力来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尽管随着该体系的瓦解,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绝对优势有所削弱,但是由美国建立的机制性霸权仍然主导着世界的走势。
美元汇率自2002年以来,出现过三次不同特点和阶段的贬值。第一次是在2002—2004年期间,美元指数下跌15%左右,是美元对所有货币全线贬值;第二次是在2006—2007年期间,美元指数下跌20%左右,美元对欧洲货币贬值偏多;第三次是2008年以来的贬值,表现为美元对澳元、新西兰元等货币贬值,对亚洲保持有秩序的贬值态势。美元贬值使得美国双赤字有所下降,缓解了经济结构的压力与矛盾,给美国经济的自我调节带来了利益。但是伴随着美元的贬值,国际油价的上升幅度却愈演愈烈。
石油大部分以美元标价,因而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联动关系。前人的研究通常认为,油价的上升往往伴随着美元的升值(Throop,1993)。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的油价上涨,却伴随着美元的贬值过程。
在分析美元持续贬值的过程中,必须提及次贷危机的影响力。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为了防止经济衰退,采取了降息、注入资金等一系列货币政策进行干预。虽然客观上通过美元贬值,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分摊了次贷成本,同时又导致油价飙升,但是事实上,美元贬值是美国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危机转嫁”的进一步分析
计价货币的贬值,是推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是有区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家在应对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面临着两难的政策选择。如果选择通货膨胀完全市场化,物价的持续上涨会威胁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若选择价格管制、行政补贴手段,财政面临压力的同时,长期来看会导致资源配置信号的失灵。因此,有学者指出,这是美国“危机转嫁”的手段,即油价飙升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美国自身由于次贷危机导致了产业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而无法以自身力量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在此情况下,只有美国以外的经济体出现较大金融危机,才能引致资本回流美国。
1.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在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世界经济中,金融危机的传导性也会不断加强。倘若美国想通过制造全球性通货膨胀,采取危机转嫁的手段使得新兴经济体面临金融危机,那么美国自身也很难独善其身。客观地说,新兴经济体是发达国转移先进技术的目标,同时也是向后进国家进行投资和贸易的主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开放引资的政策下,新兴经济体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完成了对发达国家的产业承接过程。因此,如果美国是出于引发其他经济体金融危机的目的,那是不符合保障其自身利益的方式。
2.美国自身的因素
另外一方面,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油价飙升对其不同的利益集团影响不同。按照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琼·斯佩罗(Joan E. Spero)的理论,在研究政治与经济的互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分析政治框架制度与经济利益分配的相互关系。她认为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经济体制的各种制度和运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政治体制。
对于美国不同的利益集团而言,石油以及金融集团在石油价格飙升的过程中获利,然而从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蒙受沉重的损失,两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处在不断博弈的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元贬值不应该是美国的故意纵容,应当如前文分析,美元贬值是美国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高油价下的国内政策选择
1.对分配结构的失衡进行调节
既然改革国内外油价倒挂现象的趋势不会改变,那么政策的重点就应该落在减小价格上升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力上。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最大担忧是通货膨胀。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要防止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通胀的发生,可以从紧缩货币入手。通常这些措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从中国经济本身经济结构的失衡来看,只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究竟是什么造成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这里必须要考虑分配结构的失衡以及其引致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投资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一方面,是投资的高速增长形成过剩产品和产能;另一方面,是消费的持续萎缩导致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的现象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分配结构的问题。而产生分配结构失衡是因为中国早期改革,在分配领域采取的策略是收入向资本倾斜。但在当时法治不健全,民众权益保障严重缺位的背景下,资本和权利就容易结合成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而低收入的劳动者,本身是理想的消费阶层,但是没有能力增加消费,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就不可能扩大。所以,产能过剩的结果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于投资与出口。
在这样的一个结构失衡背景下,只有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并且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改变收入分配中倾向既得利益集团的制度取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配结构失衡问题,并且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2.将节能作为能源战略政策重点
在国际油价高企的背景下,除了要注重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引发的物价上涨问题,还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能源消耗量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节能战略就显得至关重要,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都是节能的重要环节。
中国长期以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中存在许多高能耗设施,不仅能源消耗量大,而且给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同时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既有的产业分工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由于成本上升带来的生产困境同样使原有的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时期。政策实施中必须压缩高油耗产业, 淘汰高油耗设备, 推广应用新技术, 开发节油型产品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重点应该是工业、和建筑部门。
可以看到,日本在G8峰会上,利用东道国的优势展现了多种高科技产品,显示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决心。如今中国政府也应当抓住奥运会这个时机,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的2008年,更多地向国际社会展现政府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实际措施。中国经济应当由外而内更为精细化地发展,这也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论
国际油价波动的背后,往往是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互动的一个过程。石油金融化以及美元贬值都是推动此轮油价上升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度愈来愈高的背景下,美国通过危机转嫁的手段,以维持自身国家经济政治地位的目的并不合理,危机外引的结果可能会反作用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以及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大国之一,中国在面对来自于西方对发展中国家需求过高的指责下,更应该从国内自身经济发展的调节入手,注重对收入分配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节能政策的实施,积极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5-149.
[2]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邵乐韵.高油价是阴谋吗[J].新民周刊,2008,(27).
[4]刘涛.油价、疯狂的油价[N].上海证券报,2008-07-07.
[5]王海运.“能源超级大国”俄罗斯的能源外交[J].国际石油经济,2006,(10).
[6]方舟.油价狂飙与中国石油产业改革[N].参考消息,2008-07-04.
[7]伊格纳西奥·拉莫内特:世界面临一场空前经济地震[N].参考消息,2008-07-14.
[8]刘洪.油价飙升是美国的核心利益[N].上海证券报,2008-07-10.
[9][俄]亚·瓦西连科,弗·拉祖瓦耶夫.石油与国际关系[J].国际关系,1997,(7).
[10]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EB/OL].http:// www.bp.com/statisticalreview,2008.7.22.
[11]THROOP A. A generalized 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model of exchange rates[J]. Federal Reserve of San Francisco Economic
Review,1993,(2):3-16.
下一篇: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分析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