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与产业集聚互动研究:来自浙江的案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6-25

                       作者:陆立军 刘乃权 任光辉

  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如果专业市场对该行业产品存在强需求,往往会导致同类在市场向边的集聚,同时集聚的形成使得企业能够为专业市场提供低价格的商品。与此同时,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导致甄别商品质量的难度增加,由此造成的专业市场交易效率下降将降低对采购商和集聚区企业的吸引力,同时集聚区产业组织的变化促使领导型的企业绕开专业市场组织企业间的分工,并建立自身的产品营销体系。
  关键词:产业集聚;专业市场;市场规模:互动机理
  
  一、引言
  
  自革命以来,专业市场和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就专业市场而言,英国工业化初期的曼彻斯特纺织市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在工业化兴起之后逐渐为大工业的专业化销售渠道或其它业态所代替。由于专业市场在欧美等国家存在的不长,国外学者的研究非常有限,代表人物如皮朗(Brown,1964)、米勒(Miller,1964)、布罗代尔(Braudel,1975)、布瑞诺和坎贝尔(Britnell & Campbell,1994)等,他们认为专业市场的出现迎合了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企业交换和销售产品的需要,随着生产和营销模式的转变,专业市场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产业集聚方面的国外研究较为集中,马歇尔(Mashall,1890)指出集聚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巨大的地方劳动力池以及知识外溢的独特信息扩散方式,这为此后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20世纪80年代以后,克鲁格曼(Krugman,1991a,1993)、维纳布尔斯(Venables,1996)、亨德森(Henderson,1997)等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产业间的前后向联系等角度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专业市场方面,金祥荣(1999)把专业市场视为一种共有产权的组织形式,认为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过程中实现交易扩展和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制度;罗卫东(2000)强调专业市场作为落后地区工业化初期的组织创新,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仍难以摆脱衰落的命运;郑勇军(2002)、陆立军(1999,2003,2007,2008)等以浙江经济发展为例,对专业市场的功能、作用及未来趋势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认为创新与转型是专业市场未来的必然选择。产业集聚方面,受克鲁格曼等人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影响,朱英明(2000)、梁琦(2002)等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了扩充,并结合数据实证检验,基本上没有超出新经济地所开创的分析框架。范剑勇(2002,2006)、陆铭和陈钊(2003、2005)等人将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问题相结合,认为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
  本世纪初以来,国内的多数专业市场和与之相关的产业集聚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命运:一部分业绩骄人,另一部分却逐渐衰落。这种变化使理论界的研究焦点集中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其中较多学者着重指出了二者的相互促进,如李晶(2004)、林承格(2005)、陶金国(2005)、张芳(2008)等认为,专业市场带来的需求引发了工业在地方的集聚,反过来产业集聚的经济性则降低产品成本,以低价格支撑专业市场的扩张。诚然,以上学者的分析看到了二者良性互动的关系,能够较为充分地解释专业市场的繁荣和产业集聚的拓展,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以上理论难以解释客观经济现象复杂性的的另一面——一些专业市场趋于衰落的状况。而且,就理论分析而言,已有的论述大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经验归纳和现象描述上,缺乏深层次的机理分析。本文力图避免已有文献在论述二者关系上的片面性,并试图找出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影响因素。
  
