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分析及其优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辉 王忠郴 时间:2010-06-25
  [摘 要] 本文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面对成果转化存在的诸多问题 及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 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 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关键词] 系统基模;成长上限;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
  
  一、引言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已为人们所共识,但这一论断的预设前提是科学技术必须与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其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尽管我国目前每年取得科技成果3万余项,但由于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十分低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科技创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界、理论界、企业界和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动力机制是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运行机制的根本,对转化系统工作起着直接原动力的作用,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更加有效地运行。基于科学的观,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降低增长代价,提升我国的绿色GDP(GGDP),保障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动力机制的视角,运用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成长上限”和“舍本逐末”系统基模的有关原理,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的受限因素进行动力机制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概念的界定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市场经济的不同行为主体为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强烈需求,从而驱动社会资源向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方向积聚,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过程。在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国家,市场力量始终是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发驱动力。这种原发驱动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科研向应用开发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方向倾斜;二是市场竞争迫使市场经济主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三是市场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最终产生研究开发项目。成果转化的动力因素可分为内在动力因素和外在动力因素。内在动力因素主要是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驱动力的构成,主要有企业的科技意识、企业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科研机构的生存压力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等。外在动力因素主要指对科技成果转化起推动作用的外在因素,主要指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包括科技政策、成果转化的资金供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等。内在动力是成果转化的根本动力,外在动力通过诱导、激发内在动力而起作用,如果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能够协同形成合力,成果转化将会以巨大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三、“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原理
  
  “成长上限”是彼得·圣吉一个重要的系统基模,它告诉人们,事物的成长是由于某种因素的推动和影响,使其逐渐发展壮大,但这种发展是有限度的,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总有其他因素限制或抑制事物的成长,使其成长逐步减缓,甚至停止。“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结构是由一个促进或推动事物成长因素的增强环路和一个抑制事物成长因素的调节环路组成。增强环路导致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限制和瓶颈,然而大多数的成长之所以停止,却不是因为达到了真正的极限,而是由于增强环路虽然产生快速的成长,却常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一个抑制成长的调节环路的运作,而使其成长减缓、停顿,甚至下滑,出现成长上限。当然这种成长上限并不是绝对的、必然的,而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的成长上限都走向末路,只有那些看不到发展前途,不能克服抑制事物成长因素的才会走向衰退之路。要使事物得到不断发展,就必须克服成长的极限,在调节环路中辨认和改变限制成长的因素,使事物再度进入新的增强环路,增强事物新一轮的成长,促进事物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四、科技成果转化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
  
