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以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主权国家的。在一些西方学者鼓吹 “主权过时论” 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从未限制过自己的国家经济主权,并不断挑战发展家经济主权。在新的条件下,发展 中国家要实现和维护 自己的经济主权就必须从观念上强化主权意识、体制上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实践上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方面着手。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才能抓住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早在 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便给出了这一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测:“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性的和民族的自给 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随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使在各 自相对封闭独立地域内进行活动的单个民族和国家都越出了地域限制而卷入了世界历史的旋涡之中,其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活动 ,它推动 了“中心”控制“外 围”、“外围”依附于 “中心”的世界体系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的极其便利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此外,马克思还提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深刻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进行对外开放的意义,为当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扩大开放、发展 自身提供了理论依据。世界经济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行经济开放 、积极融人全球化浪潮的国家 ,其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那些实行封锁政策、消极应对的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学者也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探讨,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新马克思学派和新自由派认为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导致非国家化的趋势,传统的民族国家的权威和地位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他们看来,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并认定国家主权将让位于全球化。怀疑全球化派则认为现在世纪之交的全球化只是一种区域化 ,这种区域经济 日益走向排他、封闭和保护,朝着逆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此外,按照转型学派的观点,全球化正在重组社会和世界秩序,促使主权、领土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发生转型,传统的民族国家不再是世界权力的唯一或主要的统治形式。可见,经济全球化对经济主权的冲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当前,资金的跨国流动、贸易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异军突起等,使经济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已成为一种对外经济扩张活动,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行使经济主权时受到一些限制在所难免。一些发展中国家首脑和学者们对此忧心忡忡,多持否定态度 ,甚至认定这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侵略。为此,如何在坚持经济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 经济主权的再认识
经济主权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产生和发展折射着不同时代的经济特征的色彩,尤以二战后的表现最为突出。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获得主权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 “宗主国” 仍控制这些国家的重要 资源和其他经济要害部门,阻碍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自主发展。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围绕经济主权原则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联大的三个决议(《资源宣言》、《新秩序宣言》和《经济宪章》)得以全面确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平等性在上得到确认。
经济主权是指国家在处理 自己对内对外经济事务时享有的最高权利,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它包含着对内经济主权和对外经济主权的两重性。前者指 自主和自由地组织其经济活动并在其领域内对经济活动行使排他性的管辖权。后者指国家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中,自主地行动不受任何国家的指使、干涉和控制。具体来说,对内经济主权包括:一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永久主权;一国对其领域内非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拥有主权;一国自主选择自己的经济制度的权利;一国享有不受他国干涉其经济事务的权利。另就国内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对内经济主权来看 ,经济主权包括核心经济主权和非核心经济主权。核心经济主权是指关系国家根本经济制度、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主权权利。非核心经济主权是指除了核心经济主权之外的主权。一般来讲,一国经济实力越强,受到外界干预的可能性就越小,国家基本制度、国家安全、国家经济独立受到威胁的可能性就越小,需由国家控制的核心主权范围就越小;反之,经济实力越弱,需要由国家控制的主权就越多,对某些关键性权力,国家甚至从不允许其受到限制。还需指出的是,在任何情况下,核心经济主权不能让渡和分割。随着核心经济主权的变化 ,非核心经济主权的范围可能发生相反的变化,这种在一定条件下非核心经济主权的分享与让渡,不仅不会损害核心经济主权的行使,相反恰恰体现了国家行使经济主权的灵活性,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此,它启示我们在行使国家经济主权时要把握绝对性与相对性 ,具体而言在原有的经济主权发生裂变的今天,经济主权的让渡与分享已成为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在国家核心经济主权的范围不断缩小的同时,并不意味着经济主权可有可无,相反更要强化主权意识。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国家主权仍是国家所固有的属性,它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不可能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实现,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不断挑战国家经济主权的行使。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生产、商品贸易、投资和消费等活动穿越了传统的地域空间,加上一些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又从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国家行使经济主权的空间,使得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经济主权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为了应对这种变化,许多国家被动或主动地选择了对外开放战略,给国家主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从未宣布放弃经济主权,他们不仅和发展中国家一样高度关注经济主权,还不断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发出挑战。而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若不积极应对,就将被置于边缘化的境地。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截然不同的地位。发达国家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可能获取的收益更大,从而使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追赶发达国家的机遇,但由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却不容忽视。总之,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是每个民族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发达国家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维护着 自己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一直为争取自己的经济主权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导致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些经济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着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 资源方面的竞争,也加剧着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引发 社会冲突。”一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和维护 自己的经济主权就必须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有充足的认识。
