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竞争概念及利润差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曲玥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完全竞争 利润差异 产业组织理论
  [论文摘要]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项重要行为结果是厂商以及行业之间都获得均等的零利润,而现实中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条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差异。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评价利润差异时需要判断时完全竞争哪些假设的偏离是合理并有效率的,那么由这种原因所导致的利润差异也即是合理并可以接受的。而那些不合理的偏离原因所带来的利润差异则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 
   
  传统的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能够使一个经济体获得良好的绩效,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项重要的行为结果就是,厂商以及行业之间都获得均等利润。完全竞争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存在的,现实中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假设条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差异(行业间以及行业内部)。然而,是否只有完全竞争以及均等的利润才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呢?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及众多竞争概念的提出给分析者提供了更多的评价效率的标准。 
   
  一、完全竞争与马歇尔困境 
   
  1.完全竞争的理论内容。完全竞争具有帕累托效率的结论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前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有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没有进入或退出的壁垒,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完全信息,不引起任何交易成本,并且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外部性。其中,厂商具有如下行为特征:(1)厂商可以实现有效生产规模(即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规模报酬不变);(2)实现边际成本定价;(3)厂商获得零利润。完全竞争的理论假设要求大量的(小)厂商的存在,当产业中由于规模经济而不存在大量厂商时,就无法实现完全竞争的效率。 
  2.马歇尔困境的提出。马歇尔(189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通过对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认识到,产量的增加会引起规模扩大,而扩大企业规模则会增加内部和外部经济,因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马歇尔也认识到,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垄断,而垄断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并扼杀了自由竞争,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这就是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即著名的“马歇尔冲突”。概括来讲,“马歇尔冲突”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效率要求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是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即存在规模经济)时,按效率定价将给生产该商品的厂商带来损失。这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实现效率的一个基本障碍。 
   
  二、有效竞争与可竞争性市场——两个现实参照点 
   
  1.有效竞争市场。“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M.Clark,1940)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来的。克拉克认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来没有存在过,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竞争的多样性。克拉克给出了两个大类的市场竞争类型:(1)纯粹或严格的竞争;(2)修改的、中性的或混合竞争,如垄断性竞争。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的观点,启发人们对各个产业竞争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价。爱德华·梅森(Edward Mason)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基准”及“市场效果基准”。在梅森之后,史蒂芬·索斯尼克(Stephen Sosnick,1958)评论了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的所有,并依据标准的结构一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来概括有效竞争的标准。根据索斯尼克的概括,有效竞争的结构标准包括:(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资源限制;(2)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为标准包括:(1)厂商间不相互勾结;(2)厂商不使用排外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的手段;(3)在推销时不搞欺诈行为;(4)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5)竞争者对于其对手是否会追随其价格调整没有完全的信息。绩效标准包括:(1)利润水平刚好足够酬报创新、效率和投资;(2)产品质量和产量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3)厂商努力引入技术上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流程;(4)不存在“过度”的销售开支;(5)每个厂商的生产过程都是有效率的;(6)最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报酬;(7)价格变化不会加剧经济周期的不稳定。 
  2.可竞争性市场概述。在完全竞争理论中,大数目厂商假定造就了厂商的竞争行为。然而,由于潜在竞争的作用,产业中的厂商行为并不惟一地取决于现有厂商的多少。对此,Baumol Panzar andWilling(1982)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the Theoryof Contestable Markets)。他们认为,决定市场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因素仅是沉淀成本(sunk cost)的大小,只要沉淀成本为零,就能够实现竞争均衡。换言之,只要企业进退自由,即使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也能实现竞争均衡。可竞争市场即使在寡占甚至垄断条件下,也可以实现最佳福利目标。在这里,正是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而不是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把完全可竞争市场均衡推向了福利最优化。可竞争性理论通过强调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约束,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微观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马歇尔冲突”。这一理论有效地将完全竞争的结论推广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修正了对“看不见的手”应用范围的传统看法。 
   
  三、偏离完全竞争产生利润差异的几种因素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任何偏离都可能导致厂商之间的利润差异。从现实的层次来研究具体的市场及其绩效的话,可以将完全竞争作为评价的基准,其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性就给出了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以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是以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为特征的市场集中、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笔者依据贝恩的这种划分,将偏离完全竞争的因素归纳如下三点。    1.市场集中。“市场由大量厂商构成,且厂商规模小,是价格的接受者”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假设,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市场上只存在少数的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导致了厂商行为偏离完全竞争。Chamberlain(1933)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根据垄断程度的强弱,对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作了分类,并构建了代表性消费者模型,说明不管产品是否存在差别,垄断竞争均衡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来说不是社会最优的,厂商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法国学者Cournot(1838)提出了第一个非合作寡占模型,最早建立了市场容量确定、产品同质及非合谋的双寡头垄断模型。古诺模型考虑的是厂商选择产出而不是价格,伯特兰提出,如果厂商不设定价格,就难以弄清在寡占市场上是谁制定了价格;Betrand模型(1883)依据强烈的假设条件,得出与社会最优均衡一致的均衡结果;Stakerberg模型(1934)描述了厂商设定产量,并且其中一个厂商先于其他厂商行动的情况。 
  2.产品差异。产品的同质性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但明显的是,现实生活中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是有差异的。产品差异化是指同类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由于产品的差异程度不同,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也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贝恩(Bain,1956)认为,信息差异可以构成市场进入壁垒,因为消费者倾向于忠诚早先创立的品牌。Schmalensee(1978)在一个正式模型中肯定了贝恩的观点,认为一个已有的高质量品牌可以怎样获得超额利润,而又不会鼓励新的甚至是高质量的市场进入者。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概念首先是由贝恩所提出,其含义为“一个产业中原有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根据贝恩的归纳,在位厂商的优势通常来自必要资本壁垒、绝对成本壁垒、产品差异以及规模性。后来,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该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在一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的)生产成本”。这就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三、结语:一个价值判断——关于竞争程度与利润差异 
   
  由于现实经济的复杂性,存在着多种对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条件的偏离,其原因是多样的,任何一种偏离都会导致利润的差异。导致对完全竞争假设偏离的因素里包括有益于社会福利以及经济长期的因素,同时也存在遏制竞争而降低效率的因素,在分析利润差异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把两类因素区别开来,以使市场更加有效地运转。一般来说,由企业创新带来的非完全竞争是有益的,其可以带来新一轮的竞争从而有利于长期的社会福利的增加。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间展开的是非价格竞争,即通过推出有技术特色的产品以及更有效的生产方式来获得优势(成本方面、规模方面以及产品特性方面)以抢占市场。这种竞争也是有效的,因为厂商所拥有的这种优势是暂时的,别的厂商也会对其进行模仿和追赶,从长期看并不存在绝对的进入壁垒。在这里,暂时的垄断优势、竞争与创新表现出了一致性,体现出一种动态效率,体现了一种有效率的竞争。与此相反,有些不合理的由人为限制导致的对竞争市场的偏离则是损失社会福利的。例如,由人为地进入限制导致的市场集中,在使在位厂商获得超额利润的同时,招致了产量下降价格提高,以致社会福利遭受损失;政府对某些行业或企业的政策性倾斜可以使受保护的企业拥有获得原材料以及资金方面的优势而造成必要资本壁垒以及绝对成本壁垒。因此,在对利润差异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我们找到一个现实的参照点,而有效竞争理论和可竞争性市场理论即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