  二、互动机理分析
  
  专业市场被定义为集中交易某一类或者若干类具有较强互补性和替代性的商品的场所,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专业市场的优势在于交易方式专业化和交易设施共享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交易领域的信息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确立商品的低交易成本优势(白小虎,2004)。较低的交易成本吸引越来越多的买卖双方聚集,聚集本身又成为进一步集聚的原因(Arthur,1988),不断增加的交易者数量创造出专业市场对相关商品的强需求,这是实现产业地方集聚的前提之一。如果仔细审视现实经济中的专业市场,则会发现它的另外一大特点——市场中交易的商品大多具有生产上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例如在专业市场比较集中的浙江省,其经营的产品主要集中于服装、鞋帽、五金、玩具等各种轻工业产品,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产品上规模之后的边际生产成本很小。
  专业市场低交易成本所带来的强需求和交易商品在生产上的规模报酬递增一旦被市场中有实力的商户所察觉,他们出于追逐更多利润的目的,往往会把积累的商业资本逐渐转向工业生产。由于空间运输成本的存在,商户或企业主们会首先将生产选择在接近市场的区域,于是,当越来越多的工业资本与当地劳动力结合,围绕专业市场的产业集聚区就慢慢形成。例如近10年来在义乌本地的企业中,涌现出许多国内外同行中的佼佼者,如梦娜、新光、能达利、浪莎、真爱、伟海等集团公司。它们在发展初期大都得益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平台和窗口作用,以较低的交易成本与各地客商建立了商贸合作关系,正是依托这些合作关系,企业的生产规模才不断扩大。追根溯源,小商品市场作为公共交易平台所提供的强需求和小商品在生产上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是许多产业集聚区企业成长的关键条件。在产业集聚区,企业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输费用。同时,同行业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促进区域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从而形成较大的规模。这种由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企业在生产规模和成本上的优势,促使其向专业市场输送低价格的商品,于是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正反馈循环。
  如果某产业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就意味着边际机会成本上升,假设专业市场规模扩张带来需求的一个增量,除非市场价格上升才会有额外的本地供给。如果市场价格没有提升,本地企业就不愿多生产,企业主将会考虑把资本投向利润更高的行业,那么额外的需求只能由其他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供给满足,这导致在专业市场周围难以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聚。即使我们进一步假定其他地区的边际生产上升,价格也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提升。考虑到运输成本,其他地区供给价格的提升促使本地商品价格也会在均衡中提升,于是专业市场需求增量的一部分由本地供给予以满足,另外一部分由其他地区供给满足。也就是说,在规模报酬递减的经济中,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不会在专业市场周围产生。   我们将以上分析概括为:
  命题1,对于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如果一个专业市场对该行业产品存在强需求,将导致同类在市场周边集聚;同时集聚使得企业能够为专业市场提供低价格的商品。
  大规模市场所带来的强需求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专业市场所在地集中,从而形成经济聚集与要素流动互为因果的循环过程。越接近市场的区域,经济活动的强度和密度越大。在企业集聚程度很高的市场核心地区,强度很大的相互竞争限制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并且经济活动集中于某一区域内也会带来其他一些后果,如堵塞、土地紧缺以及空气污染、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减少市场所在区位的吸引力,促使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成分散化分布。图1表明了市场规模与产业集中所呈现出的倒U型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微观经济主体对集聚收益和集聚成本的权衡,来理解图1的倒U型产业扩散特征。当市场规模扩大导致交易效率提高和交易的可靠性增强时,在市场规模达到B点之前,产业集聚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因此而付出成本(参见图2),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出于追求利润的动机,将进一步向市场所在区域集聚。由于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产业的区域集中速度往往会超过市场规模拓展的速度,在两者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当市场规模的拓展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图1中的B点),集聚所引致的成本增加便会大于集聚所带来的收益与市场拓展所节省的交易费用之和(见图2),表现为集聚不经济。此时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向外围输出资本、技术,与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并以此种方式实现生产基地的转移;这一微观主体行为的集合体现在宏观层面,便是产业从市场核心层区域向外围区域扩散。
  在多区域情况下,产业由市场核心区向其他外围区扩散,但并非同时扩散,而是依次扩散,至于最先向哪类外围区扩散,则可能取决于某些外围区因外生因素而获得初始化优势,具有这种优势的外围区迅速吸纳从核心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并超越不具备初始优势的其它外围区。例如在浙江中部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的义乌外围的东阳、永康、浦江由于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它们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低成本、共享型交易平台,迅速发展起自己的特色工业,超过了在工业基础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的金东、婺城、武义和磐安等县(区)。在多产业情况下,依据各产业的生产要素密集度以及投入产出结构等特征,产业扩散的先后次序也不尽相同。劳动密集型产业、消费指向的产业、中间投入较少的产业易于从聚集体扩散出去,其中对工资成本较敏感且关联度较弱的产业对聚集区的依赖程度最弱,因而最先扩散出去。由此,我们得到:
