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二)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在其形成和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研究和解决经济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中形成了三条基本原则,即生产力标准原则,权、责、利、效相统一原则,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原则。这三条原则贯穿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始终。
(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原则
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贯穿其经济管理思想的始终,是其经济管理思想一贯坚持和宏扬的基本准则。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就说过:“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这个经济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委的领导,也都要利用类似这样的标准来衡量。”140】后来在1979年邓小平又更加明确地指出:“对实现四个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4’】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将之表述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然经济管理工也不例外,包于其中,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并视之为自己的基本原则,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1、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坚持经济管理工作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邓小平基于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认识,对我国国情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有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握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认识邓小平关于经济管理的目的,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以及邓小平所坚持的生产力标准原则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坚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原则应当成为经济管理以及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传统经济管理体制的积弊所导致的重要后果,就在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邓小平为此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2]此外,小平还在特别我国以往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经验教训后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43]因而,经济管理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在这种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基础上,重新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才可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工作的要求。
其次,坚持管理工作及其体制改革的成效如何必须要接受生产力标准的衡量。邓小平认为,生产力标准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在经济管理改革过程,对于管理方法,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评价,也必须牢固树立起生产力标,以此来衡量是非。具体来说,无论什么样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利于增加利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就应该大胆地试、大胆地用。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出了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生产力标准。
再次、必须充分认识到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来衡量经济管理工作以及其他一切工作,并不是孤立的,无条件的。每次邓小平强调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标准时,总是同时指出,这是在路线己经确定的条件下的检验标准。邓小平所说的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以生产发展与否作为检验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邓小平所说的以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增长等经济指标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管理工作的标准,也是指在政治路线己经解决情况下的检验标准。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所谈的政治路线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标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因而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不是空谈,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最根本体现,应在于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正如邓小平所说:“这就是今后主要的政治。离开这个主要内容,政治就变成了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主要利益。”【44]因此可以说,邓小平所坚持的检验经济管理工作及其他一切工作的生产力标准,实际上是一个政治与经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标准。
2、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始终坚持经济管理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回顾历史,以往的经济管理工作偏离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此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立足点。济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以高水平的管理效率来保证提高经济效益,在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然而在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由于工作中心没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一切工作以“阶级斗争为纲”,在经济管理上提出所谓“管理也是社教”,片面强调管理工作的阶级斗争性,从而偏离了经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由此给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大大地制约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种错误的经济管理出发点,具体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就表现为相当长时期内,把判断社会进步,经济管理方法、手段、工作是否合理的标准弄错了。表现为一是,以阶级斗争为标准,以其检验经济管理工作。结果,生产被忽视了,政治运动不断,阶级斗争扩大化,挫伤了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对生产力造成了很大破坏;二是,以生产关系为标准,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所有制形式以及经济管理模式,结果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科学化的客观,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此我国在经济管理工作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走了许多弯路。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坚持经济管理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经济管理工作的标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45l以此为指导,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实践工作中,就要求:首先,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力中的三要素能充分发挥作用。即生产力中包括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是否发挥得好,这是必须考虑的。比如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否能够提高,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发挥出来了;生产工具是否改进了,作用是否发挥了;劳动对象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效能,提高了经济效益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经济管理工作,使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有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好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在速度、比例、效益三者关系中效益始终居于中心地位。因为效益是速度的基础,也是检验速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的速度,才是实实在在的稳定的持久的速度,同时也只有能够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比例,才是合理的比例。为此邓小平多次强调:“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晰]此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指出:“快是有条件的,要讲效益。讲质量;快必须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速度。”这些都充分体现出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即经济管理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为根本出发点。务必把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唯其如此经济管理工作才是科学合理,能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
(二)坚持权、责、利、效相统一的原则