  1.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一个系统的运行具有导向作用。由于评价体制原因,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重要,“名利价值”显得非常突出,一般都是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发表数量、参与人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来衡量科技成果的价值,忽视科技成果后续环节的处理,人为降低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评价指标的分值往往与科技人员的职称和各种待遇挂钩,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评价体系对科技工作的导向作用。而有关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转化为生产力的状况,却较少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中,因而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个人缺乏针对市场需求从事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动力,由此导致了其追求的目标与科研的社会目标、国家目标的分离。这种评价体系仅是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和地位,推崇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而忽略了“经济价值”,结果导致科研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不能转化成市场领先性。“经济价值”的缺失造成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不足,科研的低水平重复,出现科技成果转化“阻塞”现象。现行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重视论文和成果的数量,轻视成果的市场价值,较少设置成果转化的指标,它通过反馈调节环路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所以,现行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取得合理的经济利益,是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改善科研条件、增强研发能力以及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对其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活动的激励。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经济效益,但科研机构或发明人难以取得合同约定的经济利益,影响了科研机构扩散技术成果的积极性,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研发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自行进行成果转化。因为科研机构的优势是组织研究和开发,并不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种成果转化模式显然违背了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因而转化效率有限。科研机构的利益难以保障成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科研机构难以取得应得的利益,通过调节环路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
  3.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受限因素的动力机制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应是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企业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但是,首先,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转换尚未最终完成,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企业普遍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一些企业经营者观念陈旧,没有真正把科技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注重眼前利益,其发展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期行为;其次,由于成果转化投人较大,同时伴随较大风险,企业经营者往往对于转化投资较大的主体技术犹豫不决,造成成果买方潜在市场大,现实市场小。所以,企业存在短期行为,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是企业成果转化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要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需求不旺的直接原因。当然,影响企业成果转化动力的因素十分复杂,从企业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生产经营状况均直接影响着其从事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企业由于经营存在短期行为,承担风险能力弱,成为成果转化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它通过调节环路抑制了成果转化。
  五、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1.完善适应市场的科技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激励机制。为适应市场经济对科研创新活动的要求,应对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成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建立与科研不同阶段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合作的激励是指对合作各方加以激励,使他们通过分工和交易,客观地为全社会的科技进步而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互统一,达到最大利益与总目标的一致。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方(成果提供方、成果需求方、成果中介方)合作的基本动力和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产生三方合作驱动力的重要源泉。三方经济利益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按照投资“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原则,成果转化三方的合作是在利益共同体中进行的。其理论模型为:S(成果提供方)≠?觝,D(成果需求方)≠?觝,M(成果中介方)≠?觝为三方的彼此追求的利益集合。由于三方彼此对利益认同的差异,导致成果转化带来的利益对各方产生动力的大小、方向可能不一致。但是,只要各自的利益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严重冲突,特别是三方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利益之间不存在大的冲突时,本着“共赢”的原则,三方为了争取重大的和共同的利益,彼此之间通过协调,放弃各自一些相对次要的利益,S∩D∩M≠?觝,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就可最终实现Max?邀S∩D∩M?妖。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三方合作的这种共同利益最大化是实现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驱动力。
  2.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既具有高风险性,又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并存。在现阶段,应当逐步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如,一般情况下,判断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合作项目及如何实现均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手中,就应由高校、科研机构承担这一部分风险,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可以把向研究开发的源头方向推进,让企业尽早参与研究开发,分担研究开发费用和风险。另外,大多数企业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的市场研究应该以自给为主,那么创新成果的市场适应性风险就应该由企业承担,但企业可以把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生产领域和市场方向推进,鼓励他们与自己长期合作,在分配中减少先期技术转让费预付金额,采取提成、技术入股、技术持股的分配办法,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得的报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减少企业的风险压力等。因此,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创新中不仅要有获取利益的意识,同时也要有风险责任分担的意识。
  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生存与是其永恒的主题,对科技进步的需求是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也是带动其它动力的源动力。而内在动力是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逐步增强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十分关键。市场需求是吸引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拉力,市场需求目的性越具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拉力越大,科技成果的技术推力也越强,企业进行转化的动力也越大。但是无论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技术推力及市场需求拉力,都只为成果转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有社会支撑力。因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技术创新过程,转化过程中同样会涉及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组问题,在我国目前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并且又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初建时期,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成果转化中所需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此时,社会支撑力就成为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撑力主要是政府以、法规、政策、资金等方式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另外,还要求其他社会组织在技术服务、成果信息管理、风险投资、文化氛围创造等方面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撑。企业之所以存在短期行为,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是由于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建立企业成果转化原发动力机制的核心就是通过理顺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快企业的机制转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制度。
  
  六、结语
  
  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相关原理,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探讨科技成果转化所处的困境和成长不足,进而帮助我们从中寻找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潜在问题的根本途径。另外,科技成果转化在很大的层面上有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随着时间、技术、市场、法律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社会中,政府政策的扶持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应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众所周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是一项需要广泛协调和严密组织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合适的内部因素和条件,又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有其他一些优化对策与措施,如:培养科技成果人才;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创办科技企业,促进内部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法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增加高校科技投入;制定和完善职称评定政策;完善科技信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支持系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
  
  :
  [1]徐辉.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2006.
  [2]马松尧. 试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版),2004,(5).
  [3]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与实务[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徐辉,费忠华.科技成果转让与收益分配率“β”科学的拓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