  命题2,在专业市场的扩张阶段,围绕专业市场的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产业集聚的区位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而发生转移,转移后的产业集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部门集聚特征。
  改革开放30年来同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一样,一些地区的专业市场和产业集聚区之间曾有过相互推动、共同增长的,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轻纺市场与当地纺织产业群、温州的十大专业市场与当地的产业群之间都有过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尤其是闻名遐迩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以及以之为核心的义乌经济至今仍保持着骄人的业绩。不过,伴随着专业市场的规模扩张和相关产业中企业规模的壮大,商户与商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从而导致集聚区企业和专业市场发生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变化之一是专业市场内商品的甄别难度增加。为了获得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而在产品质量信息方面处于劣势的消费者或采购商对有着诸多不确定性的产品质量则难以进行有效甄别。阿克洛夫(Akerlof,1970)特别强调质量的不确定性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障碍。在质量不确定且对消费者来说难以甄别的情况下,卖家比买家显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家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损失。买家给出的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最后导致市场萎缩。例如20世纪80年代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在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质量甄别的难度日益加大,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一部分生产劣质产品的小企业也可以借助专业市场这一低成本的共享式平台出售自己的商品,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混入市场内使低压电器市场中商品的质量变得良莠不齐,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柳市危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与柳市的低压电器市场不同,这是因为小商品一般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花色、款式、价格等对采购商和消费者来说甄别难度不大,通过简单比较即可分辨出质量高低,因此采购商和生产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市场这一平台比较容易达成交易,这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持续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商品的质量是否容易甄别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行乃至兴衰存亡。
  变化之二是在专业市场的成长阶段,集聚区企业的产品几乎是同质的,没有国企和外企参与的市场竞争也大体上类似于完全竞争状态。然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完全竞争不可能是经济的常态。在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产业集聚区中数量众多的企业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下,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分化、组合,并由此产生掌握行业技术标准或具有成本优势的领导型企业,而难以与之抗衡的众多小企业则只能选择作为追随者。例如饰品行业的新光,袜业中的梦娜、浪莎,低压电器行业的正泰、德力西等集团公司都是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它们对专业市场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专业市场分工职能的取代。科斯(Coase,1937)认为,经济中的分工由市场组织还是企业组织取决于二者的交易成本,当企业协调生产中的分工更有效率时,市场必然被企业所取代,这是众多微观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相互碰撞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在缺乏领导型企业的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繁琐的利益纠葛和讨价还价,此时达成一个各方面都能满意的联合生产方案所需付出的谈判成本很高,而众多的上下游厂商通过专业市场自由交易的成本则会低许多。一旦集聚区出现了掌握“话语权”的领导型企业,同类产品的生产便可能由这些大企业来组织,这既可以利用分工的优势,又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于是由市场协调的分工转向领导型企业协调的分工。其次,市场结构由完全竞争走向垄断竞争,不仅会逐渐取代专业市场的分工功能,而且大型企业构建自身的营销对专业市场也是一个“蚕食”过程。对于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的专业市场而言,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固然可以继续利用专业市场交易集中的优势,更多地节省自己用于开拓市场的费用;不过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专业市场衰亡的“悲剧”也来自于其准公共品的特征,市场中大大小小的商户没有激励去维护专业市场的品牌形象。一旦专业市场被采购商和消费者锁定为低端、劣质商品聚集的场所,其辐射力和影响范围必然会不断缩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大企业将专业市场作为自身的销售主渠道与创牌战略并不相容。我们可以将以上论述为:
  命题3,如果集聚区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从而导致商品质量甄别的难度增加,那么专业市场由此造成的交易效率下降将降低对采购商和集聚区企业的吸引力;而集聚区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将促使领导型企业绕开专业市场组织企业间的分工,并建立自身的产品营销体系。
  