在经济管理实践中,邓小平始终坚持权、责、利、效相统一的原则。所谓权,是指权力和权利;责,是指责任和义务;利,是指物质利益;效,是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这一原则要求经济管理的各个部门及经济主体,各尽其责,各行其权,兼顾利益,注重效益。简政放权,从体制上统一权、责、利、效。邓小平认为,要从体制上统一权、责、利、效,必须切切实实贯彻简政放权精神,真正从物质利和经济责任上调动诸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从经济管理权限上保证诸方面的创造性、主动性。邓小平曾通过对传统、僵化的管理体制的批评,告诉全党,要克服权力过集中的积弊,必须简政放权;要根本扭转无人负责的局面,必须从体制上真正统一权、责、利、效。并且强调指出,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当“让地方和、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从而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都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当然在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必须努力使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以此达到“不但应该使每一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47]的目的。此外,在经济管理制度上不仅要简政放权,不仅要使责任与权力统一,而且在物质利益上也必须与简政放权相适应,与权责相统一。当各企业,生产队有效地运用扩大了的自主权,对自主权的运用认真负责,增加了财富,发展了生产时,那么对他们相应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就应当予以承认。邓小平指出:“全国几十万个企业,凡百万个生产队都开动脑筋,能增加多少财富啊!为国家创造的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8]这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同志不仅重视经济管理过程中权力、责任问题,而且同样重视个人的利益问题,始终坚持把权责利效高度统一起来,这是他的一贯思想。此外只有简政放权,特别是扩大企业、生产队自主权,并使权、责、利、效统一起来,在管理制度上作出保证,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就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呻伪此邓小平一再强调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要真正贯彻经济管理上的民主集中制,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从制度上把权、责、利、效划分清楚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等诸方面的物质利益
邓小平认为:必须在承认各方面利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协调好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5叼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重要特点。当然,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决不是说在经济管理工作和体制上可以忽略个人,局部利益的独立性,反,承认这种独立性是从利益上调动诸方面的积极性的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5’]
3、诸方面的权、责、利、效关系必须制度化
邓小平认为: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使各方面权、责、利、效关系稳定、协调,使经济管理工作更为严肃,使经济管理体制对诸方面的规范更为明确,从而从制度上把诸方面的权、责、利、效关系真正统一起来。
首先,关于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邓小平认为除了简政放权,在管理制度上明确各自的责、权、利、效之外,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法律形式,确保各方面责、权、利、效关系的稳定和协调发展,使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就此邓小平指出:“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以上所说的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在政治和法律上的表现”,[52】“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要有法律的形式来解决。”经济管理制度和法律建立起来之后,必须注意制度和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53】邓小平关于用制度和法律来调节经济活动中各方面责、权、利、效关系的观点,深刻反映了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制经济的内在属性和基本要求,对于加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和经济管理制度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关于企业内部的管理,邓小平认为,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统一责任与权利的要求相适应,必须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些规章制度繁琐,应该改革。我们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54]企业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企业各车间,班组和劳动者个人之间在生产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劳动者个人的生产活动日益作为企业总体劳动的构成部分来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劳动者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明确劳动者在总体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据此邓小平从现代企业生产的一般规律出发,主张把建立企业必要的规章制度作为改革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突破口,充分反映了现代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再次,就国家、企业、个人诸方面相互之间的权、责、利、效相统一的问题而言,邓小平认为,“关键是要建立责任制”[55】。实行责任制,是我国改革的一条成功经验。邓小平将这一经验引进经济体制改革中,主张通过建立责任制来加强经济管理。因为责任制把劳动者的责、权、利、效用具体的制度统一起来,实现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有机结合,通过激励劳动者为增进自身利益努力工作来达到增进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目的。此外,邓小平还认为在利用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一方面规范经济管理工作,规范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发挥国家、地方、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时,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经济搞活中的盲目性,特别是要防止在经济管理改革中,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自发倾向,“防止只顾本位利益,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破坏性的自发倾向。在这方面,要规定比较详细的法令,以防止对自主权的曲解和滥用”。[
总之,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邓小平认为无论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企业内部的管,还是国家,企业,个人等各方面在权、责、利、效的协调统一上都必须坚持制度化,唯此才能使诸方面的利益有可靠保障,从而使经济管理制度稳定,使权、责、利、效真正在制度上统一起来。
(三)坚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原则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在《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一文中就指出:“一定要按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经营方法,先进的定额来管理,也就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57]此外,在其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两次强调“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58]事实上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必须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邓小平强调经济管理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这是经济工作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根本依据。经济规律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力是以往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就像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出身一样,这就决定了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对此马克思曾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产物。”[59】由此人们既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地选择经济条件,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能不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就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
行事。过去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经济工作的方法不对,违背了经济规律。这是我国在当今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吸取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曾经在谈到毛泽东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缺点时说:“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办事。”[60】事实上,除人民公社外,在以往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违背经济规律的事还有不少,大致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搞“穷过渡”。在农村,当初级合作社建立不久,就建立高级社,高级社还没有怎么成形,又搞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在城市,把个体经济几乎消灭,把小集体变为大集体,大集体升级为全民所有制,“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了把经济搞上去”[6’]。结果使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大大减少,与人口增多,需要的扩大形成突出的矛盾。 其二,是在管理过程中唯意志论,违背客观经济,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在“大跃进”中,这一错误最为突出,其结果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结果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破坏,使人民利益遭到重大损失。其三,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违背经济客观规律,不是以市场、成本、利息、税收、价格、补贴、信贷等经济杠杆作为手段管理经济,而是单纯以行政指令措施指挥全部的经济活动,以行政机构的权威和长宫意志通过命令指示、规定等手段,运用一平二调,统购统销等形式管理经济,这就难于考虑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从而把统得过死,排斥当事人的自由意志,窒息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而真正地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则要求国家只能通过调节机制和经济杠杆发挥中介作用,以经济规划和计划为导向,在加强宏观控的同时,努力搞活微观经济,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人实体。这才符合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原则,才是真正的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从这些经验教训中,邓小平深深意识到了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的重要性。客观的经济规律,深刻的教训,要求我们在管理经济时,必须要“按照社会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所谓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律办事,就是经济管理的办法要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使主观符合客观。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就是要善于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利率和效益原则管理经济,决不是按照“长官意志”或依靠行政命令瞎指挥。为此,首先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坚持按价值规律办事。事实上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管理经济离不开价值规律。