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耀 王雪军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市场  分配制度  个人收人  差距  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个人收人差距过大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本文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以及将分配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通过缩小我国个人收人的差距,以便更好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几点对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逐渐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个人收人差距拉大的问题也日益摆在人们面前,并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人增长缓慢,收人差距拉大,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显露出来的一大突出问题。据1999年的调查,根据国际惯例所的基尼系数是0.39,也就是说,我国个人收人差距接近于国际认为的警戒线水平。朱熔基同志在去年指出,我国个人收人差距还没有达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但他同时也指出,收人差距过大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一、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
  (一)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
  1.具有垄断地位的行业,如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部门,个人收入偏高,而非垄断性行业个人收人相对较低。我国垄断行业收人增长过快,有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收入最高的“服务”行业与“农林牧渔”的差距是6.13:l。
  2.城镇居民个人收人相对较高,个人收人相对较低。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53元和6280元,相差2.8倍,2001年我国城乡收人差距为2.9倍,2002年差距为3.1倍,并且这种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3.城镇在职人员收入相对较高,也较稳定,失业、下岗人员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社会保障金。4.演艺界个人收人偏高,科教文化界个人收人仍偏低。
  5.非法收人仍然存在,许多人靠非法收人在短时间内致富,使得收人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导致个人收人差距拉大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分配关系尚没有完全理顺。
  2.相关的体系不完善,与分配相关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我国个人收人还不能实施有效监控,对高收人调节不足,一些人在此问题上钻法律空子。
  3.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农业的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得到更好地加强。
  4一些行业的垄断地位还没有被打破,特别是对垄断行业的收人还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就当前来看,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因素,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十五”期间,适当缩小个人收人差距,防止个人收人两极分化,应被当做一项重要问题来解决。
  二、解决个人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
  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同时把分配格局与所有制格局结合起来,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中,采取相关的分配形式。为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健全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继续坚持我国制定的分配政策,保护合法收人,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人,保障最低收人。对于不合理合法的收人,如私营主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的各项收人,都应给予保护。对于合理收人,如过高的演出收人、广告收入中的不合理部分以及依靠垄断地位获取的不合理收人,国家应出面进行整顿。对于过高收人,必须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等办法进行调节,强化税收对收人分配的调节功能,应适当提高税率。对于社会上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掺杂使假等非法收人,要坚决取缔。在规范收人分配的过程中,要尽量采取货币化分配手段,增强分配透明度,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全社会工资性收人的结构和支付行为。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支付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制度
  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又是导致目前个人收人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急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制度。国家应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人失业保险,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逐步提高城市贫困人口救济补助标准,要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金足额发放。在生活保障金的筹措和管理上,要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有效运营和严格管理机制,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生活保障体系。
  (三)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监督和制约机制
  良好的生活分配秩序,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收人分配监督和制约机制是当前理顺分配关系中急需做好的一项工作。要监督收入过高的人员是否依法照章纳税,要监督下岗、失业人员保障金是否按时足额发放,要监督偏高的个人收人是否有不合理的成分和非法所得,监督企业效益低、工作没干好的领导干部是否照拿高薪,监督是否有人向农民摊派任务,增加农民负担,同时也要加强对垄断行业个人收入分配的监督,加强对慈善事业中捐助资金使用的监管。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人们群众共同参与的分配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约束功能,以便更好地防止个人收人两极分化。   (四)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使其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垄断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一大障碍,在打破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问题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至今仍有一些行业由于自身的垄断优势,收人过高,如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部门,个人收人分配远远高于非垄断行业。因此,要加快对这些行业进行体制改革,打破他们的垄断地位,使他们改变自身优势,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获得公平合理的收人。
  (五)加强农业基础性地位,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过大既有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就目前来看,粮食供给相对过剩,粮价下跌,农民收人增长速度缓慢,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人增长速度缓慢。对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已经把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放在突出的位置。
  增加农民收人,一要调整农业和经济结构,通过加工转化、扩大出口以及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等多种方式,解决粮食等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为农民手中的余粮寻找出路;二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积极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业生产,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务收人;三要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向农民收取的任何费用都应透明化,防止向农民无理摊派任务;四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和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五要积极扶持贫困地区发展,重点是做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增加再就业渠道
  国家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发展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集体和私营、个体企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要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除了全日制就业外,可广泛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国家可为劳动者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同时,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七)使个人收入分配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相关的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化经济,个人收人分配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应走上法制化轨道。为此,要建立与分配工作相关的法律体系,使分配工作依法进行。在这项工作上,重点是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严格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完善税制,严厉打击偷税、漏税和骗税行为,依法清缴欠税,严禁越权减、免、退税;严厉打击非法收人,对坑骗、造假带来的收入,要严查严管,依法惩治;将生活保障工作更快更好地纳人到法制化进程当中去,使得下岗、失业人员依据完备的法律法规及时取得失业保障金,使得更多的贫困群众及时获得足额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总之,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推进收人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人分配关系,缩小收人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在未来的五至十年间,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