首先,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削弱国家行使经济主权的能力。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货币等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资本的自由流通在给一国经济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会使外来资本的影响力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可能导致国家对包括、证券、保险在内的国民经济敏感行业控制权外移或分散。在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驱使下,有限的市场容量由于要接纳数目惊人的资金而迅速膨胀,致使市场畸形发展,从而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在各国意识到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协调机制的脆弱无力的同时,全球金融运作肢解了各国金融体系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国家自由制定金融政策的权力已逐步丧失。尽管货币借助电子网络能在瞬间完成巨额交易,使资金在世界各地划转,但也难以对一国地理边界或经济边界范围内的经济规模和金融流量做出准确统计,还可能为现存金融与税收体制下的巨额逃漏税和金融犯罪提供更多掩蔽手段。可见,电子货币发行和畅行直接影响着国家铸币权、货币权等权益。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国际社会需要构建新的国际金融机制,主权国家需对 自身经济利益与全球经济关系重新考量,做出新的利害解释和权力限定。此外,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也使国家控制人民于疆土之内的传统权力遭到削弱。在资金和劳动力商品大量流动的今天,各国经济发展呈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局面。发展中国家因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对发达国家依赖较深,所以在规避跨国界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的能力有限。
其次 ,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挤 占国家行使经济主权的空间。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重要动力之一的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使世界各地经济在资金、技术、资源、劳务和市场等方面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专业化、精细化,各国经济在更广阔、更深层空间中构成相互依赖的 “整体”。尤其是 20世纪 90年代,跨国公司进入新的产业整合与白热化竞争时期,整合后的跨国公司在规模和实力上,远远超出大多数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致使许多民族国家在经济领域倾举国之力也无法与之抗衡。它们凭借 自身雄厚实力,在投资过程中不断地要求政府给予其更好地实现跨国经营目标的政策环境。基于对国家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渴求以及全球化的压力,许多被投资国政府在制定针对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资政策时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跨国公司的利益目标。对于母国而言,跨国公司凭其强大的海外发展能力可以推动本国经济外向扩展,实现利用别国资源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目的。但因其实力过大,母国难以调控,在制定、调整和实现国家经济目标时也会受制于跨国公司。此外 ,跨国公司之间为达成某些共同利益而进行的带政治色彩的合作,往往会迫使被投资国在经济政治、外交领域做出巨大的妥协让步 ,这在作为被投资国的发展中国家表现较为突出。 最后,国际组织的蓬勃侵占国家行使主权的部分空间。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家间的协调和中介机构 ,但事实上在这些组织中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往往拥有主导权,其组成、运作形式与活力的维系都是以不断地牺牲国家的部分主权权力与实体利益为条件的。这些组织要求成员国逐步消除市场壁垒以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而贸易自由化的实现有赖于成员国间关税互相减免乃至取消的协议签署及执行情况。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协议虽允许一些成员国对其某些薄弱经济领域采取暂时保护性措施,但很难保证弱者最终会赢得公平的实际竞争条件。这就使得成员国中相对落后者失去了对外经济主权的保护伞,也从根本上使成员国对内经济主权在诸多领域中处于不自主状态。此外一些国际经合组织越来越广泛介入或影响世界某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经济事务,一方面是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上对这些组织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为国际组织的介入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是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领域发挥影响而成为国际政治行为体,为发展家提供援助时附加了种种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行使。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经济主权普遍遭到削弱,在这一进程中,本来就致力于争取和维护本国经济主权的发展中国家则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发展中国家不能为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完整性而盲目排斥经济全球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会使自己再次陷入被边缘化的困境。为此,笔者认为,既要认清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带来的影响,调整并树立符合时代潮流和本国国情的 “主权观”,不断实现主权观的创新,又要在实践上积极应对,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维护本国的经济主权。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才不会与促进其自身发展的机遇再次失之交臂。
首先 ,观念上要强化主权意识。从主权理论上看,就是根据时代特点在维护国家核心主权基础上对 “主权观念”进行创新。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发达国家提出所谓的 “经济主权过时论”、“经济主权弱化论”,但这些不过是它们维护、强化 自身国家主权的武器 ,它们所宣扬的限制主权是要限制和削弱发展中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给所有国家主权都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同时,从某个角度上看更要强化经济主权意识。比如,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或母国的消极作用要求国家强化管理 ,一方面为限制、禁止外国公司垄断,国家要牢牢控制关键行业和部门,要强化对外国公司的管理使其行为符合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跨国公司的保护、支持和保证。面对国际合作中强权的存在,发展中国家要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必须强化经济主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树立全新的辩证经济主权观。尽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国家经济主权的具体内容和行使方式会有所变化,但只要牢牢控制核心经济主权 ,国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让渡和分享部分非核心经济主权 ,不但不会损害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相反有利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进一步维护国家主权提供物质保证。
第二,体制上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为减少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带来的冲击,发展中国家要加快内部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从传统的封闭管理型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与秩序为 目标的体制转变。具体而言,首先 ,政府应加强自身驾驭经济活动的能力,积极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如在 1997年爆发的危机中,国际资本选择泰国为突破口,原因在于泰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诸多举措失当,经济体制反应迟钝 ,金融 自由化的实施操之过急。因此,国家在利用国际资本时要加强对外资的监控 ,运用国家货币政策等方法防止金融风险。其次,立法机关要积极行使立法权,完善经济法规体系,修改、制定符合国际条约与国际惯例的一整套经济法规。再次,政府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世界经济生活中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期,在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同时,适度地有选择地保护本国弱势民族产业,扶持民族的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实践上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由于各国的实力和国家利益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主权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是客观事实 ,但发展中国家要坚决反对外来干涉 ,并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针对发达国家所主张 “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新干涉主义” 等理论及其在国际领域的实践活动 ,发展 中国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它实质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违背。尤其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受一系列条约、协议、机制和国际规则的约束,任何国家都不能侵害他国经济主权而非法获利 ,必须使用正当的、合法的手段。发展中国家要想利用经济全球化获得更快的发展,必须联合成为一个整体与经济发达国家政府进行博弈 ,以此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在坚持主权原则的前提下,有效运用法律武器抵制发达国家所强加的不平等贸易条件,并在加强发展中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促使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新的规则尽可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