早在195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62l因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在于能够节约劳动时间和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灵活分配劳动时间。这样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就不但能有助于提高微观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总效益。因此,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通常离不开价值规律,需要借助价值规律供求关系与价格的相互作用来动态保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以此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我国在过去经济建设中存在着的两个出问题:一是单纯追求高速度,经济效益却很低,消费极大;二是比例失调,经济起伏很大,这两个问题都是由于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背价值规律的结果。邓小平正是鉴于此,提出经济管理要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论断,为我国的经济管理改革指明了途径与方向。其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还要引入手段管理经济,以克服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没有法律的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就不可能确立和完善起来。邓小平指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63]因此,要加快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以法律规范各种经济关系,规范和约束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要坚持改革开放和法制建设的统一,做到政策决策,发展决策和立法决策紧密结合,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再次,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需要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需要一批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人。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忽视经济规律,片面强调挂帅,不重视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事物,多人不熟悉。正像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现在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万金油’干部太多了。我们的干部八百万,缺少的是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各种专业人员。”搞经济建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因此,为了适应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就要培养一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64J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长期安于当外行,要能进去,逐渐成为内行”。[65]
2.正确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过去,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多次急于求成,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此,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切实克服急于求成的偏向,长期牢固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中,所谓持续,是指发展的渐进性,就是要长期保持正常的发展速度,坚持迈小步,不停步。所谓稳定,是指发展的均衡性,不能大起大落,力求减少振荡。所谓协调,是指各方面发展的同步性,要求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归结起来,就是要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是由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由于社会分工使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且密不可分,从而使每一个部门,每个地区都不能离开其他部门地区孤立地发展。因此,任何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都要求各部门之间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资源。只有这样,社会再生产才能持续、稳定、协调的顺利进行。马克思说:“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神经质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66]这种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同样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制定计划,进行经济管理,必须尊重这种客观规律的要求,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比例协调是我们经济走向正常,稳定发展的前提。”[67】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但是,“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农业和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煤电油运和其他工业比例失调,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这种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长期的比例失调,完全违背了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事实证明,尽管这种愿望是好的,“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但“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68]因此在国民经济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此促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首先要处理好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对此,邓小平曾作过深刻分析。他说:“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长期急于求成,我们的经济一直存在着比例严重失调问题。”以致“发展成为财政不平衡,信贷不平衡,物资不平衡,外汇收支不平衡的局面。”[69]其中集中表现就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平衡。这两者的平衡是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的总枢纽,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要保持总量平,必须对过大的社会需求加以控制,实行紧缩政策。紧缩信贷和财政开支,坚决控制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缩基建规模,压缩消费基金过大的增长幅度,实现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平衡。同时,要尽可能地增加有效供给,力求实现总量平衡,这是保持经济稳定,带动各种比例关系保持平衡的基础。其次,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经济增长是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技进步,达到经济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多年来经济工作中忽视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量的实际情况,指出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产值,产量的增长。“我国国家大,人口多,没有一点大的骨干工业是不行的。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过去我们搞得太急,发生了一些错误,我们叫‘左’的错误,这样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而慢了”。[70l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的路子,真正把提高经济效益贯穿到经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口’]经济发展是以物质发展为中心,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从国情出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扩大劳动就业,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再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72l但加快发展必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创造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来促进发展。要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还必须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证社会经济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然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早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部门结构严重扭曲,地区结构趋同,企业结构重复落后,技术结构“复制古董”,使农业和工业,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因而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不仅要对增量资金的分配实行倾斜政策,支持那些短线产品和效益高,适销对路的产业和企业发展;而且要通过兼并,联合和股份制等方式淘汰一批老化、质次、高消耗的企业和产品;同时严格控制和压缩加工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以此促使增量资金结构合理化。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整体效益,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3、坚持质量第一,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是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在实际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抓好产品质量,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因为这不仅是生产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为了适应竞争,特别是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因此,“质量第一是一个重大政策……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同时,邓小平还指出:“质量就包括品种,规格在内”[73】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出邓小平注重产品质量,注重产品质量管理思想。此外,邓小平对如何抓质量管理也作了充分地论述。他说:“要提高质量,就必须改革”;要立法,要有一套质量检验标准,而且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严格执行。如果这一关把住了,就可以减少很多弊端,卡住那些弄虚作假的行为。同时邓小平针对质量管理中的种种问题,还指出:“质量问题虽然经常提,但现在只是一般地提不行,要突出地提,切实地抓”。口]充分体现出邓小平对抓质量管理问题的高度重视。总之,邓水平不仅要求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而且为如何抓好质量管理也阐明了方向,指出了具体的措施,从而形成了其丰富的质量管理理论,成为我国经济管理中加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的行动指南。
上一篇: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究(一)
下一篇: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