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施莉红 时间:2010-06-25

摘要:化是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剖析该理论提出的理论根源和战略意义,提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Abstract:The industrialization is a great social economy which the human society experiences transforms,is the modernized premise and the foundation.This article take the party 16 big,17 big reports proposes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path” the strategic theory as a starting point,through analyzes the theory root and the strategic sense which this theory proposed,proposed our country walks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path 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Keywords:Industria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对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对实现经济跨越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新型工业化道路概念、特征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两个含义: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是新型的;二是相对于我国原有的工业化道路是新型的。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征:
        1.1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顺应新形势,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1.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在加快发展中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1.3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升劳动生产率,有着眼于扩大就业、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要性
        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结论。
        2.1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来看,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是历史的客观需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按照H.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6个时期和3个阶段的划分来看,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560~112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收入水平1120~210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从我国学者根据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资料结果看,人均收入水平600美元时,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大致依次为21.8%、29%和49.2%,世界各国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大致为34.8%、27.6%和37.6%;人均收入水平1000美元时,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大致依次为18?6%、31.4%和50%,世界各国在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大致为28.6%、30.7%和40?7%。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特征是: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6美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253.4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6.2%。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5.9%、50.9%和33.2%;全部就业人员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0%、22.5%和27.5%。对比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我国既具有各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客观需要。
        2.2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济二元结构和人均资源禀赋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着巨大差距,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
        2.3这是全面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正确决策。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发展信息化的。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在探索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仍同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不通。我国今后实现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坚决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4这是顺应世界科技大趋势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出现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加快,各国经济和市场进一步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特别是信息化以世界为舞台,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走新型化道路的决策,充分说明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显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是发展的必然。我们必须努力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弱点和弊端,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指导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是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促进结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我国的产业结构才能优化和升级。同时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能够使我国出口商品的持续增长建立在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也使我国国内的能够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具备与进口商品竞争的能力。
        3.2保证我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走节约资源型的发展道路,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对于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较低的国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3.3能够降低持续增长的环境代价。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在发展中就注意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国人口密集、生态环境对污染容忍度低、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状况容易出问题,保护环境尤其重要。
        3.4满足扩大就业的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劳动技术密集型工业,能够较多地吸纳就业,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在人力资源密集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
        4.加快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措施和建议
        4.1以信息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产业体系,大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工业化是基础,信息化是支撑。工业化程度越高,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会越先进,信息化的需求空间就越广泛,必将促进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
        4.2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经济结构调整主要从三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农民和城镇贫困居民等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需求结构,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通过调整生产结构,从而改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培育、产生新的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驱动力。
        4.3学习实践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全面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即节约利用水、土、能源、生物资源和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的投入效率;二是保护环境,即加强水、土、大气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保护与建设。
        4.4加快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人才战略。一是大力发展科学,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发展特色教育;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实施 “人才工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等激励制度。建立人才引进基金,对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研究等予以资助。

[1]吕立勤.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创新,经济日报,2002.12.6
[2]刘超.安徽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