  三、两个简单案例
  
  (一)义乌小商品市场扩张与特色产业集聚
  义乌是浙江省金华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自20世纪80年代初义乌提出“兴商建县”的总体发展战略以来,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在义乌市(1988年撤县改市)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20多个专业市场,40多条专业街为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2008年底,义乌市场总面积达到400多万平方米,拥有商位6.2万个,经营人员20多万人,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市场内汇集了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种单品。2008年市场总成交额达492.3亿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之首,其中64%的商品销往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国家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每年一度的义乌中国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成为影响力仅次于广交会、华交会的国内第三大知名商业展会。
  一方面,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创造的强需求,许多经营户将积累的商业资本投入制造业。至2008年底全市从事制造业的市场主体达22786户,在市场的带动下,已经形成饰品、拉链、玩具、工艺品、袜业、制笔、无缝服装、化妆品等十多个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产业集聚,部分优势行业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生产基地。义乌小商品市场造就了庞大的中小企业群,初步形成了以东北、西南两大产业带。不仅推动了义乌本地产品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带动了周边县市乃至全省、全国许多地区小商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周边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所提供的低价格、多品种的产品也推动了小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义乌市工商局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底,义乌全部市场主体中,非义乌籍经营者所占比例已达46%。例如浦江水晶、磐安仿古相框、兰溪毛巾、永康五金产品、黄岩塑料制品、温州眼镜、仙居木制玩具、诸暨珍珠、武义文体用品、上虞雨具、东阳服装纺织品等区域产品,都通过义乌市场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外市场。迄今为止,周边县市已有6万多家中小企业与义乌市场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全国有北京、江西、安徽、江苏、河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万妇女在为义乌市场开展来料加工,每年从义乌市场领走的加工费达30多亿元,目前,一个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核心,联系国内外广大地区和众多经济主体的跨区域分工协作网络——“义乌商圈”已经初步形成并日益壮大。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规模拓展的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大量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户和中小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外,周边各地的政府也纷纷确立发挥自身优势、加盟“义乌商圈”的“接轨义乌”、“融入义乌”等发展战略。其中,武义、浦江、磐安作为相对欠发达的区域,其工业产值比重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吸引投资、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积极融入义乌小商品市场主导的区域分工协作网络,承接了来自相对发达区域的产业转移。作为微观主体的政府或企业的这些举措皆是在义乌市场所带来的强需求的利益刺激下进行的,加速了义乌与其周边县市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乐清柳市领导型企业的成长与专业市场的衰落
  温州乐清市柳市镇的低压电器生产最早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在初期,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种类少,消费者或采购商很容易甄别产品的质量;加之生产低压电器的企业规模都很小,没有足够的资本建立独立的营销体系,不得不借助于自发形成的柳市低压电器专业市场(正式的“低压电器城”成立于1992年)来销售产品。此后,随着低压电器相关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各类新型电器、尤其是与新能源配套的电器设备不断涌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加速,给消费者甄别产品质量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些小企业生产的劣质产品大量混入市场,由此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导致1989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单独为清理整顿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发文”,随后全镇有1267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全部关闭,1544个家庭工业户歇业,359个旧货经营执照被吊销,从而形成了媒介所称的“柳市危机”。
  与此同时,同处柳市镇的正泰、德力西、人民等大型企业集团则凭借过硬的质量免遭一劫,并趁势开始了对中小厂商的兼并。正泰以品牌为纽带,股权为手段,完成了对48家企业的兼并联合。德力西通过对同行小企业的兼并联合,组建了浙江德力西集团公司。经过企业间持续的兼并联合,目前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已拥有大型企业集团26家,中型企业近百家,小型企业上千家,还有数以千计的家庭作坊或小工厂为大型企业服务。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分包制把大量的中小企业及家庭小作坊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大型企业集团主要从事关键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及销售,许多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原材料及配套的零部件。大中小企业之间建立了新的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
  成长起来的大型企业集团出于创立品牌的考虑纷纷绕开当地市场,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体系,而大量从事配套生产的小企业加入其中。于是,主导集群企业的不再是专业市场,而是成长起来的领导企业。大集团拓展了集群的市场空间,为乐清电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例如,正泰集团生产经营的产品达3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20000多种规格,这些产品都是由1000多个中小企业协作完成的,集团总部主要负责组装和销售。德力西首开网络营销之先河,建立了总部营销中心、省级销售总公司、地市级分销公司三级销售和管理体系,在全国各地组建了18个物流中心,设立1500多个营销网点,其中省会城市覆盖面达100%,地、市级城市覆盖面达95%,县城覆盖面达60%。领导型的行业龙头企业正是以这种方式逐步实现了对传统专业市场的“蚕食”。在柳市低压电器行业发展的初期,专业市场曾给它带来了生机与繁荣,而今天却被日新月异的销售网络和日益强大的企业所代替。
  
  四、总结性评论
  
  上述义乌和温州的两个案例,尽管笔者对它们作了不同的归类分析用以支持本文的论点,但必须指出的是,本文的逻辑仅仅是对经济现实作出的一种假说意义上的解释。在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类型专业市场和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互动只是它们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阶段性过程。从长期来看,专业市场最终能否跳出“消亡”的陷阱,产业集聚区因此会受到何种影响,尚有一些不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的不确定因素,短期内似乎还难以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预测。我们认为,即使是在专业市场日益兴旺、经济发展业绩骄人的义乌,一些曾经依托小商品市场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如梦娜、浪莎等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加之迅速推广的网络信息技术,这些都有可能逐步取代以三现(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为特征的有形市场功能,因此商务等现代网络技术与有形市场相结合,很可能是专业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
  [1]F.BRAUDEL.Capitalism and Material Life 1400-1800[M].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5。
  [2]FUJITAM,P KRUGMAN,A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M].MIT,1999。
  [3]白小虎,专业市场集群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J],财贸经济,2004,(2):26—34。
  [4]林承格,市场在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以福绵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5,(7):35~39。
  [5]陆立军,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1):71—79。
  [6]陆立军等,市场义乌——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陆立军,杨海军,市场拓展、报酬递增与区域分工——以“义乌商圈”为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4):42—53。
  [8]陆立军,任光辉共享型市场、地方专业化与区域经济收敛——来自“义乌商圈”的证据[J],统计研究,2008,(4):90—95。
  [9]郑勇军,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