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广军 时间:2010-06-25
  摘要:在,可行性研究工作被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已经有二十几年的,然而可行性研究工作并没有发挥其在项目中应有的作用。陈述了现今中国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
  
  可行性研究是决策在项目领域的应用。所谓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学及系统工程等)对一项建设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综合论证一个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实用和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将可行性研究的成果编制成报告,即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项目的研究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2002年3 月出版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对“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市场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原材料与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方面的具体编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规范。
  作为投资项目中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行性研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2)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3)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5)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6)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7)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8)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项目决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工作方法,可行性研究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和稳定的内容和程序,并作为强制性方法在项目决策中推行,但是,在现今的大多数项目当中,可行性研究并没有起到如上所述的作用,甚至有些项目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可行性研究,或者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并不符合要求。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制工作方面
  编制一份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可行性研究小组,做大量的基础工作,针对项目搜集大量的、可靠的、及时的资料,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内容。基础工作是否认真细致,搜集的资料是否完整可靠,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质量。然而很多项目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并没有这样做,只是随意地凭借现有的资料和主观推断,编制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敷衍了事,这样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根本无法起到可行性研究应有的作用。
  2.内容方面
  很多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不全面,经常缺少建筑节能,环境评价,风险分析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一些特殊的项目,缺乏对关键环节的论证、分析,甚至由于项目本身的问题,单纯为了追求利益而有意避开对不合理、不可行的环节的研究,如:有些项目的实施在节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却缺少节能篇章;有些项目的实施对于周围环境有明显的影响,却不谈或轻描淡写环境保护内容;有些项目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很大,却缺少或根本没有风险分析的内容;有些项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很密切,却没有社会评价的内容。除此之外,有些项目在设计、施工、融资等方面缺乏多方案的比选,即使有几个方案,也是只起陪衬作用,形同虚设。
  3.评价指标方面
  在很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评价指标数目很少,而且不成系统,如在财务评价当中,对于盈利能力的分析,只有财务净现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而没有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润率等指标;有些可行性研究报告只选用有利于项目开展的指标,而对不利于项目的指标则忽略或放弃,如财务评价中只有对盈利能力的分析,而没有偿债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分析;根本无法真正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判断;而有的指标使用的不恰当或已经过时,却还在使用,如一些期相对较长的项目,在财务评价中,运用一些静态指标,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很不准确的,不能在现实条件下对项目是否可行作出有效判断。
  4.投资单位方面
  现在,有很多投资单位还缺乏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意识,而有的投资单位根本不重视或片面重视可行性研究,他们作可行性研究只是为了“走过场”,或是只提供给某些相关方面看的,如贷款机构、投资方等等,因此他们重视可行性论证,而忽视不可行性分析;重视技术评价,而忽视经济评价,重视财务评价,而忽视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等。其实,上述造成上述几方面问题的主观原因,很多都是由投资单位引起的。
  除上述几方面之外,还有一些个别原因,如可行性研究单位顺从投资单位的意愿,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单位把关不严,可行性研究的相关单位之间搞关系等,致使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公开性、客观性。   二、可行性研究的改进对策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存在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因此,为使可行性研究工作从这种窘境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从相关的各个角度着手,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增强可行性研究意识,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确立正确的指导理念等,使可行性研究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投资责任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强化投资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大力提倡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规范投资行为,不断增强投资者的市场意识和风险认识,增强其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自觉性,把可行性研究工作摆到项目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
  2.建立和完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制度和评估决策制度。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和不断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规范和不同类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标准,要求投资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并严格施行;同时以可行性研究过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价及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为依据,对编制单位进行评审,作为评定编制单位的资质、等级的主要因素。
  3.建立和完善对可行性研究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的制度。由相关部门组织,定期对可行性研究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程序、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方法及内容、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及相关软件应用。同时加强对可行性研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培养树立严于律己、客观公正、独立负责、质量第一等观念。
  4.制定和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监理制度。同项目的设计、施工及监理等阶段一样,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也要进行监理,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适合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监理制度和相关实施措施,通过采取强制和鼓励措施,促使投资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可行性研究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投资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可行性研究工作进行全程监理,要求不符合规范的工作环节重新进行,不符合标准的报告重新编制。
  5.不断研究和完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评价指标。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并影响可行性研究对于投资决策的作用。因此,方法和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不仅可以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情况的描述和预测的真实程度,而且会通过有效的工作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为项目提高了效益,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资源。
  6.以技术生态理念指导可行性研究。技术生态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复杂的“社会—技术—”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根据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原理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其这种匹配组合与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生态机制,在系统范围内获取最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由于技术本身就存在生态的问题,这就要求可行性研究中的评价,不仅要体现利益最大化原则,还要求评价系统建立在技术生态系统的架构之下,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并最终做到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区域发展与全球未来相统一,结构合理与功能优化相统一。
  
  :
  [1]王勇,陈延辉.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经济,2007.
  [2]刘凯.浅谈当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建筑经济与管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